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首頁 最新帖子 主題搜尋 社區娛樂 資料修改 會員註冊 會員登錄 離開系統 
兩頭蛇說
留言簿 精品區 我的主題 我的檔案萬年曆
天下文壇 > 古文專區 > 兩頭蛇說   塌鼻子先生  雨花台 jrping  
發表主題 發起投票 | 關 閉 窗 口   
  發帖人 主題標題:  兩頭蛇說       回覆數: 3 點數: 760  第 1 樓 

   jrping




討論區負責人
積 分:656
貨 幣:632
發帖數:99
來 自:金門縣

 

   時間:2008-08-28 10:36    編輯主題 引用回覆 檢視作者資料 給作者發悄悄話 檢視作者的所有帖子 版主操作 刪除主題    到頂端

   兩頭蛇說
   摘自 天下文壇   jrping  2008-08-28 10:36
http://yuhsia.com/ccb/index.pl

孫叔敖者,為春秋時代楚國宰相。幼時,與朋黨戲田野,見兩頭蛇,以其可怖,皆怛然駭之,莫不啼呼走匿,紛作鳥獸散。惟敖獨以為不祥,恐禍延不止,殺蛇埋之。蓋兩頭蛇為蛇之病者,非僅嚙人,觸草木盡傷而已,以其時所見者,為必死無疑說。

若知蛇乎,蛇為爬蟲類,無足、卵〈胎〉 生,性溫、靜喜曲捲其身,動則以彎曲線型匍匐前進,蛇之毒者頭為三角,常見如雨傘節、龜殼花、鎖鏈蛇、百步蛇、眼鏡蛇、赤尾青竹絲等。周鐘瑄修「諸羅縣志」謂:「蛇,毒蟲也。其舌雙,其耳聾、其聽以目、其毒在涎…。」種類繁多,蛇體不同,蛇性亦異。

蘇軾「答李端叔書」有言:「木有癭、石有暈、犀有通、以取妍於人,皆物之病也」。兩頭蛇亦然,為蛇之異者,因其稀罕,固為世人所珍愛。

就自然、生物界而言,兩頭蛇始生於細胞生長異常,由單一而分裂成多核,進而無限制分裂、蔓延,或因染色體基因突變,終將夭折或成癌致死。以蛇論,兩頭蛇有如兩頭馬車,身心同而思想異,彼此拉扯,難取協調致加速身體分裂而亡。比人則隱喻,罹患兩頭蛇病症者,即有言清行濁,利己損人,暗中箭、肚中毒、笑裡刀,見風轉舵,或左右逢源以取巧者之謂。

吾嘗問蛇類專家,以蛇之毒焉不趕盡殺絕,以杜後患。其曰:蛇歸為毒者,以生態言,並無礙萬物之滋生,若不相侵犯,蛇無害於人,人且有害於蛇。蛇現今之為害以倍小,不若人藉其名(兩頭蛇)之為害以倍大,吾不見蛇久矣,況乎毒蛇,焉用殺。其突反問吾曰:「世惟有欺蛇者,豈有被蛇所欺乎!」,吾俯而不語,久則反駁曰:有之,觀乎柳子厚「捕蛇者說」一文「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觸草木盡死,以嚙人,無御之者…有蔣氏者,專其利〈捕蛇〉三世矣,問之,則曰:吾祖死於是,吾父死於是,今吾嗣為之十二年,幾死者數矣」。再有「悍吏之來吾鄉,雖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嘩然而駭者,雖雞狗不得寧焉。」之描敘。於乎,蔣氏以蕃養毒蛇而亡其二代,今蕃殖有成,不為生計,而僅賴以拒悍吏之前來搜刮民財,阻擾橫徵暴斂之苛政而已,倘以之論,世豈無欺人之蛇哉!言畢,猶信吾言之不誣也。

人生在世有類兩頭蛇者,吾觀其為腳踏兩條船,見風轉舵者;其為望風披靡,以待東山再起者;其為明於卑躬曲膝,卻暗於委曲求全,待價而沽者,此皆罹患兩頭蛇病灶。反觀孫叔敖殺兩頭蛇,斬草除根後,不意春風吹又生,該蛇身亡而影(形)存,溯及春秋迄今二千七百年,其影響可謂大矣。

唉!世人不思孫叔敖所以殺兩頭蛇之因,而一昧訴諸兩頭蛇之所以被殺之由。蛇若有知,必當吐信而探問,且吾亦意欲有所詢。而後者每被藉以其毒害禍延於人而曰應殺。惟所可知者,禍害未必出於蛇身,所可聞者,蛇不必怪於已之毒,若毒之乎?則人心險惡之毒豈未有甚是蛇者乎!故為之說。




   [ jrping 2008-09-01 10:23 編輯 ]
    天下文壇  天下文壇 jrping  2008-08-28 10:36
http://yuhsia.com/ccb/index.pl

  



回覆:  現今大陸有專門養蛇為.        第 2 樓 

   雨花台




討論區負責人
積 分:3181
貨 幣:3180
發帖數:885
來 自:Unknow

 

   時間:2008-08-31 07:01    編輯主題 引用回覆 檢視作者資料 給作者發悄悄話 檢視作者的所有帖子 版主操作 刪除主題    到頂端

   現今大陸有專門養蛇為.
   摘自 天下文壇   雨花台  2008-08-31 07:01
http://yuhsia.com/ccb/index.pl

現今大陸有專門養蛇為業者 且多是毒蛇 稍有疏忽將有性命之虞 以捕蛇為業者 當亦甚多[CCB]23[/CCB]




   [ 雨花台 2008-08-31 07:03 編輯 ]
    天下文壇  天下文壇 雨花台  2008-08-31 07:01
http://yuhsia.com/ccb/index.pl

  



浮舟千仞壑  總轡萬尋巔  
回覆:  所論的是        第 3 樓 

   秋靈




天下閒人
積 分:67341
貨 幣:67341
發帖數:14826
來 自:天下

 

   時間:2008-08-31 08:26    編輯主題 引用回覆 檢視作者資料 給作者發悄悄話 檢視作者的所有帖子 版主操作 刪除主題    到頂端

   所論的是
   摘自 天下文壇   秋靈  2008-08-31 08:26
http://yuhsia.com/ccb/index.pl

倒數第二段末「」「...該蛇身亡而影(形)存,溯及春秋迄今二千"年"七百年,其影響可謂大矣。 」
"又"?
    天下文壇  天下文壇 秋靈  2008-08-31 08:26
http://yuhsia.com/ccb/index.pl

  


若問今生情何似,潔出塵泥一朵蓮。
回覆:  影響力道        第 4 樓 

   jrping




討論區負責人
積 分:656
貨 幣:632
發帖數:99
來 自:金門縣

 

   時間:2008-09-01 10:17    編輯主題 引用回覆 檢視作者資料 給作者發悄悄話 檢視作者的所有帖子 版主操作 刪除主題    到頂端

   影響力道
   摘自 天下文壇   jrping  2008-09-01 10:17
http://yuhsia.com/ccb/index.pl

謝謝秋版主 愚見為:
春秋時已發現兩頭蛇,且已身亡(有形),而兩頭蛇被引用為成語或比喻(無形),自春秋迄今2700年。 不論現今是否再現兩頭蛇,如比而較之(無形之影響力道大於有形實物)。
    天下文壇  天下文壇 jrping  2008-09-01 10:17
http://yuhsia.com/ccb/index.pl

  


 
社區在線 658   發表主題 發起投票 | 關 閉 窗 口
回覆標題:
UBB 標籤:
縮放輸入框: 5 6

回覆內容:
   UBB 標籤說明  [表情分頁] [表情全顯]
表情圖片:

讀取表情圖片中......
會員代號:  會員密碼: 
貼圖 URL: (可自動分析圖片連接)
連接 URL: (可自動分析多媒體連接)
 附件 :  附件說明:  
附件上載限制在 200 K 以內
 回覆選項:  限註冊會員 HTML代碼  限積分 以上




Powered by CCB Version 201105 © 2007-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ed in cpu:1 ms, page:1 ms,Read:14, Write: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