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首頁 最新帖子 主題搜尋 社區娛樂 資料修改 會員註冊 會員登錄 離開系統 
清聯鑒賞七十二副
留言簿 精品區 我的主題 我的檔案萬年曆
天下文壇 > 學術論衡 > 清聯鑒賞七十二副   塌鼻子先生  添翠軒  
發表主題 發起投票 | 關 閉 窗 口   
  發帖人 主題標題:  清聯鑒賞七十二副       回覆數: 0 點數: 1415  第 1 樓 

   江山如畫




分區管理員
積 分:4775
貨 幣:4775
發帖數:851
來 自:Unknow

 

   時間:2008-04-24 12:13    編輯主題 引用回覆 檢視作者資料 給作者發悄悄話 檢視作者的所有帖子 版主操作 刪除主題    到頂端

   清聯鑒賞七十二副
   摘自 天下文壇   江山如畫  2008-04-24 12:13
http://yuhsia.com/ccb/index.pl

清聯鑒賞七十二副


001(作者:王夫之)

自題

六經責我開生面
七尺從天乞活埋

楹聯鑒賞:王夫之(1619-1692),中國明末清初思想家、哲學家。湖南衡陽人。此聯為作者於其湘西草堂所作。上聯言志,發誓要將儒學經典「六經」中治國安邦的道理研究透徹併圖有所創新。一個「責」字,足見其甘當重任、開拓進取的抱負。下聯抒情,自願遠離塵世,隱於僻壤,生死由天,過著如活埋般的生活。一個「乞」字極具震撼力。全聯用語奇,含意深,讀來令人蕩氣迴腸。

002(作者:陳芳潮)

題春聯

人因愛富常離我
春不嫌貧又到家

楹聯鑒賞:

這副春聯別出心裁,上聯寫人情淡漠,正應了那句「富有遠親,貧無近鄰」,表現了對世俗的厭惡。下聯豁達,有春風入室,當然情緒為之一轉,自得其樂了。此聯用反對手法,語言通俗曉暢而意味深長。

003(作者:王士禎)

自題聯

淡如秋水閒中味
和似春風靜後功

楹聯鑒賞:

王士禎(1634-1711),字貽上,號阮亭,自號漁洋山人,山東桓台縣新城人,順治進士。如秋水明淨從容,作者以此表達寧靜淡泊的情懷。似春風溫和平靜,則顯示了一種待人接物的態度。這與「春風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塵」有異曲同工之妙。可作為修身養性的格言聯。

004(作者:乾隆)

題北京涵遠堂聯

西嶺煙霞生袖底
東洲雲海落樽前

楹聯鑒賞:

愛新新覺羅.弘歷(1711-1799),清朝第四代皇帝高宗,年號乾隆。涵遠堂是頤和園中諧趣園的正殿,意為恩被四海之堂。西嶺指北京西郊群山,東洲指昆明湖。本聯寫景瑰麗,煙霞燦爛,雲海蒼茫,如詩如畫。遠景近景收放自如,動靜相生,活脫脫地描繪出這位高居廟堂的皇帝在舉手投足之間,獨攬勝景的瀟灑風度。

005(作者:紀昀)

題居室聯

家居化日光天下
人在春風和氣中

楹聯鑒賞:

紀昀(1724-1805),字曉嵐,直隸獻縣人。乾隆十九年進士,官至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曾任《四庫全書》總編纂。 「化日光天」,即「光天化日」,形容政治清明,天下太平。「春風和氣」,形容人的態度溫和、表情輕鬆。上聯寫家居環境,巧妙地讚頌盛世太平。下聯寫主人的情緒,溫和而欣喜。先有國泰才有民安,上下關聯,轉接自然,語言明快,展獻出一幅其樂融融的景象。

006(作者:翁方綱)

煙籠古寺無人到
樹倚深堂有月來

楹聯鑒賞:

翁方綱(1733-1818) 清代詩人、書法家。直隸大興(今北京)人。本聯題中國四大名亭之一的北京陶然亭。古寺指亭所在的慈悲庵,深堂指慈悲庵中的殿堂。月照下的古寺輕煙籠罩,殿堂外老樹橫斜,自然清幽之極。聯句描寫的都是靜景,然而用了「籠」、「倚」、「來」等動詞,形象而生動,因此讀來感覺幽深而不沉悶,饒有趣味。煙、寺、樹、堂、月這許多物象之間若有若無的關聯,似有禪意。

007(作者:鄧石如)

題臥室聯

春風大雅能容物
秋水文章不染塵

楹聯鑒賞:

鄧石如(1743-1805), 中國清代書法家、篆刻家,懷寧(今屬安徽)人。春風溫和,能包容世間萬物。秋水清澈寧靜,更顯從容風度。當真是難得的境界。

008(作者:鄧傳密)

自題聯

持身每戒珠彈雀
養氣要如刀解牛

楹聯鑒賞:

鄧傳密(1795-1870)字守之,號少伯(一作少白),為鄧石如之子。珠彈雀,出自宋太祖於後園以珠彈雀消遣時,因受臣子上奏打擾而動怒的典故。刀解牛,典自疱丁解牛,說明世間萬物都有其固有的規律性,只要在實踐中做有心人,不斷摸索,就會熟能生巧。本聯用此兩典作喻,形象而生動地說明如何持身與養氣,言簡意賅。

009(作者:李彥章)

題學文堂聯

文能換骨余無法
學到窮源自不疑

楹聯鑒賞:

李彥章(1794-1836年),字則文、蘭卿,號榕園,閩縣(今福州市區)人。本聯集自陸游詩全集之二十五(《示兒》,《劍南詩稿》:「文能換骨余無法,學但窮源自不疑。齒豁頭童方悟此,乃翁見事可憐遲。」意指從文字深入後,再超越文字而出來,從而提升了境界,學習要追溯根源以明理。可作為格言聯。

010(作者:何紹基)
集<爭座位帖字>

於人何不可容者
凡事當思所以然

楹聯鑒賞:

何紹基(1799-1873)子貞,號東洲居士。曾任翰林院編修、國史館提調、提督四川學政等。上聯的「容」字意指寬厚而有容人雅量。為人要寬厚大度,如此才能避免糾紛。下聯的「所以然」指原因。對事物的認知要透過現象看本質。此聯富含哲理,的確是為人處事的經驗之談。

011(作者:陳維英)

題太古巢聯

將愚公山移屋背
以智者水洗塵心

楹聯鑒賞:

陳維英(1811-1869),台灣教育家,字實之,號迂谷。著作有《偷閒集》、《太古巢聯集》等。「太古巢」是他晚年在台灣劍潭旁邊所建居室。 王冕有詩「巢父誠辟世,許由真隱淪。勢利既已忘,天子不得臣。棲身碧山中,洗耳清澗濱。悠悠太古懷,坐看花鳥春。
所以後來者,可望不可親」。作者將居所命名為「太古巢」,想必是效唐堯時的賢士巢父不羨功名而歸隱山林吧。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這應當是此聯所要表達的思想。 上聯的「愚公山」實則指仁者溫厚沉穩如山的品格。將之移於屋背,實指辟一室堅守其操。下聯深化之,欲追求智者洞悉世態,心神清澈之境界。全聯活用典故,厚重而流暢。

012(作者:何瓦琴)

集句聯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斯世當以同懷視之

楹聯鑒賞:

這是魯迅集何瓦琴句贈瞿秋白的一副聯。「知己」與「同懷」意近,指志趣相合者。「同懷」本義是指同胞兄弟姐妹。魯迅先生在文學創作期間,經常受到反動文人的攻擊、漫罵。瞿秋白先生曾在上海秘密會見過他,並整理了魯迅先生的雜文,寫了《魯迅雜感集序言》,對魯迅先生雜文給予高度評價。魯迅先生為此寫了這副對聯相贈,表達了知己難得,兩人對中國社會的現狀有著同樣的看法。此聯集句合意,感情真摯。

013(作者:何淡如)

俗語聯

四面雲山誰是主
一頭霧水不知宗

楹聯鑒賞:

何淡如,清同治年間廣東人,為諧趣聯奇才。此聯採用流水對法,「誰是主」,實際是指置身於雲山中的人。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其人自然是一副混沌迷糊的模樣了。六祖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 意思是說,佛雖宣揚空寂,但其佛法源於對人世的感悟,並非空穴來風。反觀之,如果只是沉迷於世事而不能自拔,自然會迷失本性。何淡如這副俗語聯語言恢諧而富含哲理,
    天下文壇  天下文壇 江山如畫  2008-04-24 12:13
http://yuhsia.com/ccb/index.pl

  


 
社區在線 239   發表主題 發起投票 | 關 閉 窗 口
回覆標題:
UBB 標籤:
縮放輸入框: 5 6

回覆內容:
   UBB 標籤說明  [表情分頁] [表情全顯]
表情圖片:

讀取表情圖片中......
會員代號:  會員密碼: 
貼圖 URL: (可自動分析圖片連接)
連接 URL: (可自動分析多媒體連接)
 附件 :  附件說明:  
附件上載限制在 200 K 以內
 回覆選項:  限註冊會員 HTML代碼  限積分 以上




Powered by CCB Version 201105 © 2007-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ed in cpu:1 ms, page:10 ms,Read:10, Write: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