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首頁 最新帖子 主題搜尋 社區娛樂 資料修改 會員註冊 會員登錄 離開系統 
淺談對聯基本格律的六要素和六禁忌
留言簿 精品區 我的主題 我的檔案萬年曆
天下文壇 > 學術論衡 > 淺談對聯基本格律的六要素和六禁忌   塌鼻子先生  添翠軒  
發表主題 發起投票 | 關 閉 窗 口   
  發帖人 主題標題:  淺談對聯基本格律的六要素和六禁忌       回覆數: 0 點數: 1784  第 1 樓 

   江山如畫




分區管理員
積 分:4775
貨 幣:4775
發帖數:851
來 自:Unknow

 

   時間:2007-05-24 06:47    編輯主題 引用回覆 檢視作者資料 給作者發悄悄話 檢視作者的所有帖子 版主操作 刪除主題    到頂端

   淺談對聯基本格律的六要素和六禁忌
   摘自 天下文壇   江山如畫  2007-05-24 06:47
http://yuhsia.com/ccb/index.pl

淺談對聯基本格律的六要素和六禁忌






肖大志






對聯是一種講究格律的文學形式,著名聯家陸偉廉先生將它定義為:「對聯是由兩組文義相關的對句所組成的聯合體。」要欣賞與寫作對聯,必須瞭解其基本的格律要求。所謂對聯格律(簡稱聯律),是指對聯寫作的一些基本規則和格式。如對應性、關聯性、詞性、語法結構和修辭、平仄,以及書寫、張貼等等,這些方面的規範與格式要求,就是聯律。聯律的核心要求是對仗。對聯的基本格律可概括成六要素和六禁忌。

對聯基本格律的六要素,一般認為,即:字數相等,內容相關,詞性相當,結構相稱,節奏相應,平仄相諧。作者認為,這六要素又可以分別從基礎、語法、聲律三方面來加以理解:

1.字數相等,內容相關。

這是對聯格律的兩個基礎要素。從全聯來看,原則上,只要上下聯字數相等,不論多少字數均可。如上下聯各四個字,則稱四言聯,上下聯各五個字,則稱五言聯,等等。但在實踐中,對聯多為四字以上,因漢字一般需要四字以上才能組成句子。而限於對聯特殊的形式要求,亦難有上千字的長聯。在要求全聯字數相等的同時,還要求各分句字數相等。換言之,如果上聯是由幾個分句組成,則下聯也應是由字數上與之一一相等的幾個分句組成。總之,如果連字數都不能相等,那無論如何也難以稱得上是名副其實的對聯。至於如:

袁世凱千古

中國人民萬歲

這副所謂的「對聯」,只是借用了對聯的名義,來表達「袁世凱對不起中國人民」的寓意。從形式上看,它本身並非對聯,僅是一種文字遊戲而已。

從內容上看,一副對聯的上下聯之間,內容應當相關,也就是意思要互相對應,以起到相反相成或相輔相成的效果。大多數對聯上下聯之間的內容對應屬於互相襯托的關係。這種襯托或者是從相同的角度互相映襯、互相補充(即所謂「正對」),或者是從相反的角度互相反襯、互相對照(即所謂「反對」)。通俗地說,正對即上下聯立意相近,如:

覺行圓滿

功德莊嚴(註:所引對聯未註明作者或出處的,均出自拙著《觸聞集--佛教對聯八百副》一書,下同。)

反對即上下聯立意相反,如:

心平積福

欲重招殃

還有少數對聯上下聯之間的內容對應屬於互相銜接的關係(即所謂「串對」,或稱「流水對」),也就是上下聯兩個分句共同構成一個複句,上下聯存在一種連貫、遞進、選擇、轉折、因果、假設、條件、目的等復合關係。如:

若無前世心中毒

哪有今生意外災




除了香甜苦辣鹹酸澀

無非柴米油鹽醬醋茶

如果上下聯內容毫不相關,彼此「風馬牛不相及」,會使人覺得非常彆扭和生硬,則起不到對聯應有的文學效果,也難以稱得上是合格的對聯。當然,上下聯之間的對應關係不一定要求都很密切,但不能毫無關聯。再者,還有一種特殊的對聯形式,即所謂「無情對」。它指的是上下聯形式上(字面上)對仗工整,而內容上(意義上)卻有意不相關,從而造成一種特殊的效果。如:

三星白蘭地

五月黃梅天(常用無情對)




庭前花始放

閣下李先生(常用無情對)




公門桃李爭榮日

法國荷蘭比利時(常用無情對)




樹已半枯休縱斧

果然一點不相干(常用無情對)

當然,無情對主要是利用對聯的形式特徵(對仗),來體現一種文學趣味和技巧,其內容是次要的。

總之,字數相等,內容相關,是對聯在形式和內容方面最起碼的要求,體現了最基本的對應性和關聯性,故將二者稱為基礎要素。

2.詞性相當、結構相稱

這是對聯格律的兩個語法要素,也是對聯格律最關鍵的兩個要素,因此,也可以稱之為核心要素。所謂詞性相當,指上下聯相對的詞語性質應當盡可能相同或相近。如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以及連詞對連詞、介詞對介詞,等等。如:

大行絕俗忘榮辱

至道無情空是非

此聯中,「大」與「至」都是形容詞,「行」與「道」、「俗」與「情」都是名詞,「絕」與「無」、「忘」與「空」都是動詞。「榮辱」與「是非」都是名物化的形容詞。又如:

五蘊皆空觀自在

一心不亂見如來

此聯中,「五」和「一」都是數詞,「蘊」和「心」都是名詞,「皆」和「不」都是副詞,「空」和「亂」都是形容詞,「觀」和「見」都是動詞,「自在」和「如來」都是名物化的形容詞或動詞。詞性相當的要求,在實踐中,對虛詞的要求比較寬鬆,一般能夠虛詞對虛詞即可。對實詞的要求較為嚴格,詞性不同一般不能相對。當然,那些詞性比較接近的、或者詞性能夠兼通的實詞,還是允許相對的,如名詞和代詞、某些動詞、形容詞、副詞之間。甚至個別虛詞和實詞之間也可以通融。因為在具體的對仗中,除詞語的性質外,還可適當考慮詞語在句中的作用。對修飾詞語的要求比較寬鬆,對中心詞語的要求比較嚴格。當然,詞性相同屬工對,詞性相近或相通屬寬對。在同一詞類(如名詞)中,還可分出若干小類,這也屬於對仗的寬工問題,另當別論(可參見下文「概念相當」)。至於一些音譯外來詞的對仗問題,則可做特殊處理。如:

同上慈舟,共登般若波羅蜜

普沾甘露,常念南無觀世音

其中,「般若波羅蜜」和「南無觀世音」在結構、節奏、平仄等方面基本符合要求,詞性則可論可不論。

所謂結構相稱,指上下聯語句的語法結構(或者說其詞組和句型之結構)應當盡可能相同,也即主謂結構對主謂結構、動賓結構對動賓結構、偏正結構對偏正結構、並列結構對並列結構,等等。如:

一心常忍辱

萬事且隨緣

此聯上下聯皆為主謂賓結構。其中,「一心」對「萬事」皆為偏正結構,「忍辱」對「隨緣」皆為動賓結構。又如:

軟首妙光,威名顯赫

雄獅利劍,寶相莊嚴

「軟首妙光」對「雄獅利劍」,皆為並列結構;「威名顯赫」對「寶相莊嚴」,皆為主謂結構;「軟首」對「雄獅」、「妙光」對「利劍」、「威名」對「寶相」,皆為偏正結構;「顯赫」對「莊嚴」,皆為並列結構。但在詞性相當的情況下,有些較為近似或較為特殊的句型結構,其要求可以適當放寬。如:

觀美女華瓶盛糞

歎凡夫甘願投泥

其中,「華瓶盛糞」是一個主謂賓結構,「甘願投泥」則是一個較為複雜的動賓結構(狀謂賓結構),從整體看,此聯結構應屬工整。

總之,上下聯的用詞造句,在詞性和結構這兩個語法要求上,應盡量相當或相稱(也就是保持對仗),以使上下聯在形式上顯得協調與工整。但這些要求在實踐中允許適當放寬,有時還可以有所變通(如義對、借對、蹉對等)。

3.節奏相應,平仄相諧

這是對聯格律的兩個聲律要素。節奏,本是一個音樂術語,指音樂中交替出現的有規律的強弱、長短等現象。在聯律中,則是指對聯語句中有規律的停頓現象。對聯行文多以二字(有時也以一字或三字以上)為一節奏。所謂節奏相應,指上下聯在節奏的停頓上應當盡可能保持一致。如:

漏盡-飛身-去

心空-及第-歸




可憐-鼠輩-偷酥-死

堪羨-鴿王-絕食-生




以-神通力-護持-正法

設-孟蘭盆-超度-慈親

不過,作者認為,節奏應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節奏包括語意節奏和聲律節奏。狹義的節奏則專指語意節奏。語意節奏主要依語句結構去劃分,或者說,主要是根據其語義而產生的音節上的停頓或間歇。聲律節奏則是從其平仄要求上去看,或者說,是指句中一定位置的聲調要求(平仄安排)問題。所謂節奏,主要指上下聯在音節上的停頓或間歇。因此,作者認為,為了使概念明確,最好將語意節奏和聲律節奏分別用「節奏」和「音步」來表達。如,語意上的節奏為:

同時-聞-授記

次第-得-菩提

其聲律上的音步則為:

同時-聞授-記

次第-得菩-提

當然,節奏和音步還是有密切聯繫的,二者經常是一致的(如「漏盡飛身去」等三聯)。

所謂平仄相諧,又稱平仄協調,狹義地說,就是指對聯在音調上的兩大要求:平仄相對與平仄交替。廣義地說,也包含句腳安排等其他一些平仄問題。要弄清這些問題,首先必須區分什麼是平聲、什麼是仄聲。這又有兩種劃分標準。在對聯創作中,一般是運用「古四聲」,即古漢語將音調分為平、上、去、入四聲,除平聲外,上聲、去聲、入聲皆為仄聲。現在,也有人運用「新四聲」,即現代漢語將音調分為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四聲。其中,陰平、陽平為平聲,上聲、去聲為仄聲。兩種聲韻的不同,關鍵在於入聲字。入聲字的掌握和識別,大體上還是有規律可循,在此恕不贅述。對初學者來說,最簡單易行的辦法是先在運用時借助工具書,然後逐漸熟練掌握。要注意的是,雖然上述兩種用法可並行不悖,但在同一副對聯中,最好不要同時混用兩種標準。

現在再回過頭來談平仄協調的兩大要求。所謂平仄相對, 就是上下聯的各音步(音步位)以及各分句句腳之間,要平聲對仄聲、仄聲對平聲。也就是說,在音步位或各分句句腳上,如果上聯是平聲,下聯就應當是仄聲,反之亦然。如果是平聲對平聲,仄聲對仄聲,就叫平仄失對(又稱同聲相對)。對聯脫胎於格律詩,在平仄方面,對聯與格律詩中的對仗句基本相同。而且,對音步的安排也有「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之說。因為在實際上,並不一定要求整個音步平仄相對,只是要求在音步位上平仄相對。所謂音步位,就是每個音步的末位字,這是決定整個音步性質的重點聲。由於漢字的絕大多數音步為二字音步,因此,音步位一般指的就是每句的第二、四、六等字數。所以便有了「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之說(要注意的是,一般來說,在一句之中,第一三五字不能同時不論,即所謂「一三不論五要論」)。如:

心蓮-清淨

○○ ○△

性海-圓融(注:平聲用「○」表示,仄聲用「△」表示,下同。)

△△ ○○




心馳-有外-實迷-有

○○ △△ △○ △

身處-空中-不見-空

○△ ○○ △△ ○

此二聯中,一三五不一定平仄相對,二四六皆平仄相對,即屬工對。不過,並非所有的音步位都在二四六位置上,主要是由於對聯行文的格式除了以律詩中的對仗句式為主以外,還有詞、曲、賦、駢文乃至散文等句式,以及領字、專有名詞等的運用。如:

建-曼荼羅壇-修法

於-阿蘭若處-參禪




直心-乃-萬行-之本

貪慾-為-諸苦-之源




深心-勤習-真言宗-教義

全力-弘揚-大手印-法門

以上諸聯,其音步就不一定在二四六位置上。

所謂平仄交替,它與平仄相對實際上是同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指的是上聯或下聯的句子,其自身的音步(或者說音步位)之間,平仄應交替使用,否則就是平仄失替。只有各分句的句腳與前一音步之間,可以不考慮交替問題。如,句腳與前一音步交替:

真身已過凡間望

○ △ ○△

妙法不堪小智聽

△ ○ △○

又如,句腳與前一音步不交替:

正信起行真有佛

△ ○ △△

深心入解本無魔

○ △ ○○

在平仄問題上也允許拗格存在。對聯之平仄不依常格者,謂之拗格或拗體,如「相粘格」、「全平全仄格」等。所謂「相粘格」,是律詩中的「相粘」格式在對聯中的體現,指上下聯除不能同聲收尾外,在音步上不考慮平仄相對,而是採用同聲相對,亦即相粘。如:

兩表酬三顧

△ ○△

一對足千秋(尤俊題成都武侯祠聯)

△ ○○

此聯就是比較典型的「相粘格」。所謂「全平全仄格」,指上聯全用仄聲、下聯全用平聲的特殊格式。

在平仄問題上還有一些禁忌,如忌「同聲落腳」、忌「同聲收尾」、忌「三平尾」或「三仄尾」,忌「孤平」或「孤仄」等,留待下面再談。

總之,作為一種格律文學形式,對聯之聲律雖然不講究押韻,但在平仄協調方面還是有講究的,寫作對聯不能不講平仄。如果說,字數相等、內容相關、詞性相當、結構相稱、節奏相應等,賦予了對聯整齊美、整體美、對襯美、結構美、節奏美等審美特徵的話,那麼,平仄協調則賦予了對聯音韻美這個重要的審美特徵。當然,有時為了不以辭害意,個別地方出現平仄失對或平仄失替,亦可通融。在運用排比、押韻、引用等特殊修辭手法和運用成語、典故等固定句式之類的情況下,更可以適當放寬格律要求。如:

下士求福樂,中士求出離,上士求普度

小隱在山林,大隱在城市,真隱在內心

嚴格來看,此聯在聲律上有失對、失替、孤平等問題,在詞性、結構的對仗上也不太嚴謹,但考慮到其特殊句式(排比、引用),因此可以通融。

對聯格律的上述六要素,大體上還存在某種層層遞進的關係。在某種意義上,詞性相當是結構相稱的基礎,結構相稱是節奏相應的基礎,節奏相應是平仄相諧的基礎。兩個基礎要素則自不必說。

此外,有的聯家將強弱相當或概念相當作為對聯格律的要素之一,作者認為並不恰當。因為,強弱相當,只是在內容相關基礎上的進一步的修辭要求,指的是上下聯內容的意思基本上要能相匹配,越相匹配,對仗就越工。如果上聯太強而下聯太弱,或者下聯太強而上聯太弱,其對稱性就會受影響。因此,強弱相當主要涉及對仗的寬工問題。同樣,概念相當,也只是在詞性相當基礎上的進一步的修辭要求,指的是上下聯不但詞性要相當,而且詞語所代表的概念或者說詞義也要相當,也即要盡可能相近或相反。這也只是涉及到對仗的寬工問題。若上下聯兩個詞語共同所屬概念的範疇越小,對仗就越工,反之則越寬。如:「中國」對「雄雞」,其共同範疇是事物;「曉日」對「雄雞」,就縮小為自然物;「小草」對「雄雞」,就縮小為生物;「駿馬」對「雄雞」,就縮小為動物;「老鴨」對「雄雞」,就縮小為鳥綱以至家禽。其次,若上下聯兩個詞語之間,概念關係越互相矛盾(即所謂「矛盾概念」),對仗就越工,如「有」對「無」、「真」對「假」、「生」對「死」、「聰慧」對「愚癡」等,就屬於工對。再者,概念所指的事物之間的聯繫密切與否,也影響到對仗的寬工,如「曉日」對「雄雞」,由於二者之間有著天然的聯繫,對仗就顯得較工穩。

總之,對聯的六要素關係到一副對聯是否名副其實,是否成其為合格對聯的問題。作者認為,對此,楹聯界還是有必要在充分討論的基礎上,進一步形成共識,並明確加以界定。

作者認為,對聯的基本格律,除了上述六要素外,還有六個比較重要的禁忌,即六種應盡量避免的情況,它們是:忌同聲落腳;忌同聲收尾;忌三平尾或三仄尾;忌孤平或孤仄;忌同位重字和異位重字;忌同義相對。現分別簡述如下:

1.忌同聲落腳

這是就上聯或下聯各分句句腳之間的關係而言。由多個分句組成的對聯,各分句句腳的平仄安排,嚴格說,可以馬蹄韻為規則。所謂馬蹄韻,指的是句腳平仄安排如馬之走步,後腳踏著前腳印走。其平仄格式為:平仄仄平平仄(仄平……),或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但是,作者認為,從對聯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出發,考慮到對聯「聯無定句,句無定字」的特點,以及對聯句式的複雜性等因素,其句腳平仄安排的格律要求亦可以「忌同聲落腳」為規則。準確一點說,此規則有兩點要求:(1)、每邊二至三個分句者,要求各分句不能全是同聲落腳。(2)、每邊四個以上分句者,要求各分句不能連續三句(上下聯起句及中間分語段時可以例外)或三句以上同聲落腳。這種規則理論上簡潔明瞭,運用上靈活多變,既體現了原則性和理論性相結合,又能包容在句腳平仄問題上的幾種主要不同意見。以每邊五分句長聯之上聯為例,按「馬蹄韻」的規則,只有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中間分語段時)兩種正格,另有仄平平仄仄一種變格,共三種格式。按「忌同聲落腳」的規則,那麼,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中間分語段時)、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仄平仄平仄、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等十一種格式皆為合格,且無須分正格與變格(嚴格按規則的標準格式可稱正格,相對正格有所變化者可稱變格)。當然,採用特殊手法的對聯,其句腳的平仄安排可以不依常規。如這副據稱是已知最早的押韻聯就是同聲落腳:

東牆倒,西牆倒,窺見室家之好

前巷深,後巷深,不聞車馬之音(朱熹贈漳州某士子聯)

2.忌同聲收尾

這是就上聯聯腳與下聯聯腳之間的關係而言。準確一點說,此規則也有兩點要求:(1)一副對聯不管長短如何、分句多少,都要求上聯仄聲收尾,即上聯最後一個字(聯腳)應當是仄聲;下聯則要求平聲收尾。一般不能上聯平聲收尾,下聯仄聲收尾。(2)上下聯不能同聲收尾,即上下聯聯腳不能同是仄聲或同是平聲。

當然,也有少量對聯是上平下仄收尾的,如:

捧著一顆心來

不帶半根草去(陶行知撰)

但是,這種情況應以特例視之。至於上下聯同聲收尾,則是違律。

3.忌三平尾或三仄尾

所謂忌三平尾或三仄尾,指的是在一個句子的最末三個字,應盡可能避免都是平聲或都是仄聲。如「緣深因厚坐蓮台」,若將「坐」改為「登」,就變成了三平尾。又如「依法修行能入道」,若將「能」改為「可」就變成了三仄尾。「三平尾或三仄尾」,它們在音韻(平仄)單調上並無二致,同時,為體現理論上的一致性,應該將二者都作為禁忌,不能只忌三平尾而不忌三仄尾。

4.忌孤平或孤仄

所謂忌孤平或孤仄,指的是在五言以上的句子中,應盡可能避免全句只有一個平聲字,或只有一個仄聲字。如:「萬事皆如意」,若改為「萬事俱如意」,即是孤平;又如:「大日心光遍照」,若改為「大日智光遍照」,也是孤平;又如:「菩提當下現成」,若改為「菩提當下圓成」,即是孤仄。在此,作者對孤平問題擬略加論述。作者認為,聯律不必完全依從傳統詩律,從聯律來說,「在五言或六言的句子中,若只有一個平聲,就犯孤平」,此定義更加簡潔合理。因為:其一,此定義對平仄的要求,總的看是寬鬆了一些,符合對聯格律的發展趨勢。其二,依傳統詩律,所謂孤平,還要除句腳外,但對聯與近體詩有一個較大的不同,就是尾字(句腳)的平仄要求有所不同,且不要求押韻,所以在聯中,尾字(句腳)不一定要單獨劃出。其三,以字面看,孤,就是一個,孤平的字面含義和實際含義若完全一致,有利於理解和操作。傳統詩律的孤平是:在五言平起、七言仄起的句式中,除韻腳的平聲字外,如果句中只有一個字是平聲字,就犯孤平。這種定義,實際上,已經把孤平定死在一兩個句式上了(具體說,五言「平平仄仄平」變為「仄平仄仄平」,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變為「仄仄仄平仄仄平」,就是孤平)。因此,對孤平二字,必須加以附帶補充說明,人們才能實際理解和操作。其四,以五言聯而言,若只有「仄平仄仄平」是孤平的話,那麼,再來看看「仄仄仄平仄」,比較這兩種格式,從平仄的死板、單調來看,究竟哪一種更死板、更單調?其五,近體詩,主要是五、七言,因此,在六言聯中,傳統詩律的孤平概念就不能加以解釋,而六言聯中,同樣可能存在孤平現象。



另外,從理論上而言,孤平或孤仄在音韻(平仄)單調上,也沒有什麼不同。古今詩聯作者,不管對於孤平,還是對於孤仄,實際上,都是能避免就避免的。因此,將二者同時作為禁忌,不僅體現理論上的一致性,而且,也是源於現實情況的。

最後,要附帶說明的是,孤平或孤仄的現象,主要只在五、六言的句子中,因為在七言以上的句子中,如果遵守了平仄交替的基本要求,是不會出現孤平或孤仄的。

5.忌同位重字和異位重字

對聯中允許出現疊字或重字,疊字與重字是對聯中常用的修辭手法,只是在重疊時要注意上下聯相一致。如「世事紛紛」對「紅塵滾滾」,其中,「紛紛」對「滾滾」,就是疊字相對;又如:

修道是修心,心空即是涅槃岸

見因如見果,果苦莫如地獄人

其中,「修」對「見」、「是」對「如」、「心」對「果」,都屬於重字相對。但是,對聯中應盡量避免「同位重字」和「異位重字」。所謂同位重字,就是以同一個字在上下聯同一個位置相對,如「法界」對「世界」、「成道」對「成魔」。不過,有些虛詞的同位重字是允許的,如:

漏網之魚,世間時有

脫天之鳥,宇內尚無




諸佛洞觀實相而無住

眾生遊戲虛空而不知

所謂異位重字,就是同一個字出現在上下聯不同的位置。如:

業流不住勿貪境

命運相同莫恨人

若將下聯的「莫」改為「不」,就與上聯的「不」異位重字。

同位重字和異位重字是對聯的大忌。不過,有一種比較特殊的「異位互重」格式是允許的,如:

本無月缺月圓,它隨順你

雖有花開花落,你任由它

聯中的「它」對「你」,就是異位互重。又如:

萬法一心,空不異色

一心萬法,色即是空

聯中的「一」與「萬」、「心」與「法」、「空」與「色」,便是異位互重。又如:

一人千古

千古一人(林森挽孫中山先生聯)

聯中的四個字都是異位互重。

6.忌同義相對

同義相對,通常又稱為合掌。所謂忌同義相對,指上下聯相對的語句,其意思應盡量避免雷同,如「旭日」對「朝陽」、「史冊」對「汗青」、「神州千古秀」對「赤縣萬年春」等,就屬合掌。當然,出現個別非中心詞語(尤其是虛詞)的合掌,或者合掌部分在聯中比重很小,無傷大雅。一些含義相近的語句相對,也未嘗不可。如:

心色皆空成正道

根塵俱徹證圓通

此聯上下聯聯義頗為接近,但終究不是同義。

綜觀對聯基本格律的六要素和六禁忌,作者認為,一方面,對聯只能以格律文學的形式存在,因為對仗這一最基本的格律要求,是對聯這一文學形式的天然屬性和最本質的藝術特徵。另一方面,現代文學的主流是散文體(或者說自由體),其總趨勢也是進一步向散文化(自由化)方向發展,不注重格律。處於時代潮流中的對聯,不可能擺脫這種影響。因此,對聯的基本格律,雖然不能被人為地廢除和否定,也確實有寬鬆、靈活、變通的必要和客觀趨勢,特別是在其聲律(平仄)方面。但不管怎樣,對聯作為一種以對仗為核心的格律文學體裁,如果只剩下其基礎要素(目前有一部分所謂的「對聯」就是如此),連其語法要素都不能具備的話,那麼,它就不僅不可能登大雅之堂,而且也難以具有起碼的藝術魅力,因為,語法要素是對聯之對仗性的集中體現和主要保證,而對仗性,又是對聯的天然屬性和本質特徵。即使就對聯的聲律要素來看,語言之聲調是一個必然存在的客觀現象,因此,對聯的聲律(平仄)要求,儘管可以寬鬆些,卻沒有必要也不可能人為地加以取消。同時,由於對聯的聲律(平仄)要求,是在繼承傳統詩律的基礎上發展變通而來,對此,楹聯界目前的看法還不盡一致,因此,更有必要進行適當的探討和界定。

對聯藝術,雖難稱博大,亦可謂精深。關於對聯的寫作,還有很多創作手法和規律,本文沒有涉及,也還有很多創作手法和規律,可以進一步加以總結和探索。本文只是就對聯的基本格律,提出個人一點不太成熟的看法而已。

以上淺見,不當之處,望聯界方家不吝批評教正!



    天下文壇  天下文壇 江山如畫  2007-05-24 06:47
http://yuhsia.com/ccb/index.pl

  


 
社區在線 208   發表主題 發起投票 | 關 閉 窗 口
回覆標題:
UBB 標籤:
縮放輸入框: 5 6

回覆內容:
   UBB 標籤說明  [表情分頁] [表情全顯]
表情圖片:

讀取表情圖片中......
會員代號:  會員密碼: 
貼圖 URL: (可自動分析圖片連接)
連接 URL: (可自動分析多媒體連接)
 附件 :  附件說明:  
附件上載限制在 200 K 以內
 回覆選項:  限註冊會員 HTML代碼  限積分 以上




Powered by CCB Version 201105 © 2007-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ed in cpu:1 ms, page:1 ms,Read:10, Write: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