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首頁 最新帖子 主題搜尋 社區娛樂 資料修改 會員註冊 會員登錄 離開系統 
律詩八病外之『感冒』
留言簿 精品區 我的主題 我的檔案萬年曆
天下文壇 > 學術論衡 > 律詩八病外之『感冒』   塌鼻子先生  添翠軒  
發表主題 發起投票 | 關 閉 窗 口   
  發帖人 主題標題:  律詩八病外之『感冒』       回覆數: 2 點數: 3295  第 1 樓 

   敏翔




天下良友
積 分:437
貨 幣:437
發帖數:77
來 自:Unknow

 

   時間:2005-05-28 20:09    編輯主題 引用回覆 檢視作者資料 給作者發悄悄話 檢視作者的所有帖子 版主操作 刪除主題    到頂端

   律詩八病外之『感冒』
   摘自 天下文壇   敏翔  2005-05-28 20:09
http://yuhsia.com/ccb/index.pl

1 律詩八病外之『感冒』 高 明 誠
【八病】蓋指:一、『平頭』:五言第一、二字,不得與第六、七字同聲;二、『上尾』:第五字,不得與第十字同聲;三、『蜂腰』:第二字,不得與第五字同聲;四、『鶴膝』:第五字,不得與第十五字
同聲(以上就兩句的音節而言);五、『大韻』:如十一「真」韻,上九字中,不得與「人、身、陳、新」等韻相犯;六、『小韻』:九字之間,韻腳互犯;七、『旁紐』:五字中,不可有雙聲出現;八、『正紐』:五字中,不可有疊韻出現(以上就一句中的音節而言)。
《詞苑清流》 敏 翔
歪 風 赫 赫 拂 東 寧 , 頓 覺 文 昌 失 典 型 。
瓦 釜 雷 鳴 當 玉 器 ; 黃 鐘 毀 棄 怨 詩 庭 。
多 勞 心 血 天 聲 振 ; 卻 慰 精 神 國 粹 馨 。
大 雅 違 規 寒 起 慄 , 溫 柔 篤 實 感 凋 零 。
全首合律;無孤平腰斬之大病;借韻【孤雁入群】之小病 ;
此為余努力創作昌詩起碼之要求。 今日來探析七律句末仄聲字之『感冒』。
拙詩不押韻的單句句末仄聲字【器‧振‧慄】有兩個去聲字(相連出現在七律第三、五句句末),一個入聲字(出現在的七句句末);俺命之為《律詩之感冒》。
律詩只論平仄,不審四聲,終不得其門而入。單句不押韻之仄聲字不能有【平上去入】四聲之重複現象 。此規律為騷壇前賢所未及探討者 ,姑命名為【敏翔律規】 ; 詞苑清流一首為範例也。

L.A.Tim 詞長回應:
後學知道律詩有一病叫 '上尾' ,乃是所有仄腳同屬一聲,那算是聲律中的一小瑕疵,但未聞兩腳踩同一聲即患病,首句不起韻的律詩有四仄腳,其中兩腳踩同聲並無法避免o 當然,相鄰兩聯的仄腳,能踩不同聲,音調確比較優美o

謝L.A.Tim 詞長指教
詞長所言甚是!律詩首句不起韻有四仄腳同屬一聲叫『上尾』。
余所謂《律詩之感冒》是也。
可是律詩起聯首句若不押韻;通常要講究對仗。
起聯首句若押韻:則只有三仄腳;此三個仄聲字,最好《上去入》三聲均勻分配,聲律比 較優美,不會感冒。
敏翔敬覆
_________________
范叔詞長:回敏翔词长:
其实关于韵脚和非押韵的末字,前人已经注意到。范叔以前在书上见过记载,言杜甫晚年在这两方面“平声分阴阳,仄声论上去。”但记不起书名了。
范叔詞長
謝謝您幫我提供杜甫的旁證。
書名是否《貞一齋詩說》《四溟詩話》《詩學簒聞》、、、、、、
懷麓堂詩話:『律詩起承轉合,不為無法,但不可泥,泥於法而為之,則撐拄對待四方八角,無圓活生 動之意。』
蓋古人所謂『平聲分陰陽,仄聲論上去』: 指律詩八句四聯的四個押韻字;陰陽錯開押韻不可兩個陰平, 兩個陽平相連使用。國語第一聲叫陰平;第二聲叫陽平。 仄聲字不可三個字全用上聲,或全用去聲。 原來杜甫已言之在先 。
而我的研究心得【律詩感冒】比老杜要求還要嚴格:
就是不押韻的末字三個仄聲要【上去入】三聲平均配合纔好聽! 如果起句押韻的話,那就必需要『四聲兼備』纔算沒有【感冒】的律詩了!
敏翔敬答
L.A.Tim 詞長 云:'兩平分陰陽,兩仄不同聲' 也用在詞的句法上,但一般人沒那麼講究o
台灣詩社有許多內規是超出正統格律的範圍,包括四平頭、四仄頭、腰斬、犯韻、上尾、詞性重復、與腰以外之各種孤平等等禁忌,其實均屬微瑕小疵,許多詩話中亦或論及,但自古詩家們似乎並不忌諱這些,個人也認為作詩者應自行酌情量力而為,能避免當然最好,但無須勉強迴避,初學者尤其不宜顧慮這些o
秋靈詞長云:論點同Tim版主。詩詞固有法度,但切莫以太呆版規矩自縛,即是古之大家未必如是考究。池水不活,風景就不生動。天下事幾得完美?盡求完善,只是一個目標 ...

L.A.Tim詞長云:高詞丈詩齡極高,格調力求精嚴,確值得敬仰!
老杜曰 '晚節漸於詩律細' ,良有以也,
秋靈詞長云:大哥說得甚是!詞丈治學嚴謹,至今猶孜孜不倦,謙虛為懷,不以越禮見責......晚輩愧不及萬一 !

敏翔回答:L.A.Tim 范叔‧秋靈......詞長 :
所論極是,非常感謝,總括諸賢宏旨,獲益良多。 秋靈詞長池水之喻頗類朱熹所云
問渠那得 『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蓋聞詩書畫謂之三絕,三絕必有其法。無法勝有法,
好有一比『教我如何不想他』『何日君再來』『舉頭望明月』是也。
論畫之法:或貴有法,或貴無法。無法非也;終於有法 ,更非也。惟先矩度森嚴,而復超神盡變,有法之極, 歸於無法。 竊自妄想改古詩為:『舉首望明月』; 『月落烏啼雪滿天』,但覺今不如古也, 何以不能改?吾知之矣 !『舉首望』三仄頭也! 三仄頭之忌諱必然有道理; 何況四仄頭乎! 《乙酉元旦試筆敬次向閑詞長近作》 敏翔
大 地 春 回 淑 氣 濃 , 雞 鳴 白 雪 已 開 封 。
千 年 凍 筆 舒 青 眼 ; 一 蕊 鮮 花 展 玉 容 。
爆 竹 聲 中 桃 換 彩 ; 羅 浮 宮 外 曉 聞 鐘 。
韶 光 旖 旎 迎 詞 客 , 納 福 招 財 喜 事 逢 。
拙詩之結聯原詩作 :『韶光旖旎迎親友』
余發現三個仄聲【眼 彩 友】皆是國語第三聲
,《上聲》相連又欠缺《入聲》正是犯了律詩的感冒【上尾】;於是我就毅然決然將『友』改為【客】。 改好或不改好呢, 不改俗不可醫也。 此詩頸聯尚需大刀闊斧。

L.A.Tim 詞長云:拙文所謂 '四平頭' 與 '四仄頭' 是指絕句中每句第一字全平或全仄o
詩句中連三平是有發音長而透不過氣的感覺,因此 '平平平仄仄' 拗成 '仄平平仄仄' 或 '平平仄平仄' 對聲調有利o 仄聲較短,而且有上去入不同的三聲,不會覺得單調,因此連三仄沒有問題o

敏翔敬覆者
原來是四句的首字,俺領教了。句首之四平與四仄,照理說來 ;
也該避免為是。這亦算是輕微的感冒。 不過犯這種毛病的機會並不多。 何以見得?
平聲與仄聲的比例,大約一比三;仄聲比平聲多。故犯四平的機會很少。
且舉一首句首皆平聲之例: (京鍾春明)
京口瓜州一水間
鍾山祇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
張詞長說: 【 仄聲較短,而且有上去入不同的三聲,不會覺得單調,因此連三仄沒有問題o】
《敏翔按》:據台灣詩社擊缽之慣例 ;連三仄比連三平還要忌諱。

L.A.Tim 詞長問:
請教詞丈:如果忌諱連三仄,那麼 '仄仄仄平平' 一定要拗成 '平仄仄平平' 囉?
據後學瞭解,近體詩很忌諱下三平,更別說四平、五平,但近體詩並不忌諱下三仄,甚至有些詩家在仄腳句中連用了四仄、五仄,都算勉強入律,不知台灣詩社對這點如何解釋?
以下截錄自杜甫近體詩,前聯均四連仄:
非爾更苦節,何人符大名。
春宅棄汝去,秋帆催客歸。
苔竹素所好,萍蓬無定居。
孤雁不飲啄,飛鳴聲念群o

敏翔敬答如下:
詩社擊缽、連三仄比連三平還要忌諱。當然『仄仄仄平平』抝成『平仄仄平平』是最合乎詩律。
再敬答 L.A.Tim詞長第二問『據後學瞭解,近體詩很忌諱下三平,更別說四平、五平,但近體詩並不忌諱下三仄,甚至有些詩家在仄腳句中連用了四仄、五仄,都算勉強入律,不知台灣詩社對這點如何解釋? 』。大哉問!
敏翔按:『古體詩』纔不忌諱下三仄;『近體詩』(包括五律及七律)要忌諱下三仄、下三平以及孤平。『有些詩家在仄腳句中連用了四仄、五仄,都算勉強入律,』L.A.Tim詞長您所說的這句話;可能是指『古體詩』(五古、七古);絕不是『近體詩』。
敏翔按:【連用了四仄、五仄,都算勉強入律,不知台灣詩社對這點如何解釋? 】。不瞞您說:杜甫這四聯近體詩;要是參加擊缽比賽的話;必然名落孫山!
八句一首的律詩,是高難度的文字遊戲。遊戲規則愈定愈嚴格;是必然的。所謂取法乎上,僅得乎中;取法乎中僅得乎下。不信您唸唸看杜甫這『勉強入律』的四聯,好聽不好聽?

送竇九歸成都 杜甫
文章亦不盡,竇子才縱橫。非爾更苦節,何人符大名。
讀書雲閣觀,問絹錦官城。我有浣花竹,題詩須一行。

登舟將適漢陽 杜甫
春宅棄汝去,秋帆催客歸。庭蔬尚在眼,浦浪已吹衣。
生理飄蕩拙,有心遲暮違。中原戎馬盛,遠道素書稀。
塞雁與時集,檣烏終歲飛。鹿門自此往,永息漢陰機。

 將別巫峽贈南卿兄瀼西果園四十畝 杜甫
苔竹素所好,萍蓬無(一作不)定居。遠遊長兒子,幾地別林廬。
雜蕊紅相對,他時錦不如。具舟將出峽,巡圃念攜鋤。
正月喧鶯末(一作未),茲辰放鷁初。雪籬梅可折,風榭柳微舒。
託贈卿家有,因歌野興疏。殘生逗(一作逼)江漢,何處狎樵漁。

孤雁(一作後飛雁) 杜甫
孤雁不飲啄,飛鳴聲(一作聲聲飛)念群。誰憐一片影,相失萬重雲。
望盡(一作斷)似猶見,哀多如更(一作更復)聞。野鴉無意緒,鳴噪自(一作亦)紛紛。
董文渙《聲調四譜》出現以前,格律猶未定;往後越嚴格。這是我個人的管見,並不能代表
台灣詩社的解釋。

L.A.Tim 詞長云:
非常同意詞丈高見,連四仄連五仄的聲調確實不美,尤其平仄相間的節奏感已蕩然無存,因此我個人從不嘗試,下三仄我也只有偶而一用而已o 台灣詩社格律從嚴,可能有其地理與歷史的緣由,我只是陳述現象,絕無褒貶抑揚之意o

敏翔再論『上尾』與『感冒』:
朱彝尊氏謂老杜律詩單句,句腳必上、去、入皆全,今考盛唐初諸家皆然,不獨少陵且不獨句腳為然。及本句亦無三聲複用者。、、、、、、間有末句三聲偶不具者,而上去、去入、入上句必相間,乃為入式。否則犯『上尾』矣。詳閱【林正三、《詩學概要》】。
律詩單句之句末,或一句之中,縱不能四聲皆備,亦必求其四聲遞用。是其聲調之所以為高也,茲試作一首句末四聲皆備,不犯『上尾』之七律:
《疊韻元旦試筆》
萬 象 春 回 瑞 氣 濃 , 屠 蘇 飲 罷 豁 吟 胸 。
凝 眸 翠 柳 舒 青 眼 ; 悅 耳 黃 鶯 展 麗 容 。
景 物 爭 榮 桃 弄 色 ; 梅 花 競 豔 曉 聞 鐘 。
雞 年 共 慶 新 機 運 , 莫 笑 塗 鴉 老 更 逢 。
拙詩單句句末雖然四聲皆備:濃【平】;眼【上】;色【入】;運【去】。抑亦可謂不犯『上尾』;然而余並不以此自限。精益求精,力除【律詩之感冒】而後已。
俺發現單句句末,依『平、上、去、入』之順序為最佳;如此庶幾不犯『律詩感冒』矣。此法目前尚無人能發之,於今特為揭出:四聲皆備無感冒之七律:舒【平】;比【上】;麗【去】;日【入】。
《卜宅羅浮宮大廈》 敏 翔
卜 宅 羅 浮 氣 象 舒 , 靈 鍾 福 地 福 人 居 。
千 篇 論 著 珠 堪 比 ; 萬 卷 藏 書 玉 不 如 。
網 內 鴻 儒 文 采 麗 ; 堂 中 雅 士 俗 塵 疏 。
欣 逢 出 谷 喬 遷 日 , 燕 賀 賓 來 十 月 初 。
七言律詩,單句末三聲(上去入)互用之法,亦與五言相同。但五言首句多不入韻,故單句有四,三聲之中必有一聲重用者,然亦必一五或一七或三七,隔用乃可重出。不得一三連用同聲。以避『上尾』之病。特舉例說明之:
【林園覽勝】: 敏 翔
領 略 林 園 趣 , 嬌 花 映 眼 紅 。【上入、平平去】,【平平、去上平】
龍 舟 懷 屈 子 ; 虎 艾 憶 唐 公 。【平平、平入上】;【上去、入平平】
鳥 語 臨 池 外 ; 琴 聲 起 海 東 。【上上、平平去】;【平平、上上平】
探 驪 逢 令 節 , 賞 景 氣 如 虹 。【平平、平去入】,【上上、去平平】

七言則首句十九入韻。句末用仄字者只有三句,配以三聲(上去入),適足
無餘。而並首句(平),則為四聲(舒、比、麗、日)全備矣。
《卜宅羅浮宮大廈》 敏 翔
卜 宅 羅 浮 氣 象 舒 , 靈 鍾 福 地 福 人 居 。
【上入平平、去去平】 【平平入去、入平平】
千 篇 論 著 珠 堪 比 ; 萬 卷 藏 書 玉 不 如 。
【平平去去、平平上】 【去去平平、入入平】
網 內 鴻 儒 文 采 麗 ; 堂 中 雅 士 俗 塵 疏 。
【上去平平、平上去】 【平平上去、入平平】
欣 逢 出 谷 喬 遷 日 , 燕 賀 賓 來 十 月 初 。
【平平入上、平平入】 【去去平平、入入平】

此地擊缽聯吟會,首唱律詩次唱七絕只論平仄,句末不押韻之仄聲字,不再細分『上去入』,犯律詩之感冒者比比皆是。規定比賽一人一首,可是有人為了多領金牌冒名多作五六首,甚至於十幾首,著實不公平。有些詞宗選人不選詩,違規現象司空見慣!
於是榜上屢見:【左避右元】【左元右避】知音難遇;【左元右零】;【天99地38人0分】【天38地38人99】;橫直十名内得金牌獎的必然都是自家人兒。聯考作文,相差十分,換人重閱;擊缽聯吟,【左元右零】,相差百分,居然榜首赫赫有名!可怪也歟!為了力求公平無誤,最好電腦上加注四聲(平上去入)。
詞苑清流何處有? 三百多首詩,限時閱卷的確夠辛苦,有時為了趕時間,將一百六十首交給左詞宗,另外一半交給右詞宗評選。閱卷豈能如此簡化嗎?抄寫詩稿,已經落伍,據說弊端甚多(認筆蹟、傳真、手機、偷改詩稿),最好採取電腦閱卷限一人一卷,可以減少閱卷時間。
河之清濁,端見水源,凡為詞宗閱卷,志在丕振詩魂!求公求正,執簡禦繁,評詩秘訣,盡在結論!
【結論曰】:特舉次唱因襯韻而落選之詩(誤用猿江一詞)為例:
《嘉 縣 展 望》2003./10./10 東石聯吟大會
福 靈 寶 刹 馳 名 久 , 嘉 縣 鴻 圖 創 意 龐 。
【入平上入、平平上】 【平去平平、去去平】
極 目 猿 江 爭 豔 色 , 迎 眸 玉 嶺 燦 秋 窗 。
【入入平平、平去入】 【平平入上、去平平】
農 漁 發 展 誇 名 勝 , 市 井 繁 榮 傍 釣 缸 。
【平平入上、平平去】 【去上平平、去入平】
似 錦 前 程 欣 有 待 , 觀 光 致 富 振 家 邦 。
【上上平平、平上去】 【平平去去、上平平】
【選詩要訣】:已往除感冒外犯有下列任何一病症,詞宗一向不予評選!
『一』、孤平:起句「福靈寶剎」;三仄硬夾著一個平聲字『靈』字。
『二』、感冒:單句一三五七,末字「上入去去」,雖三聲兼備,兩個「去」聲相連。發燒38度。
『三』、襯韻:又稱疊韻、大韻;頷聯「猿江」係東石古名,首唱押三『江』韻,不得用其韻腳。
『四』、腰斬:中間兩聯的第五字詞性相同,「爭燦、誇傍」四字皆屬動詞。
『五』、小韻:第八句如作「振猿江」第六句若作「傍釣江」;則重複用「江」韻。
『六』、出韻:押三江韻,卻借七陽韻,譬如第八句若換作「振家鄉」,則40度病入膏肓矣。

L.A.Tim 詞長回應:
請教詞丈,'腰斬' 是指中兩聯的詞性重複嗎? 我記得是指下三字的句法重複,譬如全是二一斷句或全是一二斷句,很可能是我記錯了o (2005./1./1./)

敏翔 敬覆:
七言律詩的第五字,和五言律詩的第三字,謂之『詩眼』,中間兩聯的詞性重複教叫做『腰斬』。
換言之:『詩眼』的詞性重複,其實就是「指下三字的句法重複」,您沒記錯,說得完全正確。
極 目 猿 江 爭 豔 色 , 迎 眸 玉 嶺 燦 秋 窗 。------頷聯
【入入平平、平去入】 【平平入上、去平平】
農 漁 發 展 誇 名 勝 , 市 井 繁 榮 傍 釣 缸 。------頸聯
【平平入上、平平去】 【去上平平、去入平】
『詩眼』:爭、燦、誇、傍;四個字都是『動詞』,自然下面四句皆名詞:「豔色」「秋窗」「名勝」「釣缸」;這全是一二斷句。就是犯了『腰斬』之病。
我再舉律詩中間兩聯沒有犯『腰斬』之例:
凝 眸 翠 柳 舒 青 眼 ; 悅 耳 黃 鶯 展 麗 容 。------頷聯
景 物 爭 榮 桃 弄 色 ; 梅 花 競 豔 曉 聞 鐘 。------頸聯
頷聯的第五字【舒】和【展】都是動詞;頸聯的第五字【桃】和【曉】都是名詞。其詞性不相同
,當然就不犯腰斬。如此下三字的句法,自然就不重複。你看動詞【舒、展】接下來的是名詞:
【青眼】【麗容】;你再看看:名詞【桃、曉】接下來的是動詞【弄、聞】。頷聯下三字的句法是
【一二斷句】;而頸聯下三字的句法即是【一一一斷句】。句法不重複,所以不犯『腰斬』。
其實所謂『腰斬』,只是台灣詩壇、要求比較嚴格;古人並不忌諱,例如:
初唐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
獨有宦遊人,偏驚物候新。(入上去平平),(平平入去平)
雲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平平入上去);(平上去平平)
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入去平平上);(平平上入平)
忽聞歌古調,歸思欲沾巾。(入平平上去),(平去入平平)
這首五言律詩、單句之句末,四聲遞用,而且每句句中,四聲兼備;所以音律精徹。而明人編選唐詩,亦列為『五律第一』,蓋因「音律精徹」之故也。然猶有『腰斬』之病。由此可知古人並不忌諱腰斬。然則今人何以忌諱哉?

引述L.A.Tim 詞長所謂:
【非常同意詞丈高見,連四仄連五仄的聲調確實不美,尤其平仄相間的節奏感已蕩然無存,因此我個人從不嘗試,下三仄我也只有偶而一用而已o 台灣詩社格律從嚴,可能有其地理與歷史的緣由,我只是陳述現象,絕無褒貶抑揚之意o】
敏翔回答:『台灣詩社格律從嚴,可能有其地理與歷史的緣由,』格律從嚴,其緣由端在詞宗,為了選詩方便,遊戲規則愈定訂愈嚴。比方在東石(古名猿江)舉開聯吟大會。首唱故意挑『三江韻』七律。詞宗評選時,只要發現有『猿江』一詞,不管意境多高,一律以零分計算,這叫『以簡御繁』之方。以此類推:腰斬指中間兩聯詩眼的詞性相同者,一律零分。而『律詩感冒』之設限,端在防止【次唱】一人多首冒名代作之弊!

多謝高詞丈精闢之闡釋,這麼看來詞宗的品味與閱卷方式,對詩風與格律影響頗大o
L.A.Tim詞長又云:
其實台灣詩社這些附加的詩律,有些是取自古人詩話(如詞性與句法重複、上尾、犯韻等),有些是套用詩鐘格律(如腰以外之孤平、連三平、連三仄等),我猜想台灣詩社很可能繼承了前清的 '格調派' 詩風,對聲韻的要求特別嚴緊,而近代中國的古典文學被五四運動與文化大革命摧殘殆盡,台灣又幸運逃過這兩次浩劫,因此保存了較完整的聲韻律法,這原是值得慶幸的o

然而,詩的美並不只侷限於聲韻之美,文采與意境之美絕不能忽視,一首好的詩須同時具備觸目、動心、與適口悅耳三個條件,缺一不可,觸目須藉文采,動心須藉意味,而適口悅耳則藉聲韻之美。若過於遷就聲韻而損害了文采與意味,我是期期以為不可的o 此外,把詩鐘格律運用於詩律中,我也不敢茍同,因為那就好像修改國家憲法以屈就州郡地方法o

縱觀當前情勢,大陸地區詩律過寬,而台灣地區詩律過嚴,個人認為都是偏離唐宋宗法的o

敏翔敬覆:
所謂過猶不及,詩律中庸最好。其實不然!取法乎中,僅得乎下!也許有人要問:律詩『感冒』和『腰斬』要不要治療?這可要看您自個兒定奪。大勢所趨,莫之能禦!竊以為『孤平』『襯韻』『合掌』『小韻』『出韻』『感冒』『腰斬』這些小瑕疵都需要治療;其秘方叫做【推敲】。
茲舉一首犯有『感冒』『腰斬』的初稿《敬悼王太夫人》為例:
一生忠厚誦彌陀,太急歸西豈奈何。
化育無偏才獨秀;持家有道禮殊多。
相夫立業功尤大;畫荻和丸信不訛。
匾立太原留懿範,三芝隱隱慟驪歌。
『感冒』:單句句末:(陀秀大範)(平去去去);『腰斬』:「禮殊多」對「信不訛」。
經過治療、推敲後,妙手回春,毛病盡除,恢復健康:
一生忠厚誦彌陀,證果歸空嘆奈何。
化育無偏才獨秀;持家有法藝殊多。
相夫教子齊勤勉;畫荻和丸共切磋。
匾樹太原留懿德,三芝隱隱慟驪歌。
『感冒』痊癒;八病盡卻:(陀秀勉德)(平去上入)四聲全備,無上尾之病矣。(敏翔答)
L.A.Tim詞長云:
高詞丈修改之後,果然更精湛! 不過若依台灣詩社的格律高標準,再吹毛求疵,還可發現以下數病:
'相夫教子齊勤勉' 的 '夫' 孤平,
'畫荻和丸共切磋' 的 '和' 如讀平則犯韻,讀仄則孤平腰!
'化育無偏才獨秀' 的 '無偏才' 三連平?
'持家有法藝殊多' 的 '有法藝' 三連仄?
'匾立太原留懿範' 的 '匾立太' 三連仄,
全首八句腰下皆一二斷句,頗嚴重的句法重複o

其實我很贊同詞丈 '取法乎上,僅得乎中' 的作法,詩人應當完全明白聲韻格律,洞燭入微,但在從事創作時,只須達到中等格律就可以了o

莫名詞長云:
上去入俱備能產生悅耳的效果﹐並不等於說上去入不具備就不好聽。有如音樂中1351(上加一點高八度)的arpeggio好聽﹐並不等於1357的屬七和弦就不好。貝多芬就喜用低七度的5去和4。十八世紀末若當時音樂家也要治感冒﹐那就沒有貝多芬的chords﹐蕭邦more davanced chords也出不來﹐更不用說瓦格納﹑德彪西和勛伯格等等之輩的了﹔而我們今日祇能聽克萊德曼奏奏Vivaldi了﹐世界會少了多少風彩。

四聲和諧祇是作詩的一部份﹐尤其在別的方面尚未成就時﹐一味地甚至近乎“走火入魔”地追求字面上的所謂和諧﹐乃舍本求末﹐未教後學如何先牽牛鼻執牛耳﹐敝見不利於學習掌握詩學。

如此直言﹐乃有感而發﹐對高詞丈本人是很敬重的。望詞丈及天下諸友勿多慮。如若遣辭有冒犯之處﹐先謝罪於此......

莫名
乞白

【敏翔推敲以上數病】:
一、'相夫教子齊勤勉' 的 '夫' 孤平:『教』字可平可仄,在此當動詞唸平聲,故『夫』沒有犯孤平。
二、'畫荻和丸共切磋' 的 '和' 如讀平則犯韻,讀仄則孤平腰! :請教詞長:『和丸』改為畫荻『溫經』共切磋;好嗎?
三、'化育無偏才獨秀' 的 '無偏才' 三連平?
'持家有法藝殊多' 的 '有法藝' 三連仄?
'匾立太原留懿範' 的 '匾立太' 三連仄,
敏翔:【匾立】二字改為【坊記太原留懿德】。所謂七律『三連平』『三連仄』的忌諱,端指句首與句末之三字而言;未聞句中之忌諱也。
四、全首八句腰下皆一二斷句,頗嚴重的句法重複o
敏翔答:『仄仄平平平仄仄』對『平平仄仄仄平平』:中間三連是標準的格律。況且七言章法乃「上四下三」,下三字無庸細分「二一斷句」或「一二斷句」也。故只有中間二聯不可「句法重複」,首尾兩聯不管。『三芝隱隱慟驪歌』;結聯二句乃「二五斷句」。並無重複。
主要是加速閱卷的時間;防止一人冒名多作之弊 故想出這個對策供詞宗參考。
敏翔修訂如下:
《敬悼王太夫人》
一 生 忠 厚 誦 彌 陀 , 證 果 歸 空 嘆 奈 何 。
化 育 無 偏 蘭 桂 秀 ; 持 家 有 法 藝 能 多 。
相 夫 教 子 齊 勤 勉 ; 畫 荻 溫 經 共 切 磋 。
坊 記 太 原 留 懿 德 , 三 芝 隱 隱 慟 驪 歌 。

L.A.Tim 詞長云:(2005./1./10)
高詞丈諸病已除,長命百歲!

三連平與三連仄只有發生在腰下才失律,五言 '平平平仄仄' 與 '仄仄仄平平' 是正格,七言句第三字拗而句首成三連平或三連仄亦無礙,我查一下唐詩三百首七律部分,發現幾乎每一首均有:

崔顥 '借問路旁名利客'
祖詠 '沙場烽火侵胡月' '論功還欲請長纓'
李頎 '朝聞遊子唱離歌'
崔曙 '且欲近尋彭澤宰'
李白 '吳宮花草埋幽徑'
高適 '衡陽歸雁幾封書' '青楓江上秋帆遠' '聖代即今多雨露' <~一首中竟有三句三連平或三連仄
岑參 '獨有鳳凰池上客'
王維 '渭水自縈秦塞曲'

敏翔敬答:
莫名詞長所言頗有道理;(仄仄平平仄)當然比(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好聽。台灣詩壇要求嚴格,可能是詞宗設限;讓選詩有據。讓落選者無言以對;讓犯規者知道理曲。比方對【左元右零】【左零右元】之詩卷;如何使之心服口服。不然詞宗應評註:好在那裡,犯啥毛病與忌諱。不然【三仄頭】【三連平】在句首也忌諱【襯韻】【腰斬】諸病古人所在多有;何以犯忌?真是莫名其因!

大陸近體詩,押韻雖寬(孤雁入群),意境頗高;可見好詩,不必強求聲韻格律之美,亦能久久傳頌不已!例如:
《朱自清誕辰一百周年題》 江 澤 民
晨 鳴 共 北 門 , 談 笑 少 時 情 。
背 影 秦 淮 綠 ; 荷 塘 月 色 明 。
高 風 凝 鐵 骨 ; 正 氣 養 德 行 。
清 淡 傳 香 遠 , 文 章 百 代 名 。
《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 毛 澤 東 (1949./4./14..)
鍾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虎踞龍蟠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好的律詩,您光欣賞中間兩聯,就夠味兒了。誰在乎起句三個平,中間三個仄呢?聰明的詞宗呀!往後您選詩的時候兒,只要看看:(這一句最重要)單句的最後一個字(黃、昔、寇、老)【平、入、去、上】:有沒有『四聲全備』;有就高中(平、上、去、入、各佔25﹪;四聲全備滿分);這是最高標準。感冒退燒,八病全消,自然健康!

L.A.Tim 詞長評點:
'正氣養德行' 五連仄!

敏翔之管見,姑述如下:
婚喪喜慶之詩作,蓋屬於『慶弔部』;亦是應酬詩:'正氣養德行' 雖是五連仄!俺認為沒關係。Not at all ! Never maind ! 就把它當作【流水對】好了。『子曰:喪與其易也,寧戚』。何況前有頷聯:『背影秦淮綠;荷塘月色明』;如此幽雅貼切,美妙絕倫,此所以傳頌於後世之道也。
倘若 張大師要是認為管見有所牽強;覺得有一點點兒不自在。雖云五連仄:『正氣養德行』;首尾『正、行』二字可平可仄,可以通用。只要把【德】字,換成平聲字的「同義詞」就好,莫知可乎?
如其辨正,以俟乎張大師。

秋靈詞長云:「正、行」雖平仄兩讀,但意義不同。
L.A.Tim 詞長云:的確,我們就詩論詩,五連仄落在仄腳句還勉強說得過,落在平腳句是失對,屬嚴重失律,改之較佳o

敏翔敬答:
詞長認為『正、行』,平仄兩讀、但意義不同;改之較佳。竊以為『高風凝鐵骨』對『正氣養德行』雖五仄連仄,但不可改。我曾經試著將『鐵』字換成:『忠』『仁』『剛』『操』;總覺得不如『德行』好;『正氣養操行』(平仄仄平平),唸起來倒還蠻順口哩!
曾國藩把文章分成十二類,其中有一個叫做『序跋類』,我認為這首慶弔類「五言律詩」可歸類於『序跋類』。何況題目最後一個字有個『題』,抑亦可屬於題贈類的。
【五律】中夾著一句『五古』;好有一比:一位有創意的建築師,設計一棟歐式的別墅中蓋一間
『有Ta Ta Mi 的和室』,也煞是蠻古錐別緻的。橫直又不是參加擊缽聯吟比賽的詩。

【敏翔曰:入聲字皆有平仄兩讀】
『正』字雖平仄兩讀,但意義不同。敏翔按:凡入聲字之【同義詞】皆有平聲之讀音。不因意義不同,而失去「平聲」之讀法。故『正氣』之『正』,亦可讀為平聲。何以故?『證據』:端月正月皆一月也。同義詞『端正』『端月、正月』(一仄一平);光明正大的氣慨叫『正氣』。同義詞『正、大』(一平一仄)。『行』字有三讀隨協音而變。
『三』字亦有平仄兩讀,不因其義之異同,可平可仄。『三秋』『三光』『三達德』唸平聲。『三思而後行』唸去聲仄聲。『九』亦有平仄二讀:『九州』唸上聲仄聲;『糾合諸侯』糾通九,唸平聲。
『六』字平聲讀如「溜」;仄聲古音讀若「陸」。五六六,協音「烏溜溜」的眼珠兒。
『七八』平聲讀如「妻巴」;仄聲讀若「砌罷Chhit、Pat」。詳閱《台灣教育月刊》拙稿『凡入聲字國音應讀為第四聲說』(1961./6.月/1日發表)。星雲法師把『塞』車:讀為(ㄙㄜˋ)So 是正確的,若讀塞(ㄙㄞ)Sai 便錯了!
『九』字亦有平仄二讀:『九州』唸上聲仄聲;按孟子『糾合諸侯』糾通九,唸平聲。
『十』字國台語亦有平仄三讀,知之者蓋鮮矣。古代軍隊五人稱伍,二五稱什。入聲字「什」,字典上只收『什麼』Su Mo 『什麼』So Mo 二音;教育部新增破音平聲『甚麼』Seng Mo
本人建議在新編字典上加上 Seng (ㄕㄣˊ)平聲讀音。統一用『甚麼 Seng Mo』,因『甚』字本屬沁韻收音「ㄣ」;而「什」字無「ㄣ」的韻尾。
況且「什」字通「十」,自古本有平聲讀法。只可惜字書付之闕如。新增破音 Seng(ㄕㄣˊ)抑亦可加在新字典『十』字上,使國音『十』字有(ㄕˊ)(ㄕㄣˊ)二讀。閩南語有四讀: Sip 入聲(十足、十字架、十全十美); Chap 入聲(十隻、什貨、雜誌社)(襍,雜古體); Sim 上聲(什麼、甚麼ㄕㄜˊ ㄇㄛˋ); Simg 陽平 (八尺叫一尋、尋常、十字平聲讀作尋):【詳閱《中國語文月刊》2000./12 月 1日;第522期、拙稿《華語正音之商榷》】。
試舉一例,古典詩『十』字協平聲必讀尋(台語Simg 鼻音、閉口韻)(國語 Sin ㄒㄧㄣˊ);唐、杜牧之《江南村絕句》: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正八音呼法:心(金時切)、沈(錦時切)、滲(禁時切)、濕(急時切)。
尋(甚時切)、沈(錦時切)、甚(妗時切)、十(及時切)。
『綠』映紅的『綠』古音讀作『陸』。『南朝四百八十(台語 Simg;國語 Sin)寺』轉句,一般人都讀成『五連仄』,『八』若唸成仄聲,則變成抝句『平平仄仄仄平仄』了。句中三連仄不忌諱!
南朝四百八十寺 【平平仄仄平平仄 】
十字在此讀平聲
十字國語讀如【新】陽平:Sin ㄒㄧㄣ’第二聲
十字臺語讀作【尋】八音中之第五音:Simg 閉口韻
歡迎欣賞 ,各種生日歌 及 台灣歌謠 Please Enter http://www.natureLife.org/poem
古典詩 ;壽慶詩篇 。最後一頁臺灣歌謠 ;謝謝欣賞




   [ 敏翔 2005-05-28 20:21 編輯 ]
    天下文壇  天下文壇 敏翔  2005-05-28 20:09
http://yuhsia.com/ccb/index.pl

  



回覆:  再次拜讀詞丈宏論.        第 2 樓 

   l.a.tim




分區管理員
積 分:14680
貨 幣:14936
發帖數:6474
來 自:大海之隅

 

   時間:2006-10-14 14:50    編輯主題 引用回覆 檢視作者資料 給作者發悄悄話 檢視作者的所有帖子 版主操作 刪除主題    到頂端

   再次拜讀詞丈宏論.
   摘自 天下文壇   l.a.tim  2006-10-14 14:50
http://yuhsia.com/ccb/index.pl

1 此貼您已經花了1 園閱讀費,可以閱讀 *@@* 了,要看仔細
貼主共投資了 10 園血本,每份定價 1 園出售
貼主目前虧損 -9
購買者1人
  1 1

再次拜讀詞丈宏論,受益良多!

仄腳句句尾的用聲,儘量避免古人所謂之 '上尾',與詞丈所訓誡之 '感冒' 諸弊病,吾等後學當謹記於心o

還有一事,冒昧請教,不知詞丈對於平腳句的 '詩眼' (七言第五字,五言第三字) 用聲有無類似研究,後學總覺得詩中這幾個字,最好也能避免同聲,譬如在絕句中,入韻的首句、次句與結句的三個詩眼,如果同屬上聲或同屬去聲,聲調會顯得有些單調o
    天下文壇  天下文壇 l.a.tim  2006-10-14 14:50
http://yuhsia.com/ccb/index.pl

  


靖節折腰緣採菊 濂溪明性獨褒蓮
回覆:  四聲八病----         第 3 樓 

   江山如畫




分區管理員
積 分:4775
貨 幣:4775
發帖數:851
來 自:Unknow

 

   時間:2009-12-06 00:58    編輯主題 引用回覆 檢視作者資料 給作者發悄悄話 檢視作者的所有帖子 版主操作 刪除主題    到頂端

   四聲八病----
   摘自 天下文壇   江山如畫  2009-12-06 00:58
http://yuhsia.com/ccb/index.pl

四聲八病



南朝齊永明年間,周頤著《四聲切韻》,提出平上去入四聲,而沈約將四聲的區辨同傳統的詩賦音韻知識相結合,規定了一套五言詩創作時應避免的聲律上的毛病,就是後人所記之「八病」。即平頭、上尾、蜂腰、鶴膝、大韻、小韻、旁鈕、正鈕等八種聲病。「四聲八病」用於永明體詩歌的創作中,對於增加詩歌藝術形式的美感,增強詩歌的藝術效果,是有積極意義的,但要求過分苛刻,也帶來了一定的弊病。

  詩歌的聲律、病犯說是南朝齊時沈約等人最早開始研究的。《南史·陸厥傳》云:

   「時盛為文章,吳興沈約,陳郡謝朓,琅琊王融,以氣類相推彀。汝南周顒善識聲韻,約等文皆用宮商,將平上去入為四聲。以此制韻,有平頭、上尾、蜂腰、鶴膝。五字之中音韻悉異,兩句之內,角徵不同,不可增減。世呼為永明體。」

  四聲

  四聲:指平、上、去、入四聲,對於現在人來說,其調值已無從查考,只能通過韻譜來估略。根據元和韻譜和玉鑰匙歌訣中的說法,推斷出:平聲可能是一個平調,上聲是一個升調,去聲是一個降調,入聲是一個促調。

  八病

  八病:指作五言詩時,在運用四聲方面所產生的毛病。

  1.平頭:五言詩的第一、二字不能與第六、七字(下句第一、二字)聲調相同。不然就犯了平頭的毛病。如:芳時淑氣清,提壺台上傾。芳時、提壺同是平音字,這就是平頭。

  2.上尾:五言詩的第五字(出句最後一字)與第十字(對句最後一字)不能聲調相同。不然就犯了上尾的毛病。如樂府中:青青河畔草,鬱鬱園中柳。草、柳都是上聲,犯了上尾的毛病。

  3.蜂腰:顧名思義是兩頭大,中間小。指五言詩一句內第二字與第四字的聲調不能相同;或第二字與第五字不能同是濁音聲母而第三字是清音聲母,不然就犯了蜂腰的毛病。如:飲馬長城窟: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從、方都是平聲字,我、鯉又都是濁音字,中間的雙則是清音,讀起來兩頭重,中間輕,這就是犯了蜂腰的毛病。

  4.鶴膝:對於這一條各文獻說法不一,揀錄兩條:

  其一:五言詩的第五字與第十五字的聲調不能相同。其二是與蜂腰第二點正好相反。這一點,《杜詩祥注》中有簡略的說明,不詳盡。

  5.大韻:指五言詩兩句之內不能有與韻腳同一韻部的字。如:漢樂府:胡姬年十五,春日獨當壚。胡與壚同韻部,則是犯了大韻的毛病。

  6.小韻:五言詩兩句各句之間不能有同屬一個韻部的字。如:古樹老連石,急泉清露沙。樹與露,連與泉同韻部,則是犯了小韻的毛病。

  7.旁紐:對於這一條不甚瞭解,只能將《詩話》中的大意寫下來,用原例,且不知出處:指五言詩中兩句各字不能同聲母。比如:魚游見風月,獸走畏傷蹄。魚與月的聲母同屬古音疑紐,這就犯了旁紐的毛病(另外獸走同韻,犯小韻)。

  8.正紐:五言詩兩句內不能雜用聲母、韻母相同的四聲各字。比如:梁簡文帝詩:輕霞落暮錦,流火散秋金。錦與金聲母韻母相同,只調不同,這就是正紐的毛病(流與秋小韻)。

  永明體的出現,標誌著我國古代詩歌從原始自然藝術的產物——「古體」詩,開始走向人為藝術的「近體詩」。永明體,也就成為近體詩形成的前奏,成為人為藝術發展中的一個重要環節。







古漢語分四聲,平、上、去、入。(現代普通話裡沒有入聲)元朝時曾把入聲派入平、上、去、三聲中。元朝後,明、清王朝沒有接受元朝的做法,還是延續古代做法。
  平聲三十韻部、上聲二十八韻部、去聲三十韻部、入聲十七韻部。註:上海古籍出版社《詩韻新編》
  四聲為平、上、去、入。
  八病為平頭、上尾、蜂腰、鶴膝、大韻、小韻、旁紐、正紐。
  1、平頭
  五言詩第一句,第一、二字,不得和第二句第一、二字同聲調。
  如:今日良宴會,觀樂難具陳。
    平入    平入
  平頭——是指上下句頭兩字聲調一致為平頭病,並不是指都必須是平聲。
  如:仄仄平平仄(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
    平平仄仄平(平仄在對句中是相反的)。
  2、上尾
  王力《漢語詩律學》指出:出句句腳上、去、入具全是理想形式,否則犯上尾。臨近兩個同聲小病,三個同聲大病,四個同聲嚴重上尾。
  如:唐,儲光箴《石甕亭》;
  遙山起真宇(上),西向盡花林。
  下見宮殿小(上),上看廊廡深。
  苑花落池水(上),天語聞松音。
  君子又知我(上),焚香期化心。
  出句句腳不能同一聲調,同一聲調就是嚴重上尾。
  3、蜂腰
  宋,《蔡寬夫詩話》云:「所謂蜂腰、鶴膝者,蓋又出於雙聲之變,若五字首尾皆濁音而中一字清,即為蜂腰;首尾皆清音而中一字濁,即為鶴膝,尤可笑也。」
  蜂腰:仄仄平仄仄
  鶴膝:平平仄平平
  蜂腰的例子:
  如,張衡詩:
  邂逅承際會
  仄仄平仄仄(以濁音夾清音)
  還有:坐地日行八萬里
     仄仄仄平仄仄仄
  蜂腰在格律詩中是八病之一,但是,在楹聯上卻是合格的。楹聯學家巧妙地利用格律詩的清規,編成嵌名聯的合格聯式。(句式)
  如:X X 蘇 X X
    X X 軾 X X
  變成一付很好的嵌名蜂腰格對聯。
  4、鶴膝
  鶴膝的例子:
  徽音冠青云:
  平平仄平平(以清音夾濁音)
  5、大韻
  《文鏡秘府論》「五言詩若以新為韻,上九字中,不得用與新字同屬一個韻部中的字。」如不能用津、人、民、塵、身、春等,否則犯大韻。
  五言詩:X X X X X
      X X X X 新
  前面九個打叉的字中不能用新韻,用了叫犯大韻。
  如,沈約詩:
  漢壁含遺篆,名山多逸詞。
  遺、是支韻,詞、是四支韻。
  6、小韻
  五言10字中不僅不能和入韻字韻同,不入韻與中間字,也不准同韻。否則,犯小韻。
  如:中池所以綠,待我泛紅光。
  中、是一東韻,紅、也是一東韻。中間也不能同一韻部,同了,犯小韻。
  7、旁紐
  旁紐,雙聲也,中間不能隔字。
  如雙聲字:黃昏(h h)中間加一字,就不講。
  8、正紐
  何謂紐?漢字四聲,平、上、去、入。
  紐以四聲,正紐者,東(平)、董(上)、凍(去)、督(入),是也。詩詞中,不允許一句有一紐中的兩音。
  如:冰凍起東風
  東、風,放在一句中,犯大韻。
  凍、東,放在一起犯正紐病。
  還有:東鄰存董酒(犯紐)。
  「四聲八病」,是編者在聽完黃新銘先生詩詞課後,根據課堂筆錄編寫,未經黃新銘先生過目,如有差錯實系筆錄之誤,與黃新銘先生無關。「四聲八病」,古已有之,今人解說皆取之於古人,大同小異,難免有雷同之處。

    天下文壇  天下文壇 江山如畫  2009-12-06 00:58
http://yuhsia.com/ccb/index.pl

  


 
社區在線 650   發表主題 發起投票 | 關 閉 窗 口
回覆標題:
UBB 標籤:
縮放輸入框: 5 6

回覆內容:
   UBB 標籤說明  [表情分頁] [表情全顯]
表情圖片:

讀取表情圖片中......
會員代號:  會員密碼: 
貼圖 URL: (可自動分析圖片連接)
連接 URL: (可自動分析多媒體連接)
 附件 :  附件說明:  
附件上載限制在 200 K 以內
 回覆選項:  限註冊會員 HTML代碼  限積分 以上




Powered by CCB Version 201105 © 2007-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ed in cpu:1 ms, page:11 ms,Read:13, Write: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