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首頁 最新帖子 主題搜尋 社區娛樂 資料修改 會員註冊 會員登錄 離開系統 
對聯的一些創作手法以及對聯格律的一些補充
留言簿 精品區 我的主題 我的檔案萬年曆
天下文壇 > 學術論衡 > 對聯的一些創作手法以及對聯格律的一些補充   塌鼻子先生  添翠軒  
發表主題 發起投票 | 關 閉 窗 口   
  發帖人 主題標題:  對聯的一些創作手法以及對聯格律的一些補充        回覆數: 4 點數: 1124  第 1 樓 

   江山如畫




分區管理員
積 分:4775
貨 幣:4775
發帖數:851
來 自:Unknow

 

   時間:2006-03-16 08:01    編輯主題 引用回覆 檢視作者資料 給作者發悄悄話 檢視作者的所有帖子 版主操作 刪除主題    到頂端

   對聯的一些創作手法以及對聯格律的一些補充
   摘自 天下文壇   江山如畫  2006-03-16 08:01
http://yuhsia.com/ccb/index.pl

1 對聯的一些創作手法以及對聯格律的一些補充
作者:達之 (肖大志)

  對聯的寫作與欣賞,除了一些基本格律要求(如六要素、六禁忌等)外,還有一些相對次要的帶變通性質的格律,以及一些比較獨特的修辭要求和創作方法,如自對、借對、意對、蹉對、強弱相當、概念相當、嵌字格、回文格、頂針格、集句格、以及對聯的橫批、對聯的標點、對聯的書寫格式和對聯的張貼格式,等等。下面對以上提到的問題逐一做個簡單的介紹。

  1.自對

  自對,又稱「句中自對」或「當句對」,指對聯中的字詞句,不僅上下聯相對仗,而且上聯自身之中和下聯自身之中(即所謂句中)也存在對仗。這就使對聯更加工穩,更增添了對襯美。如:

    入流亡所
    登岸捨舟(註:所引對聯未註明作者或出處的,均出自拙著《觸聞集——佛教對聯八百副》一書,下同。)

  其中,「入流」與「亡所」、「登岸」與「捨舟」,就是句中自對。又如,「榮辱」對「是非」、「至高無上」對「微妙甚深」、「溪聲山色」對「暮鼓晨鐘」、「煩惱即菩提」對「微塵含剎土」、「如秤錘落井、礪石沉潭」對「縱仙術隱空、神通入海」等,不僅上下聯相對,而且句中也都有自對。句中自對的用法,在對聯(特別是長聯)中,運用得比較廣泛。當然,有句中自對,則上下聯之間的對仗,一般就要求得寬鬆些。如:

    閒雲野鶴翩翩去
    萬水千山得得來

  其中,「閒雲」與「野鶴」「萬水」與「千山」,自對頗工,但上下聯之間,對仗就寬些。

  2.借對

  借對又稱假對,這也是對仗上寬工轉化的一種方法,分借義對和借音對兩種。借義對指句中詞語的詞性和含義本非對仗或對仗非工,但借助其另外的詞性和含義,使之成對仗或使對仗更工。借音對則指借助其讀音,使之成對仗或使對仗更工。借義對如:

    酒債尋常行處有
    人生七十古來稀(杜甫七律《曲江》中之頷聯)

  「尋常」在此為普通之意,屬形容詞,但古制「尋」、「常」又皆為度量單位,屬量詞(古制八尺為尋,倍尋為常),借用此含義,則與數詞「七十」相對為工。借音對如:

    不生不滅,不減不增,碌碌人間如夢幻
    無始無明,無常無盡,茫茫宇宙太空虛

  其中,借茫茫為「忙忙」,則與「碌碌」相對更工。

  3.意對

  意對也稱義對,或意義對(不同於借義對),指句中字詞在詞性或語法結構上不成對仗,但其字詞之意義,即所含之義理或意境,卻存在某種對應關係,即所謂「貌離神合」。如崔顥《黃鶴樓》之句「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就是意對。又如:

    五十三參,遍訪良師求正智
    百城煙水,廣行悲願踐初心

  其中,「五十三參」對「百城煙水」,是以同一個典故(善財南參)的兩個常用語相對。單從詞性、結構等形式方面來看,是不成對仗,但從內容來看,則屬於「意對」(即以「參訪五十三位老師」對「歷經一百餘座城市」)。又如,「三界」對「時空」、「萬丈」對「無邊」等,亦屬意對。不過,就對聯而言,意對部分在全聯之比重宜小不宜大。

  4.蹉對

  蹉對又稱交股對,指句中對應詞位置不同,參差為對。如:

    春殘葉密花枝少
    睡起茶多酒盞疏(《冷齋夜話》載王安石之詩句)

  其中的「密」對「疏」、「少」對「多」,即為蹉對。又如:

    尚思立足慢言道
    急欲藏身莫住山

  其中的「尚」對「莫」、「慢」對「急」,亦為蹉對。

  5.強弱相當

  這是在內容相關基礎上的進一步的修辭要求,指的是上下聯內容的意思基本上要能相匹配,越相匹配,對仗就越工。如果上聯太強而下聯太弱,或者下聯太強而上聯太弱,其對稱性就會大受影響。因此,強弱相當主要涉及對仗的寬工問題。

6.概念相當

  這是在詞性相當基礎上的進一步的修辭要求,指的是上下聯不但詞性要相當,而且詞語所代表的概念或者說詞義也要相當,也即要盡可能相近或相反。這也涉及到對仗的寬工問題。若上下聯兩個詞語共同所屬概念的範疇越小,對仗就越工,反之則越寬。如:「中國」對「雄雞」,其共同範疇是事物;「曉日」對「雄雞」,就縮小為自然物;「小草」對「雄雞」,就縮小為生物;「駿馬」對「雄雞」,就縮小為動物;「老鴨」對「雄雞」,就縮小為鳥綱以至家禽。其次,若上下聯兩個詞語之間,概念關係越互相矛盾(即所謂「矛盾概念」),對仗就越工,如「有」對「無」、「真」對「假」、「生」對「死」、「聰慧」對「愚癡」等,就屬於工對。再者,概念所指的事物之間的聯繫密切與否,也影響到對仗的寬工,如「曉日」對「雄雞」,由於二者之間有著天然的聯繫,對仗就顯得較工穩。

  在此,要附帶指出的是,有的聯家將強弱相當或概念相當作為對聯格律的要素之一,作者認為並不恰當。因為,如前所述,強弱相當,只是在內容相關基礎上的進一步的修辭要求,只涉及對仗的寬工問題。概念相當,只是在詞性相當基礎上的進一步的修辭要求,也只是涉及到對仗的寬工問題。

  7.嵌字格

  嵌字也叫嵌名,指將特定的名稱(多為人名、地名、事物名等專用名稱,有時也為特定詞語)嵌入對聯中一定的位置。這是一種運用得比較廣泛的對聯手法。其具體方式很多,不下五十種。嵌字可分為整嵌和分嵌。整嵌,就是將名稱不拆開而完整地嵌入,如《題嵌四大天王》一聯:

  增長善根,而持國土
  多聞正法,以廣目光

  分別將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之名整嵌入聯。但嵌字法用得較多的還是分嵌,也就是將名稱拆開,分別嵌入有關位置。分嵌的格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嵌入上下聯特定位置,有的則是嵌入上下聯非特定位置。嵌入上下聯特定位置的格式多用於嵌兩個字。以七言聯兩字分嵌為例,從第一字至第七字,分別稱鶴頂(鳳頂)格、燕頷(鳧頸)格、鳶肩(鴛肩)格、蜂腰格、鶴膝格、鳧脛(雁翎)格、雁足(鳳尾)格。現以家父肖玉蒼所撰《七唱桂林》為例,將上述格式分別舉例如下:

    桂子飄香清肺腑
    林蔭夾道悅賓朋(《一唱桂林》,鶴頂格)

    丹桂虯枝欺鬼斧
    瓊林洞府仗神工(《二唱桂林》,燕頷格)

    喜斟桂灑延嘉客
    笑飲林泉滌俗襟(《三唱桂林》,鳶肩格)

    森然八桂甲天下
    宛爾千林隱洞中(《四唱桂林》,蜂腰格)

    吟詩共醉桂花灑
    覽勝同披林壑風(《五唱桂林》,鶴膝格)

    此地常招折桂手
    今朝獨有植林心(《六唱桂林》,鳧脛格)

    拿雲有志攀丹桂
    射月無弓掛綠林(《七唱桂林》,雁足格)

  另外, 比較常用的兩字分嵌還有魁斗格(一字嵌上聯之首,一字嵌下聯之末)、蟬聯格(一字嵌上聯之末,一字嵌下聯之首)等。嵌入上下聯非特定位置的格式多用於嵌三個以上的字。如:鼎峙格(將三個字嵌入上下聯非特定位置,形成三足鼎峙)、碎錦格(將四個以上的字分嵌於上下聯非特定位置)等。當然,如果僅將名稱拆開,嵌入任意之位置(不一定分別在上下聯),也未嘗不可,姑且稱之為散嵌吧!如《題嵌無盡意菩薩》一聯:
  
    正觀諸法緣無盡
    普度群萌意不移

  又如《題嵌大勢至菩薩》一聯:

    大勢一來,身隨妙手至蓮剎
    真心已得,念住淨觀離俗塵

  實際上,也可將所有那些無規律性的嵌字法,全都籠統地稱為散嵌。如:

    問業輪滾滾,恩愛別離,曾有幾多悲淚流?可憐你老來病也,五陰還盛
    歎苦海茫茫,怨憎聚會,又將不少孽緣結!怎奈他生者死時,一氣難求

  此聯同時將「生」、「老」、「病」、「死」、「恩愛別」、「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盛」等八苦之名嵌入(只是將「求不得」略加改變為「難求」)。

  8.回文格

  回文又稱捲簾, 指的是使用恰當的詞語構成上下聯,使之既能順讀,又能倒讀。回文格的具體方式也多種多樣。比較常見的有當句回文,另外還有倒句回文、倒章回文等。當句回文,即同一句子順讀與倒讀完全一樣,如:

    霧鎖山頭山鎖霧
    天連水尾水連天(佚名題廈門鼓浪嶼魚腹浦聯)

    淨心真實真心淨
    圓覺妙明妙覺圓

    境轉心行心轉境
    緣隨意樂意隨緣

  倒句回文,即同一句子在倒讀時字面上有變化,但上下聯不變。如:

    結同心果
    開並蒂花(常用婚聯)

  倒讀即為:

    果心同結
    花蒂並開

  倒章回文,即通聯倒讀,下聯變為上聯,上聯變為下聯,如:
  
    迢迢綠樹江天曉
    靄靄紅霞海日晴(佚名題武漢龜山聯)

  倒讀即為:
    晴日海霞紅靄靄
    曉天江樹綠迢迢

  由於回文格難度較大,因而運用得不太廣泛,但這種格式能突出體現漢字的獨立語特點。特別是一些難度更大的回文格,如反覆回文、聯珠回文、韻對回文等,則更能體現漢字的特色。如:

    佛何能測
    人不易知

  這副反覆回文四言聯,至少還可以反覆推衍出另外三副:
  
    何能測佛
    不易知人

    易知人不
    能測佛何

    知人不易
    測佛何能

  有時候,這種對聯還可以進一步將其文字排列組合,使對聯數量成倍增加。

9.頂針格

  頂針又稱頂真、聯珠或蟬聯,指用前一句結尾之字作為後一句開頭之字,使相鄰分句蟬聯。這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對聯手法,也很能體現漢字的特色。如:
  
    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
    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佚名題北京潭柘寺彌勒殿聯)

    癡則貪,貪則嗔,嗔則傷人種苦因,故知癡是苦
    戒而定,定而慧,慧而悟道成師匠,當以戒為師

  還有一種比較特殊也不太常見的頂針格式,叫連環格(全聯相鄰的分句全都頂針,且聯首與聯腳也頂針)。如:

    善可親近,近可聞,聞思修習即臻善
    生有老病,病有死,死去活來再受生

  10.集句格

  集句不同於摘句。摘句是指將律詩中的對仗句摘取出來,使之單獨成為一副對聯(如前面所引杜甫《曲江》中之頷聯)。集句是指將現存的分散的句子,組合成對句。這是一種比較特殊的聯對作法。如果整副對聯(多為短聯)完全由現存的句子組成,稱完全集句。如:

    鹿歸於野
    色即是空

  此聯上聯集自《出曜經》,下聯集自《心經》,就是完全集句。又如:
  
    勸君更盡一杯酒
   與爾同消萬古愁(佚名集唐詩聯)

  此聯上聯集自王維《渭城曲》,下聯集自李白《將進酒》,亦是完全集句。反之,則稱不完全集句。不完全集句又可分為單邊集句型、半集句型、稍加改動型。如:

    世界微塵裡
    人生大夢中

  此聯只有單邊是現存句子(上聯引自李商隱五律《北青蘿》),因此是單邊集句型。又如:

    長笛一聲,此曲只應天上有
    大江千古,今朝都到眼前來(周錦瀾題武漢黃鶴樓聯)

  此聯上下聯中分別只有後一分句是現存句子(上聯後一分句引自杜甫七絕《贈花卿》,下聯後一分句引自元稹七律《譴悲懷》,因此是半集句型。又如:

    暗還黑月明還日
    雲在青天水在瓶

  此聯上聯引自《楞嚴經》而字面略有改動(以合對仗),下聯引自惟嚴禪師之語,因此是稍加改動型。作者認為,如果全聯所引用的現存句子不足一半,則可以不稱之為集句;而且,嚴格來說,只有完全集句才能稱之為集句聯。

  11.對聯的橫批

  橫批,是指掛貼於一副對聯上頭的橫幅(橫披、橫額),一般僅用於少數有此必要的楹聯。所謂「橫」,指的是橫寫的書寫方式;「批」,含有揭示、評論之意,指的是對整副對聯的主題內容起補充、概括、提高的作用。因此,橫批應當與主題內容相關,應當尤其精煉(實踐中多以四字為格),也應當考慮平仄交替。如:「良緣喜結」、「花好月圓」、「佳偶天成」等,就是一些常用的婚聯橫批。橫批的字詞和內容還應避免與上下聯簡單地重複。總之,橫批應當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而不應當是畫蛇添足。

  12.對聯的標點

  處於現代漢語大環境中的對聯,應當使用標點符號。至於與書法藝術結合時,則另當別論。凡對聯都由上下聯兩組文義相關的對句組成,這種特殊的文學形式決定了對聯標點具有自身的特點,同時決定了這種特點集中體現在上聯收尾處的標點符號上。上聯收尾處的標點符號,一般而言,單句聯用逗號;多分句聯用分號;某些多分句聯,聯中已用了分號,其聯尾則用句號;至於某些表達特殊語氣的標點符號,則無疑應使用疑問號或驚歎號等。總之,應針對該聯聯意的具體情況而定。不過,上述理論上雖這麼說,但在實踐中,卻有一種約定俗成的對聯標點法不失為一個更加簡捷的選擇,那就是:上下聯聯中照常用標點,上下聯聯尾統一不用標點。另外,為使上下聯保持形式上的一致,對聯中一般不使用括號、引號、省略號、破折號、書名號等標點符號。

  13.對聯的書寫格式

  對聯(上下聯)的書寫格式,可以橫寫,也可以豎寫,在實用中一般是豎寫。豎寫時,如果分成數行,則應注意上聯要由右而左書寫,下聯要由左而右書寫。上端要平齊,下端最內行(即最末行)應較短。使全聯成為繁體的「門」字形。至於橫批的書寫方式是左起還是右起,也有待進一步規範和明確。依傳統,在與豎寫的上下聯相配時,應是右起;但由於現代漢語的橫寫格式是左起,因此,現在也有人用左起。

  14.對聯的張貼格式

  在張貼、懸掛、雕刻對聯時,也要注意:上聯在右邊,下聯在左邊。這個格式不能任意改變。

  以上所論,範圍有限,只是選取作者個人認為相對比較重要也比較常見的一些內容而已。

  又,對個別問題,(如拗救),作者個人素有成見,覺得在聯中不必照搬近體詩的某些東西,因此,在聯中最好不提拗救,因為,個人認為,拗救雖能救原來的毛病,卻又難免產生新的瑕疵,還是不如不拗來得乾脆。個人管見,僅供參考!


    天下文壇  天下文壇 江山如畫  2006-03-16 08:01
http://yuhsia.com/ccb/index.pl

  


回覆:  略談七言嵌字聯的作法        第 2 樓 

   江山如畫




分區管理員
積 分:4775
貨 幣:4775
發帖數:851
來 自:Unknow

 

   時間:2006-03-16 08:08    編輯主題 引用回覆 檢視作者資料 給作者發悄悄話 檢視作者的所有帖子 版主操作 刪除主題    到頂端

   略談七言嵌字聯的作法
   摘自 天下文壇   江山如畫  2006-03-16 08:08
http://yuhsia.com/ccb/index.pl

1 此貼您已經花了1 園閱讀費,可以閱讀 *@@* 了,要看仔細
貼主共投資了 10 園血本,每份定價 1 園出售
貼主目前虧損 -9
購買者1人
  1 1

略談七言嵌字聯的作法
作者:達之

顧名思義,對聯,就是由兩組互相對仗的句子所組成的聯合體。要講七言嵌字聯的作法,先得瞭解對聯的一般格律要求。從對聯格律來說,其兩大基本要求就是:詞性對仗和平仄協調。

  對聯格律的第一大基本要求是:詞性對仗。這也是對聯格律的核心要求,因為對仗性是對聯的本質特徵。這一點,即使是初學者也必須加以掌握,否則,你寫出來的東西可能就根本談不上是一副對聯。所謂詞性對仗,指上下聯相對的詞語性質應當盡可能相同或相近。說白了就是: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數量詞對數量詞,以及副詞對副詞、連詞對連詞、介詞對介詞,等等。在實踐中,對虛詞的要求比較寬鬆,一般能夠虛詞對虛詞即可。對實詞的要求較為嚴格,詞性不同一般不能相對。不過,那些詞性比較接近的、或者詞性能夠兼通的實詞,還是允許相對的,如名詞和代詞、某些動詞、形容詞、副詞之間。甚至個別虛詞和實詞之間也可以通融。因為在具體的對仗中,除詞語的性質外,還可適當考慮詞語在句中的作用。對修飾詞語的要求比較寬鬆,對中心詞語的要求比較嚴格。當然,詞性相同屬工對,詞性相近或相通屬寬對。舉一副眾所周知的工對如下:

  書山-有-路-勤-為-徑
名-動-名-形-動-名
  學海-無-涯-苦-作-舟
  名-動-名-形-動-名

  對聯格律的第二大基本要求是:平仄協調。這個要求往往成了區分初學者和入門者的標誌。大多數對聯愛好者之所以還沒有入門,就是因為平仄問題。換言之,平仄問題猶如一道門坎,將大多數初學者攔在了門外。因此,要真正懂得對聯,就必須懂得平仄。所謂平仄協調,狹義地說,就是指對聯在音調上的兩大要求:平仄交替和平仄相對。廣義地說,還包含其他一些平仄問題。要弄清平仄問題,首先必須區分什麼是平聲、什麼是仄聲。這又有兩種劃分標準。在對聯創作中,可以運用「古四聲」,即古漢語將音調分為平、上、去、入四聲,除平聲外,上聲、去聲、入聲皆為仄聲。也可以運用「新四聲」,即現代漢語將音調分為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四聲。其中,陰平、陽平為平聲,上聲、去聲為仄聲。兩種聲韻的不同,關鍵在於入聲字。通俗地說,就是在「新四聲」中的一部分平聲字(比較常見的約200來個字),如:發、捷、格、德、達、識、說、國、絕、集、俗、出、澤、黑,等等,按照「古四聲」,則屬於仄聲(入聲)字。要注意的是,雖然上述「古四聲」和「新四聲」兩種用法可並行不悖,但在同一副對聯中,最好不要同時混用兩種標準。

  對聯平仄方面的最基本要求就是平仄交替,指的是一個句子自身的音步位之間,平仄應交替使用,也就是通常所謂的2、4、6交替,也叫1、3、5(非音步位)不論,2、4、6(音步位)分明。這也是對聯格律與古典詩詞格律之間的共同要求。現分別以詩、詞、聯舉例說明:

  朝辭白帝彩雲間
   ○ △ ○
  千里江陵一日還
 △ ○ △

兩岸猿聲啼不住
△ ○ △
輕舟已過萬重山
○ △ ○

滾滾長江東逝水
△ ○ △
浪花淘盡英雄
○ △ ○
是非成敗轉頭空
○ △ ○
青山依舊在
○ △
幾度夕陽紅
△ ○

書山有路勤為徑
○ △ ○
學海無涯苦作舟
△ ○ △

相對於平仄交替,平仄相對更能體現對聯格律的特色。所謂平仄相對, 就是上聯與下聯的各音步位之間,要平聲對仄聲、仄聲對平聲。它與平仄交替實際上是同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如:

書山有路勤為徑
○ △ ○
學海無涯苦作舟
△ ○ △

其中,上聯的「山」對下聯的「海」,上聯的「路」對下聯的「涯」,上聯的「為」對下聯的「作」,就是平仄相對。當然,對聯在個別情況下,也可以借鑒詩中的相粘格式,形成特殊的「相粘格」,即上聯與下聯的各音步位之間,不是平仄相對,而是平仄相同(相粘)。如:

兩表酬三顧
△ ○
一對足千秋(尤俊題成都武侯祠聯)
△ ○

對於七言聯來說,除了平仄交替和平仄相對之外,所謂其他一些平仄問題,主要是兩點:

1、避免同聲收尾

這是就上聯聯腳與下聯聯腳之間的關係而言。此要求的核心是:上聯與下聯不能同聲收尾,即上聯和下聯的聯腳不能同是仄聲或同是平聲。一般來說,要求上聯仄聲收尾(即上聯最後一個字應當是仄聲);下聯則要求平聲收尾。如:

書山有路勤為徑

學海無涯苦作舟


對聯一般不能上聯平聲收尾,下聯仄聲收尾。雖然也有少量對聯上平下仄收尾的,如:

捧著一顆心來

不帶半根草去(陶行知撰)


但是,這種情況一般應以特例視之,不是正格。

2、避免三平尾或三仄尾

指的是在一個句子的最末三個字,應盡可能避免都是平聲或都是仄聲。如:

書山有路勤為徑
○○△
學海無涯苦作舟
△△○

寶劍鋒從磨礪出
○△△
梅花香自苦寒來
△○○

在著重講了對聯創作的兩大基本要求(詞性對仗和平仄協調)以後,下面回到七言嵌字聯的作法上。嵌字也叫嵌名,是指將特定的名稱(多為人名、地名、事物名等專用名稱)嵌入對聯中一定的位置。這是一種運用得比較廣泛的對聯手法,尤其是在人名題贈聯中用得較普遍。嵌字聯多為七言。除了七言在漢語中是最常用的句式這個原因外,還有一個理由,就是:為了突出所嵌之字,嵌字聯一般不宜太長,否則無形中會影響嵌字的效果。所以,嵌字聯以七言較為常見,也較為適宜。

嵌字的具體方式很多,不下五十種。在此只介紹幾種常用的嵌字法。大體上,嵌字可分為整嵌、分嵌和散嵌。整嵌,就是將某一名稱(多為兩字)不拆開而完整地嵌入。但整嵌法用的不多。嵌字法用得較多的是分嵌,也就是將名稱(多為兩字)拆開,分別嵌入有關位置。分嵌的格式多種多樣, 以七言聯兩字分嵌為例,從第一字至第七字,分別稱鶴頂(鳳頂)格、燕頷(鳧頸)格、鳶肩(鴛肩)格、蜂腰格、鶴膝格、鳧脛(雁翎)格、鳳尾(雁足)格。現以家父肖玉蒼所撰《七唱桂林》為例,將上述格式分別舉例如下(嵌「桂林」):

桂子飄香清肺腑
林蔭夾道悅賓朋(《一唱桂林》,鶴頂格)

丹桂虯枝欺鬼斧
瓊林洞府仗神工(《二唱桂林》,燕頷格)

喜斟桂灑延嘉客
笑飲林泉滌俗襟(《三唱桂林》,鳶肩格)

森然八桂甲天下
宛爾千林隱洞中(《四唱桂林》,蜂腰格)

吟詩共醉桂花灑
覽勝同披林壑風(《五唱桂林》,鶴膝格)

此地常招折桂手
今朝獨有植林心(《六唱桂林》,鳧脛格)

拿雲有志攀丹桂
射月無弓掛綠林(《七唱桂林》, 鳳尾格)

另外, 比較常用的兩字分嵌法還有蟬聯格(一字嵌上聯之末,一字嵌下聯之首),如:

事業創新須有紹
根基夯實定能成(嵌「紹根」)

嘔心瀝血育桃李
強志博聞通古今(嵌「李強」)

魁斗格(一字嵌上聯之首,一字嵌下聯之末),如:

青出於藍成大器
後來居上立高峰(嵌「青峰」)

嵌入上下聯非特定位置的格式多用於嵌三個以上的字。如:鼎峙格(將三個字嵌入上下聯非特定位置,形成三足鼎峙)、碎錦格(將四個以上的字分嵌於上下聯非特定位置)等。當然,如果僅將名稱拆開,嵌入任意之位置(不一定分別在上下聯,也不一定嵌在特定的位置),也未嘗不可,姑且稱之為散嵌吧。實際上,也可將所有那些無規律性的嵌字法,全都籠統地稱為散嵌。

最後,要說明的是,在嵌字格中,對所嵌之字(詞)的詞性對仗,要求可以寬鬆些。(肖大志)

    天下文壇  天下文壇 江山如畫  2006-03-16 08:08
http://yuhsia.com/ccb/index.pl

  


回覆:  嵌字聯瑣語        第 3 樓 

   江山如畫




分區管理員
積 分:4775
貨 幣:4775
發帖數:851
來 自:Unknow

 

   時間:2006-03-16 09:03    編輯主題 引用回覆 檢視作者資料 給作者發悄悄話 檢視作者的所有帖子 版主操作 刪除主題    到頂端

   嵌字聯瑣語
   摘自 天下文壇   江山如畫  2006-03-16 09:03
http://yuhsia.com/ccb/index.pl

1 此貼您已經花了1 園閱讀費,可以閱讀 *@@* 了,要看仔細
貼主共投資了 10 園血本,每份定價 1 園出售
貼主目前虧損 -9
購買者1人
  1 1

嵌字聯瑣語

嵌字聯瑣語

春節前,有個對聯培訓班要講一講嵌字聯,我收集了些資料整理成這個提綱,未加改動肓目地獻給網友,望笑納。為了使之相對完備,我自撰了幾十副聯揉在裡面,可能有濫竽充數之嫌。其中引用的對聯,都是我特別喜歡的對聯,我盡量把作者標在後面,希望大家不要忘記他們。
(一)嵌字聯簡介
一、定義
嵌字聯的定義(取屬中求別法):嵌字聯是將選定的字與其它字、詞搭配組合嵌於適當的位置,使之發生意變,給人以新的藝術享受的特殊對聯。
民心葵向日;生意草逢春。(闕東明應民生百貨大樓征聯)
韜略終須建新國;奮飛還得讀良書。(郭沫若題鄒韜奮圖書館聯)
二、起源
嵌字聯精巧玲瓏,產生較早。課題複雜,目前學術界亦無定論。
據《世說新語》(南朝宋、劉義慶)記載:西晉文學家陸雲(公元262---302年,三國陸遜孫,陸機弟)字士龍,吳郡華亭人,一日與荀鳴鶴拜見文學家張華時,張要求二人用「共語」作自我介紹,當即就產生了一副嵌名聯:日下荀鳴鶴;雲間陸士龍。
南北朝時開始流行嵌字詩。如:「建除體詩」、「數名詩」、「生肖詩」等。後來地名、藥名、鳥獸名、花木名相繼嵌入詩內,使得嵌字聯有了直接參照物。唐宋以後內容日益擴大,技巧更趨嫻熟。
嵌字聯的發展是在明清兩代,特別是清代已進入鼎盛時期。據清代樊增祥《樊園五日戰詩記》載:「詩鐘暗借」是清道、鹹間閩人所創,後傳至江南燕北。詩鐘取「擊缽催詩」之意,構思以寸香系縷上,綴以錢,下承盂,錢落盂響,雖佳卷亦不錄,故名詩鐘。分為「分詠」和「嵌字」兩種。
分詠:是任意選出兩個不相干的詞,組成一副對聯,要求湊合自然,對仗工整。如謎語,題是謎底,詠是謎面。這可能是嵌字聯隱匿格的雛形。
現代嵌字聯仍然大有市場。2003年成都曾舉辦過嵌字聯大賽;據報載湖南有一寫小說的作家,所著的小說滯銷,但他會作嵌字聯,凡購他的書便與之題嵌名聯一副,使滯銷書變成了暢銷書,買書者恐怕大多是為了得聯。
三、 特點
1、詞義取新奇
每一個漢字都有諸多義項,所嵌的字在聯語中要充當雙重腳色,原義為專用,轉義要與聯義相符,所以選義必須新奇。
恩被百年,澤地芳州思雨露;德重千古,東天旭日照河山。(胡承鴻)
此聯看似平淡,作者下功夫不小。「被」字,(古漢語通假「披」,然「披」字為平聲)共有八個義項:被子、表面、覆蓋、背負、穿著、加與及、遭受、姓。取其六,《史記·高祖本紀》「高祖被酒」即為加酒;《書·禹貢》「西被於流沙」即為及。 「澤」字共有七個義項:窪地、雨露、光潤、化妝品、唾水、汗衣、鹹。取其四,曹植《洛神賦》「芳澤無加,鉛華不御」。芳澤、鉛華均為化妝品,指代「美」。可見作者用心良苦。
培根滋葉;雲古喻今。(西巖題贈喻培雲,《書法報》第1015期)
培字為動詞,雲字通常為名詞,此聯轉用動詞,非常貼切。
2、文辭藏精巧
嵌字聯的創作、題贈對象及所處的氛圍,決定了作者必須煉字精準,思維敏捷,結構巧妙。
巴山風雨成三昧;金石春秋卓一家。(上海周監題贈巴金)
無風煙焰直;有月竹蔭寒。(風月亭聯)
3、格律呈變化
由於嵌字聯用字用詞受到一定的限制,在不違反格律的基礎上合理掌握節奏,運用平仄。
梅樹雪中健;珊瑚海上丹。(王培公贈李雪健、鄭海丹婚聯)雪與海都是仄字,通常以為對不上的,這裡將之避開了節奏點,對聯就算工穩了。
三強韓趙魏;九章勾股弦。(華羅庚題錢三強、趙九章)章字位與股字位平仄互補,也算合律的變格聯。
4、標題即嵌字
萬樹梅花香雪海;一園草色暖霜風。(清孫寒崖題無錫梅園)
駿馬蕭蕭千里路;蛟龍躍躍萬丈淵。(湖南張宗緒贈馬蕭蕭)
5、無須橫批
一般對聯有橫批,嵌字聯不須橫批。嵌字聯雖屬於實用範疇,由於實用對像不同,無論是名勝聯、地名聯,還是哀輓聯、贈親友聯都無須另加橫批。
四、作用
1、弘揚民族文化
楹聯藝術本身具有鮮明的民族性,流傳甚廣的嵌字聯大多都是頌揚歷史上的先賢睿哲、民族英雄,或讚美祖國的秀麗山川,好的嵌字聯直接或間接地弘揚了民族文化。
軒育猛龍騰萬里;轅驅駿馬躍千秋。(廣東吳煜民題軒轅廟聯)
囹罪莫須驚五嶽;飛魂依舊統三軍。(漏巷生題岳飛)
2、謳歌傳統美德
嵌字聯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以特殊的藝術形式為民眾服務,謳歌傳統美德,宣傳新生事物,促進社會發展。
一雙巧手調琴瑟;萬句良言勝玉金。(亢中宜題十大女傑之一牛玉琴)
雪中送炭千門暖;嶺上開花十里芳。(吳光華題十大女傑之一趙雪芳)
3、 鞭笞社會劣行
文藝作品多以正面教育為主,用嵌字聯的形式針砭時弊,揭露腐敗,鞭笞劣行古已有之。當今為端正社會風氣,搞好廉政建設仍能發揮積極作用。
斂爵賣官,端人是也;褻今瀆古,方子多乎;(端方,光緒舉人,曾任兩江總督、川漢鐵路大臣。此人貪贓賣官,故作風雅,好古玩,低進高出斂財,時人以此聯諷之。)
4、 增進師友感情
從當今較著名的詩人、聯家的作品中分析,酬答類佔百分之三十。毛澤東詩詞已發表的50多篇詩詞中,其中酬答就有17篇。嵌字聯作為師友間相互酬答形式,比詩詞更簡明、更易表達情感。
一生事業《魯男子》;半世風流《孽海花》。(吳梅題贈曾樸)
八大到今真不死;半千而後是何人。(方爾謙贈張大千。八大,指八大山人;半千,指龔賢,字半千。)
5、 提高聯藝水平
想要作好的嵌字聯必須頗費苦心,在創作過程中要看參考書、查資料,實際上也是知識積累的過程。知識積累由量變到質變,聯藝水平自然就提高了。

(二)嵌字聯分類
一、從用途上分
春聯
花萼芬芳呈特色;朝陽燦爛暖民心。(陶子琛嵌「花朝」)
鶯歌囀囀春風坐;燕舞翩翩節序更。(漏巷生嵌春節)
名勝聯
麗日古今光玉雪;清江城野耀金沙。(麗江古城聯)
奇觀絲路經藏富;神韻敦煌窟莫高。(莫高窟聯)
行業聯
襟抱誰開登樓縱眺;江同如此有酒盈樽。(朱國楨題漢口襟江酒樓)
泉美花香,彼此心同雙合盛;氣清韻永,精誠力致五星紅。(北京雙合盛五星啤酒廠)
婚聯
寒冰如玉原為水;大智若愚必屬卿。(谷向陽題池必卿、徐若水金婚)
正士齊眉,東廂遠勝西廂戀;方舟並騖,成事多由好事磨。(漏巷生題劉正東、方成婚聯)
壽聯
壽比蕭伯納;功追高爾基。(葉挺賀郭沫若五十壽)
五十年華全綠鬢;三千弟子半紅裝。(高賀鄭逸梅五十壽)
輓聯
古道失神劍;龍爪留江湖。(挽古龍 載《八大追擊週刊》)
譯著尚未成書,驚聞殞星,中國何人須吶喊;先生已經作古,痛憶舊雨,文壇從此感彷徨。(斯諾、姚克挽魯迅)
題贈聯
常憑彩筆凌市岳;每以金聲振大江。(雲南王新華贈常江)
行是知之始;學非問不明。(陶行之自題)
遊戲聯
王耀武、馬勵武,歎英雄無用武之地;覃道善、蘇本善,喜戰犯有從善之時。(沈醉集戰犯人名)
望洋興歎;與鬼為鄰。(清 徐桐反對洋務運動,嵌「洋鬼」)
魯迅;徐遲。 張恨水;戴愛蓮。 邵力子;郁達夫。 陸萬友;王十朋。
二、從內容上分
嵌人名
清流百轉江思海;野蔓千尋老戀根。(漏巷生贈清江野老)
嵌地名
密雲無雨旱三河,雖玉田不得豐潤;懷柔有道皆遵化,知順義便是良鄉。(原河北省八個縣名)
中國捷剋日本;南京重慶成都。(抗戰勝利時的一副聯)
嵌干支
甲居震方名高亞陸;申重巽命化及群黎。(傳統聯嵌干支帶卦名)
少有閒功持甲第;多因事業闖申城。(漏巷生題甲申春聯)
嵌藥名
半夏當歸,生地何如熟地;千年獨活,紅參難比白參。(佚名)
嵌花鳥名
帝女合歡水仙含笑;牽牛迎輦翠雀凌霄。(清 許賓衢聯)
嵌詞牌等
千秋歲引清平樂;五福中天相見歡。(漏巷生)
三、從形式上分
1、整嵌 整嵌就是把整個名稱不拆開,放在一個位置上,保持其完整性,讓人一目瞭然。
(1) 單邊整嵌(也叫拆枝格)
聯壇開濟途漫漫;翰苑敬聞馬蕭蕭。(魏建國題贈馬蕭蕭)
(2) 雙邊整嵌
楊三已死無蘇丑;李二先生是漢奸。(楊三為名丑,李二即李鴻章)
易牙知味;鑿齒著書。(一牙科醫生自撰聯。易牙,齊桓公時的名廚;習鑿齒,晉代學者,曾著有《漢晉春秋》。)
(3) 串組整嵌
齊白石、傅抱石、老石少石,兩石畫壇同凸兀;許地山、歐陽山、前山後山,雙山文壇互崢嶸。(抗戰時的聯)
碧野田間牛得草;金山林裡馬識途。(一九九八年春節聯歡晚會上曾用聯)
2、 分嵌
正格------
(1)丹頂格:(也叫藏頭格、鳳頂格、鶴頂格、虎頭格、冠頂格、並頭格)
英名蓋世三岔口;傑作驚人十字坡。(畫家黃賓虹贈蓋叫天。蓋叫天原名張英傑,京劇名角,拿手好戲《三岔口》、《十字坡》。)
(2)燕頷格:(也叫鳧頸格、葉底格)
厚意聯壇堪述職;竭誠理事每躬身。(陳家佾贈聯家唐意誠)
(3)鳶肩格:(也叫鹿頸格)
從政裕民須唸唸;為官祿已莫孜孜。(施子江題焦裕祿)
(4)蜂腰格:(也叫合歡格)
琅書練治金鋼性;健筆修平棗棘身。(漏巷生贈李治平)
(5)鶴膝格:(也叫合跗格)
道義能擔肩似鐵;精神不動重如山。(郭沫若贈張肩重聯)
潛心修到淨心地;著眼煉成慧眼人。(楊世進題淨慧法師)
(6)雁翎格:(也叫鳧脛格)
柳骨顏筋求正統;朝光暮影取東方。(漏巷生贈劉正東)
(7)鳳尾格:(也叫雁足格、魚尾格、脫靴格、並蒂格)
幾株野草車前子;一曲山歌月下江。(施子江自撰聯)
奇書積案韶光熾;朗日熙春竹影榮。(漏巷生贈周熾榮)
變格------
(1)魁斗格:
之所以連天出彩;是由於遍地呈祥。(施子江贈周之祥)
紅英不讓三春柳;雅韻輕彈一剪梅。(漏巷生題賀紅梅)
(2)雲泥格:取雲近天,泥靠地之意。
風雲際會昭日月;事業昌明壯山河。(段志英題劉雲山)
賢良並世持籌劃;智勇雙全促玉成。(漏巷生題回良玉)
(3)蟬聯格: (也叫連理格)
盛世邀功思猛士;明時治國仗賢才。(郭君禧贈郭士明)
(4)鼎峙格:(也叫鼎足格,分上、下兩種)
尚施翰墨歌四化;歡湧文泉頌群生。(林隨喜贈聯壇十老之一尚文化)
言真至愛山村客;性逸神交菊部朋。(漏巷生題京劇藝術家言菊朋)
(5)鴻爪格:
林園盡染三春喜;雨露皆隨八面來。(葉逢榮贈林隨喜)
慇勤布谷啼三秀;艷逸宮梅動七弦。(漏巷生題歌星殷秀梅)
(6)雙鉤格:
餘音餘興呈嘉慶;利國利民燦德輝。(楊世進賀餘慶、盧利輝婚聯)
(7)轆轤格:(也叫橫斜格)
拔草並非上蒼賜;超群乃是自身修。(程步雲題韋拔群)
(8)碎錦格:(也叫雜俎格)
四壁圖書三尺劍;半肩行李一張琴。(傳統聯嵌張三李四)
藍田美玉緣山出;王佐雄才為國生。(程步雲贈藍佐國)
(9)晦明格:(也叫明晦格)一比明嵌,另一比暗合。
齊心努力建新國;保駕護航效黎民。(段志英題郝建軍)
初黃破蕾三秋夜;九月風光五柳家。(漏巷生題黃菊)
(10)隱晦格:(也叫隱匿格,即詩鐘暗借中的分詠)
七虹彩練禪居首;三友歲寒恭讓前。(漏巷生題曾赤梅)
傷感己身秋興賦;壯懷國事滿江紅。(程步雲題贈當代聯家潘岳)
(11)捲簾格:(借詩謎中的捲簾格之意)
靜氣平心修竹格;瓜田李下淑媛心。(漏巷生題播音員李修平)
(12)拆字格
百族共騰霄,雲龍高會;三星齊入戶,歲月火紅。(程步雲贈龔焱)
少目焉能評文字;欠金安可望功名。(諷學政吳省欽舞弊)

(三)嵌字聯作法
一、準備工作
1、知識積累 嵌字聯看似容易作時難。非斫輪老手,斷難嵌得工穩貼切,了無痕跡。必須具備三個條件:一是有一定的文學修養,文史知識涉獵廣泛,思維敏捷。 二是精通對聯格律,熟悉語法,讀過較多的名人名聯,資料完備。 三是詞彙豐富,有較多地創作經驗。
2、素材收集 首先要瞭解被嵌字對象的行業、產品、業績、規模以及職業、志趣愛好等。素材越多,越有利於創作。
二、 要求(用對比法,前者為差聯,後者為佳聯)
1、 依字切事,突出重點。
作嵌字聯不管企業大小、職位高低,以切合被嵌對象的實際情況為重點。做到突出個性,言之有物,聯中含意。否則不能成為佳聯。
明月清風生浩氣;高山流水報長春。(某人贈張明高見《對聯》)此聯空洞無物,不切實事,換一個字誰用都一樣。
克己利人馳美譽;吟詩屬對矗名家。(賀宗義題贈臧克家)此聯把臧克家的品德、業績高度概括,非他莫屬。
2、 精細構思,立意美好。
嵌字聯不宜作長,雖短小精悍,其寓意要勝似詩詞。所以特別講究意境。要精心思慮,充分利用素材表達美好的思想境界。
澤天浩浩,半溪流水綠;東日融融,千樹落花紅。(某人題毛澤東)毛澤東是行家,他要是聽了這副「恭維」聯,恐怕是要發脾氣的。
黃帝子孫情貫海;中華兒女力拔山。(李人風題贈孫中山)給偉人題聯就要有這樣的氣魄,讓人震撼,肅然起敬。
3、 脫俗覓新,文辭幽雅。
嵌字聯是高尚的文藝作品,必須文辭莊重,情致幽雅。切忌粗俗馬虎。要尊重被嵌對象,並以此加深彼此的感情交流。
大壩飛舟標國富;肥豬壯馬證家興。(某人題好友楊富興)這太俗氣了,讓人哭笑不得。
乳口爵文欣此日;囊錐脫穎待他年。(魏家魁題李文穎四歲生日)這才教真正的文辭幽雅,寓意深刻、切中主題。
4、 用筆自如,行文流暢。
嵌字聯貴在自然流暢,不能強行塞入,要看不出刀砍斧劈的痕跡。名亦正,言也順,名所嵌,句乃通。如果像硬釘的釘子,瞎補的補丁,那就失去了高雅藝術的品格,就不能算是文化人的藝術活動。
孝順家庭春永旺;忠誠格調意長新。(某人贈邱孝忠見《對聯》)這聯聽起來很彆扭。
少見一生勤修養;奇觀群嶺秀雲霄。(王正棟題劉少奇)此聯應該算得上佳聯,像是順手拈來。
5、 講究聯法,對仗精工。
對仗精工和平仄協調是對聯的本質屬性,也是寫嵌字聯的重要原則之一。切莫濫以詞不害意為由放寬原則。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去帆濟滄海。(某人贈李長海集《行路難》句)起碼格律都不遵守,還算什麼對聯。
啟後承先推巨擘;功高德厚仰名師。(嵌當代書法泰斗啟功見《對聯》)此聯對仗較工穩,且符合實際。
另外,嵌人名雖不一定帶姓,前人也不如此苛求,如能帶姓則更加完美。除特別孤僻字外,嵌名帶姓也是可以做到的。

(四)嵌字聯賞析
秦皇安在哉?萬里長城築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銘貞。(南宋‧文天祥題孟姜女廟)
傳說孟姜女、萬喜良夫婦陝西同官人,其送寒衣尋夫不見,哭倒八百里長城,後投身渤海而死。上聯反問秦皇在嗎?長城的一磚一石都是百姓的怨恨築成的。下聯以山巔的「望夫石」銘刻忠貞的愛情,陳述姜女雖死猶生。
立己方為仁者壽;達生篇是治人書。(八仙中的鐵拐李題立達藥店)
清·太湖人張立達避戰亂到安慶開一藥店,經鐵拐李驗證貨真價實,特題此聯讚美。「達生」為《莊子·達生》篇名,意思是通達人生的人為無為,即治人之書。

悲哉,秋之氣也;慘也,瑾其可懷。(佚名)
1907年7月,革命軍起義失敗,秋瑾被害於紹興古軒亭口。當晚有人在亭柱上貼出此聯。上聯有肅殺之氣,因秋瑾詩中有「秋風秋雨愁煞人」句,以此描寫白色恐怖。下聯以瑾(美玉)象徵美德,深表對烈士的尊重。「氣」與「懷」按動詞,愛憎分明,情真意切。兩對文言虛詞頗具匠心。
偉人東來氣盡紫;樵歌西去雲騰霄。(賀龍題武當山紫霄宮)
1935年1月,賀龍率紅三軍轉戰湘鄂地區,後方醫院設在武當山。在部隊轉移時,為感謝道總徐偉樵的支持,特作此聯。聯語仙風道骨,脫俗生新,既高度讚揚了道長的精神,又標明了紅三軍戰必勝、攻必克的信念。鶴頂格嵌「偉樵」,鳳尾格嵌「紫霄」更顯聯藝高超。美中不足的是三平尾出律,但仍不失為一副佳聯。
浪弄蓮花花並蒂;潭涵月影影雙圓。(曾同生題周浪潭新婚)
嵌字聯已經很不容易創作,然作者還運用了「頂針」修辭手法,這就更顯技藝高超。「並」與「雙」用於婚聯,蘊含和美、吉祥,也是值得借鑒之處。
同氣同聲,濟民濟世;仁心仁術,醫國醫人。(勞念任題同仁堂藥店)
四重字聯難度係數較大,此聯字字得體,恰到好處,竟然無一閒字。巧妙構思令人歎服。
健則防,病當治耳;民為貴,國乃安之。(白雉山題健民藥品)
鴻翥藍天,遙望江山一統;溪通碧海,終歸骨肉相連。(張之航)
1991年,福建安溪聯會以「藍溪聯鴻」四字征嵌字聯,位置不限。上聯為一等獎之一。
廣使知之,廠家引鳳;告而信也,客戶求凰。(文希林題鳳凰廣告)
全聯語詞簡練,明白曉暢,主旨明確。「客戶」對「廠家」對得工切,特別是兩個文言虛詞用得俗中有雅。雅中有新。
有病則治,無病則防;以人為本,國乃安之。看似淺顯,蘊含哲理豐富。文言虛詞驅遣自如,不愧對仗高手、學者氣質、大家風範。

一副好聯,要慢慢欣賞,追尋作者的思路,體會作者的意境,像飲陳年老酒,回味無窮。這才是真正的藝術享受。我把一副名聯改一個字,作為結束語:得好友來如對月;有奇聯讀勝觀花。


    天下文壇  天下文壇 江山如畫  2006-03-16 09:03
http://yuhsia.com/ccb/index.pl

  


回覆:  梁章鉅《楹聯叢話.        第 4 樓 

   江山如畫




分區管理員
積 分:4775
貨 幣:4775
發帖數:851
來 自:Unknow

 

   時間:2006-04-09 16:43    編輯主題 引用回覆 檢視作者資料 給作者發悄悄話 檢視作者的所有帖子 版主操作 刪除主題    到頂端

   梁章鉅《楹聯叢話.
   摘自 天下文壇   江山如畫  2006-04-09 16:43
http://yuhsia.com/ccb/index.pl

梁章鉅《楹聯叢話》解讀

傅小松

公元1775年(清乾隆四十年)是中國楹聯文化史上不應被忘記的一年。是年,以大觀樓長聯名垂後世的「滇南布衣」孫髯翁在雲南昆明辭世。也就在這一年,楹聯大師、聯學開山鼻祖梁章鉅出生於福州,梁氏孫翁後先輝映,他們都是開闢楹聯史嶄新時代的燦爛巨星。章鉅字閒中,又字茞林,號茞鄰,晚號退庵,祖籍福建長樂縣,清初徒居福州,所以自稱是福州人。乾隆五十九年(1794)中舉人,嘉慶七年(1802)成進士。曾任禮部立事,充軍機章京,升用員外郎,授湖北荊州府知府。道光年間,歷官江蘇、山東、江西按察使,江蘇、甘肅布政使,廣西巡撫,前後五任江蘇巡撫,兼署兩江總督等職,道光二十二年(1842)正月因病辭官,此後即閒居家中,專事著述。道光二十九年(1849)卒,年七十五。
梁章鉅能夠寫出流芳百世的《楹聯叢話》,為中國楹聯篳路藍縷,首先應歸功於時代造就。楹聯由明入清,日益興盛,正如梁氏自云:「天章稠疊,不啻雲爛星陳」,「楹聯之富,殆無有美富於此時者。」(《楹聯叢話》自序)時勢造英雄,群星燦爛的黃金時代,必然會產生集大成式的、開拓創新型的大家。梁氏可謂應運而生。
梁氏終成巨業,還有三個不可忽視的因素。一是家學淵源。梁門自明代起,十五代秀才相繼不斷。可謂書香門第。梁祖父劍華為郡增生,梁父上治(後改名贊圖)與叔上國同中乾隆三十三年(1768)舉人,上國後來又中進士。大學者紀曉嵐曾特書「書香世業」一匾為贈。章鉅自小受到濃厚的文化薰陶,包括楹聯文化。梁父喜為人書楹帖,並必用格言。《楹聯叢話·卷之八·格言》載梁父集《四書》聯一副示章鉅。聯云:「敏則有功公則說;淡而不厭簡而文。」梁叔上國、伯父奉直亦喜撰聯,均給章鉅以很大影響。二是授業名師。與梁氏基本同時的大學者、文學名流紀昀、阮元和翁方綱,梁章鉅都曾及門授業。紀、阮、翁三人又是楹聯大家,對他的影響可謂至深且巨。在《楹聯叢話》中,梁章鉅數十處提到他的幾位恩師及其聯作,對他們推崇備致。特別是對紀昀,言必稱「紀文達師」,對先生的隻言片語,無不奉為金科玉律。三是交歷天下。梁章鉅作官遍及江南各省,「揚歷大邦」,與當時各界名流、騷人墨客皆交遊甚篤,這種地位非常有利於他「博訪遐搜」,「諏遍八方」。正如作者在《楹聯續話》序中所云:「流連勝地,避逅名流,所見所聞,輒有埤益。因復條舉而件系之……」可以說,梁氏的《楹聯叢話》不是在故紙堆中翻出來的,而是從生活實踐中採擷所得。
梁章鉅從道光二十二年(1842)正月因病辭官後,一直閒居從事著述。著作主要有《經塵》、《浪跡叢談》、《歸田瑣記》、《退庵隨筆》以及《楹聯叢話》系列。此外,他還留下了很豐富的楹聯作品

對梁氏的一生,時人有許多精闢論述,其中道光、同治年間王叔蘭賀梁七十壽聯幾可作千古定評:
二十舉鄉,三十登第,四十還朝,五十出守,六十開府,七十歸田,須知此後逍遙,一代福人多暇日;
簡如《格言》,詳如《隨筆》,博如《旁證》,精如《選學》,巧如《聯語》,高如詩集,略數平生著作,千秋大業擅名山。

今人所稱梁章鉅《楹聯叢話》,準確地講,應叫《楹聯叢話系列》。實際上包括如下6部著作:
1、《楹聯叢話》。梁氏1838年開始編輯,1840年完稿,並刊刻,全書卷次為:一、故事;二、應制;三、四,廟祀;五、廨宇;六、七、勝跡;八、格言;九、佳話;十、輓詞;十一、集句集字;十二、雜綴諧話,其十二卷。收聯話600餘則,桂林陳繼呂序。
2、《楹聯續話》。完稿於1843年並刊刻,分四卷。卷一故事、應制、廟祀,卷二廨宇、勝跡、格言;卷三佳話、輓詞;卷四集句、雜綴,收聯話330則,余應松校閱,卷首自序。
3、《楹聯三話》。完稿於1847年,收入聯話130多則,所輯聯話未標門類,僅系以小標題,但先後次序尚稱井然。梁氏自序。
4、《楹聯四話》。梁氏第四子梁恭辰撰,共六卷,體例大體依照《楹聯叢話》。
5、《巧對錄》。梁章鉅撰,完稿於1842年。1849年刊出。分八卷,各卷未標門類,有自序。
6、《巧對續錄》,梁恭辰撰,分上、下兩卷。
除上述6部獨立著作外,「楹聯叢話系列」還包括如下幾個部分:
1、《楹聯剩話》,見於梁章鉅筆記,有數十則。
2、《浪跡叢談》中散見聯話,共13則。
3、《浪跡續談》中散見聯話,共12則。
4、《浪跡三談》中散見聯話,共4則。
從上述內容可見,「楹聯叢話系列」(以下簡稱《楹聯叢話》)實際上是梁氏父子的合作結晶,但梁章鉅是主要作者。論述該書,自以梁章鉅為主。北京出版社1996年9月出版的《楹聯叢話全編》,基本囊括了上述內容。
《楹聯叢話》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部聯話著作。這一點梁章鉅在自序中說得很清楚:
竊謂劉勰《文心》,實文話所托始;鍾嶸《詩品》,為詩話之先聲。而宋王銍之《四六話》,謝伋之《四六談塵》,國朝毛奇齡之《詞話》,徐釚之《詞苑叢談》,部列區分,無體不備,遂為任彥昇《文章緣起》之所未賅。何獨於楹聯而寂寥罔述!因不揣固陋,創為斯編。
從這段文字可看出,梁章鉅受詩話、詞話啟發,遂撰《楹聯叢話》一書,創「聯話」一體。全書中,他「博訪遐搜,參以舊聞所見,或有偽體,必加別裁。郵筒遍於四方,討源旁及雜說,約略條其義類,次其後先。」(《楹聯叢話》自序)用今天的話來歸納,梁章鉅的工作,主要是如下四個方面:
一是搜集保存了大量歷代聯作。楹聯自唐、五代肇始,千餘年長盛不衰,但歷代文人、學者囿於傳統觀念,視為「小道」,故聯家、聯語殊少見於史籍。梁章鉅在自序中感歎說:「元明以後,作者漸夥,而傳者甚稀,良由無薈萃成書者,任其零落湮沉,殊可慨惜!」於是他「鈔纂楹聯,附以記述」。全書中,上起宋代,下迄清中葉,他廣泛搜輯了大量資料,初步統計,涉及聯家、聯人數百,作品逾萬。宋代如朱熹、蘇軾、樓鑰、蔡司理、洪俞,元代如趙孟 、楊元誠,明代如朱元璋、劉基、解縉、楊慎、祝允明、唐寅、海瑞、李東陽、王守仁、徐渭、李贄、金聖歎、左光斗、史可法、董其昌、夏貴溪、袁文榮、邱岳、張延登,清代自清初至道光年間,則名家名作,幾無一遺漏。其中朱彝尊、袁枚、李漁、翁方綱、梁同書、紀昀、鄭板橋、蒲松齡、阮元、彭元瑞、齊梅麓、程春海、陶澍、林則徐等人,所錄作品最為豐富。還有大量普通文人及無名氏作品。顯然,這對於保存我國楹聯藝術遺產,意義是十分重大的。
《楹聯叢話》是以「聯話」的形式輯錄聯語的,而不是簡單的作品彙集。所謂「聯話」,即簡要敘述聯語的出處及產生的有關背景、細節,即所謂「本事」,如《楹聯叢話》卷二敘紀昀一聯本事:
乾隆中,每歲巡幸熱河,必於中秋後一日進哨(即木蘭圍場),重陽前後出哨。蹕路所經,有所謂萬松嶺者,滿山皆松,為重九日駐蹕登高之所,歲以為常。庚戌歲,上進哨時駐此,周覽行宮,顧謂彭文勤公(彭元瑞),令將舊懸楹帖悉以新語,期以出哨登高時親閱。公連日構思,偶於行殿正中得句云:「八十君王,處處十八松道旁介壽,」謂貼「萬松嶺」也,而難其對。因以片紙馳價,屬紀文達公(紀昀)成之。文達公笑曰:「雲楣又來考我乎?」即令來價立待,封紙付還。文勤公啟視,則已就余紙寫成對語矣。句云:「九重天子,年年重九節塞上稱觴。」歎曰:「曉嵐真勝我一籌矣!」迴鑾曰,此聯果大蒙稱賞,特賜文勤公以珍物人事。公跪辭曰:「此出句是臣所撰,而不能對;對語實紀某所撰。請移以賞紀某。」上曰:「兩邊語皆好,汝自應領賞。」即另發一份賜文達公。
以這段精彩的記述,後人始可對這副名聯的來歷有一個確切的瞭解,以加深對它的理解。而文勤公的厚道、紀文達的絕頂才華也給人深刻印象。另外,亦可知清代皇帝對楹聯的重視,而當時朝野的對聯文化氛圍又是何等濃厚。縱觀《楹聯叢話》全書,幾乎始尾皆貫穿諸如這類敘述,或詳或略,皆生動、精要,且往往有據可征。是今人研究古代楹聯作家作品的重要、權威材料。
《楹聯叢話》所輯聯語,其來源有多種,或親見(主要是名勝楹聯),或親聞(上述紀昀聯即聞於其師程蘭翹),或親歷(如作者與當時名流的唱酬贈答聯等),或親撰。此外的主要渠道是各類書籍資料,包括筆記、野史、雜著等,這樣《楹聯叢話》就無意中為後人提供了一批於研究對聯頗有價值的原始文獻。如《蜀檮杌》、《墨莊漫錄》、《困學紀聞》、《濯纓亭筆記》、《七修類稿》(明郎瑛)、《歸田錄》(歐陽修)、《對類》(明無名氏)、《池北偶談》(清王世禎)、《堅瓠集》(清褚人獲)、《吳下諺聯》(清王有光)、《示兒編》(孫奕)、《金陵瑣事》(明周暉)、《簪雲樓雜說》(清陳雲瞻)、《野獲編》、《青籐書尾記》(清董暘)、《隨園詩話》(袁枚)等等,有數十種之多。從這些書稿,也足梁氏搜羅之富,博學多聞。在這些書籍中,有若干種是專門的「對句類書」,尤值得重視,如:《古今巧對匯鈔》(張逢源、劉鳳歧輯)、《俗語對句》(湯誥)、《編珠》(隋杜公瞻)、《謝華啟秀》(明楊慎)、《說文凝錦集》、《春秋經傳類對賦》(晉徐晉卿)、《分類字錦》等等。
《楹聯叢話》輯聯語、敘本事、錄對書,此外還記載一些前人的聯論,如蘇軾的聯論,內容比較豐富,具有重要價值,又如紀昀的聯論,皆於前述及過,不再重複。
二是對楹聯發展的源起、演變作了一些有價值的考證工作。在「自序」中,第一句話即說:
楹聯之興,肇於五代桃符。孟蜀「餘慶」、「長春」十字,其最古也。至推而用之楹柱,蓋自宋人始,而見於載籍者寥寥。
在《楹聯叢話·卷之一》中又說:
嘗聞紀文達師言:楹帖始於桃符,蜀孟昶「餘慶」、「長春」一聯最古。……此在當時為語讖,實後來楹聯之權輿。但未知其尚有可考否耳。
可見,梁章鉅對楹聯起源孟昶題桃符春聯,不是沒有一點疑問的。但他這個並不絕對的觀點後來統治了學術界,楹聯起源桃符說,為大家公認。直到近年來,這個觀點才受到質疑。
《楹聯叢話》還研究、考證了諸如應制聯、廟祀聯、燈聯、壽聯、輓聯、切姓聯等楹聯子類的源起。如關於應制聯,卷二中云:「楹聯之為應製作者,昉於前明嘉靖時。」如關於切姓聯,《卷之一·故事》考證說:
宋韓康公宣扶陝右,太守具宴,委蔡司理持正作侯館一聯云:「文價早歸韓吏部;將壇今拜漢淮陰。」韓極喜之。又京口韓香除夜請客,作桃符云:「有客如擒虎,無錢請退之。」此二事皆見蔣平仲《山房隨筆》。皆切韓姓,此亦後來贈聯切姓之濫觴也。
又如集聯,《巧對錄》卷之七云:
又《簷曝雜記》云:《夢溪筆談》謂集句對自王荊公始,如「風定花猶落(謝貞詩),鳥鳴山更幽(王籍詩)」之類。其實不自荊公始也。《金玉詩話》及《蓼花洲閒錄》謂宋初已有集句,至石曼卿而大著。如以「天若有情天亦老」對「月如無恨月長圓」,則固不始於荊公矣。
這段論述中,梁氏引經據典,否定《夢溪筆談》的錯誤看法,闡述了自己的觀點,這個觀點至今仍奉為權威之論。
三是初步建立了楹聯分類體系。楹聯分類是一個迄今尚未完全解決的複雜問題。梁章鉅是最早提出楹聯分類的人。在《楹聯叢話》中,他把楹聯分為十大類,即故事、應制、廟祀、廨宇、勝跡、格言、佳話、輓詞、集句、雜綴。這種分類十分樸實但比較籠統,並無統一的維繫標準,因此,科學性不是很強,但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有一定的合理性。應制聯確為當時一大類型。始於明代,於清初臻極盛。後日趨衰亡,今不復存在。廟祀、廨宇、勝跡,以今日之目光,似可劃為一類,謂之「名勝古跡聯」。格言,輓詞、集句三類,至今仍沿襲舊稱,不過名稱稍有變異耳。梁氏的楹聯分類為後人探索楹聯分類開闢了道路。
四是初步涉及了楹聯美學、理論的一些方面。關於《楹聯叢話》在理論方面的建樹,一般是認為其「對聯理論基本沒有涉及,也有少數人認為梁氏已建立起完備的楹聯批評標準,使得清一代的楹聯創製上升到理論,這兩種觀點都略顯偏頗。實際情況是,《楹聯叢話》評聯論對,大多不過是零星火花式的片言隻語,還談不上什麼系統的理論。但通覽全書,又確實貫穿著作者前後一致的楹聯鑒賞思想。這個思想無疑是中國楹聯學的萌芽。
梁氏的楹聯美學,包括內容與形式方面,又區分一定的層次。梁氏論聯的首要標準,也可說是楹聯美學的第一層次,可以概括為「工」、「切」二字。「工」是形式上的要求,即對仗要工整,「切」是內容上的要求,要切人切事切地。為什麼楹聯首先要強調「切」呢?這是因為楹聯大多是應人應事應景而作,諸如題贈、哀挽、賀勉等等,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梁氏論聯,首拈「工切」,在《楹聯叢話》中多處體現,其卷之三廟祀有云:
濟南城北有北極閣,遠對千佛山,俯瞰大明湖,枕城而立,為會桓最高處。有集句聯,云:「宮中下見南山盡;城上平臨北斗懸。」可謂工而切矣。
「卷之四廟祀(下)」有云:
潮州韓公祠聯云:「天意起斯文,不是一封書,安得先生到此;人心歸正道,只須八個月,至今百世師之」,緊切潮州,移易他處昌黎祠不得。
又「卷之六勝跡(上)」有云:
虎丘亦有花神廟,聯云:「一百八記鐘聲,喚起萬家春夢;二十四番風信,吹香七里山塘。」卻移作西湖之花神廟不得,惜不知何人所撰。
一副楹聯,形式「工」,內容「切」,自然可算一副好聯,但是否就是楹聯的最高境界呢?自然不是,《楹聯叢話》論聯,尚有「工巧」「工敏」「工麗」「工雅」「工妙」「工絕」「雅切」「天然」「渾成」「警切」之謂。梳理一下這些名目繁多的鑒賞標準,大體可知梁氏的美學見解是這樣的;形式首要是工穩,穩中再求巧妙,即「工巧」「工妙」,對而能速,謂之「工敏」,巧妙至極,是所謂「工絕」,工至無形,則是「天然」「渾成」矣。
《楹聯叢話》「卷之十二雜綴」(諧語附)有云:
板橋解組歸田日……,先觀其出聯云:「三絕詩書畫」,……限對就而後食,久之不屬,啟視之,則「一官歸去來」也,鹹歎其工妙。
同上以又有云:
《秋雨庵隨筆》云:「伊犁有過復亭,蓋為謫官而設,劉金門宮保過之,題一聯云:『過也如日月之食焉;復其見天地之心宇。』運用成語,天造地設。
「卷之十一集句(集字附)」有云:
聞有集前人句題酒家樓者云:「勸君更盡一杯酒;與爾同銷萬古愁。」可謂工絕。
又同上有云:
近人有集句楹帖云:「大兒孔文舉,小兒楊德祖;前身陶彭澤,後身韋蘇州。」以東坡詩對《禰衡傳》天然比偶。惜無人能當此語耳。
以上諸例評聯主要是從形式(對仗)上著眼。從內容上看,梁氏評聯,首要是「切」,然後步步向意境攀升。切而精警,謂之「警切」,《楹聯四話》卷四·輓聯有云:
陸敬安曰:「伯父彡石公歷官郡守,清而不刻。捐館後,知交挽章極多。同邑孔梧卿學博潭題聯云『典郡矢清廉,歸裝片石;論詩重忠孝,大集千秋。』語最警切。」
切而隱典,謂之「典切」,同上又有云:
常熟蔣伯生大令因培語喜詼諧……,為聯以挽之云:「門前但有青蠅吊;塚上行看大鳥來。」論者以為語雖太激,然實典切也。
切而能雅,謂之「雅切」。《楹聯叢話》「卷之七·勝跡(下)」有云:
邵武郡城中詩話樓,祀嚴滄浪先生,嚴本郡產也。然不若朱竹君先生一聯云:「隱釣風分七里瀨;品詩意到六朝人。」雅切其姓,且老氣紛披也。
梁氏論楹聯美學風格,以「切」為內容起點,除上述警切、典切、雅切三品外,又有「激昂」、「壯麗」、「闊大」、「沉著」、「蘊藉」、「質實」、「莊重」、「奇偉」「大方」、「雋永」、「柔麗」、「淒婉」、「超脫」、「天然」諸品。這實際上與前人論詩風詩的沒有什麼不同。
在梁氏心目中,究竟怎樣才算聯之上品呢?無疑是內容與形式的最佳統一。形式上天然,內容上自然,即「傑構渾成」矣。《楹聯叢話》「卷之六·勝跡(上)」有云:
……若湖(莫愁湖)上水閣,有先生(陳奉滋)手題聯云:「一樣湖光比西子;千秋樂府唱南朝。」自然超妙,則仍用舊說耳。
梁氏強調自然,反對的則是「湊泊」,《楹聯叢話》「卷之十二·雜綴」(諧語附)有云:
京師宦長所制春聯,每專以本色干支分冠於首。如「乙未」云:乙近杏花袍曳紫;未勻柳色綬拖黃。」「丁酉」云:「丁歲觀光慚周土;酉山探秘識奇書。」皆有湊泊痕跡,莫如「戊寅」歲一聯云「吉日維戊;太歲在寅」為自然也。
梁氏論聯,又非常重視「情感」與「胸次」,他多以以「情深於文」「情余於文」「情文兼到」「情文相生」來評價作品。特別是評論輓詞。《楹聯叢話》「卷之十·輓詞」評價紀昀挽朱笥河聯云:「二公所學,具見於此,而語尤真摯。」《楹聯續話》「輓詞」論趙甌北挽畢秋聯云:「且切合時事,干合俯仰,尤其情余於文也。」《楹聯四話》「卷四之輓聯」載林氏婦自輓聯一副,乃古今名作,抄錄如下:
奴別良人去矣,大丈夫何患無妻,願日後重訂婚姻,莫向生妻談死婦;
兒依嚴父艱哉,小孩子定仍有母,倘常時得蒙撫養,須知繼母則親娘。
梁氏評曰:「語淺情真,宜為後人傳誦不置。」



梁章鉅創作的《楹聯叢話》,在當時即產生巨大影響,《楹聯續話》序中說:「《楹聯叢話》之輯,始於桂林節暑。閱二年而稿成。時遠近知好以佳聯錄示者猶紛至沓來……」《楹聯三話》序中說:「余前撰《楹聯叢話》十二卷,梓於桂林。旋成《續話》四卷,授梓於浦城。年來各省皆有翻刻本,客有從余索取者,或向書坊轉購以應之。去歲去揚州,同人又有錄示若干條。」《楹聯剩話》中,作者又說:「余撰《楹聯叢話》初刻於桂林,一時頗為紙貴。近聞粵西、湖南兩省皆有翻刻本,後至揚州,書坊亦欲謀翻刻,阮雲台師為叢恿余,允成之,於是又有揚州翻刻本。既歸閩,僑居浦城,匯檢後得者,又編成六卷付梓,題曰《楹聯續話》,而乞者愈多矣。」從這些敘述可知,《楹聯叢話》在多時是何等地受歡迎,甚至到了「一時頗為紙貴」的程度。社會各界好評如潮,並且紛給予給他提供資料,書商則競相翻刻,在市場的推動下,章鉅先生欲罷不能,又陸續寫出了《楹聯叢話》、《楹聯三話》、《楹聯四話》、《巧對錄》、《楹聯剩話》等,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楹聯叢話系列》。
梁章鉅的《楹聯叢話》聞達於當時,更影響於後世。縱覽中華文化史,自魏晉以來,文藝批評著作舉不勝舉,其間有文話、有詩話、有詞話,還有四六話,唯獨沒有聯話。梁氏敢為天下先,大膽創「聯話」一體,實為文藝批評史上的大事。梁氏之後,各種「聯話」創作遂蓬勃興起,從晚清至民國現當代,迄今絡繹不絕。比較著名的有:清末丹徒十二丈的《楹聯剩話》、朱應鎬的《楹聯新話》、趙曾望、邵筵父的《江南趙氏楹聯叢話》、佚名的《負翁聯話》、李寶嘉的《南亭聯話》、《莊諧聯話》、《滑稽聯話》、《楹聯佳話》,民國時期聯話更多,主要有吳恭亨的《對聯話》、陳方鏞的《楹聯新話》、陳清初的《悔園聯話》、金濤的《秋海棠館聯話》、雷 的《最新楹聯叢話》、竇鎮的《師竹廬聯話》、劉大白的《白屋聯話》、范 左青的《古今滑稽聯話》等。當代聯話著作,則可推張伯駒的《素月樓聯話》、劉隆民的《龍眠聯話》、《龍眠聯話續編》、梁羽生的《古今聯話》等等。從梁氏去世至今不過一個半世紀,而聯話著作,已是汗牛充棟,足可在中華文化之林中樹起一座豐碑。梁氏開創之功,至大至偉。
梁章鉅對楹聯文化的巨大影響,不僅表現在聯話上,更表現在楹聯創作上。這一點常為論者所忽視。清末宋滋為朱應鎬《楹聯新話》作序,其中有云:「先是梁茞中丞集古今楹帖為一書,略加評論,命曰《楹聯叢話》,中多鉅公佳制,以故不脛而走,海內繼是作者益夥,而湘鄉曾文正公、德清俞蔭甫太史以殊勳碩學鹹精此體。」這個看法極有見地,《楹聯叢話》匯古今佳聯於一書,風行海內,提高了楹聯的地位,擴大了楹聯的影響,為後人學聯、作聯提供了一個絕佳範本,因而推動了楹聯創作的繁榮發展。可以這麼說,清初至中葉楹聯的繁榮醞釀出了《楹聯叢話》這部聯學巨著,而這部劃時代巨著又反過來促成晚清民初楹聯文化登峰造極。
如上所述,梁章鉅的《楹聯叢話》的確是中華文化史上不可多得的一部名著。但由楹聯本身地位低下,致使長期以來這部名著沒有受到應有重視,特別是學術、文化界的重視,有關探討文章寥若晨星,專門的研究著作則付闕如。劉勰的《文心雕龍》、鍾嶸的《詩品》、王國維的《人間詞話》,研究者莫不趨之若鶩,文章著作不計其數。相比之下,梁氏的《楹聯叢話》則罕有問津,該是扭轉這種局面的時候了。


作者聯繫:湖南嶽陽市政協
    天下文壇  天下文壇 江山如畫  2006-04-09 16:43
http://yuhsia.com/ccb/index.pl

  


回覆:  辛苦!感恩~        第 5 樓 

   秋心靈語





積 分:60
貨 幣:60
發帖數:0
來 自:

 

   時間:2006-04-09 21:49    編輯主題 引用回覆 檢視作者資料 給作者發悄悄話 檢視作者的所有帖子 版主操作 刪除主題    到頂端

   辛苦!感恩~
   摘自 天下文壇   秋心靈語  2006-04-09 21:49
http://yuhsia.com/ccb/index.pl

[img]http://img145.echo.cx/img145/6970/bo0mm.gif[/img]
    天下文壇  天下文壇 秋心靈語  2006-04-09 21:49
http://yuhsia.com/ccb/index.pl

  


 
社區在線 681   發表主題 發起投票 | 關 閉 窗 口
回覆標題:
UBB 標籤:
縮放輸入框: 5 6

回覆內容:
   UBB 標籤說明  [表情分頁] [表情全顯]
表情圖片:

讀取表情圖片中......
會員代號:  會員密碼: 
貼圖 URL: (可自動分析圖片連接)
連接 URL: (可自動分析多媒體連接)
 附件 :  附件說明:  
附件上載限制在 200 K 以內
 回覆選項:  限註冊會員 HTML代碼  限積分 以上




Powered by CCB Version 201105 © 2007-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ed in cpu:1 ms, page:10 ms,Read:16, Write: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