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首頁 最新帖子 主題搜尋 社區娛樂 資料修改 會員註冊 會員登錄 離開系統 
常見的對聯修辭手法
留言簿 精品區 我的主題 我的檔案萬年曆
天下文壇 > 學術論衡 > 常見的對聯修辭手法   塌鼻子先生  添翠軒  
發表主題 發起投票 | 關 閉 窗 口   
  發帖人 主題標題:  常見的對聯修辭手法       回覆數: 2 點數: 903  第 1 樓 

   江山如畫




分區管理員
積 分:4775
貨 幣:4775
發帖數:851
來 自:Unknow

 

   時間:2007-03-02 12:10    編輯主題 引用回覆 檢視作者資料 給作者發悄悄話 檢視作者的所有帖子 版主操作 刪除主題    到頂端

   常見的對聯修辭手法
   摘自 天下文壇   江山如畫  2007-03-02 12:10
http://yuhsia.com/ccb/index.pl

常見的對聯修辭手法

  中國對聯常修辭手法,一般而言有如下幾種:
--------------------------------------
一、比喻法:

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子淺;
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這對比喻法對聯是大家比較普遍知道的,毛澤東在其著作曾經引用,它是一副對仗工整、形象鮮明的好聯。用來比喻一些沒有真才實學、誇誇其談的人,生動而貼切。這樣的比喻手法,就是用一個為人們所熟悉的事物或現象,從而顯示這種事物的性質,啟發人們去思考。或者是把一些較為抽象的名詞概念,變成為具體的形象去感染人。
---------------------------------------
二、人格化:

燭向燈云:靠汝遮光作門面;
鑼對鼓曰:虧儂空腹受拳頭。

  這是某地元宵節的一副民間的慶燈對聯。燭、燈、鑼、鼓,都是常見物,但經此擺布,似是人們的一席對話。燭燃著發光,畢竟是在燈裡面,但只有依傍燈籠作門面,才吸引人「欣賞」;而鼓則訴說因腹空遭受拳頭之苦。彼此處境不同,感受各異。而著一席對話的內容,恰好體現出當時社會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把某些自然現象,或者是沒有生命力的東西,表現為有生命的人的言語或動作,從而使之形象化,去感染人,這就是「人格化」的特徵。這是承襲詩歌的一種表現手法。,一定手法的表現,要根據一定顯示生活的需要,根據一定主題與構思的需要,更不宜隨便亂用,以免弄巧成拙。
---------------------------------------
三、問答法

  由於對聯有著排偶特點,上下兩聯之間互為相關,采取一唱一和的「問答法」,較為方便。運用這一手法,要求聯詞結構嚴密,呼應自然,從一呼一應中闡明主題思想。它的作用主要是:一方面把抽象的東西通過具體形象去表達出來;另一方面用「答」對「問」,就更便於引起人們的注意和思索,從而達到深刻顯示事物本質的目的。

  從前,有人通過戲台演戲中的情景,用聯語把其生涯作一番對照,通俗感人,那戲台楹聯是:

窮的富的,貴人賤的,睜睜眼看他怎的;
歌斯舞斯,哭斯笑斯,點點頭原來如斯。
----------------------------------------
  前面提到一家財神廟撰聯云:

頗有幾文錢,你也求,他也求,到底給誰是好。
不作半點事,朝來拜,夕來拜,怎樣教我開銷。

  此聯就是通過這樣一問一答,一針見血地揭露了那些財迷心竅者的醜惡面目。
---------------------------------------
  這種「問答法」,不但反映在社會矛盾上面,而且還反映在描寫自然景物上面。杭州飛來峰有一副對聯:

泉自幾時冷起?
峰從何處飛來?
---------------------------------------
  江西省石釧山坡仙樓有一副對聯:

嶺上梅子熟未?
座中木樨香乎?

  這兩聯同上述兩聯不同的,就是上下兩句都是問,答案是通過遊人的感受中找尋,更為有味。
-----------------------------------
四、襯托法

東海望澎台,風景不殊,舉目有河山之異;
南天留祠宇,雄圖雖渺,稱名則婦孺皆知。

  這是民族英雄鄭成功祠有一副對聯,作者并不正面敘述鄭成功當年如何反抗侵略,如何收複台灣的事跡,只是用「澎台風景」作示,接著以「不殊」和「之異」作對立面,襯托上句。如此,人們很自然地聯想到這位民族英雄當年的光輝偉績來。

  對聯寫作的襯托法,通常有兩種。一是側面襯托;一是反面襯托。所謂側面襯托,對主題不作正面描寫,而是通過旁邊的有關事物顯示出來,使主題思想含蓄,引人尋味。
---------------------------------
五、對比法

  運用「對比法」來寫對聯,亦算常見。例如郭沫若少年時戲對:

昨日偷桃,鑽狗洞不知是誰;
他年攀桂,登月宮必定有我。

  它說明不同的時代,將有不同的作為。事物的好與壞,是事物矛盾的兩個對立面,這是客觀存在的。但要使人們取得正確的認識,或加深人們的認識,就要凸出事物之間的矛盾所在。這樣,就最好是運用「對比法」。
-------------------------------------
六、集句法

  集句,是對聯寫作的手法之一。古今以來,集句成聯的範圍很廣,如集詩句、詞句、貼句、俗語、成語、格言等等。在古代對聯中,集句聯占著很大的分量,這樣的「集句法」,它的特點是:用現成的句語,按照對聯的形式格調湊,這裡只略舉數例。

好雨好山兼好客;
宜煙宜雨複宜晴。

  這是用於廣東惠州西湖晴雨亭的對聯,都是集自唐句。既切合亭名,又適宜於描繪亭榭風光。
---------------------------------
  江西省九江瑟瑟亭有一聯:

燈影幢幢,凄絕暗風吹夜雨;
獲花瑟瑟,魂銷明月繞船時。

  上聯是采自唐代元稹詩句中詞意,概括詩人廳到白居易被貶謫時的心情;下聯是采自白居易《瑟瑟行》詩句中的詞句,描述白居易送客潯陽江頭,聽得瑟瑟聲那時的景象。而九江的瑟瑟亭正是後人為追記此古跡而建,自然顯得貼切。有些集句聯,不是完全集自原句,而是帶有借意性質的。




   [ 秋靈 2007-08-30 22:01 編輯 ]
    天下文壇  天下文壇 江山如畫  2007-03-02 12:10
http://yuhsia.com/ccb/index.pl

  



回覆:  比喻法        第 2 樓 

   敏翔




天下良友
積 分:437
貨 幣:437
發帖數:77
來 自:Unknow

 

   時間:2007-03-08 20:18    編輯主題 引用回覆 檢視作者資料 給作者發悄悄話 檢視作者的所有帖子 版主操作 刪除主題    到頂端

   比喻法
   摘自 天下文壇   敏翔  2007-03-08 20:18
http://yuhsia.com/ccb/index.pl

修辭學比喻法可分為
明喻法與隱喻法兩種


    天下文壇  天下文壇 敏翔  2007-03-08 20:18
http://yuhsia.com/ccb/index.pl

  


回覆:  舉例說明之        第 3 樓 

   敏翔




天下良友
積 分:437
貨 幣:437
發帖數:77
來 自:Unknow

 

   時間:2007-03-12 08:11    編輯主題 引用回覆 檢視作者資料 給作者發悄悄話 檢視作者的所有帖子 版主操作 刪除主題    到頂端

   舉例說明之
   摘自 天下文壇   敏翔  2007-03-12 08:11
http://yuhsia.com/ccb/index.pl

修辭法-譬喻法 設計者:吳岱蓁老師
一、 定義:借彼喻此,以已知喻未知,以熟悉喻陌生的修辭法。
譬喻是一種「借彼喻此」的修辭法。凡二件或二件以上的事物中有類似之點,說話作文時將所要說明的事物(喻體)用另外的事物(喻依)來比況形容(喻詞),就叫譬喻。例如:荷葉上有兩顆渾圓而光亮的雨珠在滾動,有如女孩子一雙眼晴一般活潑。
二、 作用:可以利用舊經驗,引起對新事物的認識。良好的譬喻可以引起讀者正確的聯想,新穎的譬喻可使文字生動。使用原則是以易知說明難知,以具體說明抽象。
三、 分類及舉例:
(一)明喻
喻體、喻詞、喻依三者都明白出現的方式叫明喻,明喻法通常可看見「如」「好像」「彷彿」「猶如」「似」「若」……等字詞。例如:
1. 好朋友真「像」是一本一本的好書。〈林良《父親的信》〉
2. 有時我站在屋前看著小兔在草地上跳躍而過,「像」兩團煙,兩團雲,更「像」綠海上濺起的兩朵活潑的浪花。〈張秀亞《溫情》〉
(二)隱喻
在句法中,不用「好像」「如」「猶」……等字詞,而以「是」或「為」來代替者,表面文字上找不到比喻的用詞,其意義上仍為比況,這種就叫作隱喻。例如:
1. 路,〈是〉無聲的語言,無形的文字。
2. 及時的鼓勵,〈是〉一針強心劑。
3. 因循怠惰,〈是〉一條綑住手腳的繩子。
(三)借喻
借喻中看不到「喻體」和「喻詞」,只剩下「喻依」,把譬喻物作為文句中的主體,這種方法叫借喻。例如陳之藩用「失根的蘭花」,來借喻國土淪喪的人。
(四)略喻
省略喻詞,只有喻體、喻依的譬喻,叫作略喻。例如:
1. 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頤《愛蓮說》〉
2. 也可以說故事來作譬喻,例如:良馬對、苛政猛於虎。
3. 俗語中也有用到譬喻的,例如:
• 跳到黃河也洗不清:嫌疑很大,怎麼解釋也沒有用。
• 癩蝦蟆想吃天鵝肉:喻自不量力的妄想。
• 明察秋毫:喻眼光銳利,能洞察事理。
4. 其他如:人情比紙薄、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浮光掠影、十萬火急、熱鍋上的螞蟻、女人心,海底針、人山人海、女人四十一枝花、曇花一現、白駒過隙、歷歷如繪。
四、譬喻創意
• 雨是抽不完的絲,織成一張大網,任我在網中掙扎。
• 莎士比亞描寫一個英雄打了勝仗,立下戰功,自己身上也多處受傷,他說「每一個傷口都是敵人的一座墳墓。
• 從前徽欽二帝被金兵擄去,生活很苦,身上生了蝨子,皇帝不知道這叫蝨子,寫信回來說「朕身上生蟲,形似琵琶。」
• 芍藥花開菩薩面,棕櫚葉散夜叉頭。
• 修剪過的花,開成一首七律。
• 像林良在文章中形容院子的髒,「家裡的院子就像不洗臉的孩子,永遠有一層掃不掉的灰土。」
• 愛情就像在銀行裡存一筆錢,能欣賞對方的優點,這補充收入;容忍缺點,這是節制支出。
• 牠不是善泳魚類以速度及壯碩身軀奮猛追殺獵食。牠擅用虛幻月光,如隱身黑夜中的幽靈。〈廖鴻基《銀劍月光》〉
• 錢像鹽,錢是生活的鹽。巧婦做菜湯擱鹽是論「適度」的,「越多越好」的觀念是荒謬的。沒有鹽,所有的「菜」都變成沒法兒下嚥;但是我們並不是真正的「吃鹽」。
• 書本就像降落傘,要打開來才能發生作用。
• 台北的天空總是沉沉的鉛灰,像抹了一層暈的布拉姆斯,縱使歡愉的曲調也揮不去悲意。
• 演員:明星 大牌演員:天王巨星
• 新演員:新星 演員死亡:隕星
其他如:海量、鐵漢、鬼計、銀髮、猴急、兔脫
• 許多詞語是變形的譬喻
雄心:像公雞一樣充滿了自信。
暴躁:他成了在烈日下劈拍響的乾柴。
唱名:他像唱歌一樣念出此人的名字。
母金:那筆錢像一隻母雞,過一些日子就生出一枚金蛋來。


五、名家名句譬喻法的運用
就寫作而言,譬喻是一種重要的技巧,以下五則資料,是不同作家對「生命」的不同譬喻。他們採用「生命像(是)XX...」的形式,表達了他們對生命的看法。
1.生命好比是一只箱子,這只箱子很小,裝不下太多東西。〈王鼎鈞《旅行箱》〉
2.生命是那麼瞬息而不流痕跡,像是淌下玻璃窗的一滴雨。〈鍾玲《竹廈--雪湖書簡之一》〉
3.生命像個鐘擺,不得不開始,不得不在死亡雨疲倦之間擺動,然後不得不停止。〈簡媜 《陽光不到的國度》〉
4.到如今我仍堅持:生命應該像鞭炮,劈哩啪啦一陣就完了,有聲勢、有繽紛、有壯烈、也有淒美。〈張拓蕪 《老!吾老矣》〉
5.生命是一個古怪的盒子,打開或關上,彷彿不由自主。然而在裡面,我們卻可以任意蒐集我們一些此起彼落無數的煙花。〈喻麗清 《盒子裡的黃花》〉

六、仿作譬喻句
• 下課了,小朋友像一支支的亂箭,疾速地從教室往外衝。
1. 爸爸生氣時,像
2. 上課鈴響,小朋友像
3. 老人的臉,像
4. 嬰兒的臉,如
  ‧洪醒夫認為記憶像過眼雲煙,倏忽即逝;像熱鐵烙膚,記憶長存;像飛鳥掠過天邊,漸去漸遠;像夏日小河,像冬日落葉,像春花,像秋草似無所見,又非視而不見。
余光中以為記憶像鐵軌一樣長。你認為記憶像什麼?
• 愛像什麼?
1. 愛像沙發,因可靠。
2. 愛像牙刷,不能共用。
3. 愛像沙隆巴斯,不可倒貼。
4. 愛像



七、成語中的譬喻
1、如( )添翼 2、如( )初醒 3、如( )貫耳
4、如( )在弦 5、杳如( ) 6、心如( )
7、勢如( ) 8、穩如( ) 9、靜如( )
10、如( )隨形 11、如( )之舌 12、守口如( )
13、瞭如( ) 14、口若( ) 15、冷若( )
16、易如( ) 17、心亂如( ) 18、賓至如( )
19、料事如( ) 20、家貧如( ) 21、鐵證如( )
22、日月如( ) 23、嗜錢如( ) 24、眼波如( )
25、視死如( ) 26、虛懷若( ) 27、情深似( )
28、嫉惡如( ) 29、門庭若( ) 30、大智若( )



年 班 號 姓名:

參考答案
1.虎 2、夢 3.雷 4.箭 5.黃鶴 6.止水 7.破竹 8.泰山
9.處子 10.影 11.簧 12.瓶 13.指掌 14.懸河 15.冰霜 16.反掌
17.麻 18.歸 19.神 20.洗 21.山 22.梭 23.命 24.水
25.歸 26.谷 27.海 28.仇 29.市 30.愚  


    天下文壇  天下文壇 敏翔  2007-03-12 08:11
http://yuhsia.com/ccb/index.pl

  


 
社區在線 255   發表主題 發起投票 | 關 閉 窗 口
回覆標題:
UBB 標籤:
縮放輸入框: 5 6

回覆內容:
   UBB 標籤說明  [表情分頁] [表情全顯]
表情圖片:

讀取表情圖片中......
會員代號:  會員密碼: 
貼圖 URL: (可自動分析圖片連接)
連接 URL: (可自動分析多媒體連接)
 附件 :  附件說明:  
附件上載限制在 200 K 以內
 回覆選項:  限註冊會員 HTML代碼  限積分 以上




Powered by CCB Version 201105 © 2007-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ed in cpu:1 ms, page:1 ms,Read:12, Write: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