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首頁 最新帖子 主題搜尋 社區娛樂 資料修改 會員註冊 會員登錄 離開系統 
太武山 并序
留言簿 精品區 我的主題 我的檔案萬年曆
天下文壇 > 古文專區 > 太武山 并序   塌鼻子先生  雨花台 jrping  
發表主題 發起投票 | 關 閉 窗 口   
  發帖人 主題標題:  太武山 并序       回覆數: 3 點數: 1357  第 1 樓 

   jrping




討論區負責人
積 分:656
貨 幣:632
發帖數:99
來 自:金門縣

 

   時間:2008-03-10 09:14    編輯主題 引用回覆 檢視作者資料 給作者發悄悄話 檢視作者的所有帖子 版主操作 刪除主題    到頂端

   太武山 并序
   摘自 天下文壇   jrping  2008-03-10 09:14
http://yuhsia.com/ccb/index.pl

明神宗萬曆.進士曹學佺曾云:「浯江斷嶼入海水,仙人倒地臥不起」;因此故,太武山別稱「仙山」,俗稱「大山」。其山脈穿波,迄青嶼始突起三小山,迤邐之結石,變態萬千,故另有「峻嶒皆石,狀若兜鍪(音多謀,古代戰士戴的頭盔)」之描述;其山勢曲折縈紆,似印章篆刻,又有「海印」之為名。每年農曆正月初九天公生辰,金門民俗除作粿祭天外,尚有齋戒沐浴,步行斯山海印寺進香之盛會。

太武山,為花崗片麻岩(變質岩)形成,以高度言,標高二百五十三公尺,概屬丘陵之列。唯其氣勢磅礡,能與雲層齊天;其幽邃景色,比擬世外桃園。考諸島形中狹,東西端較寬,直向約二十公里;南北向最長處在東,約十五公里;中部狹處僅三公里,形如金錠(狀似啞鈴);西距廈門外港約十公里,東距台灣約二七七公里。斯山則位處東半島之中部。

端暇無憂,輒結伴前往,驅車玉章牌樓會合,或自屏東處入口。約三五好友,健行或踏青,登山或徒步者,倘佯於山溪澗路,溜連於蜿蜒夾道;或汲取桃金孃、夾竹桃、野牡丹、矮牽牛之野味;或更上,目睹攀岩之老榕、聳立之松樹、木麻黃、福建六道木等煥發之英姿。每當魂遊魄回,精凝氣聚;意之所極,夢亦同趣。

太武山區,以戰役紀念館、風景據點及各項軍事工程名世。前者有劉玉章銅像亭、鄭成功奕棋處、「倒影塔」下所立之石碑上,有「金門建縣九十周年暨世界金門日宣言」全文、及蔣緯國所題「梅園」;後者有先總統蔣介石親題「毋忘在莒」勒石、巧奪天工之「中央坑道」、具娛樂性質之「擎天廳」,均再證明人定勝天,及金門人堅韌不拔之精神,吾有覺於斯,故感而作賦曰:

太武山,居島東之中,環海臨天;石層風壁,崕然窪然。其勢,高聳入雲霄,斜影無際而映太湖;其脈,東向眺台灣,三面緣岸以望大陸。斯山也,突兀崢嶸,不以培塿為類,不以幕天為席;斯山也,岩堅盤固,非獨孤傲特立,徒有愚公能移。昔因戰地機要,每為駐地軍官,或顯貴達人,上山進香許願之地。今為觀光據點,足供平常百姓,或販夫走卒,登高覽勝尋幽之處。其出入二焉!自屏東軍區入口,或上玉章路,均底於海印寺。

去歲軍人節,春祭忠烈,儀禮肅,軍樂奏,聲破山巔,震人心弦之際,吾感慨係之矣!感疇昔文壇,徐陳應劉,一時俱逝;嘆現今武界,蔣胡章緯,相繼長辭,徒留太武岩山屹立焉。或謂,風不能自為音,附於物而有聲;山不能自為高,攅於土以成形。故颶風變於氣象;山崩起於朽壞,其事出有因矣。吾以是謂,太武之為岩山,現於外者,石層風化,貌多黧黑,其盤於底者,床堅石固,考諸地理,不知更幾百年矣。又以是謂,昔浯島或未因斯山而享譽,唯今島民工作不畏難,生活不怕苦,天性樂觀,曾與斯山共履危亡命運之際,豈未有受其潛移默化且相助者乎?

今年重陽慶,偕妻登太武山,自玉章牌樓出發,山路始寬平坦,繼陡峭漸進。沿途草木青蔥,綠意蕩漾。途經劉玉章銅像,右轉中興在望、鄭成功觀兵奕棋處。後者為一大岩洞,寬敞幽靜,觸景生情,思延平郡王或有「故國在望,猶思登高而止;奕棋於亭,尚懷復明之志」之嘆。旋於迴廊之堤,鳥瞰田野,阡陌縱橫;遠眺大嶝、二嶝,見遼闊台海,波天一色,美不勝收。繼遊仿建之明朝「倒影塔」,塔下有勒石碑文,為兩岸「和平宣言」翰墨。

步抵「毋忘在莒」勒石,此為斯山據高點。攀援登頂,松柏蓊鬱於山峰;風離景近,稻穗翻金亙西東。此際,不覺昏穢盡滌,令人心曠神怡也。蓋吾自陶醉於綠樹盈山,最愛松聲嘀咕穿梭於耳旁;長天遼闊,但喜雲煙繚繞迂迴在他鄉。久而醒,止輒偕妻步下「梅園」,並逕抵山之勝處「海印寺」。

俄而驅車駛抵山頂,見幽泉怪石,苔痕皆綠,知此為人煙罕至之地。拾百階梯而上,至石盤止,見「海印石」在焉!其岩壁多礫石,與「海印寺」高低互峙,或傳聞此石可卜。蹲於石下,箕踞而坐,微風拂之,聲如暗泉颯颯走石瀨;細雨飄之,音似疾風蕭蕭行山崖。立於石,伸展臂膀,手接白雲,白雲飄遊在十指之間;擁抱森林,森林橫亙於綠野之原。輒登斯山之樂,以此為極矣。

詩經曰:「駕言出遊,以寫我憂」;毛傳云:「登高能賦,可以為大夫」;孔子「觀逝川,嘆宇宙大化之不息」;陸機「睹逝波,『傷世何人之能故』」;吾登太武山,輒知斯山有四季之動,唯其能應大地之萬變;而世不免貪樂多歡者,但難於調度以應情。輒吾欲有所詢,問世間情為何物?蓋以斯山之屹立不語,或可以詮釋矣。




   [ jrping 2008-08-29 10:52 編輯 ]
    天下文壇  天下文壇 jrping  2008-03-10 09:14
http://yuhsia.com/ccb/index.pl

  



回覆:  徐陳應劉 未知�.        第 2 樓 

   雨花台




討論區負責人
積 分:3181
貨 幣:3180
發帖數:885
來 自:Unknow

 

   時間:2008-03-10 10:10    編輯主題 引用回覆 檢視作者資料 給作者發悄悄話 檢視作者的所有帖子 版主操作 刪除主題    到頂端

   徐陳應劉 未知�.
   摘自 天下文壇   雨花台  2008-03-10 10:10
http://yuhsia.com/ccb/index.pl

徐陳應劉 未知與太武山何干[CCB]6[/CCB]
    天下文壇  天下文壇 雨花台  2008-03-10 10:10
http://yuhsia.com/ccb/index.pl

  


浮舟千仞壑  總轡萬尋巔  
回覆:  太武山        第 3 樓 

   jrping




討論區負責人
積 分:656
貨 幣:632
發帖數:99
來 自:金門縣

 

   時間:2008-03-11 08:06    編輯主題 引用回覆 檢視作者資料 給作者發悄悄話 檢視作者的所有帖子 版主操作 刪除主題    到頂端

   太武山
   摘自 天下文壇   jrping  2008-03-11 08:06
http://yuhsia.com/ccb/index.pl

謝謝雨版主
太武山為金門最高軍事據點;蔣介石於山頂親題「毋忘在莒」勒石、胡璉、劉玉章為司令官(官拜上將)派駐斯山要塞負責指揮軍事、蔣緯國於斯山梅林所題「梅園」等皆為斯山之常客,號稱蔣胡章緯。四者允武外,亦有文才。是以,此太武山四客,相應於彼曹植所稱「徐陳應劉」文壇四奇,吾以為,語法上乃有比擬之為辭,並兼顧借古襯今之為意也。
胡亂瞎扯尚祈不吝指正 謝謝囉

    天下文壇  天下文壇 jrping  2008-03-11 08:06
http://yuhsia.com/ccb/index.pl

  


回覆:  .        第 4 樓 

   雨花台




討論區負責人
積 分:3181
貨 幣:3180
發帖數:885
來 自:Unknow

 

   時間:2008-03-12 08:52    編輯主題 引用回覆 檢視作者資料 給作者發悄悄話 檢視作者的所有帖子 版主操作 刪除主題    到頂端

   .
   摘自 天下文壇   雨花台  2008-03-12 08:52
http://yuhsia.com/ccb/index.pl

[CCB]6[/CCB]
    天下文壇  天下文壇 雨花台  2008-03-12 08:52
http://yuhsia.com/ccb/index.pl

  


浮舟千仞壑  總轡萬尋巔  
 
社區在線 691   發表主題 發起投票 | 關 閉 窗 口
回覆標題:
UBB 標籤:
縮放輸入框: 5 6

回覆內容:
   UBB 標籤說明  [表情分頁] [表情全顯]
表情圖片:

讀取表情圖片中......
會員代號:  會員密碼: 
貼圖 URL: (可自動分析圖片連接)
連接 URL: (可自動分析多媒體連接)
 附件 :  附件說明:  
附件上載限制在 200 K 以內
 回覆選項:  限註冊會員 HTML代碼  限積分 以上




Powered by CCB Version 201105 © 2007-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ed in cpu:1 ms, page:10 ms,Read:13, Write: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