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首頁 最新帖子 主題搜尋 社區娛樂 資料修改 會員註冊 會員登錄 離開系統 
渚鷗專論
留言簿 精品區 我的主題 我的檔案萬年曆
天下文壇 > 學術論衡 > 渚鷗專論   塌鼻子先生  添翠軒  
發表主題 發起投票 | 關 閉 窗 口   
  發帖人 主題標題:  渚鷗專論       回覆數: 2 點數: 2866  第 1 樓 

   xianyun




天下新星
積 分:115.6
貨 幣:115.6
發帖數:93
來 自:谁都知道

 

   時間:2005-05-08 16:09    編輯主題 引用回覆 檢視作者資料 給作者發悄悄話 檢視作者的所有帖子 版主操作 刪除主題    到頂端

   渚鷗專論
   摘自 天下文壇   xianyun  2005-05-08 16:09
http://yuhsia.com/ccb/index.pl

1 題目:簡述傳統詩 〈上〉 作者:渚鷗

一、前言
所謂「傳統詩」,就是我國的古典詩。傳統詩在台灣地區,歷經「明鄭」、「清代」、「日據」、以及自「光復」迄今四個時期,仍歷久不衰,其來有自。連橫在《台灣通史‧藝文志》說:「鄭氏之時,太僕寺卿沈光文始以詩鳴,一時避難之士,眷懷故國,憑弔河山,抒寫唱酬,語多激楚。君子傷焉。」可以說此乃歷來台灣人眷戀故國,以詩寄情的主因。也是傳統詩植基台灣的源頭。末學不揣冒昧,就「簡述傳統詩」乙題,聊伸淺見如左:

二、簡述
(一)源流:詩歌的歷史應較散文為早。不僅是中國,外國亦然。歐洲人以《荷馬史詩》為「詩祖」,但《荷馬史詩》是集合更古的敘事詩和民間傳說而來。中國詩的來源,朱光潛認為是《詩經》。在《中國詩史》中開宗明義就說:「中國有悠久的歷史,也有燦爛的文化。就詩歌方面講,第一部偉大的作品,當推《詩經》。」《詩經》距今已三千年光景。其實,中國詩歌的起源,還遠在《詩經》之前。它只不過是周代的詩選,故吾人將周代以前的時期,作為詩歌的源流。(楊慎的【風雅逸篇】,馮惟訥的【風雅廣逸】及【詩紀】前集十卷【古逸】裡,皆《詩經》以前的古詩歌。)
(二)演變:中國詩歌的演變,自古逸、詩經至楚辭,概屬四言;漢代李陵、蘇武之贈答詩,始出現五言;繼而古詩十九首、以迄魏晉南北朝期間,皆五言詩世界。直至南朝宋時有鮑照和湯惠休已寫出很好的七言詩了。至於詩體方面,先由古體詩而絕律詩,繼而演變為詞、曲。當然,楚辭、漢賦,在中國詩歌的演變潮流中,亦佔有重要地位。屈原的偉大不朽詩篇楚辭(如離騷等),在《滄浪詩話》中,嚴羽認是吾人學詩「先須熟讀的」詩篇。還有,向不為人所注意,而影響也不算小的「樂府詩」,它是兩漢時代的詩體,可分為兩類:一是搜集民間的歌曲,二是外國輸入的樂府,包含【鼓吹曲】與【橫吹曲】。《詩藪》中說:「樂府之體,古今凡三變:漢魏古詞,一變也;唐人絕句,一變也;宋元詞曲,一變也。」
絕律詩,是指一首四句的「絕句」,和一首八句,中間兩聯對偶的「律詩」。沈約創四聲(平、上、去、入)八病(平頭、上尾、蜂腰、鶴膝、大韻、小韻、旁紐、正組)之後,齊梁詩人如徐陵、庾信已創作著名而形式整齊的格律詩了。他們四句的五言詩,都是兩聯對偶,八句的則是四聯對偶,故又稱之為「駢偶詩」。它可以說是演變成「近體詩」的橋樑。
一般而言,傳統詩歌分為古體和近體兩大類:
甲、古體:四言、五言、七言、樂府。
乙、近體:律體詩(五言、七言、排律)、絕句(五言、七言)。
(歷代也有六言詩,只是數量不多。有古體、樂府、律詩、絕句等體。)
茲就「近體詩」,擷要介紹如下:
(三)律絕詩格律:律絕詩平仄體例,僅押平聲韻部份有下列十六種:
甲、律詩:一首八句而成者謂之律,中間兩聯必須對偶。
五言計四種:平起乙種,平起首句不押韻者乙種
仄起乙種,仄起首句不押韻者乙種
七言計四種:平起乙種,平起首句不押韻者乙種
仄起乙種,仄起首句不押韻者乙種
乙、絕詩:一首四句而成者謂之絕,無「對偶」限制。
五言計四種:平起乙種,平起首句不押韻者乙種
仄起乙種,仄起首句不押韻者乙種
七言計四種:平起乙種,平起首句不押韻者乙種
仄起乙種,仄起首句不押韻者乙種
限於篇幅,不一一列舉平仄譜。
(排律係擴充律詩中的對偶排成的長篇,有五言、七言之別。風格全似律詩。)


簡述傳統詩 〈下〉

丙、平仄配音捷徑:中國韻文慣用雙音駢儷,故有兩平兩仄輪次編排之規律。七言、五言,除韻腳外各僅存六字和四字。如七言詩平仄為「平平仄仄平平□」或「仄仄平平仄仄□」。五言詩為「平平仄仄□」或「仄仄平平□」(□為韻腳)。如果加上平或仄韻腳,發現句之下段有三連平或三連仄,就得置換同聲的最上一字。如「平平仄仄平平平」就得將第五字的「平」換成「仄」。則為「平平仄仄仄平平」,依此,舉一反三而類推之,毋需死背平仄譜格律了。當然還應先具有平起、仄起、首句押韻和不押韻等的基本知識。
丁、格律的規則:
(子) 調平仄:如上述。
(丑) 正黏對:前聯的下句和後聯的上句,平仄結構基本相同;因第三句不押韻,就得將第二句的單音置於句中。這叫做「黏」。所謂「對」,就是同一聯上下句的平仄必須相對(不是對偶,是對聲)。
(寅) 守韻位:只許雙句用韻,單句不得用韻。但首句可例外。每首詩必須一韻到底。
(卯)避拗體,忌孤平,雖有拗救規則可循,但理論較繁,且各家說法也略有出入。初學詩者,還是嚴守平仄譜為要。藉此也可鍛鍊字句。
戊、絕句雖只四句,「起承轉合」是不可忽視的大原則。一般詩評家,居然認為杜甫在律詩方面的成就,遠超過在絕句中的表現。可以想見要做好「絕句」也非易事。

三、結語:
末學弱齡母亡,家貧輟學。畢生戎旅生涯,雖無完整的國學基礎,但對古典詩詞有一股莫名的傾慕之忱。傳統詩的押韻、平仄、用典等限制嚴苛,且當今國文教育又以白話文為取向,執事當局也非十分熱衷支持傳統詩。尤其當今傳統詩處在與「白話詩」〈新詩〉相對峙之時,更需熱心人士推廣、參與。胡順隆、胡順卿二公,推行《簡體詩》以吸引年輕人對傳統詩的興趣,接納新詩以順應世界潮流,值得肯定。茲將末學約三、四年前(學詩才一二年),初次參加彰化縣詩人聯吟大會而落選的律詩乙首,姑以「簡體律詩」獻醜於此。做為本文結語。
題名:台灣文化
明鄭開台颺漢幟,中原文化燦鯤洋;
東吟墨客吟嚆矢,櫟社騷人詠自強;
蓬島斯文延一脈,鷗盟筆陣溯三唐;
先賢篳路新亭淚,一任有司遺八荒。
(本文參考:子芳【律絕詩平仄配音捷徑】、陳昭瑛【台灣詩選注】、謝崧【詩詞指要】、【中國詩史】等書。〉〈全文完〉

謹將文中述及相關名詞釋述如下:
〈一〉簡體詩:舉胡適博士乙首<和詩>為例:
我戲作古語,和諸君新詩;
此會良不易,明日各東西。
此詩在形式意義上,係寬限平仄音,寬押平水韻。實質意義上,字義抒述寬縱自由;文辭表達,簡明扼要。
中國詩經研究會〈現奉政府核准更名為【中國詩人文化會】理事長胡順隆先生,竭力推行《簡體詩》以吸引時下年輕學子入門傳統詩。雖為傳統詩衛道詞長們反對,但每屆詩人大會上,頗多莘莘學子參與《簡體詩》部份聯吟,最後都成為酷愛傳統詩的新秀。挽救日漸式微的傳統詩,胡理事長貢獻良多。
〈二〉東吟:渡海來台之明遺臣沈斯庵,於西元1685年正月〈清康熙年間〉設立東吟社,為台灣詩社之始創。
〈三〉櫟社:在日本異族佔台初期的高壓政策下,先賢林朝崧設櫟社。詩風突破棄地遺老哀傷格局,開創振衰起敝氣魄。
〈四〉新亭淚:西晉末中原戰亂頻仍,過江權貴,每至暇日‧相邀飲宴於新亭。丞相王導客宴新亭時,有人歎曰:「風景不殊,舉目有江河之異。」皆相視流涕。惟王導愀然變色曰:「當共戮力王室,克服神州,何至作楚囚對泣邪!」後比喻憂國憂時的悲憤心情。

    天下文壇  天下文壇 xianyun  2005-05-08 16:09
http://yuhsia.com/ccb/index.pl

  


老去紅塵無所念  白雲未必若吾閑
回覆:  木刻古本【司空圖.        第 2 樓 

   xianyun




天下新星
積 分:115.6
貨 幣:115.6
發帖數:93
來 自:谁都知道

 

   時間:2005-05-08 20:27    編輯主題 引用回覆 檢視作者資料 給作者發悄悄話 檢視作者的所有帖子 版主操作 刪除主題    到頂端

   木刻古本【司空圖.
   摘自 天下文壇   xianyun  2005-05-08 20:27
http://yuhsia.com/ccb/index.pl

1 此貼您已經花了1 園閱讀費,可以閱讀 *@@* 了,要看仔細
貼主共投資了 10 園血本,每份定價 1 園出售
貼主目前虧損 -9
購買者1人
  1 1

木刻古本【司空圖詩品詩課鈔】

去年初冬,於舊書攤購得古本木刻清代鍾寶學課詩【司空圖詩品詩課鈔】一本。粗讀一遍,覺得對《詩品》品目的臆解或詮釋,以及詩的創作和鑒賞,頗有助益。特抄錄於此,分享詩壇諸位先進。
木刻本詩句中,所遇古體字或鏤刻之誤,雖經翻尋古籍工具書,力求訂正,但因學淺,辨識困難,容或有甚多錯漏處,尚祈詩壇先進不吝賜教,俾便修正。
渚鷗敬啟2005/1/15


【司空圖詩品詩課鈔】

前言:

予督學浙江先直用上次臨越郡試經古得士鍾生取其賦律工穩詩句清新覆卷詩為尤拔置高等知留心卞于韻語者久也其時余季菽園有司空表聖詩品之刻鍾生得校正本拾襲珍之作詩課檢品中之實題可刻畫描繪者形容必盡#共致積久得詩百首繕寫成帙於詁經精舍中去卷就匹予繙閱一過嘉其敷陳實事摹掃虛神差得品中三昧蓋可與言詩者也越中固詩人之淵藪山水方滋代有作者歲科兩試所取討賦已編入浙江詩課中披閱點訂所不憚煩惟願多士之奮起耳鍾生凝心併志閉門索句自信益堅詩品詩課百首為異日拜獻之資有錄者故樂為點撮存之
文淵閣直閣事南書所翰林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提督浙江學政通家生儀徵阮元撰

【詩品詩課鈔】總目

幽人空山 脫帽看詩 超心練冶 不辨何時
語不涉難 思不欲癡 識者已領 如是得之
即集《詩品》句 香舟弟汪棻題贈

雄渾 四首 沖淡 四首 纖濃 七首 沉著 六首 高古 四首 勁健 三首
典雅 九首 綺麗 六首 洗鍊 五首 自然 四首 含蓄 三首 豪放 四首
精神 四首 縝密 三首 疎埜 二首 清奇 三首 委曲 四首 實境 四首
悲慨 五首 形容 四首 超詣 五首 飄逸 三首 曠達 三首 流動 三首

《詩品》

唐•司空圖〔西元八三七 — 九○八年〕撰 儀徵阮氏校正本

一、【雄渾】
大用外腓 真體內充 返虛入渾 積健為雄
備具萬物 橫絕太空 荒荒油雲 寥寥長風
超以象外 得其環中 持之匪強 來之無窮

二、【沖淡】
素處以默 妙機其微 飲之太和 獨鶴與飛
猶之惠風 荏苒在衣 閱音修篁 美日載歸
遇之匪深 即之愈稀 脫有形似 握手已違

三、【纖穠】
采采流水 蓬蓬遠春 窈窕幽谷 時見美人
碧桃滿樹 風日水濱 柳陰路曲 流鶯比鄰
乘之愈往 識之愈真 如將不盡 與古為新

四、【沈著】
綠杉野屋 落日氣清 脫巾獨步 時聞鳥聲
鴻雁不來 之子遠行 所思不遠 若為平生
海風碧雲 夜渚月明 如有佳語 大河前橫

五、【高古】
畸人乘真 手把芙蓉 泛彼浩劫 窅然空縱
月出東斗 好風相從 大華夜碧 人聞清鐘
虛佇神素 脫然畦封 黃唐在獨 落落元宗

六、【典雅】
玉壺買春 賞雨茅屋 坐中佳士 左右修竹
白雲初晴 幽鳥相逐 眠琴綠陰 上有飛瀑
落花無言 人澹如菊 書之歲華 其曰可讀

七、【洗煉】
猶鑛出金 如鉛出銀 超心鍊冶 絕愛緇磷
空潭瀉春 古鏡照神 體素儲潔 乘月返真
載瞻星辰 載歌幽人 流水今日 明月前身

八、【勁健】
行神如空 行氣如虹 巫峽千尋 走雲連風
飲真茹強 蓄素守中 喻彼行健 是謂存雄
天地與立 神化攸同 期之以實 御之以終

九、【綺麗】
神存富貴 始輕黃金 濃盡必枯 淺者屢深
霧餘山青 紅杏在林 月明華屋 畫橋碧陰
金樽酒滿 伴客彈琴 取之自足 良殫美襟

十、【自然】
俯仰即是 不取諸鄰 俱道適往 著手成春
如逢花開 如瞻歲新 真予不奪 強得易貧
幽人空山 過雨采蘋 薄言情悟 悠悠天鈞

十一、【含蓄】
不著一字 盡得風流 語不涉難 已不堪憂
是有真宰 與之沉浮 如淥滿酒 花時返秋
悠悠空塵 忽忽海瀉 淺深聚散 萬取一收

十二、【豪放】
觀化匪禁 吞吐大荒 由道返氣 處得以強
天風浪浪 海山蒼蒼 真力彌滿 萬象在旁
前招三辰 後引鳳凰 曉策六鰲 濯足扶桑

十三、【精神】
欲反不盡 相期以來 明漪絕底 奇花初胎
青春鸚鵡 楊柳樓臺 碧山人來 清酒深杯
生氣遠出 不善死灰 妙造自然 伊誰與裁

十四、【縝密】
是有真跡 如不可知 意象欲出 造化已奇
水流花開 清露未晞 要路愈遠 幽行為遲
語不欲犯 思不欲癡 猶春於綠 明月雪時

十五、【疏埜】
惟性所擇 真取弗羈 拾物自富 與率為期
築室松下 脫帽看詩 但知且莫 不辨何時
倘然自適 豈必有為 若其天放 如是得之

十六、【清奇】
涓涓群松 下有漪流 晴雪滿汀 隔溪魚舟
可人如玉 步屧尋幽 載瞻載止 空碧悠悠
神出古異 淡不可收 如月之曙 如氣之秋

十七、【委曲】
登彼太行 翠遶羊腸 杳靄流玉 悠悠花香
力之於時 聲之於羌 似往已迴 如幽匪藏
水理漩洑 鵬風翱翔 道不自器 與之圓方

十八、【實境】
取語甚直 計思匪深 忽逢幽人 如見道心
清澗之曲 碧松之陰 一客荷樵 一客聽琴
情性所至 妙不自尋 遇之似天 永然希音

十九、【悲慨】
大風捲水 林木為摧 意苦欲死 招憩不來
百歲如流 富貴冷灰 天道日喪 若為雄才
壯士拂劍 浩然彌哀 蕭蕭落葉 漏雨荒苔

廿、【形容】
絕佇靈素 少迴清真 如覓水影 如瀉陽春
風雲變態 花草精神 海之波瀾 山之嶙峋
俱似大道 妙契同塵 離形得似 庶幾斯人

廿一、【超詣】
匪神之靈 匪機之微 如將白雲 清風與歸
遠引莫至 臨之已非 少著道契 終與俗違
亂山喬木 碧苔芳暉 誦之思之 其聲愈稀

廿二、【飄逸】
落落欲往 矯矯不群 緱山之鶴 華頂之雲
高人惠巾 令色絪縕 禦風蓬葉 泛彼無垠
如不可執 如將有聞 識者已傾 期之愈分

廿三、【曠達】
生者百歲 相去幾何 歡樂苦短 憂愁實多
何如樽酒 日住煙蘿 花覆茅簷 疏雨相過
倒酒既盡 杖黎行歌 孰不有古 南山峨峨

廿四、【流動】
若納水館 如轉丸珠 夫其可道 假體遺愚
荒荒坤軸 悠悠天樞 載要其端 載同其符
超超明神 反反冥無 來往千載 是之謂乎

唐•司空圖〔西元八三七 — 九○八年〕撰圖論詩欲有味外之外故是書所論亦妙契精微凡分廿四品各以四言韻語寫其意境平奇濃淡無體不備王士禎惟摘其不著一字盡得風流二語為詩家祕鑰非圖之本意也


【詩品詩課鈔】本文
浙江蕭山 鍾 寶 學課
同學 諸子 校錄
「雄渾」

<返虛入渾>
品詩先歛格 意態抑可舒 積厚能成渾 還淳在返虛
浮夸裁左史 典重嫓虞書 姑與委蛇處 來參沕穆初
傳神憑鼓盪 入手便紓徐 體勢輕佻遠 文章大雅如
天風吹欲下 元氣轉相於 灝瀚原無際 雄才妙吸噓

<積健為雄>
勁句誰為敵 詩家氣勢充 筆原扛鼎健 詞擬冠軍雄
萬丈光自吐 千人掃獨空 吟成豪士賦 拜此大王風
老去精神到 高鶱羽翮豐 偏師堅可破 文陣力能攻
倚馬才何捷 雕龍手亦工 出群飄逸思 白也競推崇

<超以象外>
有象歸無象 篇中寓意遙 仙姿殊落落 元箸獨超超
色相從何著 丹青未許描 高情欣鵠舉 小技薄蟲雕
妙句離形似 孤吟絕俗標 鶴隨雲影上 鴻認雪痕消
淡致含毫邈 凌虛得勢飄 羚羊參悟處 無處可尋招

<得其環中>
妙語如環轉 推循貫始終 象還超此外 神自在其中
曲緒抽思巧 旋圖琢句工 韜光憑約腕 歛影欲凝瞳
毫看無端現 才誇入殼雄 連珠情不斷 織錦意無窮
珮玉諧清韻 敲金寫素衷 新詞誰賦就 穿字記玲瓏

「沖淡」

<飲之太和>
詩中含正味 元酒飲如何 品擬歸沖淡 人還在太和
清醇憑蘊釀 斟酌費吟哦 古意當先醉 溫顏已半酡
不言滋趣薄 無取韻情多 既飽熙熙德 時賡且且歌
宛同浮綠螘 奚待泛紅螺 帝世衢尊設 淳風徧地過

<獨鶴與飛>
氣象超神表 飄飄勢欲仙 有如飛白鶴 孰與上青天
庭養應千歲 樓空問幾年 三清憑獨跨 萬里任盤旋
遼海傳來遠 孤山放未還 閒雲吹片片 隻影度翩翩
骨格瑤臺上 丰標閬苑前 九皋聞一唳 聲徹翠華邊

<閱音修篁>
谷口滿篔簹 千竿繞碧篁 音從希處閱 人是个中藏
小雨嵇琴潤 疎林阮嘯長 敲金光瑣碎 戛玉韻玎璫
籟以憑虛發 聲緣擊節颺 烟痕封七澤 歌意動三湘
蕭瑟新陰拂 清修嫩籜香 此君何淡淡 獨坐聽悠揚

<握手已違>
詩意如交淡 知音見已稀 手方欣共握 形乃惜分違
舊雨思時切 清風賦載歸 殷勤聊把袂 夢寐欲牽衣
剛話經年別 相逢一笑揮 魚書期復贈 雁信看初飛
面似匆匆識 心猶戀戀依 山川愁路邈 佳句送斜暉

「纖穠」

<采采流水>
三月春波水 無情只自流 有時方采采 相見共悠悠
爛熳桃花浪 參差荇菜浮 半篙新漲綠 一片夕陽收
翠擷湘君浦 香生杜若洲 湔裙來澗田 濯錦上街頭
蘭渚思今日 天台溯舊遊 杳然從此去 幾度欲勾留

<蓬蓬遠春>
春色皇洲滿 都涵遠望中 輕陰何淡淡 淑景自蓬蓬
一段青門外 三分小苑東 雲晴[雨隻]闕曉 雨霽萬家同
柳眼眠遲日 桃腮笑暖風 舒容惟豔冶 和氣正沖融
人上長安道 花開幾度紅 吟毫新著手 極目更無窮

<窈窕深谷>
春色蓬蓬遠 雲封谷口深 洞門何窈窕 山徑亦嶇嶔
閴若無私響 居然有足音 水簾飛掛瀑 石室鎖層陰
柳曲迷人處 桃源失路尋 幽藏仙子面 香捧美人心
翠阜寒煙曳 丹崖細草侵 司空高隱蹟 亭上寫新吟

<時見美人>
深谷幽藏處 飄然遠俗塵 爾時思彼美 相見亦宜人
流水桃花暖 瓊琚玉佩新 樓頭窺半面 林下悟全身
直到天台路 重逢洛浦神 不虛前度約 更結此生因
正月遊春好 當年勸酒頻 宛如圖畫裏 長教喚真真

<碧桃滿樹>
千樹碧痕封 天桃色正穠 幾時和露種 到處著花濃
閬苑三春滿 天台一路逢 綺霞翻簇簇 錦浪漲重重
醉墨流香遠 新紅試雨醲 溪邊招客隱 觀裏認仙踪
麗色饒鶯燕 芳容惹蝶蜂 前津如許問 流水瀉淙淙

<柳陰路曲>
曲曲堤邊路 新添柳色深 輕絲看乍颺 濃綠頓成陰
冰雨初含黛 籠煙小綻金 官橋思繫馬 夾岸聽鳴禽
掩映連村暗 灣環緩步尋 章臺遊子恨 彭澤故園心
弱線低人處 長途送客吟 鶯聲啼不住 高唱記分襟

<流鶯比隣>
翠柳交陰處 時聞出谷鶯 比隣常作伴 求友豈無聲
碧樹相關意 紅窗對語情 巢宜遷漢苑 飛欲入宮城
隔岸疎烟淡 連村霽日晴 移花啼恰恰 接葉聽嚶嚶
巧韻千林繞 嬌詞百囀清 皇州春景暖 伐木擬同賡

「沉著」

<綠杉野屋>
結廬人境裏 最愛是山林 合抱春杉長 連村野屋臨
四圍青欲繞 萬木綠疑侵 團秀疑朱檻 籠烟映碧岑
竹籬分細蔭 茅舍匝清陰 夜鶴棲來穩 疎鐘隔去深
緣梯雲半護 久坐月初沉 聽得流泉響 柴扉此處尋

< 脫巾獨步>
瀟灑騷壇客 幽情領獨深 醉巾聊自脫 緩步寄思沉
人是科頭便 山從健腳尋 何愁風折角 但愛月知心
花下憑攜杖 溪邊任掛簪 不衫兼不履 惟鶴亦惟琴
寂寞輕陰路 逍遙一散襟 鳥聲何處聽 趁此人疎林

< 時聞鳥聲>
獨步園林外 時聞鳥有聲 當春啼恰恰 求友喚嚶嚶
淑氣催將緩 嬌詞囀屢更 其音惟載好 無語不分明
斗酒雙柑意 移花接葉情 和風來紫乙 細雨叫倉庚
樹底憑饒舌 枝頭慣弄晴 脫巾聊一聽 到處自呼名

<鴻雁不求>
白露乘時降 如何雁未臨 天邊孤影斷 海上旅書沉
自是來賓日 翻愁作客心 三秋思遠道 萬里少知音
關外遲羇羽 城中起暮碪 新蘆啣不到 枯麥戀殊深
莫慰隨陽願 空懷話別襟 詩筒還欲寄 著意費清吟

<子之遠行>
雁信今番有 關心子之行 所思惟遠道 亦祇為生平
不作牽裙態 爰登策蹇程 揚鞭遊楚塞 破曉度江城
屈指三秋別 長歌萬里征 棄繻誠有志 投筆自成名
少婦空閨怨 羈人尺素情 題橋司馬事 入蜀看郊迎

<夜渚月明>
夜景沉前渚 當空月倍明 詩情吟處動 秋色望中生
小艇蘭橈泊 高枝桂魄撐 登樓懷庾亮 坐舫認袁宏
談趁今宵好 光看此夕清 扁舟浮采石 野渡曜金精
碧落雲踪散 寒沙雁影橫 仙槎聊一泛 可愛是三更

「高古」

<手把芙蓉>
品列芙蓉選 騷壇賦手高 筆花曾入夢 詩句擬抽毫
別樣奇情吐 天然一種操 仙人窺鏡下 秋水媚江皋
綺麗輸紅杏 纖穠笑碧桃 亭亭超物表 落落喜詞豪
逸致供清賞 幽懷藉濁醪 司空留格調 何處譜雲璈

<好風相從>
最好無邊景 天高隔幾重 向東看月出 戴斗有風從
談到雙清夜 來併一味濃 憑虛誇嘯虎 得勢類乘龍
朗處聞吹籟 吟餘聽入松 花間疑有影 林下本無蹤
鸞女今宵會 封姨此夕逢 穆如懷雅句 賦手冠詞宗

<太華夜碧>
太華何年削 名山絕頂高 夜光元氣合 碧色少陰韜
雲護金精耀 風撐玉柱牢 西方通帝座 古洞總仙曹
有市能興霧 無林不抱桃 登峰看落雁 跨海接霛鼇
十丈蓮抽葉 三更月吐毫 青天如許問 首欲幾回搔

<人聞清鐘>
何處聲清徹 人傳太華峰 愛看長夜碧 坐聽上方鐘
高館聞餘韻 靈臺隔幾重 宛如聆謦欬 渾欲滌心胸
月色三秋白 霜花一度濃 寒燈遲話後 幽響振禪宗
風送蒲牢吼 雲迷石鼓封 紗籠新入品 寺壁認題蹤

「勁健」

<行神如空>
一片神行處 都涵健勁中 豈真書咄咄 直欲寫空空
天馬騰何遠 雕龍賦自工 妙難參色相 渾不辨西東
筆具凌霄勢 才誇試劍雄 步虛常弄月 度曲愛追風
結想雲中鶴 賡酬雪裏鴻 品詩歸歛氣 萬里駕長虹

<行氣如虹>
詩家衡健筆 萬丈氣何雄 有力能驅電 其光欲吐虹
揚霄流彩影 引練舞長空 握管題橋上 濡毫落澗中
精思常貫月 勁腕若生風 染翰朝暉發 吟箋素霧融
駕天懷李氏 扛鼎擬韓公 郅治昭回日 詞華碧漢沖

<巫峽千尋>
詩句如山立 巫山聳處臨 宛然峰十二 卓彼峽千尋
秀削連雲勢 分明欲雨心 緣梯攀石棧 勒馬上丹岑
神女行來速 襄王夢不禁 芙蓉開朵朵 松柏鬱森森
百道飛流挂 三秋曉月沉 何時登絕頂 一望豁胸襟

「典雅」

<賞雨茅屋>
二月江南雨 連朝賞及辰 坐來茅屋裏 看到杏枝新
詩酒消今夕 乾坤寄此身 亭前花影宿 簾下鳥窺頻
著柳穿絲細 牽蘿補綻勻 宜山宜水處 一笠一簑人
雲樹思行李 烟波認釣綸 帝城雙闕曉 景色萬家春

<玉壺買春>
酒家何處有 買處認仙隣 玉暖椒芳飲 壺澆竹葉春
金樽宜對列 瓊液試初新 色潤雙瓶綠 香凝五斗陳
問花村外路 賞雨坐中人 望到帘開後 提來鳥勸頻
逍遙時一刻 珍重每隨身 為賦溫其句 如醪味正醇

<坐中佳士>
品詩同品士 雅致兩清佳 如入芝蘭座 來披錦繡懷
龍章欣藻集 鳳質喜心諧 籌向金樽列 班看玉筍排
別為長吏設 離與少陵偕 相鶴雲歸榻 彈琴月滿齋
聯床宜共話 分席定忘骸 逸客騷壇聚 門深聽欵柴

<左右脩竹>
不可居無竹 而將佳士留 東南雙箭合 左右雨竿脩
隔座清如洗 平分翠欲流 猗猗歌有斐 籊籊詠宣秋
地闢三弓隙 琴彈一曲幽 叨陪詞客話 如入渭川遊
雅意參賓主 虛心待唱酬 蘭亭新畫本 褉事及時修

<幽鳥相逐>
雲影晴光處 雙雙小鳥遊 翩然思逐舞 宛爾欲尋幽
花裏憑翔集 林間肯逗留 關情殊有意 饒舌不須愁
翅是因風健 聲從出谷求 紅窗時對語 碧樹半勾留
故故窺銀押 輕輕避王鈞 和平參雅句 好聽在枝頭

<眠琴綠陰>
彈罷一張琴 橫眠傍綠陰 香浮金谷暗 花落石床深
蕙帳冰絃靜 蕉窗玉軫臨 客無流水志 人有據梧心
高柳蟬鳴樹 長松鶴在林 猗蘭消寂寂 翠竹立森森
簾影看初捲 爐香憶乍沉 委懷留雅品 詩句記新吟

<上有飛瀑>
綠樹眠琴處 高岡瀑布飛 流分雙界闊 絃聽七條希
噴薄穿珠溜 潺湲瀉翠微 洞中清潄玉 石罅暗停徽
綠水沉三叠 廬山擁四圍 斷虹奔落澗 匹練掛斜暉
曲磴泉聲咽 深林鳥道違 振衣千仞上 坐看欲忘歸

< 落花無言>
一片飛花處 繽紛貼地鋪 飄飄隨意落 寂寂得言無
桃李牽情緒 胭脂冷畫圙 語應前度解 魂欲返來呼
饒舌鶯歌巧 憐香蝶夢孤 春風空抱怨 流水杳難俱
次第芳容減 三分麗色輸 雅懷如可訴 相對復相須

<人澹如菊>
高士容難寫 疎枝淡有神 素心離俗韻 仙菊認前身
老圃曾相識 東籬紵結隣 捲簾愁我瘦 入畫悟誰真
節晚姿偏冷 香寒氣倍親 座中霜鬢客 月下白衣人
逸致三秋淺 閒情一種新 陶廬還對坐 瀟灑脫纖塵

「綺麗」

<始輕黃金>
多少豪華客 而存富貴心 慨然需一諾 渺矣視千金
始弗錙銖較 輕將萬鎰任 贈君雙扼臂 暢我十年襟
結納交情重 分遺俠氣深 床頭都用盡 幕下久埋沉
寧肯披裘拾 端為市駿尋 若安貧與賤 至此不能淫

<紅杏在林>
詩情何綺麗 春色御園林 杏蕊開千朵 紅英著滿林
此花無俗豔 幾樹雜仙心 遊子長安醉 尚書得意吟
玉樓人待賞 金埒馬來尋 小雨聽宜夜 繁榮看到今
嫣然迎日觀 爛若倚雲岑 閬苑頒瓊宴 新枝待插簪

<月明華屋>
華屋層霄迥 當空月倍明 藻波連畫棟 銀漢接雕甍
宮殿輝金碧 池台曜水晶 蟾光飛戶牖 花影上堦楹
鴛瓦千重合 珠簾一桁平 回欄移卍字 長笛弄三更
複道秋陰滿 高樓夜氣清 美人閒倚檻 竚盻桂枝橫

<畫橋碧陰>
一帶碧陰饒 行行上畫橋 小紅排雁齒 新綠壓虹腰
夾道分槐蔭 沿堤折柳條 回欄扶屈曲 低榭息塵囂
側帽春風暖 停鞭宿暑消 波心漁艇渡 簾腳酒旗招
隔岸鶯歌緩 長亭驛路遙 玉人何處在 明月聽吹簫

<金樽酒滿>
酒縱豪華飲 風流想尚存 開筵傾玉液 列座滿金樽
寶鈿珊瑚彩 香醪琥珀溫 醉宜邀俠客 醒欲解王孫
綠蟻浮初浥 紅螺浪乍翻 歡畱思促席 笑捧勸臨軒
檀板今宵具 笙歌此地喧 銀花蓮炬照 桃李宴芳園

<伴客彈琴>
客有知音者 披襟列座端 金樽當酒滿 玉軫聽琴彈
但欲其人得 何愁索解難 離情思別鶴 逸趣發幽蘭
流水高山志 梅花明月看 關心惟十指 樂意每三歎
一曲邀真賞 平生盡此歡 靜中還對坐 香篆半燒殘

「洗鍊」

<猶鑛出金>
賦手如嵇鍛 功先百鍊深 譬之開冶鑛 乃爾躍祥金
精向披沙出 聲從擲地尋 爐添紅灔灧 丹轉碧森森
點化鎔三品 堅凝鑄一心 芒寒新匣鏡 韻徹古徽琴
五字城誰破 雙南寶共欽 司空畱格調 即此度鴛鍼

<超心鍊冶>
妙藝詩家擅 新如鑛出金 凝煙初躍冶 鍊語故超心
別具錘鑪巧 曾經滌盪深 詞成蓮鍔吐 硎發劍鋩沉
浩氣洪鈞轉 精光太乙臨 神工參造化 意匠費搜尋
好手憑嵇鍜 清思待阮吟 騷壇勤鼓鑄 聲價重雞林

<古鏡照神>
朗昔秦臺鏡 詞經百鍊新 千秋誰好古 一鑑爾搜神
仁壽宮中寶 芙蓉句裏人 六朝金粉褪 三代篆紋珍
不設寧疲照 無私善寫真 靜窺明似月 細拭暗生塵
藻吐精瑩色 毫添活現身 容成封號久 出匣換星辰

< 流水今日>
詩思清如洗 何人為唱酬 昔年謌易水 今日溯湘流
紅葉深溝裏 桃花古渡頭 吟成洛社句 寫出洞庭秋
逝者如斯矣 中央宛在不 高山分半曲 明月合雙浮
別緒春波綠 離情客夢幽 一灣隨杳靄 動與目相謀

<明月前身>
萬古當頭月 三生自在身 定知冰作魄 直以水為神
修到長空滿 來參宿世因 觀心金鏡朗 入抱玉鈎新
色相超諸有 清虛幻逼真 分明林下客 依舊鏡中人
桂子攀今夕 梅花步後塵 霓裳同日詠 照寫翠娥顰

「自然」

<著手成春>
詩家傳妙品 艷語寫紅箋 不道春如許 誰知手自然
揮毫方著紙 擒藻便成妍 錦繡羅胸底 烟雲在眼前
涉來都趣筆 到處盡佳篇 讀樹枝無醜 題花句亦鮮
葩從心裡吐 香旁指頭連 神韻悠揚續 飄飄致欲仙

<如逢花開>
一年花事好 詩思自然濃 艷態三分露 奇葩夾路逢
春風開芍藥 秋水出芙蓉 剛別劉郎面 何來驛使蹤
此間堪買笑 我醉莫辭從 得意長安道 相親次第容
愛他英簇簇 看到錦重重 低處無妨帽 閒尋倚短笻

<幽人空山>
嘯傲空諸有 幽居任自然 山如皇古靜 人擬小遊仙
但愛林泉樂 從無車馬填 潄流聊解渴 枕石亦安眠
素抱煙霞癖 言尋薜荔綠 虛懷應若谷 高臥不知年
履道占貞吉 棲身習靜便 王途歌蕩蕩 翹乘晉招賢

<過雨采蘋>
欲覓幽人趣 前汀咏白蘋 水流歌采采 雨過漾頻頻
曲渚餘馨動 芳洲數點新 霏微三月候 清淺半池春
纖手憑撩處 晴光待轉辰 剛逢天欲朗 乃在澗之濱
曉露看初落 微風約巳旬 空山無一事 得句擬蘭紉

「含蓄」

<不著一字>
妙手空空寫 詩才筆底收 有情皆蘊蓄 無字亦風流
點畫從何著 丰神想更遒 心花莩甲處 目力識丁不
增減渾難得 推敲定莫由 但酬縑一匹 不換芋千頭
褒貶全篇少 浮沉比例求 羚羊如掛角 此迹費尋搜

<盡得風流>
是自饒深致 詩中雅意畱 宜人惟蘊藉 佳句盡風流
色相超諸有 丰姿定不侔 喜無蔬笋氣 妙有麝蘭幽
名士居然貴 騷壇孰與儔 吟肩都灑落 乂手倍溫柔
觀裏桃花艷 溝中紅葉秋 韻人多韻語 一字一縑酬

<花時返秋>
花發長安日 庭前返報秋 莫嫌風景煞 時覺韻情留
麗色三分減 涼飊一夜收 含思飄陌上 垂露滴枝頭
香欲銷金谷 人還待玉樓 虛將前途約 看到半開不
鬥艷宜長樂 題紅怕引愁 吟懷都蘊蓄 逸致自然悠

「豪放」

<觀花匪禁>
花遍長安道 遊觀任爾曹 出門都不禁 人看興偏豪
燭秉金吾夜 香迎彩仗高 旛括人小立 鈴護朵原牢
幾輩殷勤採 從無應接勞 後庭飄舞袖 及第映宮袍
綺麗開紅杏 纖穠放碧桃 御園春色早 雨露沐恩膏

<天風浪浪>
詩情何放浪 吹出一天風 步自虛聲下 來從古穴中
但知誇動揵 渾不辨西東 易水歌懷壯 蘭臺賦手工
悠然君子德 快此大王雄 虎嘯千山應 鵬摶萬里空
披襟添爽颯 舒錦倍玲瓏 處處成佳景 豪吟溯謝公

<曉策六鼇>
曉氣淩滄海 橫空駕六鼇 金波憑遠湧 王策記頻操
雲霧軒窗擁 蓬萊帳殿高 三山看出日 萬頃欲驚濤
並作昂頭勢 羣瞻舉手勞 騎如鯨揱浪 跨認鶴鳴皋
龍伯千年釣 仙人入表敖 詩家衡筆力 翹首與偏豪

<濯足扶桑>
放懷天欲上 濯足興偏豪 沐去扶桑遠 攀登若木勞
千尋憑拂拭 萬里任遊翱 逼漢離塵霧 凌霄爽骨毛
踏來星斗近 洗出月輪高 濁笑滄浪水 洪翻北海濤
回頭懸掛腳 側耳聽雲璈 滌蕩詩腸澗 仙槎八表敖

「精神」

<奇花初胎>
養護奇花發 枝枝已有神 胚胎何蘊藉 朶蕊亦鮮新
消息長安道 因緣富貴春 寒餘苞尚勒 暖處孕彌珍
奪目光先艷 同心結暫勻 漫教諸女散 還欲倩人尋
賣值千金價 催當二月辰 上林開徧日 佳卉御園巡

<青春鸚鵡>
禰衡傳賦手 西域獻奇珍 際此青春好 來看鸚鵡新
生憎多慧性 最愛及芳辰 地認江南暖 天生繡領馴
歲華書禁苑 詩句怨宮人 容易韶光老 分明巧語真
相呼蓮露畔 自在雪衣身 解得靈禽品 揮毫愈有神

<楊柳樓臺>
楊柳長堤路 笙歌此處臺 嵯峨樓角聳 眠起翠眉開
綠蔭千層匝 雕窗四面迴 疑從鶯館植 認作漢宮栽
渡口排衙列 街前走馬來 酒旗輕掩映 舞袖絶塵埃
裊裊垂簾蒜 絲絲漾砌苔 精神詩句裡 金碧綺思裁

<清酒深杯>
酒味如詩味 聯吟細品評 桃花裁句艷 竹葉映杯淸
香泛葡萄熟 光搖瀲灧生 好斟瓊液浦 待捧玉巵盈
綠蟻浮三雅 紅螺記再行 偶逢徐邈聖 思與孟嘉傾
勸我無多酌 酬君有舊情 新詞誰賦就 □□竚揮觥

「縝密」

<水流花開>
詩情何縝密 路複又山遮 采采歌流水 枝枝看著花
一灣穿短陌 萬紫鬥春葩 界入天台境 門隣蘇小家
篪鐘操半曲 羯鼓聽三撾 機勢源頭活 文章地面賖
綠波翻暖浪 紅粉襯朝霞 疏處渾難覓 吟懷十倍加

<猶春於綠>
欲識詩情密 猶之物色新 亭皋千畝綠 烟樹萬家春
細草都盈眼 枯枝亦有神 波含流水碧 黛襯遠山皴
淑氣初凝柳 晴光已轉蘋 十分青著地 一道暗侵人
苔蘚班班嫩 陽和處處勻 藍袍相掩映 修禊趂芳辰

< 明月雪時>
月朗兼飛雪 晴光對映宜 吟情交密處 夜景雨輝時
不讓三分白 相成一段奇 層霄冰玉淨 大地色香吹
林下來無跡 山中臥自知 會逢牛渚泛 更動灞橋思
醉酒行觴緩 烹茶滴漏遲 登樓添逸興 詠絮寫新詞

「疏野」

<築室松下>
詩情如畫裡 疏野任吾胸 卜築園中室 來看石上松
半椽風謖謖 五粒蔭重重 庭外閒調鶴 堦前擬化龍
恰宜高士撫 不羨大夫封 樹類移堂就 人還在澗逢
弗覊常脫帽 適意且扶筇 聊盡盤桓趣 何妨載酒從

< 脫帽看詩>
都是騷壇客 何須整爾儀 脫將新賜帽 看到舊題詩
蕭灑憑乂手 清涼欲沁脾 纖塵渾不著 好句最相思
鬢謝簪花艷 辭成織錦奇 龍山風落後 洛社雨催時
抛却科頭便 摩來倦眼遲 高情如可接 深致雅人知

「清奇」

< 隔溪漁舟>
領得詩中趣 清奇景最幽 半溪如罨畫 隔岸有扁舟
流水雙橋小 煙波一葉浮 人依青雀舫 磯在白鷗洲
曲港低蓬捲 前灘短棹留 堤邊藏睡鴨 渡口喚鳴鳩
芳草斜陽路 蘆花白雪秋 捕魚今在否 疑入武林遊

<可人如玉>
風入推玉樣 一片映冰清 許可差強意 溫如洵有情
年豐息庾子 神朗數襄卿 品列圭璋選 詞同錦繡成
潄芳含細潤 霏雪吐奇英 絕少知心伴 相期把臂行
垂繅膺特達 結佩聽鏘鳴 何以瓊瑤報 新詩格入評

<步屧尋幽>
是處多佳趣 怡情次第遊 迴廊宜步屧 曲徑好尋幽
路僻芒鞋穩 陰濃翠幄稠 半欄花掩映 一帶竹清修
境擬禪房勝 人還月榭留 苔痕黏展齒 樹影拂簾鈎
地與塵俱遠 雲行水自流 載瞻時載止 携杖渡芳洲

「委曲」

<登彼太行>
登臨懷此地 知上太行山 路繞羊腸曲 峰回雁影還
分兵屯石塹 設險立壺關 不識三難意 偏驚九折艱
引車盤轆轆 叱馭轉彎環 碧水縈紆處 清泥點滴閒
仰看烏鳥集 反顧白雲間 八駿周王駕 升高出宇寰

<翠繞羊腸>
遠結層層翠 何人上太行 半天開馬道 一路繞羊腸
不斷千峰色 還連九折長 松身都屈曲 石骨盡青蒼
碧水彎環出 浮雲縹緲翔 推輪懷李白 反駕類王陽
絕險牛難越 升高驥孔良 皇衢謌蕩蕩 萬里任騰驤

<悠悠花香>
吟到花間句 花香字亦香 餘芬何委宛 逸氣自悠揚
聞得清心妙 吹將撲鼻長 有情時欲吐 無語不勝芳
梅屑簷前落 蘭幽谷口藏 游蜂來小苑 粉蝶過低牆
曲院荷風細 高樓桂月涼 一灣流玉處 四壁水為鄉

<鵬風翱翔>
筆擬摶風健 鵬程萬里長 騷情何委曲 逸翮任翱翔
別有圖南息 還思運北強 遊來雲海濶 飛出墨池香
擊水憑霄舉 垂天快翼張 權潛慚斥鷃 方駕舞商羊
變化安知彼 扶搖特寄將 詩家才力似 奮發自成章

「實境」

<清澗之曲>
忽見幽人在 相逢是澗湄 清漣憑晤對 曲折寄遐思
細水花浮處 微泉雨過時 緣溪行暗徑 隨步玩晴漪
宛轉留宜住 彎環適所之 贈將金谷序 賦就考槃詩
匹練懸雙瀑 修篁夾一籬 道心如可見 握手烺遲遲

<碧松之陰>
濤聲來澗曲 千丈碧森森 偃蓋松何古 參天鶴在陰
此間宜築室 是處可彈琴 伴我添青蔭 移人見道心
盤桓陶令趣 高臥謫仙吟 閒看存真性 相逢有足音
聽風時柱杖 落影快披襟 踏遍幽懷暢 虬枝好挂簪

<一客荷樵>
古道行行處 乾坤有老樵 析薪時采采 負善路迢迢
緩步穿花澗 長歌渡石橋 松杉雙擔壓 簑笠一肩饒
烟雨頻操斧 林泉漫掛瓢 夕陽歸去晚 空谷足音遙
山色分朝暮 人間慰寂寥 方今王道重 學問至芻堯

<一客聽琴>
客有相逢者 虛齋獨弄琴 曲憑高士聽 情為故人深
延佇思涼月 橫眠伴綠陰 落花空抱怨 流水遇知音
領略從中趣 分明太古心 予懷何渺渺 其德自愔愔
我愛傳清響 君宜愜素襟 幽篁誰兀坐 長嘯出疎林

「悲慨」

<招憩不來>
慷慨悲歌日 英雄志未灰 每思招爾憩 莫肯惠然來
邇室人千里 何時酒一杯 甘棠精舍下 叢桂小山隈
僵任袁安臥 狂為阮藉哀 舊交愁我絕 新賦倩誰裁
豈有烟霞癖 而無松竹媒 相期終不見 膽望獨徘徊

<百歲如流>
人生一日歲 三萬六千期 過隙光陰易 如流日月知
悠哉聊以卒 逝者歎夫斯 忽忽貽伊戚 滔滔悔自遲
河清難俟矣 老去復何為 不比分金惜 寧存止水思
桑榆應巳晚 晝夜本無私 努力加鞭上 陽戈返莫追

<壯土拂劍>
思八風雲壯 英才若個雄 提來三尺劍 挽勝六鈞弓
拂拭星精歛 韜藏電影融 力非遊俠尚 光欲斗牛沖
善相推秦客 行神在沛公 十年須養氣 百戰計圖功
名訐將軍賣 途嗟烈士窮 虎賁逢治世 脫去協和戎

<富貴冷灰>
至此心偏冷 何期富貴來 功名千古事 志氣十分灰
白璧應歸趙 黃金漫置臺 是誰燒刧火 渾不著纖埃
北阮羞誇俗 南柯夢許該 浮雲還等視 蠟燄巳先摧
於我誠何有 由他笑不才 斯文天未喪 陋巷一顏回

<蕭蕭落葉>
枯樹經霜候 三秋葉盡焦 落時驚片片 吹出覺蕭蕭
一夜西風緊 千林玉露凋 相看愁脫木 臥聽舞迴飈
幾度紛紛掃 無聲瑟瑟飄 洞庭流水急 赤壁暮烟銷
極目恣遊樂 空山送客樵 詩情如畫裡 此景助淒寥

「形容」

<風雲變態>
思薄風雲上 形容變態殊 雌雄原有辨 糺縵抑何紆
逸志淩清漢 長懷入壯圖 重霄真善幻 萬里不漫糊
旋見鴻毛遇 還看玉葉敷 奇情誠莫測 神化更難摹
龍虎相從類 乾坤得氣孚 熙朝覘際會 鵬翼任摶扶

<花草精神>
不盡形容致 詩才擬逼真 者般花世界 都是草精神
陌上含思重 池邊得句新 霏微三月雨 活現一時春
奪目光如錦 芳心翠作茵 玉樓人看到 金埒馬嘶頻
面似紅爭艷 衫同綠並勻 相輝相映處 著眼趁芳辰

<海之波瀾>
詩才誰似海 筆底起波瀾 疊鼓遙翻勢 浮天動地看
鮫宮誇富有 鯨浪博奇觀 柱認中流急 迴應既倒難
三山初出日 百谷渺驚湍 氣象曾輸陸 文章競仰韓
層樓憑蜃結 千里任鵬摶 鉅手能推助 濡毫眼界寬

<山之嶙峋>
山從人靣起 矗立上空冥 具有嶙峋勢 能成宕客形
峨眉時吐秀 華頂欲通靈 百丈飛來峻 千尋走不停
崖根盤屈曲 石骨透瓏玲 馬耳雙尖插 螺髮一色青
連雲分列岫 聳翠自開屏 五嶽真圖在 何人為刻銘

「超詣」

<清風與歸>
一片雲行白 清風擬共邀 載歸洵可美 和與定非遙
隴上思高卧 溪邊送暮樵 半空生疊疊 兩腋覺飄飄
拾蕙香凝袖 哦松暗透寮 故人來幾度 小隱許誰招
何物堪持贈 憑虛度寂寥 穆如聯雅意 去望路迢迢

<亂山喬木>
儼若詩情繪 緣知品詣超 萬山堆歷亂 古木聳維喬
巖壑都蒼碧 松杉盡鬱寥 千峰看競秀 百尺欲干霄
曲磴橫溪澗 虬枝壓石橋 楸枰相對奕 鹿徑有歸樵
疊嶂雲連塢 層巒翠束腰 高吟曹植句 賦手記岧嶢

<碧苔芳暉>
喬木森森古 山林暮景蒼 苔痕封嫩碧 暉影吐晴芳
一徑鋪金色 千峰麗玉光 香苞含晚翠 紅葉戀斜陽
露染新莓綠 霞飛夕照黃 護松憑鶴啄 泛草伴鴉翔
滑石斑斑點 游絲裊裊揚 小橋分路處 回首白雲鄉

「飄逸」

<緱山之鶴>
緱氏山頭鶴 高情上九霄 出羣原矯矯 得勢獨飄飄
太子神同逸 蘇仙句亦超 青天聞一唳 紫玉弄雙簫
羽客還憑跨 時人漫許招 三秋傳露警 隻影試霜楆
駕任孤巔駐 辭將別路遙 詩心如脫化 鳧鳥擬追喬

<華項之雲>
太華山頭立 飛雲起建標 因風吹絕頂 結彩鎖層霄
菡萏香中吐 芙蓉朵上描 浮空蒸玉井 杼軸展金翹
千瓣開紅蕊 三峯簇絳綃 卷舒環翠岫 呼吸透淸寥
李白青天近 公超霧市遙 詩情如可托 酥嫩半胸饒

<高人惠巾>
高人丰度好 逸致應飄飄 其惠知誰領 吾巾著自饒
光明需白氎 淡薄勝烏綃 雅合華陽戴 全憑小隱招
挂瓢如我願 洒酒許相邀 角為林宗折 名從僕射標
簪花仍熨貼 爛醉獨逍遙 孰是幽居客 翛然避俗嚚

「曠達」

<日住煙蘿.
詩懷推獨曠 其樂復何如 樽酒陶情外 烟蘿結伴初
留人宜小住 坐我得閒居 一抺煎茶後 三間補屋餘
霏微千縷細 窕窈幾枝疏 明月方穿徑 枯籐徧繞盧
放懷遊澗壑 縱意適林墟 四壁雲山合 幽人得所於

<花覆茅簷>
茅屋三間小 繁花半覆簷 蘿牽新綠補 蕋發嫩紅添
影向亭前宿 香從壁上黏 陰濃低壓檻 春永暗垂簾
籬角棋籐蔓 牆腰弱柳纖 游來蜂不禁 罩處蝶爭潛
入戶疏枝亞 當窗細雨霑 齋居情自曠 片片落書奩

<杖藜行歌>
達入高致遠 曠野緃情過 緩緩攜藜杖 行行唱浩歌
手持青竹瘦 響遏白雲多 一路棕鞋穩 連朝羽扇和
攀籐扶曲節 緣岸踏青莎 屧向花間步 詩從月下哦
時還思醉酒 日欲住烟蘿 自在遊行處 輕衫拂芰荷

「流動」

<若納水輨>
悟徹圓機妙 詩從匠意求 輨端何善運 水勢欲長流
曲緒泉如湧 靈心挈若抽 吐詞源自活 汲古綆還修
宛爾神靡定 翻成挽不留 量非升斗納 轉待轆轤收
玉軸聯吟處 銀床得句秋 蒙莊仍善喻 鑿木試相投

<若轉丸珠>
宛爾詩情動 神工妙轉旋 丸流原不墜 珠溜擬同圓
小此蜣蜋智 休教垤螘穿 脫應乂手後 跳在走盤先
弄去空中箇 吟成唾裡篇 風生思下坂 月蒲吐前川
漫說甌臾止 從教照乘鮮 天機原一片 渾不落言筌

<來往千載>
千載吟懹動 更番迭唱酬 往來無定局 歲月本如流
傲我羲皇侶 憑誰杖履遊 此身疑夢蝶 斯世等浮鷗
詩酒名山業 英雄盖代謀 鶴齡知可算 駒隙應難留
時序常相送 狂歌且自由 依稀風物舊 五百共春秋
—.—.—.全文完 —.—.—.


末學從【中國文學家大辭典】摘錄司空圖的生平如下:
司空圖(公元837-908)字表聖,河中虞鄉(今山西虞鄉縣)人。生於唐文宗開成二年,卒於梁太祖開平二年,享年七十二歲。
咸通中,登進士第,為殿中待侍御史,後遷禮部員外郎。…..天下大亂,隱於中條山之王官谷,自號耐辱居士,日與高士名僧遊詠。晚年為文,尤事放達。朱全忠奪唐祚,召為禮部尚書,不起。哀帝被殺,圖聞,不食而卒。
著有文集三十卷,詩品二十四,以四言韻語寫詩的意境,平奇濃淡,無體不備。

另抄錄與司空圖同時的名僧贈詩四首:

<寄華山司空圖> 僧齊己
天下艱難計,全家入華山。幾勞丹詔問,空見使臣還。
瀑布寒吹夢,蓮峰翠溼關。兵戈阻相訪,身老瘴雲間。

<寄華陰司空侍郎> 僧尚顏
劍佩已深扃,茅山岳面亭。詩猶少綺美,畫肯愛丹青。
換筆修僧史,焚香閱道經。相邀來未得,但想鶴儀形。

<寄華山司空圖二首> 僧虛中
 其一
門徑放莎垂,往來投刺稀。有時開御札,特地挂朝衣。
岳信僧傳去,仙香鶴帶歸。他件二南北,無復更衰微。

其二
逍遙短褐成,一劍動精靈。白晝夢仙島,清晨禮道經。
黍苗侵野徑,桑椹污閒庭。肯要為鄰者,西南太華清。


    天下文壇  天下文壇 xianyun  2005-05-08 20:27
http://yuhsia.com/ccb/index.pl

  


老去紅塵無所念  白雲未必若吾閑
回覆:  漫談中國詩學在網.        第 3 樓 

   xianyun




天下新星
積 分:115.6
貨 幣:115.6
發帖數:93
來 自:谁都知道

 

   時間:2005-05-08 20:29    編輯主題 引用回覆 檢視作者資料 給作者發悄悄話 檢視作者的所有帖子 版主操作 刪除主題    到頂端

   漫談中國詩學在網.
   摘自 天下文壇   xianyun  2005-05-08 20:29
http://yuhsia.com/ccb/index.pl

1 此貼您已經花了1 園閱讀費,可以閱讀 *@@* 了,要看仔細
貼主共投資了 10 園血本,每份定價 1 園出售
貼主目前虧損 -9
購買者1人
  1 1

漫談中國詩學在網路上之病

一、前言
e時代的光臨,也帶動中國詩學文化發展的新趨勢。網路上的古典詩詞如雨後春筍,發展蓬勃,但也引起一些詞長的憂心。【天下文壇】網站貼了乙篇「燥」、「假」、「僵」、「唬」、「生」、「油」、「浮」、「散」的「網路詩詞八病」。

末學依其內容,擷取要點,每病自綴成八字句:
(一)、「重意輕律才追李白」的「燥」。
(二)、「東施效顰中無心源」的「假」。
(三)、「仿古成癖僵化成風」的「僵」。
(四)、「尋章摘句中無情境」的「唬」。
(五)、「典故疏離時語滯澀」的「生」。
(六)、「狀物言情敷淺油滑」的「油」。
(七)、「拼湊麗辭借屍還魂」的「浮」。
(八)、「詩潮詞海無一不涉」的「散」。
末學於網路上學習詩詞,得到先進們的指導,獲益良多。但所指「網路詩詞八病」,也深有同感。以下僅就所遇到之「病」略舉數例,簡述如下:

二、簡述

(一)、崇尚古體輕蔑格律
末學於某一詩詞網站,針對一位年輕網友認為「格律的東東千萬別先學」,提出相反的意見。我說:「台灣的詩教,無論『學院派』、『民間派』多主張學詩宜重格律,要依平仄音韻,字斟句酌的格律創作。並認為不講求格律的古體詩,易學難工。故在擊缽聯吟大會上,堅持格律創作。而且有的詩會將格律寫成軟體程式輸入電腦,先以之過濾詩稿。發現『出律』,則予淘汰,儘管您的詩寫得多好,也無緣受到評審了!」
那位網友的回覆卻火冒三丈出言不遜:「請問您是先學會語法再說話呢,還是先在母親懷裏咿呀幾年?道理是很平實的,至於格律,本是為了詩歌更有韻味才歸納出來,到杜甫方才法度森然。我們不妨讀讀唐以前的古風,古詩,雖不協律,卻依然鏗鏘,李白的古風,更是如此。所以,好詩並不是非要講究格律。」
其實末學並非強調古典詩格律的詩孰重孰輕問題,只是說明台灣詩壇的現況而已。沒想到他反應竟如此激烈。無怪乎網路上的詩作,天馬行空,粗製濫造。這對中國詩學的發展不無影響!

(二)、國學基礎淺,卻儼然以詩家大師口吻評詩
(甲)貼拙作「七十抒懷」七律乙首:
豔陽奄忽照康莊,曾曆風狂雪上霜。
生逢七秩空思切,世越千禧亦喜狂。
夢斷殘更星斗轉,聲尋空谷足音亡。
掬雲撈月桑榆路,燈火闌珊影渺茫。
一位頭銜號稱版主的居然回應:「不解『奄忽』、『七秩』?」。
並要求:「建議少用生辟字,若用請加注。這樣便於理解詩意。」
評結聯曰:「結聯前一句大好。結句弱,沒壓住陣。」
總版主則作相反之評:「掬雲撈月桑榆路,燈火闌珊影渺茫」==>不錯。
為了使那位版主瞭解總版主對結聯所評,末學更進一步作以下的回應:
竊創作結聯「掬雲撈月桑榆路,燈火闌珊影渺茫」的含意:垂暮之年流連于自然美景的生活,尋詩琢句,卻覺難臻境界;
出句基於朱敦儒「鷓鴣天‧西都作」詞:
「曾批給露支風敕,累奏留雲借月章。」以及李白醉酒舟中跳入水中捉月而亡的傳說。
對句則源於王國維【人間詞話】中,引用辛棄疾「青玉案‧元夕」:「眾裏尋它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曬闌珊處。」喻為成就學問的第三境界。
按王國維認為第一境界是「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第二境界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竊則將之作為習詩過程的三層境界。
(乙)貼拙作「秋夜耽詩」絕句:
中宵夢斷凜秋清,風竹鳴枝脆似瓊。
遮莫衰顏蛛網織,耽吟獺祭曉窗明。
版主建議:
『中宵夢斷[凜]秋清,風竹鳴枝[脆]似瓊。
[遮莫]衰顏蛛網織,[耽吟獺祭]曉窗明。
請試著把[ ]中字詞改一下看!』
想必版主對[凜]、[脆]、[遮莫]、[耽吟獺祭]這些字詞很生疏。末學只好解釋如下:
[凜]秋:寒秋也。楚辭宋玉「九辯」:「皇天平分四時兮,竊獨悲此凜秋。」
[脆]是形容竹枝因風而發清脆(如玉)之聲。(瓊是玉的意思)。
[遮莫]猶云盡教、不論之意。
杜甫詩:「久拚野鶴如雙鬢,遮莫鄰雞下五更。」
岑參詩:「別君只有相思夢,遮莫千山與萬山。」
[耽吟獺祭]: [耽吟」是耽於搜詩。「獺祭]出自李商隱。
清‧王漁漁洋:「獺祭曾驚博奧殫,一篇錦瑟解人難。」
此句比喻苦吟至天明的意思。
本版既名曰【詩風詞韻】,竊正在學習之中,以唐詩宋詞為源,不免有效顰之作。
很想遵版主之囑「試改」以上幾個字,但限於才情,礙難應命,請原諒!
以後還盼多賜指教以開茅塞!
另一位版主回應:「原來『獺祭』是有典故的,謝了!」
連基本國學修養都不夠,還擔任古典詩詞版主。如何能提升中國詩學?
(丙)貼拙作「江干晚眺」七絕乙首:
斜陽雁影眾帆歸,淺渚漾波鳧鷺圍。
醉看彤霞嵌碧落,遙聞寺磬蕩霏微。
版主評一:前兩句已經提到海(水)了,第四句又起小雨(霏微:霧氣、細雨瀰漫朦朧的樣子。)水是不是多了點?(語氣如小學老師責問童蒙)
末學回應:
「霏微」依【辭源】的第一解是「猶朦朧」。例:南朝梁王僧孺「王左丞集侍宴詩」之二:「散漫輕煙 轉,霏微商雲散」。
但韓愈詩句:「浩蕩乾坤合,霏微風象移。」﹝亦指﹞濛濛細雨(第二解)。末學詩中的「霏微」係依前解。
版主評二:[鳧鷺圍] 三字韻腳不穩。
末學回應:
淺渚漾波鳧鷺圍
仄仄仄平平仄平(拗救)
為避此句「波」字犯孤平,將第五字用平聲「鳧」拗救之。找了一些有關「拗救」的理論與版主共享:
※、張夢機教授【古典詩的形式結構】七言仄起落句:
「仄仄平平仄仄平」之拗救。七言拗第三字者,必須用仄, 則第五字就必須用平聲救轉,才算諧律,如:
夜夜月明聞竹枝(許渾「下第懷友人」)
三十六宮秋夜長(徐凝「漢宮曲」)
※、簡明勇教授【律詩研究】四種基本平仄式分析就有 :「仄仄平平仄仄平」式(詳原書P51)
按此句末學曾改為「遠浦嵐籠鳧鷺圍」。
版主又評曰:「嵐」屬山氣,不在水湄。
末學回應:
南朝齊謝眺<謝宣城集>中的[臨楚江賦]:「爰自山南,薄暮江潭,滔滔積水,褭褭霜嵐。」
【辭源】將「嵐」解作「霧氣」。末學亦依此解。
版主求好心切,訓曰:
在詩意的鍛鍊上還要下工夫!
末學虛心回應:
正學習中。爾後當遵版主之教誨努力下工夫!以符厚望。

(三)坐井觀天,出言無狀
貼拙作「浪淘沙‧秋懷」詞乙闋:

碧落托冰盤,秋至宵寒。
千峰幽壑抹嵐煙。
猶憶小樓吟詠趣,難忘纏綿。

幽澗咽潺潺,冷月啼鵑。
爭堪蕭颯對無眠。
長嘯對空排塊壘,斷雁盤旋。

雖然獲得三朵大紅花。但有兩位頭銜「掌櫃」者(即版主),卻持相反之評。一位說「啼鵑是春天的鳥,寫秋就不合了。」並說「杜鵑鳥是中原鳥。」
另一位卻語帶譏諷地說「鳥兄點著穴道了。」
孰知【臺灣鳥類鄉土志】中有記載:「在臺灣,杜鵑為稀有的冬侯鳥。牠們繁殖於東北亞、華東至西南部、喜馬拉雅山區。」
末學賦「詩贈兩位掌櫃」五律一首,貼在好友網頁留言版上一吐為快:
子規棲息地,只合在中原?
冷月籠霜徑,疎林失血痕?
啼鵑如入詠,點穴欲迷魂?
孔府聞蛙鼓,閑看煙樹昏!

注:血痕:即杜鵑泣血。
孔府聞蛙鼓:南齊孔稚珪門庭之內,草萊不剪,中有蛀鳴。
並且回應規勸那位掌櫃:「『鳥兄點著穴道了。』語帶譏諷!不免令竊尷尬,敬盼諸詩家評詩時宜遵『蘊藉』之旨……。」

三、結語
以上所舉只是冰山一角,不能不說是古典詩詞在網路上生存發展的大障礙,亟請詩壇先進及熱心創設詩詞網站的壇主們不容忽視。末學認為慎重遴選詩詞版主刻不容緩。而鼓勵優秀愛好詩詞人士,加入寫作行列,提升詩詞水準,「以良幣驅除劣幣」,亦是最佳的途徑。庶幾方可使中國詩學文化在網路上步入正軌,繁榮滋長。
其實國內外亦不乏優良詩詞網站,如【天下文壇】、【網路古典詩詞雅集】等都聘有評詩高手。(【世界詩詞論壇】已更新版面中)。大陸的【國學網站】【唐詩宋詞】等網站提供詩詞資料搜尋。網路無遠弗屆,甚多詩詞網站都貼有古藉詩詞資料足供流覽、複製或下載,隨取隨用。無異如汗牛充棟的家庭圖書館。
最後謹以網上研讀創作古典詩詞抒感五律乙首(舊作)權充本文結語:
「夜讀」
螢屏有洞天,滑鼠賽靈仙。上網蒐經典,潛心沐聖賢。
神馳滄浪水,懷騁岱宗巔。藻思夢腸出,櫺軒紅日然。

(本文被選載在【中國詩文選集「文選篇」】台灣地區「中國詩人文化會主編」)
詩詞網站上不乏詩家大作,卻也遭不知天高地厚者妄評。
例如「一得愚生」先進於某詩詞網站貼<登高>七律乙首:
登高倍覺晚風親,山色湖光各有神。
白鷺逐舷翻個個,蓼花搖岸去紛紛。
泉聽野老堪濯耳,酒試新醅尤醉人。
人或開懷歌好句,我寧負手看流雲。
有位詩友回應:
「結句“我寧”挺彆扭的。」
他可能不解“我寧”的意思。
末學作以下回應:
「“我寧”有『我寧願』的意思。
『人或開懷歌好句,我寧負手看流雲。』
是令人激賞的對偶好聯。」

另一首七律<晚秋>
侵霜巾襪晚來寒,孤雁天邊憎海寬。
一片浮雲風掃盡,半山空翠葉搖殘。
更無新雨漲枯井,豈有清泉洗病肝。
我與秋光俱落寞,當時春景未貪看。
居然有頭銜「版主」者評曰:
「第2句,『憎海寬』沒道理!」
末學針對該「版主」回應:
「『孤雁天邊憎海寬』
對末學來說,涵義殊深!
非親身經歷者自難體箇中況味也!
好詩!收錄在【詩詞拾穗】中學習。」

評者既難理解體會詞語、詩意,不虛心求教,反以
「挺彆扭」、「沒道理」粗魯字眼貽笑大方!
寧非網路詩壇之咄咄怪事!
末學非文學出身,只是酷愛「溫柔敦厚」的古典詩詞而半路出家,
故一直抱著謙遜態度向詩壇先進討教。惟限於才情,甚少塗鴉。
敬盼詞壇先進們不吝賜教!

    天下文壇  天下文壇 xianyun  2005-05-08 20:29
http://yuhsia.com/ccb/index.pl

  


老去紅塵無所念  白雲未必若吾閑
 
社區在線 841   發表主題 發起投票 | 關 閉 窗 口
回覆標題:
UBB 標籤:
縮放輸入框: 5 6

回覆內容:
   UBB 標籤說明  [表情分頁] [表情全顯]
表情圖片:

讀取表情圖片中......
會員代號:  會員密碼: 
貼圖 URL: (可自動分析圖片連接)
連接 URL: (可自動分析多媒體連接)
 附件 :  附件說明:  
附件上載限制在 200 K 以內
 回覆選項:  限註冊會員 HTML代碼  限積分 以上




Powered by CCB Version 201105 © 2007-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ed in cpu:10 ms, page:19 ms,Read:14, Write: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