論壇首頁 最新帖子 主題搜尋 社區娛樂 資料修改 會員註冊 會員登錄 離開系統 
雲齋曲談
留言簿 精品區 我的主題 我的檔案萬年曆
天下文壇 > 學術論衡 > 雲齋曲談   塌鼻子先生  添翠軒  
發表主題 發起投票 | 關 閉 窗 口   
  發帖人 主題標題:  雲齋曲談       回覆數: 1 點數: 1202  第 1 樓 

   秋靈




天下閒人
積 分:67223
貨 幣:67223
發帖數:14801
來 自:天下

 

   時間:2008-05-28 05:46    編輯主題 引用回覆 檢視作者資料 給作者發悄悄話 檢視作者的所有帖子 版主操作 刪除主題    到頂端

   雲齋曲談
   摘自 天下文壇   秋靈  2008-05-28 05:46
http://yuhsia.com/ccb/index.pl

作者:坐看雲起

一、曲之興起

曲者,古韻文之一。概言之,凡可入樂者,皆可謂之曲也。其名歷來駁雜,若唐人之謂曲,乃今之所謂詞;元之所謂詞,方為今之所謂曲也。簡言之,即起于唐宋,繼詩詞後,大備於元明之南北曲。尋常所言元曲者,即北曲,而南曲大備於明。

曲子自地域而言分“北曲”“南曲”,自形式而言分“散曲”“劇曲”今分而言之,首言南北散曲。

【北曲】

北曲之源,元人言之甚少,明人方多有論及。王世貞《曲藻》雲:“詞不快北耳而後有北曲,北曲不諧南耳而後有南曲”。意為詞→北曲→南曲,曲自詞來。此說為後世所宗,幾成定論,然卻非如此者。任半塘雲“其所用曲調,則有越過宋詞,直祧盛唐樂曲者。”此言乃曲之真源也。唐之《敦煌雜曲子》中,筆法多有頗類元曲者。若止于文辭觀,其《醉公子》等幾與元曲無異。據今人李昌集考證,今存元曲曲牌來源有三:

1、唐宋大麯、宋詞、諸宮調。其中直接源于唐曲者有5;直接源于唐宋詞者有32,而此類多為唐之教坊曲,後沿為唐宋詞牌;源于宋詞者25,其中格律與詞同或近似者十余隻,餘者或為宋詞孤調,或與詞之格律大異,由此亦可見曲子非源於詞;源于諸宮調者26;與上諸文體皆淵源者25。

2、源于宋雜劇(此雜劇非元雜劇,乃雜技、相撲、小歌舞等雜藝之總謂。而元“雜劇”乃是對元朝興起之戲劇專指。)教坊舞曲、宋雜曲、金院本。

3、北曲本生曲牌。此類曲牌約有60%,中有北胡俚曲若《阿納忽》《六國朝》等,有北民俗曲若《山坡羊》《窮河西》等。另有源自軍樂、酒麴、佛曲等。

自此觀之,唐曲一分而三,一入宋詞,一入教坊若宋大麯、宋雜劇、諸宮諸、金院本,一入民間若《敦煌詞》等文風者,暗流於閭巷,綿延不衰,由宋而入金元。至元,一種雜唐宋大麯、宋詞、宋雜劇、金院本、諸宮調、北胡俚曲、北民俗曲為一體之“俗樂”——元曲,橫空出世。

元曲所興乃大勢所趨,必然也,究其因概有三:

一乃深得詞力。曲雖非源於詞,而無“雅詞”則曲難興起。詞于隋唐自西域流入中原,初本言辭自然俚俗,流於民間。後為文士取之,經溫韋、李馮、歐晏等雅化,至清真而大成。南渡後,“雅風”欲烈,以至有若夢窗等個別詞章令人至今費解者。詞本燕樂,流於閭巷宴前,而歌者卻非雅士,多為伶人藝妓,如此雅詞若歌於宴前,恐令人茫然欲睡矣。其欲雅欲長,則欲難歌詠,故詞之亡,非歌法亡,實歌者亡也,是以雅詞亡而俗曲興。王世貞所雲“所用胡樂,嘈雜淒緊,緩急之間,詞不能按,乃更為新聲以媚之”即此也。然其所謂新聲者,實為民間之舊聲。此自樂而言之。

其二乃藉科舉力。自胡元入主中原,不設科舉者數十年,文人進身之階為之塞,故以其才而制曲,嘲風弄月,遂北曲得白、馬、關、鄭等人力推,遂為一朝之盛。

其三藉朝代力。胡元入主中原,其樸直粗豪之風大盛,加之北地自古性情豪爽,故北曲“本色”之風遂為流傳。藉此三者,北曲大興於世,遂成我中華之一代文化。

【南曲】

北曲之體,散曲早過劇曲,而南曲之體,則劇曲早於散曲,先有“南戲”,而後方有制散曲者。故欲言南曲,須首言南戲。南曲前身為南戲,南戲者,永嘉戲之謂,其源不可考。明•祝允明《猥言》謂“南戲出宣和(徽宗年號)之後”,徐渭《南詞敘錄》雲“南戲始于宋光宗朝,永嘉人所作《趙貞女》《王魁》始首之”。今可見之南戲《張協狀元》一劇,據錢南楊考證,為南宋早期之作,而北曲之劇曲“雜劇”乃成型於散套後為金元之際,故南戲遠早過元雜劇。是以王靜安先生《宋元戲曲考》曾雲“其淵源所自,或反古於元雜劇”。靜安先生此言若自劇曲論之,當為是。然若自“散曲”“劇曲”整體觀之,則未必恰當,概北曲源流可追溯至唐曲,非晚南曲。此于上之北曲已言明,不贅言。

南曲之名,始見元•鐘嗣承《錄鬼簿》之蕭德祥條,內有“(蕭德祥)凡古文俱隱括為南曲”之謂,又沈和甫條“以南北合腔,自和甫始”。南戲雖起源頗早,然大興甚晚,其因概如徐渭所雲:“益以裏巷歌謠,不葉宮調,故士夫罕有留意者”。由此可知,南戲初起,詞語鄙下,且不葉宮商,任意歌之,是以為士人所鄙,不得張揚,久滯於民間。而北曲由白、馬、關、鄭等力推北曲,遂天下傳唱。

南曲為文人所重,今可知最早為胡元中期之錢塘人沈和。其散套《瀟湘八景》乃為南北合腔,即南北曲混用,一南一北相間,此乃早期之文人南曲。後有蕭德祥之南戲《小孫屠》,然亦未能掀起波瀾,依舊為北曲獨擅曲壇。至元末高則成作《琵琶記》,則南戲方漸登大雅。此亦文藝之規律,民間乃文藝之源頭,然無文人介入,只可暗流於巷閭,難為精進。一旦得文士介入參與,則方可複鮮矣。

自《琵琶記》後,有《荊釵記》《白兔記》《殺狗記》《拜月亭》四劇,後人謂上四劇為元南戲四大家。而據王靜安先生考之,其可知撰人與年代者,唯“南戲之祖”之琵琶一記而已,餘者或為明人所作,或據文風推斷為元末之作。自諸文人介入後,南戲遂漸博傳於世,至明中葉後,由唐宋大麯、宋詞、唱賺、諸宮調、南地俗樂組合而成之南地“俗曲”——南曲,遂一統曲壇。

【雜劇及傳奇】

雜劇者,元北曲戲劇之謂,其必用套數,分四折,有楔子,偶有五折,分旦本末本,與宋雜劇不同(後詳)。傳奇者,明南曲戲劇之謂。傳奇之名,唐時曾謂小說,宋曾稱諸宮調,而元時亦謂雜劇為傳奇名,至明,則專謂之南曲戲劇,沿用至今。

散曲可謂乃詩之變體,元時止於清唱,而雜劇乃戲曲也。元雜劇之源流,王靜安先生《宋元戲曲史》言之甚詳,且此書版本頗多,故此間僅簡言之。靜安先生溯源至上古,至唐有唱舞戲,至宋有滑稽戲,又有諸雜戲,又有大麯、宋雜劇、傳踏、諸宮調、唱賺、金院本等。後,散曲之套曲成熟,是以,以宋雜劇、金院本為基礎,雜諸宮調、唱賺等音樂、說唱、歌舞為一體之真戲劇——雜劇,亦隨之成熟,遂有《竇娥冤》《西廂記》《漢宮秋》《趙氏孤兒》等名劇傳世。

上曾言,南戲早於雜劇,而緣其言辭鄙下,久未成型。元時,雜劇南下,南戲受其影響,遂變其風。加之南北之性情有別,雜劇之遒勁樸直未能合南地之風,故南曲興起亦非偶然。後,南曲日漸成熟,複自南而北上,雜劇則日趨衰落。

明•嘉靖年南昌人魏良輔客居太倉,足不下樓者十年,潛心南曲,共張野塘、過元適等改良昆腔。後,梁辰魚以其腔撰《浣紗記》,世稱“水磨腔”之昆腔,遂為南曲主腔。其腔“五音以四聲為主,四聲不得其宜,則五音廢矣”。其法乃以文化樂,依平上去入四聲演繹成樂,此與北曲之“以樂傳辭”迥然。即至此,南曲僅餘“字聲”,由字之四聲錯落加韻腳而成“腔句”,不必按譜。正如沈寵綏《度曲須知》所雲“但正目前字眼,不審詞譜為何物…不知宮調為何物”。故,雖此時所撰南曲猶標注曲牌,然卻無意義。唱時,其不分正字襯字一一水磨,不同曲牌可用同腔唱,而同一曲牌則可用不同腔調歌,是以曲牌、宮調至此已經瓦解。

昆山腔頗受士人青睞,明人稱其為“官腔”,而其他南曲聲腔稱“雜調”。至清,昆腔被尊為“雅部”,與之對應之地方戲稱“花部”。據清•焦循《花部農譚》雲:“花部者,其曲文俚質,共稱為亂彈者也,乃餘獨好之。蓋(雅部)吳音繁縟,其曲雖極諧於律,而聽者使未睹本文,無不茫然不知所謂。”至此,則諸花部興起,遂有皮黃、梆子腔等至今傳唱。




   [ 秋靈 2008-05-28 05:48 編輯 ]
    天下文壇  天下文壇 秋靈  2008-05-28 05:46
http://yuhsia.com/ccb/index.pl

  



若問今生情何似,潔出塵泥一朵蓮。
回覆:  雲齋曲談        第 2 樓 

   秋靈




天下閒人
積 分:67223
貨 幣:67223
發帖數:14801
來 自:天下

 

   時間:2008-05-28 05:51    編輯主題 引用回覆 檢視作者資料 給作者發悄悄話 檢視作者的所有帖子 版主操作 刪除主題    到頂端

   雲齋曲談
   摘自 天下文壇   秋靈  2008-05-28 05:51
http://yuhsia.com/ccb/index.pl

作者:坐看雲起

二:北曲與南曲、詞之別

【南北曲之別】

北南二曲,似同而迥然。此概源地域、語言、性情、時代各異所至。《詩經》諸國風聲情有異,南、北朝樂府各別,當世之燕齊隴越諸戲不同,皆此故也。北南二曲異同甚多,概言之,文風、格律、宮商耳。

北曲秉北地之風,尚豪放,故辭多沉雄,工篇章,以氣骨勝出。其為句,多天然妙趣,勁切雄麗。南曲承江南之氣,尚細麗,故辭多柔婉,工字句,以色澤勝出。其為句,清峭柔遠。

二曲之別非止地域習俗故,與時代亦相關。北曲初,多豪放,直率樸實,以口語、時語入句,文辭淺顯平俗,故世稱本色派。至胡元中葉,張可久、喬吉等筆走綺麗,輕俊典雅,風流華美,文采斐然,故世稱文采派。此概文人習曲既久,難免日漸騷雅。南曲初流於裏巷,詞語鄙下。後,北曲南下,南風本柔婉,故明之南曲多取北曲文采之風,此亦俗久則雅之規律也。

上文風之論,本概言也。若北曲之文采一派,自元初王實甫等已見彌端,非自張可久始。而南曲亦非盡為柔婉,明時,撰散曲者分南北兩派,北派多直樸,縱書南曲亦難免其風。而南派多纖婉,撰北曲亦帶嫵媚,故目上言為概而論之可也。

格律者,詩文對仗、平仄、葉韻之謂也。此節曲家頗重之,更有嚴過詩詞者,然此間僅言北南二曲格律之別。二曲格之別最顯者,韻部、曲牌、襯字。北曲初無韻書,所葉者乃時韻,即自然之韻耳。元•泰定甲子秋,周德清撰《中原音韻》一書,後遂沿為北曲之韻。其書分19部,無入聲,平分陰陽,為北曲之韻。《中原音韻》之入聲派入法規律明顯,止派三聲,其入聲未有派入陰平者。而今韻(即普通話)亦派入陰平,故曰“入派四聲”。是以北曲平仄、韻部,皆無入聲說。

南曲久無韻書,以江浙之音為是。明•洪武八年,樂韶鳳等奉旨編成《洪武正韻》一書。其分為陰聲韻、陽聲韻22部,入聲十部,共32部,保留全濁聲母,能代表南方時音,故凡作南曲者,幾皆宗之。其間或有南曲從《中原音韻》者,然終為少數。是以南曲平仄、韻部,皆保留入聲法。緣其板式不同,故南北二曲之襯字亦有別。北曲襯字頗多,雜劇尤甚,多過正文者亦非寡數。南曲則少襯字,所謂“襯不過三”,此亦可目之一別也。

北南曲牌各異,《康熙曲譜》載北曲譜凡四卷,南曲譜凡八卷,各不相雜。然北南曲亦有同名曲牌如《耍孩兒》者,北曲九句,套曲。南曲七句,過曲。故慣例,凡南曲應標“南”字如“南中呂”,以區別北曲,北曲勿用標注,直書“中呂”“正宮”可也。另,元未又有套數兼用北南曲牌成“南北合套”者,此套數須逐一標明南北。而除卻“南北合套”,通常南北曲做套數時,不能混用。

宮商律呂之別乃歌法,北曲宮調者十二,南曲為九宮十三調。明•魏良輔《曲律》雲:“北曲字多而調促,促處見筋,故詞情多而聲情少;南曲字少而調緩,緩處見眼,故詞情少而聲情多。北力在弦索,宜和歌,故氣易粗;南力在磨調,宜獨奏,故氣易弱”。北曲用七音階,聲遒勁樸實,以弦樂伴奏;南曲用五音階,聲柔緩婉轉,以簫笛伴奏。另有北曲之戲曲稱“雜劇”,南曲之戲曲名“傳戲”等。

【詞曲之別】

自樂論之,詞曲皆詠依聲,同體而異形。自源論之,詞為西域來,曲雖源于唐時,然後多借胡力,興于胡元,皆非本土。至今,又皆成格律詩之變體。

雖詞曲相同甚多,然筆法迥然,各有聲情。任半塘《詞曲通義•性質》雲:“詞靜而曲動;詞斂而曲放;詞縱而曲橫;詞深而曲廣;詞內旋而曲外旋;詞陰柔而曲剛陽;詞以婉約為主,別體則為豪放;曲則以豪放為主,別體則為婉約;詞尚意內言外;曲意為言外而意亦外--此詞曲精神之所異,亦即性質之所異也。”半塘先生所雲,誠要言不繁也。今以其言為綱,參萬雲駿先生說,概而論之。

一:雅俗

詞原俗,後藉歷代文人共推,終至文雅。雖耆卿、少遊、山谷、無咎乃至清真亦有俚語,然終為少數,故人多稱之為“雅詞”。玉田《詞源》雲:“詞欲雅而正,志之所之。一為情所役,則失其雅正之音”。沈伯時《樂府指迷》亦雲:“清真最為知音,且無一點市井氣”。故清•朱彝尊倡“醇雅”,選編《詞綜》而張其說。至於易安《詞論》稱耆卿“詞語塵下”,晏元獻斥耆卿,東坡諷少遊,法秀譏山谷,皆此意也。

曲尚俗,最忌文雅,文雅之曲人譏為“濃鹽赤醬。徐渭《南詞敘錄》雲:“夫曲本取於感人之心,歌之使奴童、婦人皆喻乃為得體”。故王靜安先生《宋元戲曲史》有雲:“獨元曲以許用襯字故,輒以許多俗語,或以自然之聲音形容之,此自古文學上所未有”。靜安先生所雲自古未有亦非恰當,若俗語之用,《敦煌詞》中甚多,且古樂府中亦非寡數。而襯字亦非曲獨有,前有《敦煌詞》,後有李易安等詞皆可見襯字,不過所襯字數頗寡而已。然靜安先生此語卻道出曲之特色,曲子甚至於視能否熟用俗語,來查測其是否本色之法。

雖曲之俗幾無禁忌,然亦非無法度者。王驥德《曲律》雲:“著不得一太文字,又著不得一張打油語,須以俗為雅”。此誠佳言也。余者若李漁之“雅人俗子,同聞共見”。周德清之“太文則迂,不文則俗,要文而不文,俗而不俗,要聳觀,又聳聽”。此皆言曲須雅俗共賞,“善戲謔兮,不為虐兮”之特色筆法。

二:直曲

詞筆尚曲,忌直露,正所謂千曲萬折以赴,縱豪放詞亦不宜粗曠。劉過之《沁園春》“鬥酒彘肩”詞,後人譏為叫囂。此言雖刻薄,亦非過論。故劉熙載《藝概》雲:“一轉一深,一深一妙,此騷之味,倚聲家得之”。江順詒《詞學集成》亦雲:“有韻之文,以詞為極,作詞者著一粗豪不得,讀詞者著一浮燥不得,夫至千曲萬折以赴”。陳廷焯《白雨齋詞話》亦雲:“尚一直說去不留餘地,雖極工巧之致,識者終笑其淺”。此皆言詞須以曲行筆,以折佈局,方為佳篇。

曲則最忌曲筆,雖名“曲”,實直也,可謂之率真。李漁《閒情偶記》雲:“《牡丹亭》之《尋夢》《驚夢》雖佳,猶是今曲,非元曲也……‘良辰美景奈何天’等語,字字俱費經營,字字俱欠明爽,此等妙語,止可作文字觀,不可作傳奇觀也”。故王驥德雲:“曲則惟吾意之欲至,口之欲宣,縱橫出入而無不可也。故吾謂快人情者,要毋過於曲也”。姚華《曲海一勺》亦雲:“取材不拘,放言無忌”。然曲法雖尚直,卻忌淡如白水。徐大椿《樂府傳聲•元曲家門》曾雲:“直必有味,俚必有實情,顯必有深意”。故曲之淺直,似易實難,頗俱古風之旨。一味淡中求淡,淺中求淺,亦非曲之旨也。

三:巧拙

詞之巧,或有過於詩,然卻忌纖巧,清時詞論大興,諸家蜂起。若劉熙載之“含蓄”,譚獻之“柔厚”,馮煦之“幽澀”,陳廷焯之“沉鬱”,況周頤之“重、拙、大”等說,皆言乎此也。浙西派之未流詞僅涉剽滑,尚未及纖巧,已為常州派所譏,餘者勿論焉。

曲則重巧,即所謂“尖新”也。李漁曾雲:“纖巧二字,行文大忌,處處皆然,獨不忌傳奇一種……纖巧二字,為文人鄙賤已久,言之似不中聽,易之尖新二字……尤物足以移人,尖新二字,即文中之尤物也”。王驥德《曲律》亦雲“他人用拙,吾獨用巧”。此于周德清《中原音韻.作詞十法》之“細膩俊美”同理。雖曲尚巧,且有“短柱“獨木橋”等巧體,(詞家黃山谷等曾偶為之,然遊戲耳,不足為訓。)然亦非無章法者。《曲律》雲:“要極新,又要極熟;要極奇,又要極穩。”故新杜撰,奇不可搜典,恰如李漁所雲“其句則采街談巷議,即有偶涉詩書,亦系耳根聽熟之語,舌頭調慣之文,實與街談巷議無別者。”

四:賦比興

此詩之六義,詞曲各取而用之。詞尚比興,曲多賦比,各有其別。沈祥龍雲“詞比興多於賦”,江順詒亦雲:“詞深於興,則覺詞異而情同,事淺而情深”。故常州諸家所重之寄託,亦此比興法門也。若張惠言之“比興寄託”,周濟之“非寄託不入,專寄託不出,求有寄託無寄託”,劉熙載之“含蓄寄託”,謝章鋌之“性情寄託”,譚獻之“柔厚寄託”,陳廷焯之“比興寄託”,況周頤之“性靈寄託”,無一不比興之旨也,是以常州一派幾無一人不言寄託。

曲則多賦比,少興體。詞雖亦見用賦筆,然多則臃雜,而卻為曲家常用。蓋曲終未脫台榭,歌者欲言明一事,須令聽者易曉,故賦比易明而興筆多隱也。是以《曲概》雲“曲如賦”即此理。《文心雕龍•詮賦》雲:“賦者,鋪也。”乃言鋪陳排比為“賦”之筆法。曲之賦筆多共比合用,常以比為賦,或用奇比詭喻,聳觀聳聽。或用博比,借賦鋪陳,興怪離奇,令人驚歎。而興曲中則少用,偶用,亦于文中點明所興何物,所興何事,與詞之但見顰娥眉,不知心恨誰”大不相同。

五:言情

詞雅化後,“思無邪”“發乎情,止乎理。”遂成核心,李易安《詞論》稱耆卿詞語塵下即緣於此也。後劉熙載之“三品”說,王靜安論清真之“若娼婦之不貞”,皆本於此。故詞之情多含蓄,用語斂而靜,其情亦朦朧綽約,其人則為“無言獨上西樓”之繡閣麗人,縱為歌妓人,亦使人不覺其俗。且多為相思,少言相會,蓋相見則其景難狀。雖亦有小晏“剩把銀釭照”,清真“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等把握甚佳,然後人論清真此詞曰“若耆卿等如何收的住”。可見言情須收的住,方為詞之妙法。

曲未經雅化,或曰未經全雅化,加之北人多爽直,故曲中多潑辣直率。又多為代言體,必言辭極肖方佳。尤其劇曲,若西子言若翼德,則真令人噴飯矣。故須舍我而狀他,迥然於詞之“詞中有我”。且多直書其情,少介於景。《曲律》雲:“作閨情曲而多言及景語,吾知其窘矣。……何暇及眼前與我相二之花鳥煙雲,俾掩我真情,混我寸管哉”。李漁亦雲曲當“舍景言情”,方可“念不旁分,妙理自出”。正如李開先《市井豔詞序》所雲:“語意則直出肺腑,不加雕刻,俱男女相與之情,以其情尤足以感人也”。故曲之情須淋漓盡致,肆意暢言,方能“曲盡人意”。

六:餘論

詞曲之別尚多,若任半塘所雲“詞多縱而深,曲則橫而廣。”此蓋脫胎于王靜安之“詩之境闊,詞之言長。”故詞多為層層深入,如繭抽絲方顯其妙處。而曲則類乎詩法,廣而博之,若戰國之策士,旁徵博引,極盡其能,然終不離其根。其鋪陳又若漢之大賦,卻又少大賦之古奧怪異,與賦同理而異形。詞忌油滑,一涉其風,則難入品。曲則多插科打渾,詼諧滑稽,於輕佻中透辛酸,放蕩中見真情,行筆須有“蛤蜊味”方見妙處。正如何良俊《四友齋曲話》所雲“說尋常話,略帶訕語”。

詞曲之別尚多,然難做盡言。《易》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大哉斯言。故上之言亦為概論,乃昔日剪裁諸籍及筆錄而成,未可深究也。餘恒雲:“詩詞曲之別無他,味道耳。”此須自悟之,久讀則其別自見。若欲片語言明,無異於膠柱鼓瑟,不亦愚哉。

又及:【詞曲之別】乃2002年初夏整理,筆錄於冊。今附其下,共為篇章。
    天下文壇  天下文壇 秋靈  2008-05-28 05:51
http://yuhsia.com/ccb/index.pl

  


若問今生情何似,潔出塵泥一朵蓮。
 
社區在線 1884   發表主題 發起投票 | 關 閉 窗 口
回覆標題:
UBB 標籤:
縮放輸入框: 5 6

回覆內容:
   UBB 標籤說明  [表情分頁] [表情全顯]
表情圖片:

讀取表情圖片中......
會員代號:  會員密碼: 
貼圖 URL: (可自動分析圖片連接)
連接 URL: (可自動分析多媒體連接)
 附件 :  附件說明:  
附件上載限制在 200 K 以內
 回覆選項:  限註冊會員 HTML代碼  限積分 以上




Powered by CCB Version 201105 © 2007-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ed in cpu:1 ms, page:11 ms,Read:13, Write: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