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首頁 最新帖子 主題搜尋 社區娛樂 資料修改 會員註冊 會員登錄 離開系統 
評聯規範化之路 (常 江)
留言簿 精品區 我的主題 我的檔案萬年曆
天下文壇 > 學術論衡 > 評聯規範化之路 (常 江)   塌鼻子先生  添翠軒  
發表主題 發起投票 | 關 閉 窗 口   
  發帖人 主題標題:  評聯規範化之路 (常 江)       回覆數: 0 點數: 1500  第 1 樓 

   江山如畫




分區管理員
積 分:4775
貨 幣:4775
發帖數:851
來 自:Unknow

 

   時間:2010-01-22 02:03    編輯主題 引用回覆 檢視作者資料 給作者發悄悄話 檢視作者的所有帖子 版主操作 刪除主題    到頂端

   評聯規範化之路 (常 江)
   摘自 天下文壇   江山如畫  2010-01-22 02:03
http://yuhsia.com/ccb/index.pl

評聯規範化之路
常 江

弁言

到11月5日,中國楹聯學會成立整整25年了,中國對聯文化建設的許多工作,都是在學會成立之後才開始,並且堅持至今、繼續發揚光大了的。征聯評聯,就是其中一條亮線,貫穿下來。我從1985年春節開始,參加各地、各種規模的評聯,也已經25年了。個中有許多經驗和教訓,其總結和借鑒的過程,就是評聯規範化的路程。今年8月,我在遼寧朝陽主持了第一次面向觀眾的公開評聯,說明中國楹聯界的主流評審活動,基本定型,完全成熟,並經受住了考驗。這是一個句號,似乎提醒我們這些過來人,可以鉤沉一番這四分之一世紀征聯活動的歷史了。
本想寫一篇《征聯論》,所有的資料被人借走寫書而未還,我就只好憑藉現有材料和可能不準確的記憶,寫寫評聯規則是怎樣一次次發現問題、一步步完善起來的。

萬事開頭難

1983年春節前,舉辦了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次大規模的征聯活動,由於中央電視臺牽頭,影響面很大,來稿18萬2千件。據說,當時請一個連的戰士,剪信就剪了好幾天,後來還有一些整袋子沒拆封的,直接當廢紙處理了。按著這個說法計算,一人一分鐘剪兩封信, 6小時工作,每人一天7百多封,一個連就算來100人,就是日拆7萬封,算2天,14萬封信;出了五個對句,平均一封信中有三個對句,就遠遠不止18萬件了。這次的作品集《迎春征聯選萃》第一版就印了29萬冊。
1984年春節前,舉辦了第二屆迎春征聯,據說來稿17萬多件,我猜想這個數也不是統計出的,而是比照上一年得出的,可能感覺上似乎沒有去年的多吧?
不管數字怎樣,當時來稿迅猛,鋪天蓋地;群眾如此熱衷,出人意料。組織者根本沒有這樣的思想準備,又是五家主辦,到評聯時有些手忙腳亂,也是能夠理解的。
這兩屆下來,造出了氣勢,形成了品牌,也留下了許多問題。1984年11月5日,中國楹聯學會成立,這兩屆的評委劉葉秋、吳小如、朱家溍、白化文、程毅中、毛智漢等又都是楹聯學會的人,當毛智漢(時任主辦單位之一《團結報》總編)建議中國楹聯學會參與主辦第三屆征聯時,很容易獲得贊同,於是,我和顧平旦、曾保泉做了評委,我也從此走上評聯之路。

要有組委會

征聯初期,只有幾家主辦單位共同出人組成了評委會,而沒有其他機構。也許當時人們的想法是:征聯的主要環節是評聯,有評委會就夠了。
我發現,這是一個誤區,至少有三個方面的問題需要解決:其一,部分學者型的評委,善於在給定的若干副對聯中劃定獲獎聯,並進行點評,不願意或者沒興趣或者少能力去管最終評審以外的事情,比如來信拆封,初評人選,評審流程等等;其二,主辦單位不是文化單位,或者雖是文化單位但派出參與工作的是領導而非專家,適合做些組織工作,到評審時在專家面前很少發表意見;其三,有些評前和善後工作,沒有人做,比如全面策劃,征聯發佈(評委常對不合適的征聯啟事表示無奈),時間安排,作業程式,質詢處理,發佈結果,編輯出版,資金使用,酬勞標準等等。
有針對性的解決的辦法是:專家只管評審,組成評委會;主辦單位的領導,組成組委會;成立辦公室,處理所有相關事宜。從第四屆迎春「慰問前線,緬懷英烈」主題征聯(俗稱老山征聯)開始,同時有組委會、評委會兩套機構,分別承擔不同的任務。

誰來初評

來稿拆封之後,進入評審階段。來稿較少的征聯,可以直接交給評委們,比如80年代末委託我們看的「農行行行行行」征聯,一共才百十來副作品,就沒有必要再分什麼步驟了;一般情況下,不能把幾萬副都送評委,要有一批人先期篩選,就是搭建初評的班子。
一開始,人們沒有意識到初評的重要,覺得反正最後有高水準的評委把關呢!第一、二屆的初評人員,主要是編輯、北大文學系研究生和北京勞動人民文化宮對聯燈謎組的人,這在當時是很高規格的了。後來,逐漸認識到初評很關鍵。初評沒評好,許多好聯被淘汰,讓評委擔心,許多差聯竟入圍,讓評委傷眼。評委就像被初評人員牽著鼻子走,無能為力。
發生過這樣的事:初評者發現好聯,另抄一份,署上自己的名字,銷毀原稿,實為「監守自盜」。評聯,作風不正派能行嗎?
發生過這樣的事:初評者拿把尺子對照比較上下聯相同位置上的詞語對仗,其結果是所有的「聯中自對」作品,一律慘遭淘汰。評聯,業務不精通能行嗎?
發生過這樣的事:初評者的名字,赫然在獲獎名單上。我們相信那作品是他自己的,一般讀者也不知道誰是初評人員。但是,這能體現「公平」嗎?
後來為初評人員定了條件,應該是德才兼備;可操作的,是三條:為各級楹聯學會的會員,沒有被質疑過有抄襲等不道德行為,不投稿參賽。

確保初評品質

從1986年「老山征聯」開始,評審就分成三級了。我們也逐步認識到,初評最重要。
開始有來稿,可以開始試初評,即由評委會負責人和初評負責人一起,抽查部分來稿,預測品質,平衡數量,發現其中的問題,提出注意事項,告知全體初評人員。
初評是第一關,大約篩選出百分之五到十。重要的不是保留多少、淘汰多少,而是確保不要「滄海遺珠」,因為再好的作品,也要初評放行,才能最終提交被評委會,而一旦淘汰,沒有人、沒有時間、沒有程式再複查,就永無出頭之日。我經歷過這樣的事:認真的評委審看被初評淘汰的作品,真的挑了一些出來,進入終評,有的竟獲了獎。對於有責任心的評委來說,心中肯定不是滋味,說不清是喜是悲。
為了保證初評品質,制訂了一系列的制度。
登記。以往來稿數一直是估算,初評看了多少,也是良心活。實行登記制度,初評人從辦公室拿走多少份稿件,要登記;交回多少入選、多少不選的,要清點。這可以確保所有的來稿都分配給初評人員。
注記。初評人每人有一個編號,每看完一篇來稿,無論選與不選,都要在稿件上用紅筆(入選)、蘭筆(不入選)注記自己的號碼,以示負責。這可以確保分配出去的來稿都有人過目。
提示。優秀的初評人員獨具「慧眼」,對於自撰聯立意很新鮮獨特的,應徵對句有特殊對法的,或者有可能是抄襲或偷意的,都在原稿上提示,請評委注意。
立檔。對於海外來稿、名人來稿、國家或省部級領導人的來稿,以及其他特殊來信,要挑選出來,另外立檔。據1983年首屆迎春征聯的初評人員講,見到過萬里的作品,是時任全國人大委員長的萬里,還是重名的萬里?誰也說不清楚,因為沒有立檔留存原稿。
獎勵。對於認真的初評「伯樂」,給予獎勵:如果某位元初評者選中的作品,獲得了一等獎,這位初評人可以得到100元的獎金。這個辦法,只在「金利來杯」祖國和平統一征聯中用過一次。

來稿登記

這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程式,其做法有一個發展演變的過程:
最早,不進行登記,只是大致估個數字,因為一是沒有意識,二是數量太大,顧不過來。
後來,順序編號。在信封上按順序標號,按區段劃分(1—500,501—1000,……)給不同的初評人員,便於統計,便於交接,便於追查,便於獎勵。
後來,分省登記。這是只計算數量的辦法。80年代,湖南、廣西來稿最多,90年代以後,湖北、江蘇、山東、河南多起來了。過幾年發現,這個統計意義不大,總結時說一句「除某某省區外,來稿多少多少」更是毫無必要,分省登記便停止了;但有的區別本地區和外地區分別發獎德征聯,也還有必要分開登記。
再後來,作者登記。一般有姓名(筆名)、聯繫方式(位址、電話、郵箱)、來稿數量。特殊有民族、年齡的記載,據說為今後的「總結」提供依據;其實也是意義不大,「參賽者年齡最大的90歲,最小的只有六歲」,能說明什麼?90歲的,作聯就一定困難、水準就一定高嗎?誰能保證六歲的孩子會做對聯、這作品一定是他本人作的?
再後來,連續主辦多次征聯的單位,把作者登記作為一種「資源」,不斷詳盡,不斷補充,並加強聯絡。先是裝訂成冊,或者裝箱存檔,後來及時錄入,製成電子文本。

作品編號

編號,不是一個簡單的計數步驟,正確的、細緻的編號,要含有信息量,這個作品一旦複評通過,進入終評,這些信息量就要起作用了。
最重要的資訊,縱的方向,是順序號,它能保證迅速查找某一件作品;橫的方向,是作者號,它能使評委一眼就能判斷所要選出的兩副作品,是不是一個作者的。
先說順序號。要按著一副作品一個號的原則,順序排列。有次征聯,工作人員把三類作品分別編號,評委看著方便。第一類1,2,3;第二類1,2,3;第三類1,2,3。到評的時候就亂了,主持人請大家看「第三類80號」作品,必然有一番多餘的口舌:「第幾類?」「我看成第二類80號了。」「在第幾頁呀?」後來,有的用A,B,C代替類別,說話省了點力氣,但又多了一個層次。就是按順序,各類劃分數欄位。比如,第一類1—1000,第二類1001—2000,第三類2001—3000。這樣,說「2080」,就不說「第三類80號」了。
再說作者號。每個作者有一個號(在前),與其作品的順序號(在後)結合起來,就是一個完整的編號體繫了。比如,
1—1,2—2,表示前兩個作者,都各只有一副作品;
3—3,3—4,表示第三個作者有兩副作品;
4—5,4—1001,表示第四個作者在一、二類中都有作品;
5—6,5—7,5—635,5—636,表示第五個作者分兩次寄稿,每次都有兩副作品。
如果複評後,只有5號入選兩副(帶作者號),其餘人入選一副(不必帶作者號),就很簡單了:
1(聯文);2(聯文);4(聯文);1001(聯文,放第二類);5—7(聯文),635(聯文)。

擔起複評責任

複評人員,一般是初評負責人和部分評委,是在一定程度上 「可以拿主意」的人。
複評,是一個不可省略、又恰恰容易被忽視的程式,它的任務主要是保證評委會的工作順利進行,為評委提供一份可靠的、清晰的參評作品冊。可靠,指作品來源可靠,文字可靠,經過了仔細校對。清晰,指印刷清楚,版式、字體、字型大小統一,體現公平。這方面看似技術活,實際影響評選。舉個小例子,有次評聯,其中一副聯排版時比其他縮進了兩個格,討論時,這副聯經常「找不著」,試想,當初評委投票時,誰能保證它的票數不會因為「沒看見」而受到影響?
這個作品冊,要體現「保證品質,」的複評思想。為保證品質,要看初評人員的提示,有更明確的評選意圖,確保不能把初評上的好作品給淘汰掉;選中的作品,要能代表此次征聯的水準,不能有硬傷(重字,嚴重出格等)。控制數量,不能把幾百甚至上千的作品,都交給終評委處理,否則,看起來很公正,其實,這等於對評委「疲勞轟炸」,看到最後,可能難分出好壞了。為此,複評結果,必須將數量控制在獲等級獎作品總數的10倍左右,比如,征聯要評出1等獎3名,2等獎6名,3等獎9名,總數18副,就要提供各方面都「過關」的200副左右的作品。
複評的另一個任務,是處理初評時的遺留問題。比如,海外來稿是否都進入終評,進入後是否註明。再比如,「沱牌杯」國慶征聯中,有一人寄來一箱子稿件,大約有4500副,怎麼交評,需要事先有個說法。

評委作品不參評

初評人員不得參賽,評委會成員(俗稱「終評委)怎麼辦?按說,當然更不能參賽了。事情沒這樣簡單。
首先,主辦方希望評委們有作品,並能獲獎,以提高作品的品質,使本次活動上一個檔次。其次,有的評委也希望得到獲獎的機會,展示自己的實力,為了公正,評聯時本人可以迴避。應該說,這兩個願望,都不錯。但是,一定要堅持「評委不投稿」,從根本上把住「公平」這一關。
1986年,北京市舉辦32家老字型大小的聯合征聯,評委後來有個補充名單,其中有市楹聯學會副會長唐棣華先生。可是,初評發現他有作品參賽,水準不低。我直接找到唐先生,和他商量,要麼參賽不當評委,要麼當評委撤回稿件,二者必取其一,魚和熊掌,挑一樣。他想了想說,我參賽吧,能拿一等獎呢!後來,評的結果,真的拿了題「同和居」飯莊的一等獎。
由此想到,評委參賽,到討論自己作品時迴避,不可行;因為在整個過程中,要反覆比較,誰知道什麼時候涉及到哪位元需要迴避的評委呀?
所以,關鍵是評委不投稿,別找麻煩。我是絕對堅持了的。除了1984年,我在介入評聯之前,得了江蘇人民廣播電臺200元征聯獎金外,再沒有得過獎了。許多征聯我不是評委,我也不送稿,免得讓主辦方為難。至於想讓評委留下「力作」或「墨寶」的想法,後來變通為評委題詞,或法書獲獎作品。

評委親屬的參賽資格

有一件事,在我心裡埋藏了許多年,知道事情原委的曾保泉早已作古。1988年,北京市舉行中小學生對聯賽,在報上登出試卷,得分前200名的,再集中筆試,創作對聯。我二女兒在市重點中學師大附中讀初中,自幼喜文,五年級就讀《紅樓夢》了。我是聯賽的評委,本來說好她不參加比賽的,學校為了爭得好名次,讓她參賽。等到開評委會,把經過兩次篩選入圍的50副備選作品送到手中、讓大家選出5副獲獎聯時,我發現了女兒的名字和她的對聯。此時,我如坐針氈,若要求迴避,無異於給其他評委暗示,我只有一種選擇:在議論這副對聯時候不表態。結果,她得了獎,誰也不知道這個姓「成」(我的本姓)的孩子,是我女兒。
這些年來,我總覺得像是做了一件虧心事。
後來發現,在楹聯界,夫妻聯家、父子(女)聯家並不是個別現象,同時獲獎的,也常出現,對於評委親屬參賽一事,就沒太在意。直到有一次去南方評聯,又發生這類事情。
那次評聯,中間休息時,兩位參加初評的評委告訴我,有兩份來稿,通訊位址就是在座一位元評委家的地址,估計是這位評委的家人。因為事先沒有明確的規定,現在也不好取消人家作品的評選資格。幸好這兩篇作品都沒有獲獎,否則,也是出給我的一道難題。

三句話的承諾

那段時間,詩聯界接二連三出現評委獲獎的事;有的作者做了不少對聯,分別寫上妻子、兒女、朋友、同事的名字,誰撞上誰得獎,以致出現了獲獎作者不會做對聯的怪事。
征聯這塊土地,正在遭受污染,蒙受恥辱,讓人痛心!
為了表明中國楹聯學會「公平、公正、公開」評聯的決心,上世紀末,我在擔任評委會主任的時候,在評審開始之前,就非常鄭重地向全體評委提出三個問題──
第一, 在參賽的作品中,有沒有評委您本人的作品?
第二, 在參賽的作品中,有沒有評委您親屬的作品?
第三, 在參賽的作品中,有沒有評委您自己創作讓別人署名的作品?
這樣的問話,使評審會場的氣氛一下子莊重起來,喚起了評委的責任感。一開始,大家不習慣,覺得小題大做,甚至還有點人格不被重視的感覺。因此,對我的「三問」,有時不回答,有時小聲回答。十來年過去了,現在情況完全不同,我每問一句,必定一片答音:沒有!這是向主辦方、向參賽者、向廣大讀者的莊嚴承諾呵!

簽字承諾書

到底還是口說無憑,有幾次比較大規模的征聯,比如鸛雀樓征聯等,事先準備一份「承諾書」,請在座的評委──簽字。立此為據,保存歸檔。
經過幾次簽字,承諾書內容,稍有變化,最後定稿的,大概是這個格式:
承諾書
作為xxxxxx征聯大獎賽的評委,我將公平、公正地參加評審活動,嚴肅、認真地盡到評委的責任,並保證在來稿中沒有我以及我直系親屬的作品。
承諾人(簽字)
年 月 日
其實質性的內容,有兩點改變:一個是「親屬」,改為「直系親屬」, 因為「親屬」的範圍太大了。有些八竿子打不著的親戚來稿,也要評委承擔責任,有失公平。一個是自己創作讓別人署名問題,難以界定,更無法查證。
至少近十年,在實行承諾制以後,原來的不良現象,沒有在我主持過和中國楹聯學會主辦的征聯中再出現。那麼,如果違背了承諾,會怎麼樣?我想可以學學對待足球裁判「黑哨」的作法,一警告,二停吹。

匿名評審

在送交評委的作品中,由工作人員隱去作者的姓名,使評委只面對作品而不面對作者,在實踐中大大增強了「公平、公正」的精神。
上世紀80年代初期,我所知道的征聯,都不是匿名評審的。初評人員看上哪篇作品,就挑出來,集中在一起,就是初評結果;再挑一遍,就是複評結果;於是,一摞原稿送給終評委。我第一次參加全國征聯評選,就是在一堆稿子裡,挑獲獎作品的。
看到原稿,評委的看法常常受到干擾:其一,作者的熟悉程度。熟人很容易被「關注」,好作品自然毫不猶豫地選出;不那麼好的作品則很犯難,和作者熟識,擔心事後要落埋怨;其二,字體工整與否。清秀的字體很容易被保留下來,現在有一位據說經常「抄襲」別人作品參賽的黃某,八、九十年代常獲獎,由於他寫得一手好字,很容易得到初評人員的好感;其三,傳看次數多了,容易丟失,原稿一旦遺失,按評選進程,根本沒有尋找的機會和時間。
到第四屆全國迎春「老山征聯」,複評入選作品列印成冊,在列印時去掉作者,形成匿名。這樣,終評委所見到的,只是編號的作品,評起來很自由,無壓力,少拘束,多公平。只有到獎次確定,反覆比較不再變動的時候,才由工作人員公佈作者;負責掌管作者情況的工作人員或複評人員,肯定要列席終評會的,但是他們在討論時,一般不應發言,以免出現傾向性。
匿名評審,是各類評審大原則,也是一種大進步。

匿名揭曉

1982年全國迎春征聯結果,不署作者,只登作品,而且獲獎作品與其他入圍作品,都不加以區別。不知當時是怎樣考慮的,是不是覺得突出了「獎」和「名」,容易誘發個人主義、名利思想?因為是「文化大革命」後的首次大規模對聯活動,主辦者的「謹慎」,似乎可以理解。
問題是,不能總是這樣匿名揭曉,「不明不白」:到底哪副是一等獎?是誰創作的?不向社會公開宣佈名單,在發獎等環節上就有可能出現問題。總之,後遺症太多。
第二年,果然有了變化,征聯結果,有獎次,有作者,但是有點含糊:共有5個對句,揭曉時不註明獎次,只是在每一對句專家賞析文章中,才知道有「一等獎兩聯」、「兩副佳聯」、「一等獎的下聯」,如果不附帶賞析文章,看不出獲獎聯的,而且,一等獎共幾副,有沒有二等、三等獎,選進書中的是否優秀獎,也不清楚。關於作者署名,是一大進步,體現了作者對作品的冠名權,只是署名數量和獲獎聯數是什麼關係,也有些研究不透。比如這五個征句:
第一對句,獲一等獎2個,署名聯9個
第二對句,獲一等獎2個,署名聯10個
第三對句,獲一等獎1個,署名聯3個
第四對句,獲一等獎2個,署名聯35個
第五對句,獲一等獎1個,署名聯4個

一個獎幾個人得

不斷克服「名利」問題上的「左」的影響,征聯的透明度不斷增加,可以不再遮遮掩掩了,所暴露出的不足和始料未及的事情,也一個一個浮出水面,需要一個一個加以解決。
從第二屆全國迎春征聯開始署名,在全部61副署名的作品中,就有7副特例,署名為兩個人以上,最多的是集句(每逢佳節倍思親),評委選中了獲獎對句是「願得此身長報國」,作者是13個省區加上解放軍共44人。而這多個作者,絕不是我們通常意義上所說的「合作」或「共同創作」。因為來稿數量太多,難免思路相同。
一個獎項多人得,也只是當時的權宜之計,或者說,是沒有辦法的辦法。這種結果,自然留下一些疑問,也有了相應的解決辦法:第一,我從61副作品的署名中,發現3位可能是初評人員,很難說不影響評選的公正性,但它推動了解決評選人員參賽問題。第二,就說「願得此身長報國」吧,獲了一等獎,事後有人問,我也是這樣對的,為什麼我沒得獎。誰說得清楚?很可能初評人員看見這個對句太多,給淘汰了;這聯被評委看好後,哪裡還有時間去堆成小山的「廢稿」裡 「披沙」?後來,征聯主持者們動了腦筋,少出集句對,避免「撞車」,而且儘量不評「大路貨」,選擇那些有獨特視角和意境的作品。第三,當時的獎勵,只是獲獎證書和有「中央電視臺」標誌的紀念品,可能還有中華書局的書,沒有獎金。如果設立了獎金,是44人得一份獎金呢,還是44人每人得一份獎金呢?
從此,開始「一個獎,一人得」的模式,保持到現在。

一個人得幾個獎

從「一個獎幾個人得」,自然又想到:一個人可以得幾個獎?
不是憑空想像,現實生活向評委提出了這個問題。
1986年底,中國楹聯學會、北京楹聯學會和《北京晚報》聯合32家老字型大小舉辦了「京華老字型大小有獎征聯」,評獎時遇到一個棘手的問題:共有32個一等獎,一個人能不能得兩個獎?
如果一個人只能得一個獎,他的其他好聯就要被淘汰,這些聯可能比拔上來的還好,老字型大小會滿意嗎?如果允許一個人可以得多個獎,我們的征聯,豈不是成了少數對聯高手的「自留地」,多數人怎麼辦?長此下去,普通人的興趣何在?
當時,評委會做出一個決定:只要聯好,不管作者。最後,除了一對夫妻分別得了一等獎外,石山得了三個,黃振崗得了兩個。
這件事引起我和其他評委深深的思考:征聯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普及對聯知識,為了多數人參與對聯活動,為了擴大楹聯愛好者的隊伍,為了增加楹聯文化在全社會的影響。於是,在一般情況下,尤其我主持評聯,一個人只能得一個獎;如果評聯時遇到一個作者的作品得了兩個獎,保留獎次最高的一個。這個「規則」,也一直保持到現在。

一等獎空缺

1986年,京華老字型大小征聯,第一次打出「有獎」的旗號,使得頒發獎金成為一種合理,一種吸引,一種時尚。但是,不到一年,我們就碰到評不出一等獎的情況。
從1987年中秋開始,我們參與主辦了第五屆迎春主題征聯,出五個題目征偶句。第五個題目是對京劇名「賞中秋醉酒杏花村」,征上聯。結果,沒有一個對得好的,原以為能對上的「桃葉渡」,據說沒有這個劇碼。最後,決定這個對句不評一等獎,開創了「一等獎空缺」的先例。
此後,我一直主張,不到萬不得已碰到絕對,一等獎不要空缺。作者絞盡腦汁投稿寄出,是有許多企盼的;水準高低是相對的,只要能「在矬子裡拔出個將軍」,就要拔一拔,把獎金發出去,不必為主辦單位省這幾個錢。偶然也出現「空缺」的事,我也親歷過的。比如,1995年的澳門絕對求偶,所出之句,比紀曉嵐如夫人出的那個還要難:「明月照紗窗,格格孔明諸葛亮。」沒評出最佳對句,只評了十個優秀的。再比如,2002年春節,我和孫小梅、大山連續做7天對聯節目所出的「山大王大山」,看似簡單,實則極難。
當然,也有藉機炒作的,明眼人看得出來,一次次地發佈新聞,就是沒結果。也有的當初意圖不錯,走著走著就要走偏。有一次,一家企業搞了個特等獎天價獎金的征聯,評委會裡只有我一個人是楹聯學會的,大家對我的話還比較看重。當評委對特等獎聯有不同意見時,有人把我請到一邊,先是徵求我的意見,是不是可以空缺,我說不行,造了那麼大的輿論,不評出說不過去;接著讓我看一副對聯,說是公司領導親戚的,能不能得特等獎?這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呀,我看了說「夠不上」,否了。最後,特等獎評出了,天價獎金也發出了,若干年過去,我也早忘了作者的姓名。由此想到,評聯中如果出現「暗箱操作」,將會給評聯的聲譽帶來多麼大的危害呀!

照顧主辦方

由此想到一個問題:主辦方又出錢,又出力,如何得到「照顧」?你看,世界盃足球賽,主辦國的球隊可以直接進入決賽,是公平,還是不公平?
最早有的地方曾經有過這樣的評選辦法,分為本機群組和外地組,分別評獎,這是考慮到本地與外地作者水準的差距。這個辦法沒有流行開來,主要原因是主辦方希望吸引更多的人參與,希望能留下更多的好作品,也就是說,更重視品質,不大重視作者是何方人士。這樣的結果,又常使主辦方和主辦者受到詰難:獎項都讓別的省拿走了,我們自己剃了光頭,這樣的征聯意義何在?
誰都有道理。要想出一個辦法,既保證公正公平,又讓主辦方好向家鄉父老有個交代,而且又不允許「暗箱操作」。我們試著這樣做,在評選開始時,開誠佈公,把話說到桌面上:
1,不分本地外地,在同一個起跑線上競爭;希望本地作品能夠依靠實力獲獎。
2,如果本地作者沒有拿到任何等次獎,可以為他們在優秀獎中留佔少許名額。
這個辦法,逐漸得到認可,它已不再是「潛規則」,而是約定俗成了。

一紙一聯

當我們在評委的素質、業務、組織方面給予保障後,別忘了評聯公正的一個基本條件,就是保證初評人員能看到應徵作品。這有什麼難的嗎?難。有時問題不是出在評審方面,而是在參賽者。
比如,一次征聯,有五個出句,五個初評人員一人看一個題目,於是,工作人員把所有的來稿,分成五類,分別給他們帶回去評審。如果作者把五個對句都寫在一張紙上,問題就麻煩大了:
認真一點的,分出個「綜合類」,讓五個人輪流看;不那麼認真的,只看頭一個,覺得好就入選,不好就淘汰,不管其他四個對句了。
再說,怎麼「輪流看」?這一批「綜合類」稿子(多時能佔總數的一半)轉了五個人,哪一個環節不小心,都會使一部分稿子「暗無天日」。
再說,這是「五個人」,如果是「五個組」,每個組若干人,這批「綜合類」在組間轉,在組內轉,還不亂套?
再說,這是五個題目,再多一些題目怎麼辦?當年,32家老字型大小征聯,真的分成32類呢,這批「綜合類」把征聯辦公室折騰得急不得惱不得。好在我們那時只想到,作者投稿不容易,有些是寫在煙盒、醫院處方箋的背面,他們只有密密麻麻地寫給你,怎敢「浪費」一張小紙片呢?
無論如何,也要「一紙一聯」,為評委著想,更為作者著想。

聯繫方式

現在作者留下的聯繫方式很多,信件、電報、電話、手機、電子信箱,信件還是最基本的。人們有個根深蒂固的印象,認為寄掛號信最保險,不會遺失,還能查詢。不遺失是可能的,但查詢很難。征聯高潮時,每天工作人員都要從郵局取回幾十封、幾百封信,掛號信和平信,幾乎沒有多大區別的。如果數量很大,根本無法查清。
有的作者投稿之後,覺得有的文字不妥,又寫信要求把哪副聯的哪個字改掉,在幾千封信中,讓工作人員去挑出原信,怎麼可能呢?還真不如把改後的重寄一份呢。
更麻煩的,是聯繫方式留得不全。有的作者做到「一紙一聯」了,但沒有在每一頁上都寫全地址、郵編和姓名。他們覺得,我在信封上寫地址了,裡面就不用寫了。實在是一種幼稚的想法:到了分揀階段,信封基本上沒有用了,工作人員把作品按題目分類,每一張紙都分別有自己的歸屬。作者會說,你們組委會應該找人幫助抄一遍呀?80年代,我們還確實替作者抄錄了不少地址,後來在征聯啟事上要求「在每張紙上寫清姓名地址」以後,就不再抄了。連作者都厭煩寫那麼多地址、姓名,工作人員又能有多大的耐心呢?如果在雇幾個人抄地址,豈不把獎金都用光了?
有些征聯,出現過找不找作者的情況,只好以「佚名」代替;這還是負責任的,倘若索性把這副聯「槍斃」,也「無可奈何」吧?

評審之前

理論上說,評委會主任應該參加參與策劃、啟動征聯開始的全過程,實際上多數是到終評會上才開始接手。從會議開始到評審開始,這一大段「開場」,都說些什麼、做些什麼呢?
介紹各位評委。有些人是評委,有些人是列席的;評委之中,也有互相陌生的。
請初、複評人員介紹情況。
請評委回答三句話,或簽署「承諾書」。
重溫征聯啟事相關部分。對於內容的要求,新舊四聲的要求,聯文字數的要求,一定要按啟事所說的辦,向參賽者負責。
提出本次評審的注意事項。多是文字技術方面問題。
改正所送參評作品本冊中的錯別字。至今,我還沒有見過一份不出現一個錯字的終評材料。一副好作品,很可能因為列印中的一點疏忽,變成文理不通,平仄不諧,讓終評委打入冷宮。因此,校對在評聯中是一個絕對不可忽視的環節。這時,要求大家統一改正過來,並允許評委根據改正後的情況,修改自己的推薦意見。
指定專門看重字、查作者、檢視平仄聲字的人。
就獎項分配提出原則意見。比如,五個對句,設三個一等獎,就要根據所介紹的應對數量、品質和對本次征聯的影響,做初步匹配,在評審過程中再做調整。
提出對主辦方在優秀獎項上予以照顧的意見。
這時,可以根據事先大家的投票推薦意見,進入評審討論階段了。

投票與討論

中國楹聯學會評聯,老先生比較多,大家不喜歡投票,願意多討論,很長時間是以討論為主的。
1989年,遼寧舉辦鐘秀杯征聯,有30個評委分佈在全國各地,無法集中,讓大家投票。事後,有人打電話給我,說我的選票是最後到的,就因為我的一票,使他的作品得票超過半數而獲了獎。我沒有沾沾自喜,而是「沾沾自責」:會不會因為我看得不細,使得更好的作品因為少了我這一票,而名落孫山了呢?
投票的意義是什麼?不是一錘定音,而是傾心推薦。投票一定要和討論、議論、爭論、辯論結合起來,投票的結果只是開始討論的話題,千萬不可唯票數是尊。有時主辦方出人列席評審會,聽完這一場大討論式的評審,覺得比聽課還過癮;評委們也從別人的發言中學到新鮮的東西,我就有這種感覺。
事實證明討論實在是必要的。我沒有精確統計,就我所經歷的評聯,得票最多的而又獲得最高獎的比例,大約只是三分之一;如果僅憑票數,豈不將真正的好作品給埋沒了?得票最多的而最終未能獲獎的,大約有十分之一;這就意味著,個別時候幾乎所有人都看好的一副作品,因為一個隱藏著的致命傷被發現,而必須淘汰。
這是所謂的「盲點」嗎?

闖過「重字門」

對聯重字,就是一個大盲點。
眼下流行一個詞:門。大事小事,能構成一個事件的,都叫「門」。我就遇到了「重字門」。
上世紀末,與北京的一家報紙等單位,搞了一次征聯,出了幾個題目。評聯的,都是很有經驗的幾位老評委了。評聯那天是個陰天,屋裡燈光也比較昏暗。報社的編輯就坐在那裡等著拿結果,當天就要見報的。最後整理出的東西,幾個人又看了一邊,便匆匆拿走了。當天見了報,過了幾天開發獎會。到了會上,才發現有個題目的獲獎作品中,居然有個重字!我腦袋「嗡」的一下子。
發生「重字門」。 評聯是我主持的,自然難辭其咎,心中十分不安。有家雜誌,拿「北京五教授」的有眼無珠大大奚落一番,我也不敢吭聲,無理寸步難行嘛!
反思一下,有作者,有初評人員,有終評人員,有編輯,一個不到20字的對句,經過這麼多人的眼睛,為什麼就看不到重字呢?原因在於掉以輕心了,總以為經過這麼多人的眼睛,不會發生這種事的,你看,卻偏偏發生了。吃一塹長一智,從此,我在終評評委中專門指定一個人,就看「重字」,以至成了一個慣例。即使這樣,後來還險些又發生「重字門」。可見,闖過「重字門」有多難。
不過,錯誤和挫折,真的使我們變得聰明起來。

四個「自由人」

近年,排球比賽場上隊員設了個「自由人」,負有特殊使命。我所提出設立的專門看「重字」的,是第一個「自由人」,要細心的人擔任。
第二個「自由人」,是專門看「重人」的,就是看有沒有一個作者有重複獲獎的情況,貫徹和體現「一人一獎」的傳統原則。這個「自由人」,由複評的組織者擔任,他掌握稿件、作者情況的原始資料,知道所匿之名為誰。
第三個「自由人」,是專門挑平仄用字、格律方面毛病的。據說有的網友很注重分析每次征聯評委會主任的喜好,也據說對我的看法是:注重立意,偏愛詩意,不喜長聯。沒有說我對聯律的看法。其實,我的觀點一直很明確:立意是對聯的靈魂,像所有的文學藝術一樣,內容重於形式;格律是對聯的形式,但它是使對聯有別於其它文體的標誌;對聯格律應該有別於詩律,自成簡單、靈活、易記、好學的體系,自由創作宜寬,征聯評審宜嚴。二十多年來,我們的評聯,注重立意的獨特性,注重內容與形式的完美結合,原則上不涉及對格律的不同理解,按常規出牌。
第四個「自由人」,是對征聯主題(如景區,地域,行業等)十分熟悉、十分在行的人,一般由主辦方派出,為作品相關內容把關,回答評聯進程中評委們的相關問題。
這四個「自由人」,是四道關口,也是我的四個助手。他們要把自己所負責的內容,在評聯中隨著討論的進程及時報告;在最後認定評審結果時,再一次做總體報告。這樣,就保證本次評審沒有「硬傷」了。

五次縮小包圍圈

評聯的過程,是將應徵作品,不斷淘汰的過程,它的表現形式就是不斷縮小範圍,最後找出最佳作品。
譬如某次征聯,要評出獲獎聯18副(一等獎3副,二等獎6副,三等獎9副),縮小範圍,至少有這樣五次──
第一次, 初評,入選5—10%。
第二次, 複評,入選200副左右,列印成冊,發給評委。
第三次, 投票推薦。每個評委推薦18副,計票統計,凡一票以上的,均列印成冊,
再發評委,一般會有70副左右。
第四次, 在推薦作品中,按票數由多到少討論:某副聯,是「進18」(可以獲獎),
還是「出18」(不能獲等級獎,但可能獲優秀獎)。主持人用這樣簡明的語言,引導所有的評委表態,確定18副獲獎聯,此時,可以稍事休息,工作人員列印18副獲獎聯。
第五次, 在18副聯中,評出一等獎3副,二等獎6副,三等獎9副。全體評委再一次審察作品,四個「自由人」再次報告,確認作品可以獲獎,由第二個「自由人」公佈獲獎作者。優秀獎一般不在會上評審,會後由部分評委和複評人員商定;不過,在討論過程中,優秀獎作品大體已有眉目。

評委「命中率」

檢查評委工作、考核評委水準的一個辦法,是計算評委的「命中率」,看他所推薦的作品最後占獲獎作品的比例。比如,有四位評委,計算方法是──
評委 推薦獲獎聯數(副) 推薦並最終獲獎數(副) 命中率(%)
甲 18 12 66
乙 18 9 50
丙 18 6 33
丁 18 5 27
可見,推薦過程有多麼重要,它關係到評選結果,也關係到評委的名譽。我曾經做過幾次統計,資料保存著,不便公佈,因為這個數字非常敏感。原來有個評定全國和省市兩級「對聯評審師」的設想,那麼,「命中率」就是很重要的評審條件;後來這個設想流產,就沒有人再關注它了。但它對於促進評審工作,確實有好處。
不過,大家對於「命中率」要全面理解,不要一看到百分比底,就簡單認為評委「沒水準」。由於多方面的原因,它能到50%,就很不錯了,80%極少。可見,評審要依靠的,是集體智慧。我們也不妨這樣比較一下,一個籃球隊的投籃命中率能到50%,這場球就基本上拿下來了。

網上公示

網路的發展,給對聯評審帶來新的思路,出現許多新的操作方式。主要是——
重字查詢。利用特定的軟體,查輸入聯文的重字,也許它不會疏漏,但那個「自由人」還是不能取消。
抄襲查詢。利用特定的軟體,查聯文的重點字詞、片語、句子,流覽前人是否使用過,是怎樣使用的。但判斷抄襲、剽竊、偷意、巧合等以及如何處理,還需要評委的智慧。
網上公示。這是一個很好的方式,既可以請千萬雙雪亮的眼睛,幫助評委把關,杜絕抄襲,也可以起到普及、討論、明辨的作用。這一兩年幾次征聯的公示,多數有比較好的效果,
確實對搞抄襲的人,予以警示和棒喝。
面對網上公示的評選結果,參賽者應該有一種平和的態度,千萬不要看到自己的作品沒有被評上,首先想到評委「不公平」,「貓膩」,「任人唯親」,並為此說些很影響團結、傷害感情的話。我以上所說的這一切,還不足以說明我們的努力嗎?還不足以說明中國楹聯學會為楹聯的榮譽是怎樣奮鬥的嗎?

結束語

二十多年,一批人辛苦經營對聯文化事業,使得我們這些喜歡對聯的人,在社會上有了地位;一批人完善評審機制,創建評審環境,維護了對聯評審的尊嚴,在社會上贏得了聲譽。我不知道當今的評選活動,還有哪個行業,能像對聯人這樣循規蹈矩、一絲不苟、經得起檢驗的,但中國楹聯學會做到了!我們有過失誤、不足、曲折、錯誤,每一個教訓都使我們清醒一次,認真一次,改進一次。而我們所摸索出的這一套行之有效的評聯辦法,正被其他組織運用到各自的比賽評審中。
大家親手建立的中國楹聯學會,能有今天,不容易;大家共同栽種出的對聯文化之花,能有今天,不容易;大家共同闖出的評聯規範化之路,能有今天,不容易。我們要做護會人,做護花人,做護路人呵!
2009年9月25日


    天下文壇  天下文壇 江山如畫  2010-01-22 02:03
http://yuhsia.com/ccb/index.pl

  


 
社區在線 632   發表主題 發起投票 | 關 閉 窗 口
回覆標題:
UBB 標籤:
縮放輸入框: 5 6

回覆內容:
   UBB 標籤說明  [表情分頁] [表情全顯]
表情圖片:

讀取表情圖片中......
會員代號:  會員密碼: 
貼圖 URL: (可自動分析圖片連接)
連接 URL: (可自動分析多媒體連接)
 附件 :  附件說明:  
附件上載限制在 200 K 以內
 回覆選項:  限註冊會員 HTML代碼  限積分 以上




Powered by CCB Version 201105 © 2007-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ed in cpu:10 ms, page:19 ms,Read:10, Write: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