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首頁 最新帖子 主題搜尋 社區娛樂 資料修改 會員註冊 會員登錄 離開系統 
淺談詞的章法
留言簿 精品區 我的主題 我的檔案萬年曆
天下文壇 > 學術論衡 > 淺談詞的章法   塌鼻子先生  添翠軒  
發表主題 發起投票 | 關 閉 窗 口   
  發帖人 主題標題:  淺談詞的章法       回覆數: 8 點數: 3584  第 1 樓 

   江山如畫




分區管理員
積 分:4775
貨 幣:4775
發帖數:851
來 自:Unknow

 

   時間:2006-03-30 23:49    編輯主題 引用回覆 檢視作者資料 給作者發悄悄話 檢視作者的所有帖子 版主操作 刪除主題    到頂端

   淺談詞的章法
   摘自 天下文壇   江山如畫  2006-03-30 23:49
http://yuhsia.com/ccb/index.pl

1 淺談詞的章法
一、上下片
  詞大多是雙調,分兩段,即上下片,共同構成一個完整的篇章。上下片各自又有相對的完整性和獨立性,在內容上各有所側重。常見如下情況:
  1、上景下情:

即上片寫景或以寫景為主,下片抒情或主要是抒情。這合乎人們角景生情、因景抒情的思維規律和藝術手法,因而在詞中最為常見。小令如宋祁《玉樓春》:「東城漸覺風光好,觳皺波紋迎客棹。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浮生長恨歡娛少,肯受千金輕一笑。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上片寫春光美好,下片寫自己因平時歡娛少而想到及時遊樂。長調如獲永《八聲甘州》,上片寫登樓所見的蕭瑟秋景:暮雨,霜風,殘照,紅衰翠減,江水自流;下片寫自己羈旅的愁苦,對家鄉和「佳人」的懷念。此外,李煜《相見歡》、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和《念奴嬌.赤壁懷古》、辛棄疾《水龍吟》(楚天千里清秋)等,都屬於上景下情。上景下人可以歸入這一類。也有上情下景的但很少,如張先《天仙子》。

  2、上昔下今,上今下昔:
如辛棄疾《鷓鴣天》:「壯歲旌旗擁萬夫,錦襜突騎渡江初。燕兵夜娖銀胡(革錄),漢箭朝飛金僕姑。 追往事,歎今昔,春風不染白鬢鬚。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壯歲旌旗擁萬夫),上片追憶青年時代抗金南歸的戰鬥情景,下片抒發被閒軒至今而報國無門的甘悶。歐陽修《生查子》,上片寫去年元夜與情人相會的歡愉,下片寫今年此日的孤獨和悲愁:這是上昔下今。晏幾道《臨江仙》(夢後樓台高鎖),上片寫現在獨居樓台的孤寂,引起對舊日情人的回憶,下片著重寫從前與她初見的情景:這是上今下昔。
  3、上起下續。
上下片都是寫事或景或情,或事、景、情彼此交融,上片是開端、是基礎、是前一階段的事物,下片則是承接、是發展、是後一階段的事物。如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以時間先後為線索,上片寫夜行首先的見聞,明月、清風、驚雀、鳴蟬、蛙聲、豐收景象;下片寫繼續前行的所見,疏星、微雨、社林,就要到達可以歇腳的熟悉的茅店。全詞是一幅恬靜優美的農村風景畫。
4、上問下答。
如黃庭堅《清平樂》:「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 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上片問春歸何處,下片回答人不知道,全詞表現惜春和戀春的情緒。李清照《漁家傲》,上片寫天帝問我歸何外,下片回答要乘長風到遙遠的仙境,表現了不安於平庸生活、追求理想的激情。
5、上幻下真。
如劉克莊《沁園春.夢孚若》:「何處相逢?登寶釵樓,訪銅雀台。喚廚人斫就,東溟鯨膾;圉人呈罷,西極龍媒。天下英雄,使君與操,餘子誰堪共舉杯?車千乘,載燕南代北,劍客奇才。 飲酣畫如雷,誰信被晨雞輕喚回。歎處光過盡,功名未立;書生老去,機會方來。使李將軍,遇高皇帝,萬戶侯何足道哉!披衣起,但淒涼感舊,慷慨生哀。」上片寫夢中游宴北方,聚集豪傑,好像已收復中原,安定天下;下片寫夢醒後的淒涼,感慨生不遇時,到老未能建功立業。

上下兩片,除上起下續以外,一般界線比較明顯。

  有特殊情況。如辛棄疾《破陣子》:「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醉裡挑燈看劍),上片寫到戰鬥前檢閱部隊,飽餐,準備出發。幻夢未完,下片繼續寫戰鬥中部隊的威武勇猛,取得勝利,功成名就。結句陡然轉折,從幻夢中走入現實。此詞篇章結構打破了上下片一般格局,上片意思超越界線,直接貫通進入下片,末尾轉結。它類似李白七絕《越中覽古》,突破起承轉結的一般格局,前三句寫攻破吳國後,義士們回到越國的得意驕傲,沉醉於繁華享樂之中,結句轉入眼前惟有鷓鴣飛的荒涼景象,嘎然而止。

  作詞,要意在筆先,統籌全局,有層次,有脈絡,一氣流貫。上下片相依相成,相激相蕩。上片不要將意思說盡,給下片留有發展、申述的餘地;下片要對上片加以擴展、延伸,開拓意境,深化主題。上下片忌重複糾纏。上下片的情緒、氣氛、節奏可以有起伏張馳的變化,但是應屬一個基調,上下片要和諧、統一、比如說,上片「玉爐香,紅蠟淚」,下片「梧桐樹,三更雨」,是統一和諧的,下片如換成「靖康恥,猶未雪」,則不可以。

二、起結
  詩詞形狀和結尾都重要,方法、原理相同。如說「鳳頭、豹尾」;起如爆竹,結如撣鍾;突然而來,悠然而去。這就是說,開頭原則上要開門見山,引人注目,振起全篇,結尾要神完氣足,有力度、深度、餘音裊裊,餘味不盡。
  1、開頭:

小令篇幅短小,容量有限,往往離首即尾,開頭來不得一點閒筆。常直寫其人,如歐陽修《南歌子》「鳳髻金泥帶,龍紋玉掌梳」,直寫她的頭飾,以見其美麗活潑。或直敘其事,如辛棄疾《鷓鴣天》就是「壯歲旌旗擁萬夫」,而不說故鄉的淪陷,如何參加和組織起義部隊等。或直抒其情,如李煜《望江南》以「多少恨」開頭,馬上進入本題。或直寫其景,如秦觀《行香子》,開頭就寫春遊所見,「樹繞村莊,水滿陂塘」。

  長調開頭,或如橫空出世,大氣包舉。如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境界闊大,雄視千古。壯闊的景象,帶出重大的歷史事件,襯托得意的英雄豪傑,再引發自己的感慨。又如岳飛《滿江紅》,「怒髮衝冠」,發端突兀,氣勢雄渾。因中原未收復而「壯懷激烈」,因國恥未雪而仇恨不滅,決心驅逐敵人,收拾好舊山河。開關不僅振起全篇,也籠罩全篇。
  長調開頭,也可以從容閑雅,淡淡而起。如張炎《高陽台.西湖春感》,「接葉巢鶯,平波卷絮,斷橋斜日歸船」,交待0時間地點,是暮春的西湖,景色趨於暗淡,初步透露作者的悵惘情緒。以後逐步通過景物加濃感情色彩,惜春、傷春,暗傷宋亡,人非物也非,不勝今昔之感。
  開頭的語句形式,根據詞調的不同情況和表達需要,可以單起或對起。單起以突兀籠罩為貴,如《滿江紅》「怒髮衝冠」。對起以從容整煉為高,如《高陽台》「接葉巢鶯,平波卷絮」。
  開頭為了給人以突出鮮明的印象,或顯示主題,詞人有時採用倒裝、倒捲的方法。小令如李煜《望江南》,「多少恨」是在他昨夜夢醒以後,而不是昨夜那游上苑的歡樂的夢中。按照實際情況,「多少恨」應放在後邊作結束,作者卻將它軒於開頭,動人心弦;讓「花月正春風」作結尾,又余意不盡,兩全其美。長調如姜夔《楊州慢》,按散文一般筆法,開頭應是「初程解鞍少駐」,然後寫出駐的地方,可是作者開頭就交待駐地,對起,「淮左名都,竹西佳處」,令讀者心馳神往;又與下文的「廢池」、「冷月」等形成對比和反差,使全詞深切地抒發了今昔盛衰的諸多感慨。
  詞的開頭的具體方式很多,寫景,寫人,敘事,抒情,議論,設問,反詰,追憶,交待,比興,不一而足。總之,要有利於內容的表達和主題的開展,與全詩很好地結合,對讀者有較強的吸引力。
2、結尾:
  結尾講究的是意留言外,句絕而意不絕,餘味無窮。歷來詞人,既注意起句,更重視結句,甚至認為「一篇全在尾句」。常見結尾的形式有以下幾種:
  (1)、以寫景作結。不僅寫景的詞,可以用寫景收尾(如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就是敘事抒情的詞,也可以用寫景作結。寓情於景,以景結情,往往更富餘味。如李白《憶秦娥》,由寫秦娥的孤寂淒甘,離情別緒,到「咸陽古道音塵絕」,結束用「古風殘照,漢家陵闕」八個字,只寫景象和境界,悲涼而又雄闊,千古興衰之感都寓其中。
  (2)、以敘事或描狀作結。如歐陽修《南歌子》,前邊寫了女主人公的裝飾,「笑相扶」,弄筆,描花等,表現了她的美麗、嬌柔、天真、活潑,結句「笑問『鴛鴦兩字怎生書?』」更表現了她的聰慧狡黠,借學寫「鴛鴦」兩字來吐露自己的情愛,這是人物的傳神寫照。
  (3)、以抒情作結。這種寫法比較普遍,結句往往是全詞思想感情的集中和昇華。一般是直接抒情,如李煜《相見歡》:「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劉克莊《沁園春.夢孚若》:「但淒涼感舊,慷慨生哀」。有用表達願望、決心或理想來抒情作結的,如蘇軾《水調歌頭》:「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4、以比喻作結。詞中也較常見。如李煜《虞美人》:「問君能有幾多?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詞結尾的具體形式,還有議論,發問,反詰,感歎,對比等。
  結尾要注意扣題點題,照應前文,照應開頭。如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結句「西北望,射天狼」,既照應了下片的「酒酣胸膽尚開張……」,也與全篇開頭「老夫聊發少年狂」遙相呼應。
  雙調詞有兩結,上片的結句要如奔馬收韁,有欲止而不止的勢頭,以便下片繼續開拓。如蘇軾《健康發展奴嬌.赤壁懷古》:「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三、過片
  雙調詞下片開關叫做過片。因為下片開關首句字數平仄多與上征首句不同,所以過片又稱換頭和過變。過片是詞前後兩段即上下片的銜接處,虛實轉捩處,一般在過片處換意,但又不斷了上片的詞意。過乍大致相當絕句的第三句,起著承轉(主要是轉)的重要作用。過片要求過渡自然,銜接緊密,能轉出新意。過片常見如下情況:
  
1、承上啟下,或總上括下,好像連接兩巖的橋樑。如辛棄疾《鷓鴣天》,上片懷想青年時代率部抗金、南歸渡江的戰鬥場景,下片慨歎閒居至老、壯志不酬,過片是「追往事,歎今吾」,一屬上,一屬下。
  2、立即轉換新意。敘事則直寫新事,如周邦彥《蝶戀花.早行》,上片寫人早起,過片「執手霜風吹鬢影」,是寫分別。

  3、過片與篇首對照,使上下片兩相對比。如歐陽修《生查子》,上片開端是「去年元夜時」,過片則是「今年元夜時」,前歡愉,後愁苦。
  過片必須使意脈貫通,使上下片兩相連屬,如藕斷絲連。絕句成功,貴在善轉;詞的優勝,與過片吞吐之妙有很大關係。

四、轉折
  一般說來,詩以雄直取勝,詞以婉轉見長。小令寥寥數語,也宜曲折含蓄,有言外不盡之致。長調更宜曲折迴旋,造成波瀾起伏之勢,盡態極妍。這就需要在寫作時注意轉折,注意頓挫。
  長調轉折如蘇軾《水調歌頭》,中秋,因月而生上天的廳想,但惟恐「高處不勝寒」,不如留在人間起舞弄影;可是在人間又不舒暢,長夜無眠,心念兄弟天各一方,不得團聚,明月為何偏又常團圓,豈不是對人的嘲弄?繼而轉念月的陰晴圓缺是千古不變的自然現象,人間的離合悲歡也是從古以來的常事,又自我寬慰,替月分解;最後是「但願」,更進一層,既然月與人從古難全,那就惟有各自珍重,長期同沐月的光輝,永不相忘。層層轉折,越轉越深。
  小令轉折如馮延巳《謁金門》。詞寫一個貴族女子春天獨居的寂寞無聊。風乍起吹縐滿池春水,使她的心也不平靜;為了排遣苦悶,就揉搓杏花蕊,引逗鴛鴦在香徑裡慢行,這多少給她帶來了愉悅,暫時忘掉自己的寂寞;但是看到鴛鴦的成雙成對,不用說又勾起了自己獨處的煩惱,引起對心上人的懷念;刀也改拋開鴛鴦,憑欄看池塘鴨嬉,仍然提不丐多少興致,心事重衙,垂頭過久以致碧玉搔頭斜墜;她整日盼望心上人來而終不來,快絕望了,忽地聽到喜鵲叫,她抬起了充滿希望和喜悅的眼睛。詞如池塘的漣漪,波折不停,最後掀起了一個較高的波浪,定住作結。意余言外,女主人公將會有更大的失望。婉轉含蓄,耐人尋味。
  詞的轉折,有時借助於表示轉折、讓步、進層等關係的詞語,如:但,更,尚,又,況,待,縱然,漫說,不道。莫怪,誰料,更那堪,最難禁,似這般等。
  詞按風格可分婉約、豪放兩派。婉約派自可委婉曲折,豪放派也不宜一瀉無餘。

五、詞的用韻
詞的用韻有以下幾種情況:
1、多數詞一韻(部)到底,中間不換韻(或平或仄)平聲韻一韻到底的,如《行香子》、《八聲甘州》等;仄聲韻一韻到底的,如《如夢令》、《念奴嬌》等。
2、仄聲韻中,上聲韻和去聲韻可以通押,但不可與入聲韻通押(詩界有提倡取消入聲字的呼籲。所以,寫現代詞可以把詞譜規定的入聲字,按平、仄聲處理(1、2聲的按平聲;
3、4聲的按仄聲)。此項歸定詩詞界還有爭論)。
3、有的詞可以平仄韻通押,如《西江月》。但必須在同一韻部,何處該用什麼聲韻腳要按詞譜規定,不可亂了章法。
4、有些詞平仄韻腳可互相轉換,或平轉仄,或仄轉平;或轉換一次,或幾次。例如《菩薩蠻》
5、有的詞可以中途換韻或平仄韻交叉錯押。往往一韻意思未寫完,就插入另一韻;另一韻意思沒寫完又接用前韻,或轉用第三韻。例如《定風波》(前後兩韻相同中間插入另一韻叫「抱韻」例如「相見歡」;換韻並不完全是平仄交替轉換,例如「釵頭鳳」)。
6、小令韻密,句句韻或隔句韻,例如《常相思》。長調韻稀,常兩三句、三四句用一次韻,如《念奴嬌》、《永遇樂》。轉韻的多為小令,如《菩薩蠻》、《虞美人》,長調很少轉韻的,如長達240字的《鶯啼序》仍一韻到底。
7、除詞譜規定的疊韻外,一首詞內一般韻字不重複(最好也避免音同字不同)。
六、詞的對仗及省略、倒裝。
詞使用對仗比較廣泛,比較靈活。詞的對仗在格律上寬嚴不一,大致分三種:
1、律對。
相當於律詩的「工對」,句式、語法、詞義、平仄都相對,避同字對。例如: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
2、准律對。
與律對要求絕大部相同,只是聲調上可以平對平,仄對仄例如: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岳飛)。
3、散對。
類似散文,同聲同字都可相對。如:
汴水流,泗水流(白居易)、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李清照)。
詞對仗的位置,不像律詩那樣固定。可在首篇,如《庭院深深》「深院靜,小庭空」(李煜);可以在篇中,如。「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李清照);可以在篇末,如「怕見飛花,怕聽啼鵑」(張炎)。一般說來無論在詞的何處,只要相臨兩字數相等,都可以構成對仗。
有些在一定位置習慣用對仗,如《鷓鴣天》3、4句,《西江月》上下闋1、2句。
一字豆後的幾個3言句、4言句常使用對仗。如《行香子》「正鶯兒啼,燕兒舞,蝶兒忙」(秦觀)。這樣連續對仗就形成了排比。如《沁園春》「喚廚人斫就,東溟鯨膾;圉人呈罷,西極龍媒」(劉克莊)。這樣隔句相對,稱「扇面對」。

長短句的詞使用對仗錯落與嚴整結合,參差中見均齊,更富美感,好的對仗能使詞習習生輝,所以詞人樂於使用對仗。
詞語在語法結構上,同近體詩一樣,有兩個不同於散文的顯著特點,即省略和倒裝。

(一)省略
1、省略主語:如:
[ ]無言獨上西樓(李煜)省去「我」。
[ ]莫聽穿林打葉聲(蘇軾)省去「君」。
2、省略謂語動詞。如:
三十功名[ ]塵與土(岳飛)省去「如」。
3、省略賓語。如:
紅蠟淚,偏照畫堂秋思[ ](溫庭筠)省略「人」。
4、其它省略。如:
[ ]萋萋芳草[ ]憶王孫(李重元)前省略動詞「見」或介詞「對」、後省略可能是連詞「因而」或代詞「我」。
省略是為了語言精練,適應格律,同時取得某種修辭效果。
(二)倒裝
1、語句間的倒裝。如: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岳飛)。實際是雨先下,雨歇後才憑欄,才好抬望眼,所以句子順序應為:瀟瀟雨歇,憑欄處,怒髮衝冠。
2、句中詞語倒裝。如:
描花試手初(歐陽修)。狀語後置,一般應是「描花初試手」或「初試手描花「。
揚青旗、流水橋旁(秦觀)。狀語後置,一般語序是「流水橋旁青旗揚」。
倒裝是為了適應平仄格律的需要,或者是為了取得某種修辭效果,如突出特定形象,使語言有頓錯洋溢之感。

七、關於詞的領字之說
詞的句式,比近體詩複雜。句子字數,最短一字,最長十一字。句子節奏形式歐,近體詩中有的,詞裡都有;近體詩中沒有的,詞裡也有,甚至相當常見。如七言句,詞裡既有律詩絕句的上四下三式,又有律詩絕句所不容許的上三下四式。後者如《太常引》「人道是清光更多」(辛棄疾)。通常在「三四」式上三字後加頓點,表示停頓。這種句中停頓,舊稱為「豆」(逗)。除七言有句中豆以外,四言、五言、六言、八言、九言等,都可以有句中豆。
一字豆是詞常用的句法。四言句的一字豆,後邊就是一個三言句,有時還要帶起一兩個三言句,如《行香子》「有桃花紅,李花白,菜花黃」(秦觀)。五言句的一字豆,後邊就是一個四言句,有時也要帶起一個或幾個四言句,如《揚州慢》「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一字豆有領起下文的作用,所以又稱「領字」或「領格字」。
一字豆,多數是虛詞,如「但,正,又,更,況,縱,便,尚,自,恰,且,甚……;」有些是動詞,如「望,看,歎,恨,料,想,有,記,問……」它們讀仄聲,大多是去聲。
單字領字中有領一句的,有領二句的,有領三句的,至多可領四句。今分別舉例如下:

1、一字領一句的:
向抱影凝情處。(周邦彥:法曲獻仙音)
想繡閣深處。(柳永:傾杯樂)
縱芭蕉不雨也颼颼。(吳文英:唐多令)
2、一字領二句的:
探風前津鼓,樹杪旌旗。(周邦彥:夜飛鵲)
歎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柳永:八聲甘州)
奈雲和再鼓,曲終人遠。(賀鑄:望湘人)
3、一字領三句的:
漸霜風淒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柳永:八聲甘州)
算只有慇勤,畫簷蛛網,盡日惹飛絮。(辛棄疾:摸魚兒)
歎隙中駒,石中火,夢中身。(蘇軾:行香子)
4、一字領四句的:
望一川冥靄,雁聲衰怨,半規涼月,人影參差。(周邦彥:風流子)
正驚湍直下,跳珠倒濺;小橋橫截,新月初籠。(辛棄疾:沁園春)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毛澤東:沁園春)

關於領字的詳細知識,讀者可觀看詞譜,注意「動詞」及「代詞」等虛詞,如:看、望、惜、寄、想、你、我、他、恰、且、甚......等,自己反覆揣摩「例詞」不難領悟。
    天下文壇  天下文壇 江山如畫  2006-03-30 23:49
http://yuhsia.com/ccb/index.pl

  


回覆:  《白香詞譜》是清.        第 2 樓 

   江山如畫




分區管理員
積 分:4775
貨 幣:4775
發帖數:851
來 自:Unknow

 

   時間:2006-03-31 00:04    編輯主題 引用回覆 檢視作者資料 給作者發悄悄話 檢視作者的所有帖子 版主操作 刪除主題    到頂端

   《白香詞譜》是清.
   摘自 天下文壇   江山如畫  2006-03-31 00:04
http://yuhsia.com/ccb/index.pl

1 此貼您已經花了1 園閱讀費,可以閱讀 *@@* 了,要看仔細
貼主共投資了 10 園血本,每份定價 1 園出售
貼主目前虧損 -9
購買者1人
  1 1

《白香詞譜》是清朝嘉慶年間靖安人舒夢蘭編選。詞譜選錄由唐到清的詞作共一百篇,凡一百調。這些調式都是較為通用的,小令、中調、長調均有。為便於初學者,每調還詳細列注平仄韻讀,成為真正的詞譜。

《白香詞譜》同時又是一本簡明詞選。所選的詞都是比較著名的或者藝術性較高的,好些是歷久傳誦不衰的名作。它兼收並蓄,不主一家,既收婉約,也收豪放,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選本,也是一本較佳的詞學入門讀物。

1.菩薩蠻 2.憶秦娥 3.調笑令 4.長相思 5.更漏子 6.攤破浣溪沙 7.憶江南 8.搗練子
9.相見歡 10.浪淘沙 11.虞美人 12.一斛珠 13.謁金門 14.踏莎行 15.賀聖朝 16.御街行
17.漁家傲 18.蘇幕遮 19.錦纏道 20.離亭燕 21.訴衷情 22.阮郎歸 23.南歌子 24.臨江仙
25.西江月 26.桂枝香 27.天仙子 28.晝夜樂 29.雨霖鈴 30.卜算子 31.洞仙歌 32.蝶戀花
33.水調歌頭 34.清平樂 35.畫堂春 36.驀山溪 37.桃源憶故人 38.憶王孫 39.如夢令
40.鵲橋仙 41.河傳 42.滿庭芳 43.清玉案 44.薄倖 45.惜分飛 46.河滿子 47.燭影搖紅
48.減字木蘭花 49.千秋歲 50.瑣窗寒

○平聲 ●仄聲 ⊙可平可仄 △平韻 ▲仄韻



1.菩薩蠻·閨情 李白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
⊙○⊙●○○▲ ⊙○⊙●○○▲ ⊙●⊙○△ ⊙○○●△ ⊙○○●▲ ⊙●⊙○▲
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
⊙●●○△ ⊙○⊙●△



2.憶秦娥·思秋 李白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疊三字)年年柳色,灞陵傷別。 樂游原上清秋節,
○⊙▲ ○○⊙●○○▲ ○○▲ ⊙○⊙● ●○○▲ ⊙○⊙●○○▲
咸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疊三字)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 ○○▲ ⊙○⊙● ●○○▲



3.調笑令·宮詞 王建

團扇,團扇,美人並來遮面。(疊句)玉顏憔悴三年,(換平韻)誰復商量管弦。
○▲ ○▲ ●⊙⊙○○▲ ⊙○⊙●○△ ⊙●○○●△
絃管,(上句末二字顛倒,換仄韻)絃管, (疊句)春草昭陽路斷。
○▲ ○▲ ⊙●⊙○⊙▲



4.長相思·別情 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頭,吳山點點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
●⊙△ ●⊙△ ⊙●○○⊙●△ ⊙○⊙●△ ●○△ ●○△ ⊙●○○⊙●△
月明人倚樓。
●○○●△



5.更漏子·本意 溫庭筠

柳絲長,春雨細,花外漏聲迢遞。驚塞雁,起城烏,(換平韻)畫屏金鷓鴣。
●○○ ○●▲ ⊙●⊙○⊙▲ ○●● ●○△ ●○○●△
香霧薄,(換仄韻)透重幕,惆悵謝家池閣。紅燭背,繡簾垂,(換平韻)夢君君不知。
○⊙▲ ⊙○▲ ⊙●⊙○⊙▲ ○●● ●○△ ●○○●△



6.攤破浣溪沙·秋恨 李璟(南唐中主)

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還與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細雨夢迴雞塞遠,
⊙●○○●●△ ⊙○⊙●●○△ ⊙●⊙○○●● ●○△ ⊙●⊙○○●●
小樓吹徹玉笙寒。多少淚珠何限恨,倚闌干。
⊙○⊙●●○△ ⊙●⊙○○●● ●○△



7.憶江南·懷舊 李煜(南唐後主)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
○⊙● ⊙●●○△ ⊙●⊙○○●● ⊙○⊙●●○△ ⊙●●○△



8.搗練子·秋閨 李煜(南唐後主)

深院靜,小庭空,斷續寒砧斷續風。無奈夜長人不寐,數聲和月到簾櫳。
○●● ●○△ ⊙●○○⊙●△ ⊙●⊙○○●● ●○⊙●●○△



9.相見歡·秋閨 李煜(南唐後主)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換仄韻)理還亂,
⊙○⊙●○△ ●○△ ⊙●⊙○ ○●●○△ ●⊙▲ ⊙○▲
是離愁。(換前平韻)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 ⊙●⊙○ ○●●○△



10.浪淘沙·懷舊 李煜(南唐後主)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
⊙●●○△ ⊙●○△ ⊙○⊙●●○△ ⊙●⊙○○●● ⊙●○△ ⊙●●○△
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 ⊙○⊙●●○△ ⊙●⊙○○●● ⊙●○△



11.虞美人·感舊 李煜(南唐後主)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換平韻)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 ⊙●○○▲ ⊙○⊙●●○△ ⊙●●○⊙●●○△
雕欄玉砌應猶在,(換仄韻)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換平韻)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 ⊙●○○▲ ⊙○⊙●●○△ ⊙●●○⊙●●○△



12.一斛珠·香口 李煜(南唐後主)

晚妝初過,沉檀輕注些兒個。向人微露丁香顆,一曲清歌,暫引櫻桃破。 羅袖□殘殷色可,
⊙○⊙▲ ⊙○⊙●○○▲ ⊙○⊙●○○▲ ⊙●○○ ⊙●○○▲ ⊙●⊙○○●▲
杯深旋被香醪□。繡床斜憑嬌無那,爛嚼紅絨,笑向檀郎唾。
⊙○⊙●○○▲ ⊙○⊙●○○▲ ⊙●○○ ⊙●○○▲



13.謁金門·春閨 馮延巳

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閒引鴛鴦芳徑裡,手□紅杏蕊。 斗鴨闌干獨倚,碧玉搔頭斜墜。
○⊙▲ ⊙●⊙○○▲ ⊙●⊙○○●▲ ⊙○○●▲ ⊙●⊙○⊙▲ ⊙●⊙○○▲
終日望君君不至,舉頭聞鵲喜。
⊙●⊙○○●▲ ⊙○○●▲



14.踏莎行·春暮 寇准

春色將闌,鶯聲漸老,紅英落盡青梅小。畫堂人靜雨濛濛,屏山半掩餘香裊。 密約沉沉,
⊙●○○ ⊙○●▲ ⊙○⊙●○○▲ ⊙○⊙●●○○ ⊙○⊙●○○▲ ⊙●○○
離情杳杳,菱花塵滿慵將照。倚樓無語欲銷魂,長空黯淡連芳草。
⊙○●▲ ⊙○⊙●○○▲ ⊙○⊙●●○○ ⊙○⊙●○○▲



15.賀聖朝·留別 葉清臣

滿斟綠醑留君住,莫匆匆歸去。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風雨。 花開花謝,都來幾許。
⊙○⊙●○○▲ ●○○○▲ ⊙○⊙●●○○ ●⊙○○▲ ⊙○⊙● ⊙○⊙▲
且高歌休訴。不知來歲牡丹時,再相逢何處。
●○○○● ⊙○⊙●●○○ ●⊙○○▲



16.御街行·離懷 范仲淹

紛紛墜葉飄香砌,夜寂靜、寒聲碎。真珠簾卷玉樓空,天淡銀河垂地。年年今夜,月華如練,
⊙○⊙●○○▲ ●●● ○○▲ ⊙○⊙●●○○ ⊙●⊙○○▲ ⊙○⊙● ⊙○⊙●
長是人千里。 愁腸已斷無由醉,酒未到、先成淚。殘燈明滅枕頭欹,諳盡孤眠滋味。都來此事,
⊙●○○▲ ⊙○⊙●○○▲ ●●● ○○▲ ⊙○⊙●●○○ ⊙●⊙○○▲ ⊙○⊙●
眉間心上,無計相迴避。
⊙○⊙● ⊙●○○▲



17.漁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障裡,長煙落日孤城閉。
●●⊙○○●▲ ⊙○⊙●○○▲ ⊙●⊙○○●▲ ○⊙▲ ⊙○⊙●○○▲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 ⊙○⊙●○○▲ ⊙●⊙○○●▲ ○⊙▲ ⊙○⊙●○○▲



18.蘇幕遮·懷舊 范仲淹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
●○○ ○●▲ ⊙●○○ ⊙●○○▲ ⊙●○○○●▲ ⊙●○○ ⊙●○○▲ ●○○
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 ⊙●○○ ⊙●○○▲ ⊙●○○○●▲ ⊙●○○ ⊙●○○▲



19.錦纏道·春遊 宋祈

燕子呢喃,景色乍長春晝。睹園林、萬花如繡,海棠經雨胭脂透。柳展宮眉,翠拂行人首。
●●○○ ⊙●●○○▲ ●○○ ⊙○○▲ ⊙○⊙●○○▲ ⊙●○○ ⊙●○○▲
向郊原踏青,恣歌攜手。醉醺醺、尚尋芳酒。問牧童、遙指孤村道,杏花深處,那裡人家有。
●○○●○ ⊙○○▲ ●○○ ⊙○○▲ ●⊙○ ⊙●○○⊙ ●○○● ⊙●○○▲



20.離亭燕·懷古 張升

一帶江山如畫,風物向秋瀟灑。水浸碧天何處斷,霽色冷光相射。蓼嶼荻花洲,掩映竹籬茅舍。
⊙●⊙○○▲ ⊙●⊙○○▲ ⊙●⊙○○●● ●●⊙○○▲ ⊙●●○○ ⊙●⊙○○▲
雲際客帆高掛,煙外酒旗低亞。多少六朝興廢事,盡入漁樵閒話。悵望倚層樓,寒日無言西下。
⊙●⊙○○▲ ⊙●⊙○○▲ ⊙●⊙○○●● ●●⊙○○▲ ⊙●●○○ ⊙●⊙○○▲



21.訴衷情·眉意 歐陽修

清晨簾幕卷輕霜,呵手試梅妝。都緣自有離恨,故畫作、遠山長。 思往事,惜流光,易成傷。
⊙○⊙●●○△ ⊙●●○△ ⊙○⊙●○⊙ ⊙●● ●○△ ○●● ●○△ ●○△
未歌先斂,欲笑還顰,最斷人腸。
●○○● ●●○○ ⊙●○△



22.阮郎歸·踏青 歐陽修

南園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清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 花露重,草煙低,人家簾幕垂。
⊙○⊙●●○△ ⊙○○●△ ⊙○⊙●●○△ ●○○●△ ○●● ●○○ ⊙○○●△
鞦韆慵困解羅衣,畫堂雙燕歸。
⊙○⊙●●○△ ●○○●△



23.南歌子·閨情 歐陽修

鳳髻金泥帶,龍紋玉掌梳。去來窗下笑相扶,愛道畫眉深淺入時無。 弄筆偎人久,描花試手初。
⊙●○○● ○○●●△ ⊙○⊙●●○△ ⊙●⊙○⊙●●○△ ⊙●○○● ○○●●△
等閒妨了繡功夫,笑問鴛鴦兩字怎生書。
⊙○⊙●●○△ ⊙●⊙○⊙●●○△



24.臨江仙·妓席 歐陽修

柳外輕雷池上雨,雨聲滴碎荷聲。小樓西角斷虹明。闌干私倚處,遙見月華生。
⊙●⊙○○●● ⊙○⊙●○△ ⊙○⊙●●○△ ⊙○○●● ⊙●●○△
燕子飛來窺畫棟,玉鉤垂下簾旌。涼波不動簟紋平。水晶雙枕畔,猶有墮釵橫。
⊙●⊙○○●● ⊙○⊙●○△ ⊙○⊙●●○△ ⊙○○●● ⊙●●○△



25.西江月·佳人 司馬光

寶髻鬆鬆挽就,鉛華淡淡妝成。紅煙翠霧罩輕盈,飛絮游絲無定。(葉仄韻) 有情還似無情。
⊙●⊙○⊙● ⊙○⊙●○△ ⊙○⊙●●○△ ⊙●⊙○⊙▲ ⊙●⊙○⊙●
相見爭如不見,(葉平韻)笙歌散後酒微醒,深院月明人靜。(葉仄韻)
⊙○⊙●○△ ⊙○⊙●●○△ ⊙●⊙○⊙▲



26.桂枝香·金陵懷古 王安石

登臨縱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殘陽裡,背西風,
○○●▲ ●●●⊙○ ⊙⊙○▲ ⊙●○○⊙● ●○○▲ ⊙○⊙●○○● ●○○
酒旗斜矗。彩舟雲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 念往昔豪華競逐,歎門外樓頭,悲恨相續。
⊙○○▲ ●○○● ⊙○⊙● ●○○▲ ●⊙●○○●▲ ●⊙●○○ ⊙⊙○▲
千古憑高對此,漫嗟榮辱。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
⊙●○○⊙● ●○○▲ ⊙○⊙●○○● ●○○ ⊙⊙○▲ ●○○● ⊙○⊙●
後庭遺曲。
●○○▲



27.天仙子·送春 張先

水調數聲持酒聽,午醉醒來愁未醒。送春春去幾時回,臨晚鏡,傷流景,往事後期空記省。
⊙●⊙○○●▲ ⊙●⊙○○●▲ ⊙○⊙●●○○ ○⊙▲ ○⊙▲ ⊙●⊙○○●▲
沙上並禽池上暝,雲破月來花弄影。重重簾幕密遮燈,風不定,人初靜,明日落紅應滿徑。
⊙●⊙○○●▲ ⊙●⊙○○●▲ ⊙○⊙●●○○ ○⊙▲ ○⊙▲ ⊙●⊙○○●▲



28. 晝夜樂·憶別 柳永

洞房記得初相遇,便只合、長相聚。何期小會幽歡,變作別離情緒。況值闌珊春色暮,對滿目、
⊙○⊙●○○▲ ●⊙⊙ ⊙○▲ ○○●●○○ ●●⊙○⊙▲ ⊙●○○○●▲ ●⊙⊙
亂花狂絮。直恐好風光,盡隨伊歸去。 一場寂寞憑誰訴,算前言、總輕負。早知恁地難拼,
●○○▲ ⊙●●○○ ●○○○▲ ⊙○⊙●○○▲ ●⊙⊙ ⊙○▲ ⊙○●●○○
悔不當初留住。其奈風流端正外,更別有、系人心處。一日不思量,也攢眉千度。
⊙●○○⊙▲ ⊙●○○○●● ●⊙⊙ ●○○▲ ⊙●●○○ ●○○○▲



29.雨霖鈴·秋別 柳永

寒蟬淒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方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
○○○▲ ●○○● ●⊙○▲ ○○●●○● ○○●● ○○○▲ ●●○○
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
●●●○●○▲ ●●● ○●○○ ●●○○●○▲ ○○●●○○▲ ●○○
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 ○○●●○● ○●● ●○○▲ ●●○○ ○●○○●●○▲
便縱有、千種風流,更與何人說。
●●● ○●○○ ●●○○▲



30.卜算子·別意 蘇軾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 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
⊙●●○○ ⊙●○○▲ ⊙●○○●●○ ⊙●○○▲ ⊙●●○○ ⊙●○○▲
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 ⊙●○○▲



31.洞仙歌·夏夜 蘇軾

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水殿風來暗香滿。繡簾開,一點明月窺人,人未寢、欹枕釵橫鬢亂。
⊙○⊙● ●○○⊙▲ ⊙●○○●○▲ ●○○ ●●⊙●○○ ○●● ⊙●⊙○⊙▲
起來攜素手,庭戶無聲,時見疏星渡河漢。試問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繩低轉。
⊙○○●● ⊙●○○ ⊙●○○●○▲ ⊙●●○○ ⊙●○○ ○⊙● ⊙○⊙▲
但屈指、西風幾時來,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換。
●●● ○○●○○ ●⊙●○○ ●○○▲



32.蝶戀花·春景 蘇軾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 ⊙●○○ ⊙●○○▲ ⊙●⊙○○●▲ ⊙○⊙●○○▲
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 ⊙●○○ ⊙●○○▲ ⊙●⊙○○●▲ ⊙○⊙●○○▲



33.水調歌頭·中秋 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 ⊙●●○△ ⊙○⊙●○● ⊙●●○△ ⊙●○○⊙● ⊙●○○⊙●
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
⊙●●○△ ⊙●●○● ⊙●●○△ ●⊙● ⊙●● ●○△ ⊙○⊙●
何事偏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 ⊙●○○⊙● ⊙●○○⊙● ⊙●●○△ ⊙●⊙○● ⊙●●○△



34.清平樂·晚春 黃庭堅

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 春無蹤跡誰知,(換平韻)
○○⊙▲ ⊙●○○▲ ⊙●⊙○○⊙▲ ⊙●⊙○⊙▲ ⊙○⊙●○△
除非問取黃鸝。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
⊙○⊙●○△ ⊙●⊙○⊙● ⊙○⊙●○△



35.畫堂春·本意 黃庭堅

東風吹柳日初長,雨余芳草斜陽。杏花零落燕泥香,睡損紅妝。 寶篆煙銷龍鳳,
⊙○⊙●●○△ ⊙○⊙●○△ ⊙○⊙●●○△ ⊙●○△ ⊙●⊙○⊙●
畫屏雲鎖瀟湘。夜寒微透薄羅裳,無限思量。
⊙○⊙●○△ ⊙○⊙●●○△ ⊙●○△



36.驀山溪·別意 黃庭堅

鴛鴦翡翠,小小思珍偶。眉黛斂秋波,盡湖南,山明水秀。娉娉裊裊,恰近十三余,春未透,
⊙○⊙● ⊙●○○▲ ⊙●●○○ ●⊙⊙ ○○⊙▲ ⊙○⊙● ⊙●●○○ ○⊙▲
花枝瘦,正是愁時候。 尋芳載酒,肯落他人後。只恐遠歸來,綠成陰,青梅如豆。心期得處,
○⊙▲ ⊙●○○▲ ⊙○⊙● ⊙●○○▲ ⊙●●○○ ●⊙⊙ ○○⊙▲ ⊙○⊙●
每自不由人,長亭柳,君知否,千里猶回首。
⊙●●○○ ○⊙▲ ○⊙▲ ⊙●○○▲



37.桃源憶故人·冬景 秦觀

玉樓深鎖多情種,清夜悠悠誰共。羞見枕衾鴛鳳,悶則和衣擁。 無端畫角嚴城動,
⊙○⊙●○○▲ ⊙●⊙○○▲ ⊙●⊙○○▲ ⊙●○○▲ ⊙○⊙●○○▲
驚破一番新夢。窗外月華霜重,聽徹梅花弄。
⊙●⊙○○▲ ⊙●⊙○○▲ ⊙●○○▲



38.憶王孫·春閨 秦觀

萋萋芳草憶王孫,柳外樓高空斷魂。杜宇聲聲不忍聞。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
⊙○⊙●●○△ ⊙●○○⊙●△ ⊙●○○⊙●△ ●○△ ⊙●○○⊙●△



39.如夢令·春景 秦觀

鶯嘴啄花紅溜,燕尾剪波綠皺。指冷玉笙寒,吹徹小梅春透。依舊,依舊,(疊句)
⊙●⊙○⊙▲ ⊙●⊙○⊙▲ ⊙●●○○ ⊙●⊙○⊙▲ ○▲ ○▲
人與綠楊俱瘦。
⊙●⊙○⊙▲



40.鵲橋仙·七夕 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
⊙○⊙● ⊙○⊙● ⊙●⊙○⊙▲ ⊙○⊙●●○○ ●⊙● ○○⊙▲ ⊙○⊙●
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 ⊙●⊙○⊙▲ ⊙○⊙●●○○ ●⊙● ○○⊙▲



41.河傳·贈妓 秦觀

恨眉醉眼,甚輕輕覷著、神魂迷亂。常記那回,小曲欄干西畔。 鬢雲松、羅襪【戔刀】。
⊙○⊙▲ ●○○●▲ ⊙○⊙● ⊙●●○ ⊙●⊙○○▲ ●⊙○ ○●▲
丁香笑吐嬌無限,語軟聲低、道我何曾慣。雲雨未諧,早被東風吹散。瘦殺人、天不管。
⊙○⊙●○○▲ ⊙●○○ ⊙●○○▲ ⊙●●○ ⊙●⊙○○▲ ●⊙○ ○●▲



42.滿庭芳·春遊 秦觀

曉色雲開,春隨人意,驟雨才過還晴。古台芳榭,飛燕蹴紅英。舞困榆錢自落,鞦韆外,
⊙●○○ ⊙○⊙● ●⊙⊙●⊙△ ⊙○○● ⊙●●○△ ⊙●⊙○⊙● ○⊙●
綠水橋平。東風裡、朱門映柳,低按小秦箏。 多情。行樂處,珠鈿翠蓋,玉轡紅纓。
⊙●○△ ○○● ○○○● ⊙●●○△ ○△ ⊙●● ⊙○⊙● ⊙●○△
漸酒空金□,花困蓬瀛。豆蔻梢頭舊恨,十年夢,屈指堪驚。憑欄久,疏煙淡日,寂寞下蕪城。
●⊙○⊙● ⊙●○△ ⊙●⊙○⊙● ⊙⊙● ⊙●○△ ⊙○● ⊙○⊙● ⊙●●○△



43.清玉案·春暮 賀鑄

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錦瑟年華誰與度,月樓花院,綺窗朱戶,惟有春知處。
⊙○⊙●○○▲ ●⊙●○○▲ ⊙●⊙○○●▲ ●○○● ●○○▲ ⊙●○○▲
碧雲冉冉蘅皋暮,彩筆空題斷腸句。試問閒愁知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 ⊙●○○●○▲ ⊙●⊙○○●▲ ●○○● ●○○▲ ⊙●○○▲



44.薄倖·春情 賀鑄

淡妝多態,更滴滴、頻回盼睞。便認得、琴心先許,欲綰合歡雙帶。記畫堂、風月逢迎,
⊙○○▲ ●⊙● ○○●▲ ●⊙● ○○○● ⊙●⊙○○▲ ●⊙○ ○●○○
輕顰淺笑嬌無奈。向睡鴨爐邊,翔鴛屏裡,羞把香羅暗解。 自過了、燒燈後,都不見、
○○●●○○▲ ●●●○○ ⊙○⊙● ⊙●○○⊙▲ ⊙●● ○○● ○●●
踏青挑菜。幾回憑雙燕,叮嚀深意,往來卻恨重簾礙。約何時再。正春濃酒困,人閒晝永無聊賴。
●○⊙▲ ⊙○⊙⊙● ○○⊙● ⊙○⊙●○○▲ ●○○▲ ●○○⊙● ○○●●○○▲
懨懨睡起,猶有花梢日在。
○○●● ⊙●○○⊙▲



45.惜分飛·本意 毛滂

淚濕欄干花著露,愁到眉峰碧聚。此恨平分取,更無言語空相覷。 斷雨殘雲無意絮,
⊙●⊙○○●▲ ⊙●○○●▲ ⊙●○○▲ ⊙○⊙●○○▲ ⊙●⊙○○⊙▲
寂寞朝朝暮暮。今夜山深處,斷魂分付潮回去。
⊙●○○●▲ ⊙●○○▲ ⊙○⊙●○○▲



46.河滿子·秋怨 孫洙

悵望浮生急景,淒涼寶瑟餘音。楚客多情偏怨別,碧山遠水登臨。目送連天衰草,
⊙●⊙○⊙● ⊙○⊙●○△ ⊙●⊙○○●● ⊙○⊙●○△ ⊙●⊙○⊙●
夜闌幾處疏砧。 黃葉無風自落,秋雲不雨長陰。天若有情天亦老,搖搖幽恨難禁。
⊙○⊙●○△ ⊙●⊙○⊙● ⊙○⊙●○△ ⊙●⊙○○●● ⊙○⊙●○△
惆悵舊歡如夢,覺來無處追尋。
⊙●⊙○⊙● ⊙○⊙●○△




47.燭影搖紅·惜春 王詵

香臉輕勻,黛眉巧畫宮妝淺。風流天付與精神,全在嬌波轉。早是縈心可慣,更那堪、頻頻顧盼。
⊙●○○ ⊙○⊙●○○▲ ⊙○⊙●●○○ ⊙●○○▲ ⊙●⊙○⊙▲ ●○○ ○○●▲
幾回得見,見了還休,爭如不見。 燭影搖紅,夜闌飲散春宵短。當時誰解唱陽關,離恨天涯遠。
⊙○⊙● ⊙●○○ ○○○▲ ⊙●○○ ⊙○⊙●○○▲ ⊙○⊙●●○○ ⊙●○○▲
無奈雲收雨散,憑欄干、東風淚眼。海棠開後,燕子來時,黃昏庭院。
⊙●⊙○⊙▲ ●○○ ○○●▲ ⊙○⊙● ⊙●○○ ○○○▲



48.減字木蘭花·春情 王安國

畫橋流水,雨濕落紅飛不起。月破黃昏,(換平韻)簾里餘香馬上聞。 徘徊不語,(換仄韻)
⊙○⊙▲ ⊙●⊙○○●▲ ⊙●○△ ⊙●○○⊙●△ ⊙○⊙▲
今夜夢魂何處去。不似垂楊,(換平韻)猶解飛花入洞房。
⊙●⊙○○●▲ ⊙●○△ ⊙●○○⊙●△



49.千秋歲·夏景 謝逸

楝花飄砌。蔌蔌清香細。梅雨過,蘋風起。情隨湘水遠,夢繞吳峰翠。琴書倦,鷓鴣喚起南窗睡。
⊙○⊙▲ ⊙●○○▲ ⊙●● ○○▲ ⊙○○●● ⊙●○○▲ ○⊙● ⊙○⊙●○○▲
密意無人寄。幽恨憑誰洗。修竹畔,疏簾裡。歌余塵拂扇,舞罷風掀袂。人散後,
⊙●○○▲ ⊙●○○▲ ⊙●● ○○▲ ⊙○○●● ⊙●○○▲ ○⊙●
一鉤新月天如水。
⊙○⊙●○○▲



50.瑣窗寒·寒食 周邦彥

暗柳啼鴉,單衣佇立,小簾朱戶。桐花半畝,靜鎖一庭愁雨。灑空階、更闌未休,
●●○○ ○○●● ●○○▲ ○○●● ●●⊙○○▲ ●○○ ○⊙●⊙
故人翦燭西窗語。似楚江暝宿,風燈零亂,少年羈旅。 遲暮。嬉游處。正店捨無煙,
⊙○⊙●○○▲ ●⊙○⊙● ○○⊙● ●○○▲ ○▲ ○○▲ ●●●○○
禁城百五。旗亭喚酒,付與高陽儔侶。想東園、桃李自春,小唇秀靨今在否。到歸時、
●○⊙▲ ○○●● ●●⊙○○▲ ●○○ ⊙●⊙○ ⊙○●●○●▲ ●○○
定有殘英,待客攜樽俎。
⊙●○○ ●●○○▲



    天下文壇  天下文壇 江山如畫  2006-03-31 00:04
http://yuhsia.com/ccb/index.pl

  


回覆:  51.解語花 52.過秦�.        第 3 樓 

   江山如畫




分區管理員
積 分:4775
貨 幣:4775
發帖數:851
來 自:Unknow

 

   時間:2006-03-31 00:06    編輯主題 引用回覆 檢視作者資料 給作者發悄悄話 檢視作者的所有帖子 版主操作 刪除主題    到頂端

   51.解語花 52.過秦�.
   摘自 天下文壇   江山如畫  2006-03-31 00:06
http://yuhsia.com/ccb/index.pl

1 此貼您已經花了1 園閱讀費,可以閱讀 *@@* 了,要看仔細
貼主共投資了 10 園血本,每份定價 1 園出售
貼主目前虧損 -9
購買者1人
  1 1

51.解語花 52.過秦樓 53.昭君怨 54.感皇恩 55.好事近 56.賀新郎 57.瀟湘夜雨 58.祝英台近
59.南浦 60.齊天樂 61.沁園春 62.醉太平 63.喜遷鶯 64.雙雙燕 65.換巢鸞鳳 66.瑞鶴仙
67.風入松 68.一翦梅 69.永遇樂 70.瑤台聚八仙 71.水龍吟 72.綺羅香 73.疏影
74.採桑子 75.荊州亭 76.醉花陰 77.鳳凰台上憶吹簫 78.聲聲慢 79.南鄉子 80.生查子
81.鷓鴣天 82.人月圓 83.望海潮 84.玉漏遲 85.點絳唇 86.滿江紅 87.念奴嬌 88.陌上花
89.東風第一枝 90.摸魚兒 91.多麗 92.奪錦標 93.眼兒媚 94.誤佳期 95.柳梢青
96.解佩令 97.暗香 98.慶春澤 99.春風裊娜 100.翠樓吟
○平聲 ●仄聲 ⊙可平可仄 △平韻 ▲仄韻

51.解語花·元宵 周邦彥
風銷焰蠟,露□烘爐,花市光相射。桂華流瓦。纖雲散,耿耿素娥欲下。衣裳淡雅。看楚女、
○○●● ●●○○ ○●○○▲ ●○○▲ ○○● ⊙●⊙○⊙▲ ○○⊙▲ ⊙●●
纖腰一把。簫鼓喧,人影參差,滿路飄香麝。 因念帝城放夜,望千門如晝,嬉笑遊冶。
⊙○⊙▲ ⊙●○ ⊙●○○ ⊙●○○▲ ⊙●⊙○●▲ ●○○○● ○●○▲
鈿車羅帕。相逢處、自有暗塵隨馬。年光是也。惟只見、舊情衰謝。清漏移,飛蓋歸來,
⊙○○▲ ○○● ⊙●●○○▲ ○○●▲ ⊙●● ⊙○⊙▲ ⊙●○ ⊙●○○
任舞休歌罷。
●●○○▲

52.過秦樓·秋夜 周邦彥
水浴清蟾,葉喧涼吹,巷陌馬聲初斷。閒依露井,笑撲流螢,惹破畫羅輕扇。人靜夜久憑欄,
●●○○ ⊙○○● ●●●○○▲ ○○●● ⊙●○○ ●●●○○▲ ○●●●○○
愁不歸眠,立殘更箭。歎年華一瞬,人今千里,夢沉書遠。 空見說、鬢怯瓊梳,容銷金鏡,
○●○○ ⊙○○▲ ●○○●● ○○○● ●○○● ○●● ●●○○ ⊙○○●
漸懶趁時勻染。梅風地溽,虹雨苔滋,一架舞紅都變。誰信無聊,為伊才減江淹,情傷荀倩。
●●●○○▲ ○○●● ⊙●○○ ●●●○○▲ ○●○○ ●○○●○○ ⊙○○▲
但明河影下,還看疏星幾點。
●○○●● ⊙●○○●▲

53.昭君怨·春怨 萬俟雅言
春到南樓雪盡,驚動燈期花信。小雨一番寒,(換平韻)倚欄干。 莫把欄干頻倚,(換仄韻)
⊙●⊙○⊙▲ ⊙●⊙○⊙▲ ⊙●●○△ ⊙○△ ⊙●⊙○⊙▲
一望幾重煙水。何處是京華,(換平韻)暮雲遮。
⊙●⊙○⊙▲ ⊙●●○△ ⊙○△

54.感皇恩·入京 趙企
騎馬踏紅塵,長安重到。人面依然似花好。舊歡才展,又被新愁分了。未成雲雨夢,巫山曉。
⊙●●○○ ⊙○○▲ ⊙●○○●○▲ ⊙○○● ⊙●⊙○○▲ ⊙○○●● ○○▲
千里斷腸,關山古道。回首高城似天杳。滿懷離恨,付與落花啼鳥。故人何處也,青春老。
⊙●●○ ⊙○⊙▲ ⊙●○○●○▲ ⊙○○● ⊙●⊙○○▲ ⊙○○●● ○○▲

55.好事近·初夏 蔣子雲
葉暗乳鴉啼,風定老紅猶落。蝴蝶不隨春去,入熏風池閣。 休歌金縷勸金卮,酒病煞如昨。
⊙●●○○ ⊙●⊙○○▲ ⊙●⊙○○● ●○○○▲ ⊙○⊙●●○○ ⊙⊙●○▲
簾卷日長人靜,任楊花飄泊。
⊙●⊙○○● ●○○○▲

56.賀新郎·春閨 李玉
篆縷銷金鼎,醉沉沉、庭陰轉午,畫堂人靜。芳草王孫知何處,惟有楊花糝徑。 漸玉枕、
⊙●○○▲ ●○○ ⊙○●● ⊙○○▲ ○●○○○⊙● ⊙●○○●▲ ●⊙●
騰騰春醒。簾外殘紅春已透,鎮無聊,□酒懨懨病。雲鬢亂,未□整。 江南舊事休重省。
⊙○○▲ ⊙●⊙○○●● ●○○ ⊙●○○▲ ○●● ●○▲ ○○●●○○▲
遍天涯,尋消問息,斷鴻難倩。月滿西樓憑欄久,依舊歸期未定。又只恐、瓶沉金井。
●○○ ○○●● ●○○▲ ⊙●⊙○○⊙● ⊙●○○●▲ ●⊙● ○○○▲
嘶騎不來銀燭暗,枉教人、立盡梧桐影。誰伴我,對鸞鏡。
⊙●⊙○○⊙● ●○○ ⊙●○○▲ ○●● ●○▲

57.瀟湘夜雨·燈花 趙長卿
斜點銀缸,高擎蓮炬,夜寒不耐微風。重重簾幕掩堂中。香漸遠,長煙裊□,光不定,寒影搖紅。
⊙●○○ ⊙○⊙● ⊙○⊙●○△ ⊙○⊙●●○△ ○●● ○○●● ○●● ○●○△
偏奇處、當庭月暗,吐焰如虹。 紅裳呈艷,麗蛾一見,無奈狂蹤。試煩他纖手,捲上紗籠。
○○● ○○●● ●●○△ ⊙○⊙● ⊙○⊙● ⊙●○△ ●⊙○○● ⊙●○△
開正好,銀花照夜,堆不盡,金粟凝空。叮嚀語,頻將好事,來報主人公。
○●● ○○●● ○●● ○●○△ ○○● ○○●● ⊙●●○△

58.祝英台近·春晚 辛棄疾
寶釵分,桃葉渡,煙柳暗南浦。怕上層樓,十日九風雨。斷腸點點飛紅,都無人管,倩誰喚、
●○○ ○●▲ ⊙●●○▲ ⊙●○○ ⊙●●○▲ ⊙○⊙●○○ ⊙○○● ●⊙●
流鶯聲住。 鬢邊覷,試把花卜歸期,才簪又重數。羅帳燈昏,哽咽夢中語。是他春帶愁來,
⊙○○▲ ●○▲ ⊙⊙⊙●○○ ⊙○●○▲ ⊙●○○ ⊙●●○▲ ⊙○⊙●○○
春歸何處,卻不解、帶將愁去。
⊙○○▲ ●⊙● ⊙○○▲

59.南浦·春暮 程垓
金鴨懶薰香,向晚來,春酲一枕無緒。濃綠漲瑤窗,東風外,吹盡亂紅飛絮。無言佇立,
⊙●●○○ ●●○ ○○⊙●○▲ ⊙●●○○ ○○● ⊙●●○○▲ ○○●●
斷腸惟有流鶯語。碧雲欲暮,空惆悵韶華,一時虛度。 追思舊日心情,記題葉西樓,
⊙○⊙●○○▲ ●○●▲ ○⊙●○○ ⊙○○▲ ○○●●○○ ●○●○○
吹花南浦。老去覺歡疏,傷春恨、都付斷雲殘雨。黃昏院落,問誰猶在憑欄處。可堪杜宇,
⊙○○▲ ⊙●●○○ ○○● ⊙●●○○▲ ○○●● ●○○●○○▲ ⊙○●▲
空只解聲聲,催他春去。
⊙●●○○ ⊙○○▲

60.齊天樂·蟋蟀 姜夔
庾郎先自吟愁賦,淒淒更聞私語。露濕銅鋪,苔侵石井,都是曾聽伊處。哀音似訴,正思婦無眠,
●○⊙●○○▲ ○○●○○▲ ●●○○ ○○●● ⊙●⊙○○▲ ○○●▲ ●⊙●○○
起尋機杼。曲曲屏山,夜涼獨自甚情緒。 西窗又吹暗雨。為誰頻斷續,相和砧杵。候館吟秋,
●○○▲ ●●○○ ●○⊙●●○▲ ○○●○●▲ ●○○●● ○●○▲ ●●○○
離宮吊月,別有傷心無數。豳詩漫與,笑籬落呼燈,世間兒女。寫入琴絲,一聲聲更苦。
○○●● ⊙●○○○▲ ○○●▲ ●⊙●○○ ●○○▲ ●●○○ ●○○●▲

61.沁園春·有感 陸游
孤鶴歸來,再過遼天,換盡舊人。念纍纍枯塚,茫茫夢境,王侯螻蟻,畢竟成塵。載酒園林,
⊙●○○ ●●○○ ⊙●⊙△ ●⊙○⊙● ⊙○⊙● ⊙○⊙● ⊙●○△ ⊙●○○
尋花巷陌,當日何曾輕負春。流年改,歎圍腰帶剩,點鬢霜新。 交親散落如雲。
⊙○⊙● ⊙●○○⊙●△ ○○● ⊙○○●● ●●○△ ○○●●○△
又豈料而今余此身。幸眼明身健,茶甘飯軟,非惟我老,更有人貧。躲盡危機,消殘壯志,
●⊙●○○⊙●△ ●⊙○⊙● ⊙○⊙● ⊙○⊙● ⊙●○△ ⊙●○○ ⊙○⊙●
短艇湖中閒采□。吾何恨,有漁翁共醉,溪友為鄰。
⊙●○○⊙●△ ○○● ●○○●● ⊙●○△

62.醉太平·閨情 劉過
情高意真,眉長鬢青。小樓明月調箏,寫春風數聲。 思君憶君,魂牽夢縈。翠銷香暖雲屏,
○○●△ ○○●△ ⊙○⊙●○△ ●○○●△ ○○●△ ○○●△ ⊙○⊙●○△
更那堪酒醒。
●○○●△

63.喜遷鶯·閏元宵 吳禮之
銀蟾光彩,喜稔歲閏正,元宵還再。樂事難並,佳時罕遇,依舊試燈何礙。花市又移星漢,
⊙○○▲ ●⊙●⊙○ ○○○▲ ⊙●○○ ⊙○⊙● ⊙●●○○▲ ⊙●●○○●
蓮炬重芳人海。盡勾引,遍嬉游寶馬,香車喧隘。 晴快,天意教、人月更圓,償足風流債。
○●○○○▲ ●⊙● ●○○⊙● ⊙○○▲ ○▲ ○●○ ○●●○ ⊙●○○▲
媚柳煙濃,夭桃紅小,景物迥然堪愛。巷陌笑聲不斷,襟袖餘香仍在。待歸也,便相期明日,
⊙●○○ ⊙○⊙⊙ ⊙●●○○▲ ⊙●●○○● ⊙●⊙○○▲ ●○● ●○○⊙●
踏青挑菜。
⊙○○▲

64.雙雙燕·本意 史達祖
過春社了,度簾幕中間,去年塵冷。差池欲住,試入舊巢相並。還相雕樑藻井,又軟語、
⊙○●● ●⊙●○○ ●○○▲ ⊙○⊙● ⊙●●○○▲ ⊙●○○●▲ ●⊙●
商量不定。飄然快拂花梢,翠尾分開紅影。 芳徑,芹泥雨潤。愛貼地爭飛,競誇輕俊。
○○⊙▲ ○○●●○○ ●●○○○▲ ○▲ ○○●▲ ●⊙●○○ ●○○▲
紅樓歸晚,看足柳昏花暝。應是棲香正穩,便忘了、天涯芳信。愁損翠黛雙蛾,日日畫欄獨憑。
⊙○○● ●●●○○▲ ⊙●○○●▲ ●⊙● ○○⊙▲ ○⊙●●○○ ●●⊙○⊙▲

65.換巢鸞鳳·春情 史達祖
人若梅嬌,正愁橫斷塢,夢繞溪橋。倚風融漢粉,坐月怨秦簫。相思因什到纖腰。定知我今、
⊙●○△ ●○○●● ⊙●○△ ⊙○○●● ●●●○△ ⊙○⊙●●○△ ●○●○
無魂可銷。佳期晚,謾幾度、 淚痕相照。(換仄韻) 人悄,天渺渺。花外語香,時透郎懷抱。
○○●△ ○○● ●⊙● ●○○▲ ○▲ ○●▲ ○●⊙○ ⊙●○○▲
暗握荑苗,乍嘗櫻顆,猶恨侵階芳草。天念王昌忒多情,換巢鸞鳳教偕老。溫柔鄉,醉芙蓉、
⊙●○○ ⊙○○● ⊙●⊙○○▲ ○●○○●○○ ⊙○⊙●○○▲ ○○○ ●○○
一帳春曉。
⊙●○▲

66.瑞鶴仙·風懷 史達祖
杏煙嬌濕鬢,過杜若汀洲,楚衣香潤。回頭翠樓近,指鴛鴦沙上,暗藏春恨。歸鞭隱隱,便不念、
⊙○○●▲ ●⊙●○○ ⊙○○▲ ○○●○▲ ●○○○● ⊙○○▲ ○○●▲ ●⊙●
芳痕未穩。自簫聲、吹落雲東,再數故園花信。 誰問,聽歌窗罅,倚月鉤欄,舊家輕俊。
○○●▲ ●○○ ⊙●○○ ⊙●●○○▲ ○▲ ⊙○○● ●●○○ ●○○▲
芳心一寸,相思後,總灰燼。奈春風多事,吹花搖柳,也把幽情喚醒。 對南溪、桃萼翻紅,
⊙○⊙▲ ○○● ●○▲ ●○○○● ⊙○○● ⊙●○○●▲ ●○○ ⊙●○○
又成瘦損。
●○●▲

67.風入松·春園 吳文英
聽風聽雨過清明,愁草瘞花銘。樓前綠暗分攜路,一絲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
⊙○⊙●●○△ ⊙●●○△ ⊙○●●○○● ●○⊙ ⊙●○△ ⊙●⊙○⊙●
迷離曉夢啼鶯。 西園日日掃林亭,依舊賞新晴。黃蜂頻撲鞦韆索,有當時、纖手香凝。
⊙○⊙●○△ ⊙○⊙●●○△ ⊙●●○△ ⊙○⊙●○○● ●○⊙ ⊙●○△
惆悵雙鴛不到,幽階一夜苔生。
⊙●⊙○⊙● ⊙○⊙●○△

68.一翦梅·春思 蔣捷
一片春愁帶酒澆。江上舟搖,樓上簾招,秋娘容與泰娘嬌。風又飄飄,雨又瀟瀟。
⊙●○○●●△ ⊙●○△ ⊙●○△ ⊙○⊙●●○△ ⊙●○△ ⊙●○△
何日雲帆卸浦橋。銀字箏調,心字香燒,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 ⊙●○△ ⊙●○△ ⊙○⊙●●○△ ⊙●○△ ⊙●○△

69.永遇樂·綠陰 蔣捷
清逼池亭,潤侵山閣,雲氣凝聚。未有蟬前,已無蝶後,花事隨流水。西園支徑,今朝重到,
⊙●○○ ⊙⊙○● ⊙●⊙▲ ⊙●○○ ⊙○⊙● ⊙●○○▲ ⊙○○● ⊙○⊙●
半礙醉筇吟袂。除非是、鶯身瘦小,暗中引雛穿去。 梅簷滴溜,風來吹斷,放得斜陽一縷。
⊙●●○○▲ ⊙○● ○○●● ⊙○●○○▲ ⊙○⊙● ⊙○○● ●●○○⊙▲
玉子敲枰,香綃落翦,聲度深幾許。層層離恨,淒迷如此,點破漫煩輕絮。應難認、爭春舊館,
⊙●○○ ⊙○⊙● ⊙●○⊙▲ ⊙○○● ⊙○⊙● ⊙●●○○▲ ⊙○● ○○●●
倚紅杏處。
⊙○●▲

70.瑤台聚八仙·寄興 張炎
秋月娟娟,人正遠、魚雁待拂吟箋。也知游事,多在第二橋邊。花底鴛鴦深處睡,
⊙●○△ ○⊙● ○●●●○△ ●○○● ○●●●○△ ⊙●○○○●●
柳陰淡隔裡湖船。路綿綿。夢吹舊曲,如此山川。 平生幾兩謝屐,便放歌自得,直上風煙。
⊙○●●●○△ ●○△ ●○●● ○●○△ ○○⊙○●● ●⊙○●● ●●○△
峭壁誰家,長嘯竟落松前。十年孤劍萬里,又何似、畦分抱甕泉。中山酒、且醉餐石髓,
●●○○ ○●●●○△ ⊙○⊙●●● ●⊙● ○○⊙●△ ○○● ●●○○●
白眼青天。
⊙●○△

71.水龍吟·白蓮 張炎
仙人掌上芙蓉,涓涓猶滴金盤露。輕妝照水,纖裳玉立,飄飄似舞。幾度消凝,滿湖煙月,
○○⊙●○○ ⊙○⊙●○○▲ ⊙○●● ⊙○●● ⊙○●▲ ⊙●○○ ⊙○○●
一汀鷗鷺。記小舟夜悄,波明香遠,渾不見、花開處。 應是浣紗人妒,褪紅衣、被誰輕誤。
⊙○○▲ ●⊙○⊙● ⊙○⊙● ⊙●● ○○▲ ⊙●⊙○○▲ ●○○ ⊙○○▲
閒情淡雅,冶姿清潤,憑嬌待語。隔浦相逢,偶然傾蓋,似傳心素。怕湘皋佩解,綠雲十里,
⊙○●● ⊙○○● ⊙○●▲ ⊙●○○ ⊙○○● ⊙○○▲ ●○○●● ⊙○⊙●
卷西風去。
●○○▲

72.綺羅香·紅葉 張炎
萬里飛霜,千山落木,寒艷不招春妒。楓冷吳江,獨客又吟愁句。正船艤、流水孤村,似花繞、
●●○○ ○○●● ⊙●●○○▲ ⊙●○○ ⊙●●○○▲ ●⊙⊙ ⊙●○○ ●⊙●
斜陽芳樹。甚荒溝、一片淒涼,載情不去載愁去。 長安誰問倦旅,羞見衰顏借酒,飄零如許。
⊙○○▲ ●○○ ●●○○ ⊙○⊙●●○▲ ○○○●●▲ ○●○○⊙● ⊙○○▲
漫倚新妝,不入洛陽花譜。為回風、起舞樽前,盡化作、斷霞千縷。記陰陰、綠遍江南,
⊙●○○ ⊙●●○○▲ ●⊙⊙ ⊙●○○ ●⊙● ⊙○○▲ ●○○ ●●○○
夜窗聽暗雨。
●○○●▲

73.疏影·梅影 張炎
黃昏片月,似碎陰滿地,還更清絕。枝北枝南,疑有疑無,幾度背燈難折。依稀倩女離魂處,
○○●▲ ●○○●● ⊙●○▲ ⊙●○○ ⊙●○○ ⊙⊙●⊙○▲ ○○●●○○●
緩步出、前村時節。看夜深、竹外橫斜,應妒過雲明滅。 窺鏡蛾眉淡掃,為容不在貌,
●●● ⊙○○▲ ●●⊙ ●●○○ ⊙●●○○▲ ⊙●○○●● ●○⊙●●
獨抱孤潔。莫是花光,描取春痕,不怕麗譙吹徹。還驚海上燃犀去,照水底、珊瑚疑活。
⊙●○▲ ⊙●○○ ⊙●○○ ⊙●●○○▲ ○○●●○○● ⊙●● ⊙○○▲
做弄得、酒醒天寒,空對一庭香雪。
●●⊙ ⊙●○○ ⊙●●○○▲

74.採桑子·春暮 朱藻
幛泥油壁人歸後,滿院花陰,樓影沉沉,中有傷春一片心。 閒穿綠樹尋梅子,斜日籠明,
⊙○⊙●○○● ⊙●○△ ⊙●○△ ⊙●○○⊙●△ ⊙○⊙●○○● ⊙●○△
團扇風輕,一徑黃花不避人。
⊙●○△ ⊙●○○⊙●△

75.荊州亭·題柱 吳城小龍女
簾捲曲欄獨倚,江展暮雲無際。淚眼不曾晴,家在吳頭楚尾。 數點雪花亂委,撲漉沙鷗驚起。
⊙●⊙○⊙▲ ⊙●⊙○⊙▲ ⊙●●○○ ⊙●⊙○⊙▲ ⊙●⊙○⊙▲ ⊙●⊙○⊙▲
詩句欲成時,沒入蒼煙叢裡。
⊙●●○○ ⊙●⊙○⊙▲

76.醉花陰·重九 李清照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寶枕紗廚,昨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
⊙●⊙○○●▲ ⊙●○○▲ ⊙●●○○ ⊙●○○ ⊙●○○▲ ⊙○⊙●○○▲
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 ⊙●●○○ ⊙●○○ ⊙●○○▲

77.鳳凰台上憶吹簫·別情 李清照
香冷金猊,被翻紅浪,起來慵自梳頭。任寶奩塵滿,日上簾鉤。生怕離懷別苦,多少事、
⊙●○○ ⊙○⊙● ⊙○⊙●○△ ●●○○● ⊙●○△ ⊙●⊙○⊙● ○⊙●
欲說還休。新來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這回去也,千萬遍陽關,也則難留。
⊙●○△ ○○● ○○●● ⊙●○△ ○△ ⊙○●● ⊙●●○○ ⊙●○△
念武陵人遠,煙鎖秦樓。惟有樓前流水,應念我、終日凝眸。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
●⊙○○● ⊙●○△ ⊙●⊙○⊙● ○⊙● ⊙●○△ ○○● ○○●⊙ ⊙●○△

78.聲聲慢·秋情 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慼慼。乍暖乍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
○○●● ●●○○ ○○●●○▲ ⊙●⊙○⊙● ⊙○○▲ ○○●○⊙● ●●○
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而今有誰堪摘。
●○○▲ ●●● ●○○ ⊙●⊙○⊙▲ ⊙●⊙○⊙▲ ○●● ⊙⊙●○⊙▲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 ⊙●⊙○⊙▲ ○○●○⊙● ●○○ ●○○▲ ●●● ●●● ○●●▲

79.南鄉子·春閨 孫道絢
曉日壓重簷,斗帳春寒起未□。天氣困人梳洗懶,眉尖,淡畫春山不喜添。 閒把繡絲□,
⊙●●○△ ⊙●○○●●△ ⊙●⊙○○●● ○△ ⊙●○○●●△ ⊙●●○△
認得金針又倒拈。陌上遊人歸也未,懨懨,滿院楊花不捲簾。
⊙●○○●●△ ⊙●⊙○○●● ○△ ⊙●○○●●△

80.生查子·元夕 朱淑真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 ⊙●○○▲ ⊙●●○○ ⊙●○○▲ ⊙○○●○ ⊙●○○▲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 ⊙●○○▲

81.鷓鴣天·別情 聶勝瓊
玉慘花愁出鳳城,蓮花樓下柳青青。尊前一唱陽關曲,別個人人第五程。 尋好夢,夢難成,
⊙●○○●●△ ⊙○⊙●●○△ ⊙○⊙●○○● ⊙●○○●●△ ○●● ●○△
有誰知我此時情。枕前淚共階前雨,隔個窗兒滴到明。
⊙○⊙●●○△ ⊙○⊙●○○● ⊙●○○●●△

82.人月圓·有感 吳激
南朝千古傷心事,還唱後庭花。舊時王謝,堂前燕子,飛向誰家。 恍然一夢,天姿勝雪,
⊙○⊙●○○● ⊙●●○△ ⊙○⊙● ○○●● ⊙●○△ ⊙○⊙● ○○⊙●
宮鬢堆鴉。江州司馬,青衫淚濕,同是天涯。
⊙●○△ ⊙○⊙● ○○●● ⊙●○△

83.望海潮·凱旋舟次 折元禮
地雄河岳,疆分韓晉,潼關高壓秦頭。山倚斷霞,江吞絕壁,野煙縈帶滄洲。虎旆擁貔貅,
⊙○○● ○○⊙● ⊙○⊙●○△ ⊙●●○ ○○●● ⊙○⊙●○△ ⊙●●○△
看陣雲截岸,霜氣橫秋。千雉嚴城,五更殘角月如鉤。 西風曉入貂裘。恨儒冠誤我,卻羨兜牟。
●⊙○⊙● ⊙●○△ ⊙●○○ ●○○●●○△ ○○●●○△ ●○○⊙● ⊙●○△
六郡少年,三關老將,賀蘭烽火新收。天外岳蓮樓,掛幾行雁字,指引歸舟。正好黃金換酒,
⊙●●○ ○○●● ⊙○⊙●○△ ○●●○○ ●⊙○⊙● ⊙●○△ ⊙●○○●●
羯鼓醉涼州。
●●●○△

84.玉漏遲·詠懷 元好問
浙江歸路杳,西南卻羨,投林高鳥。升斗微官,世累苦相縈繞。不似麒麟殿裡,又不與、
●○○●▲ ○○●● ⊙○○▲ ⊙●○○ ●⊙●○○▲ ⊙●○○⊙● ●⊙●
巢由同調。時自笑,虛名負我,半生吟嘯。 擾擾馬足車塵,被歲月無情,暗消年少。鐘鼎山林,
○○○▲ ○●● ⊙○●● ●○○▲ ⊙⊙●●○○ ●⊙●○○ ⊙○○▲ ⊙●○○
一事幾時曾了。四壁秋蟲夜雨,更一點、殘燈斜照。清鏡曉,白髮又添多少。
⊙●●○○▲ ⊙●○○●● ⊙●● ○○○▲ ○●● ⊙●●○○▲

85.點絳唇·閨情 曾允元
一夜東風,枕邊吹散愁多少。數聲啼鳥,夢轉紗窗曉。 來是春初,去是春將老。長亭道,
●●○○ ⊙○⊙●○○▲ ●○○▲ ⊙●○○▲ ⊙●○○ ⊙●○○▲ ○○▲
一般芳草,只有歸時好。
●○○▲ ⊙●○○▲

86.滿江紅·金陵懷古 薩都拉
六代豪華,春去也、更無消息。空悵望,山川形勝,已非疇昔。王謝堂前雙燕子,
⊙●○○ ⊙⊙● ⊙○⊙▲ ⊙⊙● ⊙○⊙● ●○○▲ ⊙●⊙○○●●
烏衣巷口曾相識。聽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 思往事,愁如織。懷故國,空陳跡。
⊙○⊙●○○▲ ●⊙○⊙●●○○ ○○▲ ○⊙● ○○▲ ○⊙● ○○▲
但荒煙衰草,亂鴉斜日。玉樹歌殘秋露冷,胭脂井壞寒□泣。到如今只有蔣山青,秦淮碧。
●⊙○○● ●○○▲ ⊙●⊙○○●● ⊙○⊙●○○▲ ●⊙○⊙●●○○ ○○▲

87.念奴嬌·石頭城 薩都拉
石頭城上,望天低、吳楚眼空無物。指點六朝形勝地,惟有青山如壁。蔽日旌旗,連雲檣櫓,
●○○● ●○○ ⊙●●○○▲ ⊙●⊙○○●● ⊙●⊙○○▲ ⊙●○○ ○○⊙●
白骨紛如雪。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傑。 寂寞避暑離宮,東風輦路,芳草年年發。
⊙●○○▲ ⊙○○● ⊙○⊙●○▲ ⊙●⊙●○○ ○○⊙● ⊙●○○▲
落日無人松徑冷,鬼火高低明滅。歌舞尊前,繁華鏡裡,暗換青青發。傷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
⊙●⊙○○●● ⊙●⊙○○▲ ⊙●○○ ⊙○⊙● ⊙●○○▲ ⊙○○● ⊙○○●○▲

88.陌上花·有懷 張翥
關山夢裡,歸來還又,歲華催晚。馬影雞聲,諳盡倦郵荒館。綠箋密記多情事,一看一迴腸斷。
⊙○●● ⊙○⊙● ⊙○○▲ ⊙●○○ ○●●○○▲ ⊙○⊙●○○● ⊙●●○○▲
待慇勤寄與,舊遊鶯燕,水流雲散。 滿羅衫是酒,香痕凝處,唾碧啼紅相半。只恐梅花,
●⊙○●● ⊙○○● ●○○▲ ●○○●● ⊙○⊙● ⊙●⊙○○▲ ⊙●○○
瘦倚夜寒誰暖。不成便沒相逢日,重整釵鸞箏雁。但何郎縱有,春風詞筆,病懷渾懶。
⊙●●○○▲ ⊙○⊙●○○● ○●⊙○○▲ ●⊙○●● ⊙○○● ●○○▲

89.東風第一枝·憶梅 張翥
老樹渾苔,橫枝未葉,青春肯誤芳約。背陰未返冰魂,陽梢已含紅萼。佳人寒怯,誰驚起、
●●○○ ○○●● ○○●●○▲ ⊙○●●○○ ⊙○●○⊙▲ ○○⊙● ⊙⊙●
曉來梳掠。是月斜、花外麼禽,霜冷竹間幽鶴。 雲淡淡,粉痕漸薄。風細細,凍香又落。
⊙○○▲ ●●⊙ ⊙●○○ ⊙●●○○▲ ○●● ●○●▲ ○●● ●○●▲
叩門喜伴金樽,倚欄怕聽畫角。依稀夢裡,記半面、淺窺珠箔。恁時得、重寫鸞箋,
●○●●○○ ⊙○●○⊙▲ ○○⊙● ⊙⊙● ⊙○○▲ ●○⊙ ⊙●○○
去訪舊遊東閣。
⊙●●○○▲

90.摸魚兒·送春 張翥
漲西湖、半篙新雨,麴塵波外風軟。蘭舟同上鴛鴦浦,天氣嫩寒輕暖。簾半卷,度一縷歌雲、
●○○ ⊙○○● ⊙○○●○▲ ○○⊙●○○● ⊙●⊙○○▲ ○●▲ ⊙●●○○
不礙桃花扇。鶯嬌燕婉,任狂客無腸,王孫有恨,莫放酒杯淺。 垂楊岸,何處紅亭翠館。
⊙●○○▲ ○○●▲ ●⊙●○○ ⊙○⊙● ⊙●●○▲ ○○● ⊙●○○●▲
如今遊興全懶。山容水態依然好,惟有綺羅雲散。君不見,歌舞地、青蕪滿目成秋苑。斜陽又晚,
⊙○○●○▲ ○○⊙●○○● ⊙●●○○▲ ○●▲ ⊙●● ○○⊙●○○▲ ○○●▲
正落絮飛花,將春欲去,目送水天遠。
●⊙●○○ ⊙○⊙● ⊙●●○▲

91.多麗·西湖 張翥
晚山青,一川雲樹冥冥。正參差、煙凝紫翠,斜陽畫出南屏。館娃歸、吳台游鹿,銅仙去、
●○△ ●○⊙●○△ ●○○ ⊙○⊙● ⊙○⊙●○△ ●○○ ⊙○⊙● ⊙⊙●
漢苑飛螢。懷古情多,憑高望極,且將樽酒慰飄零。自湖上、愛梅仙遠,鶴夢幾時醒。空留得、
⊙●○△ ⊙●○○ ⊙○⊙● ⊙○⊙●●○△ ●⊙● ⊙○⊙● ⊙●●○△ ○○●
六橋疏柳,孤嶼危亭。 待蘇堤、歌聲散盡,更須攜妓西泠。藕花深,雨涼翡翠,菰蒲軟、
⊙○⊙● ⊙●○△ ●○○ ⊙○⊙● ⊙○⊙●○△ ●○○ ⊙○⊙● ⊙⊙●
風弄蜻蜓。澄碧生秋,鬧紅駐景,採菱新唱最堪聽。見一片,水天無際,漁火兩三星。多情月,
⊙●○△ ⊙●○○ ⊙○⊙● ⊙○⊙●●○△ ●⊙● ⊙○⊙● ⊙●●○△ ○○●
為人留照,未過前汀。
⊙○⊙● ⊙●○△

92.奪錦標·七夕 張□
涼月橫舟,銀潢浸練,萬里秋容如拭。冉冉鸞驂鶴馭,橋倚高寒,鵲飛空碧。問歡情幾許,
⊙●○○ ○○●● ●●○○○▲ ●●○○⊙● ○●○○ ●○○▲ ●○○●●
早收拾、新愁重織。恨人間、會少離多,萬古千秋今夕。 誰念文園病客。夜色沉沉,
●○⊙ ○○○▲ ●○○ ●●○○ ●●○○○▲ ⊙●○○●▲ ●●○○
獨抱一天岑寂。忍記穿針亭榭,金鴨香寒,玉徽塵積。憑新涼半枕,又依稀、行雲消息。
●●○○○▲ ●●○○⊙● ○●○○ ●○○▲ ●○○●● ●○⊙ ○○○▲
聽窗前、淚雨浪浪,夢裡簷聲猶滴。
●○○ ●●○○ ●●○○○▲

93.眼兒媚·秋閨 劉基
萋萋煙草小樓西,雲壓雁聲低。兩行疏柳,一絲殘照,萬點鴉棲。 春山碧樹秋重綠,
⊙○⊙●●○△ ⊙●●○△ ⊙○⊙● ⊙○⊙● ⊙●○△ ⊙○⊙●○○●
人在武陵溪。無情明月,有情歸夢,同到幽閨。
⊙●●○△ ⊙○⊙● ⊙○⊙● ⊙●○△

94.誤佳期·閨怨 汪懋麟
寒氣暗侵簾幕,孤負芳春小約。庭梅開遍不歸來,直恁心情惡。 獨抱影兒眠,背看燈花落。
⊙●⊙○○▲ ⊙●⊙○●▲ ⊙○⊙●●○○ ●●○○▲ ⊙●●○○ ⊙●○○▲
待他重與畫眉時,細數郎輕薄。
⊙○⊙●●○○ ●●○○▲

95.柳梢青·紀游 朱彝尊
障羞羅扇,花時猶記,這邊曾見。曲錄欄干,玲瓏窗戶,也都尋遍。 兩峰依舊青青,但不比、
●○○▲ ⊙○○● ⊙○○▲ ⊙●○○ ⊙○○● ⊙○○▲ ⊙○⊙●○○ ●⊙●
眉梢平遠。第一難忘,重來崔護,去年人面。
⊙○○▲ ⊙●○○ ⊙○○● ⊙○○▲

96.解佩令·自題詞集 朱彝尊
十年磨劍,五陵結客,把平生、涕淚都飄盡。老去填詞,一半是、空中傳恨。幾曾圍,燕釵蟬鬢。
⊙○⊙● ⊙○⊙● ●○○ ⊙●○○▲ ⊙●○○ ●⊙⊙ ⊙○○▲ ⊙○○ ⊙○⊙▲
不師秦七,不師黃九,倚新聲、玉田差近。落拓江湖,且分付、歌筵紅粉。料封侯、白頭無分。
⊙○⊙● ⊙○⊙● ●○○ ●○○▲ ⊙●○○ ●⊙● ⊙○○▲ ●○○ ●○⊙▲

97.暗香·詠紅豆 朱彝尊
凝珠吹黍,似早梅乍萼,新桐初乳。莫是珊瑚,零亂敲殘石家樹。記得南中舊事,金齒屐、
⊙○○▲ ●⊙○●● ⊙○○▲ ●●⊙○ ○●○○●○▲ ⊙●○○●● ⊙●●
小鬟蠻女。向兩岸、樹底盈盈,素手摘新雨。 延佇。碧雲暮。休逗入茜裙,欲尋無處。
⊙○○▲ ●●● ⊙●○○ ⊙●●○▲ ○▲ ●○▲ ⊙●●⊙○ ●○○▲
唱歌歸去,先向綠窗飼鸚鵡。惆悵檀郎終遠,待寄與、相思猶阻。燭影下,開玉合,背人偷數。
●○⊙▲ ○●⊙○●○▲ ⊙●○○⊙● ⊙●● ⊙○○▲ ●●● ○●● ●○○▲

98.慶春澤·紀恨 朱彝尊
橋影流虹,湖光映雪,翠簾不卷春深。一寸橫波,斷腸人在樓陰。游絲不系羊車住,倩何人、
⊙●○○ ○○●● ⊙○⊙●○△ ⊙●○○ ⊙○⊙●○△ ⊙○⊙●○○● ●○○
傳語青禽。最難禁,倚遍雕欄,夢遍羅衾。 重來已是朝雲散,悵明珠佩冷,紫玉煙沉。
⊙●○△ ●○△ ⊙●○○ ⊙●○△ ○○●●○○● ●○○⊙● ⊙●○△
前度桃花,依然開滿江潯。鍾情怕到相思路,盼長堤、草盡紅心。動愁吟,碧落黃泉,兩處誰尋。
⊙●○○ ⊙○⊙●○△ ⊙○⊙●○○● ●○○ ⊙●○△ ●○△ ⊙●○○ ⊙●○△

99.春風裊娜·游絲 朱彝尊
倩東君著力,繫住韶華。穿小徑,漾晴沙。正陰雲籠日,難尋野馬,輕□染草,細綰秋蛇。
●○○⊙● ●●○△ ○●● ●○△ ●○○⊙● ⊙○⊙● ○○●● ●●○△
燕蹴還低,鶯銜忽溜,惹卻黃須無數花。縱許悠揚度朱戶,終愁人影隔窗紗。 惆悵謝娘池閣,
●●○○ ○○⊙● ●●○○○●△ ●●○○●○● ○○○●●○△ ⊙●⊙○⊙●
湘簾乍卷,凝斜盼、近拂簷牙。疏籬□,短垣遮。微風別院,好景誰家。紅袖招時,偏隨羅扇,
○○●● ⊙○● ●●○△ ○○● ●○△ ○○●● ⊙●○△ ⊙●○○ ⊙○⊙●
玉鞭墮處,又逐香車。休憎輕薄,笑多情似我,春心不定,飛夢天涯。
⊙○●● ●●○△ ○○⊙● ●○○⊙● ○○●● ⊙●○△

100.翠樓吟·魂 黃之雋
月魄荒唐,花靈彷彿,相攜最無人處。欄干芳草外,忽驚轉、幾聲啼宇。飄零何許,似一縷游絲,
●●○○ ○○●● ○○●○○▲ ⊙○○●● ●○● ⊙○○▲ ○○⊙▲ ●●●○○
因風吹去。渾無據,想應淒斷,路旁酸雨。 日暮,渺渺愁予,覺黯然銷卻,別情離緒。
○○⊙▲ ○○▲ ●○○● ●○○▲ ●▲ ○●○○ ●●○○● ●○○▲
春陰樓外遠,入煙柳、和鶯私語。連江暝樹,欲打點幽香,隨郎黏住。能留否,只愁輕絕,
⊙○○●● ●○● ⊙○○▲ ○○⊙▲ ●●●○○ ○○⊙▲ ○○▲ ●○○●
化為飛絮。
●○○▲



    天下文壇  天下文壇 江山如畫  2006-03-31 00:06
http://yuhsia.com/ccb/index.pl

  


回覆:  第一講 倚聲填詞�.        第 4 樓 

   江山如畫




分區管理員
積 分:4775
貨 幣:4775
發帖數:851
來 自:Unknow

 

   時間:2006-03-31 00:10    編輯主題 引用回覆 檢視作者資料 給作者發悄悄話 檢視作者的所有帖子 版主操作 刪除主題    到頂端

   第一講 倚聲填詞�.
   摘自 天下文壇   江山如畫  2006-03-31 00:10
http://yuhsia.com/ccb/index.pl

1 第一講 倚聲填詞與詞律

詞是唐代新興的一種音樂文學,稱「曲子詞」、「長短句」、「歌曲」、「樂章」等等;它是配合隋唐以來流行的新的俗樂——燕樂的歌詞。公元六世紀後期,即中國北朝北周時,中原地區已有許多來自西域的樂工和歌妓,他們帶來了印度系的西域龜茲(新疆庫車)音樂。這種音樂是以琵琶定律的,使用七音階,旋律熱烈活潑,曲調優美動聽,甚為中原的上層社會成員和普通民眾所欣賞。中國音樂理論家鄭譯聽龜茲樂師蘇祗婆彈奏琵琶,發現所用的音階比中國古樂多兩個半音階。他於是將古樂的宮、商、角、徵、羽五間,加上變宮、變徵而為七音;又與古代十二律呂的理論附會,於是七音與十二律呂旋轉相交而構成八十四調。這是一種理論的推演,但自此以琵琶定律、七音階、實用二十八調便形成新的流行音樂——隋唐新燕樂。「燕」,同「讌」,即「宴」。燕樂乃施用於宴會的音樂。中國古代宮庭和貴族之家的宴會所用之樂也稱燕樂,但隋唐燕樂卻是當時新興的流行音樂,或稱「胡樂」,它與中國古樂在音階、調式、旋律、樂器、演奏等方面都有很大區別。現在敦煌文獻中尚保存了唐代燕樂曲譜《西江月》、《傾杯樂》、《南歌子》、《浣溪沙》、《南鄉子》、《鳳歸雲》、《伊州》等十四譜,經音樂考古家的破譯,我們仍能聽見繁聲促節,激動人心的樂音。
公元1900年中國西北敦煌莫高窟藏經洞發現近兩百首寫本曲子詞,它們是中國最早的燕樂歌詞,其中有初唐的作品。它們是有格律的,長短句形式的新體音樂文學。中唐以後文人們如白居易、劉禹錫等嘗試作詞,至宋代詞體便繁榮興盛而成為時代文學了。中國古代的音樂文學是先有歌詞——詩,然後由音樂家根據作品內容配上相應的樂曲;這就是「以樂從詞」,它是以歌詞為準度的。唐代新體音樂文學——詞,則是音樂家創作了樂曲,然後由文人根據樂曲的節奏和旋律製作歌詞;這就是「以詞從樂」,它是以音樂為準度的,故稱「倚聲填詞」。中唐詞人劉禹錫(劉禹錫不應算詞人,應為詩人——哈哈注)根據當時流行的樂曲《憶江南》作了一首詞:
春去也,多謝洛城人。弱柳從風疑舉袂,叢蘭浥露似沾巾。獨坐亦含顰。
作者註明,此是「依《憶江南》曲拍為句」,於是形成了這樣的長短句。依曲拍為句即是倚聲填詞。只有精通音樂的詞人如白居易、劉禹錫、溫庭筠、李煜、韋莊、柳永、秦觀、周邦彥、姜夔、吳文英、張炎等才能作到倚聲填詞。他們之中的一些詞人還可對流行的樂曲加以改制,或自己作曲——自度曲,而所配的歌詞力求聲韻與音樂的和諧,所以歌妓演唱起來特別諧婉。自從詞體在宋代盛行之後,一些不諳音樂的文人也喜好歌詞創作。他們不能倚聲填詞,於是便以著名詞人的作品為範本,模擬其聲韻格律。溫庭筠十四首《菩薩蠻》是範本,後來文人填詞,便可不再根據此調的音樂節奏和旋律去審音配詞,只須根據範本每字的平聲或仄聲和用韻規則去填寫即可。自南宋以來,尤其是詞樂失傳之後,文人作詞只能依名作的聲韻為譜而填寫了。
明代後期的詞學家們對唐宋詞調的聲韻規則進行整理,制訂詞譜,便於人們學習填寫。清代康熙二十六年(1687)詞學家萬樹的《詞律》二十卷刊行,它實為詞譜,考證精審,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康熙五十四年(1715)王奕清等奉朝廷之命修纂的《詞譜》四十卷是集大成之著,成為我們現在按譜填詞的標準。
我們應明確:詞是中國古代新體音樂文學,它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聲韻格律的傳統;現在學習填詞必須嚴格按照詞譜的規定。

第二講 詞律的構成

中國詩歌發展到唐代形成了格律。唐人將這種具有格律規範的詩體稱為「近體詩」,以便與古體詩區別開來。詞體是講究格律的,它誕生在中國古典格律詩體形成之後,成功地吸收了「近體詩」聲韻格律的經驗而加以發展,因而從文學的觀點來看,詞是屬於中國古典格律詩體之一種。唐代格律詩無論五絕、七絕、五律、七律和排律,其格律是由字聲、韻、體式構成的。其字聲僅有平聲和仄聲兩類,韻限用平聲韻,體式有平起式和仄起式兩種。詞律的構成是較為複雜的。清代學者宋犖說:「調有定格,字有定數,韻有定聲」。這尚不能完全概括詞律要素。詞律構成的要素有:
(一)調。詞體是以調為單位的,每調有自己關於格律的特殊規範,因而我們講詞體格律絕不能脫離調。各個詞調的格律是不相同的。
(二)字數。詞體的字數依調而定,短者是《十六字令》僅十六字,最長者為《鶯啼序》二百四十字。當然也有字數相同的詞,例如《浣溪沙》、《歸國謠》、《戀情深》、《贊浦子》都是四十二字,但它們的句數、用韻、平仄、句式則是各異的。作詞必須嚴遵每調所規定的字數,不能多一字,也不能少一字。
(三)句。句式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字各式。句數最少的四句,多的有數十句。這些,每調都有具體規定。
(四)片。詞體由一段完成的稱為「單調」,如《憶王孫》、《望江南》、《荷葉杯》、《如夢令》。詞體由兩段組成的稱為「雙調」,如《菩薩蠻》、《蝶戀花》、《臨江仙》、《西江月》、《滿江紅》、《水調歌頭》等;其中前段稱為上片,後段稱為下片。雙調是詞體中最普遍的。詞體由三段組成的如《瑞龍吟》、《蘭陵王》、《夜半樂》、《戚氏》,稱為「三疊」。詞體由四段組成的,如《鶯啼序》,這極為罕見。在書寫排印時,每片之間必須空兩格,以表示分片。古人歌曲演奏完一曲,曲終稱闋(que)。詞是會諸歌喉的,故一詞也稱一闋,雙調的上片稱上闋,下片稱下闋。
(五)字聲。詞的每調字聲平仄各有定格,每調內也有某些字聲是可平可仄的,凡此皆應按詞譜的規定。我們作詞時切忌隨意更改字聲平仄的規定,而且應注意詞體是無有通行的什麼平仄定格的句式,因為句中平仄是隨詞調而定的,可以是律句,也可以是數個仄聲詞或平聲字組成的拗句。
(六)韻。詞體用韻分三類,即平聲韻、仄聲韻和入聲韻,每詞調皆有規定。
由上述情形看來,的確詞比格律詩的格律複雜得多,雖然給作者的束縛和限制也愈多,但因詞體格律的複雜和嚴密,表明其形式的精巧,藝術色彩尤為豐富;所以它是中國古典格律詩體中形式最完美的。我們經過努力學習,征服了這種藝術形式,必然會發現它有其它諸種詩體所難及的優長,確「能言詩之所不能言」。
詞體雖然吸收了「近體詩」的聲韻格律的優長,甚至往往使用詩的律句,這些律句的排列完全不同於詩,在詞調內重新組合,由此表現出獨特的韻味。詩與詞的區別固有文學風格的差異,然而最主要的是格律的相異。晏殊的《浣溪沙》詞: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台。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
● ○ ●○ ○ ●●○○ ○ ●●○○ ● ○○●●
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 ●●○○ ○ ●●○○
凡白圈○表示平聲,黑圈●表示仄聲,未注平仄者則可隨意。此詞共六句,它們全是七律的律句式,詞之六句分為上下兩片,每片第二第三,平仄全同;這樣六句之中便有四句平仄全同,而且句末四字皆是兩仄兩平,平聲韻腳,於是造成重複迴環、音韻響亮的藝術效果。又如錢惟演的《玉樓春》詞:
城上風光鶯語亂,城下煙波春拍岸。綠楊芳草幾時休?淚眼愁腸先已斷。
● ○○●● ● ○○●● ○○●●○○ ● ○○●●
情懷漸變成哀晚,鸞鏡朱顏驚暗換。昔年多病厭芳尊,今日芳尊惟恐淺。
○ ●○○● ● ○○●● ○ ●●○○ ● ○○●●
此詞七言八句,全是律句,貌似仄起七律,但它用的是仄聲韻,分上下兩片;其中五個句子的平仄全同,末兩字皆仄聲;因此聲韻低沉,音節急促單一,適於表達壓抑悲咽的情感。從以上所舉兩例,可見詞是每調自成格律,雖然也用律句卻造成非常獨特聲韻效應。其它許多詞調不用律句,甚至多用怪異的拗句,更具詞的聲韻特色。
我們應明確:詞律的構成與詩不同,格律更為複雜嚴密。我們若要作詞,必須嚴守格律。既是律,則不可隨意改動。


    天下文壇  天下文壇 江山如畫  2006-03-31 00:10
http://yuhsia.com/ccb/index.pl

  


回覆:  第三講 詞的字聲規範        第 5 樓 

   江山如畫




分區管理員
積 分:4775
貨 幣:4775
發帖數:851
來 自:Unknow

 

   時間:2006-03-31 00:10    編輯主題 引用回覆 檢視作者資料 給作者發悄悄話 檢視作者的所有帖子 版主操作 刪除主題    到頂端

   第三講 詞的字聲規範
   摘自 天下文壇   江山如畫  2006-03-31 00:10
http://yuhsia.com/ccb/index.pl

第三講 詞的字聲規範

詞體字聲的平仄是以什麽爲標準呢?即是說我們依據什麽音系去辨別某字是仄聲或平聲呢?這同格律詩一樣,是以《廣韻》爲代表的中古音爲標準。格律詩和律詞都産生于唐代。當時的作者辨別字聲平仄是依據國家修訂的《唐韻》爲准。宋代初年朝廷組織學者在《唐韻》的基礎上擴大收字範圍,重新審訂,編制《廣韻》,正式頒佈施行。《廣韻》即是自隋代《切韻》以來韻書的集大成者。唐宋文人作詩作詞關於平仄的辯識是依官方韻書規定,即依平聲、上聲、去聲、入聲各部所收韻字爲准。除平聲而外,上、去、入三聲各韻部所收之字便屬仄聲字。
這裏請讀者必須注意,切勿以現代漢語的四聲,即以北京音爲基礎的普通話聲調的陰平、陽平、上聲、去聲以比附中古音的四聲。凡談詞的字聲平仄時絕不要與現代語音混淆,否則始終不能正確地辨識平仄。那麽抛棄現代語音之後,作詞時又怎樣辨字聲的平仄呢?這有兩種切實可行的方法:一是依據《廣韻》音系的《禮部韻略》(平水韻)整理的詩韻常用字表,或用清代整理的《佩文詩韻釋要》亦可;二是依據本教程所附之詞韻表。關於平仄,只要讀者讀詩詞時多加留意,便可辨識了。
讀者可能懷疑:唐宋人作詞是否都嚴格遵守字聲的平仄規定呢?比如豪放詞人蘇軾和辛棄疾等,他們作詞不喜剪裁以就聲律,那麽他們是否不遵守規定呢?我們可以肯定地說,無論唐代詞人和蘇辛等詞人,他們都是嚴遵的。關於詞的字聲平仄,從整個詞體來看是存在一些規律的:
(一)小令的平仄從嚴。我們且以蘇軾和辛棄疾的小令爲例:
《南鄉子》詞首句
蘇 軾:寒雀滿疏籬
●●○○
不到謝公台
●●○○
霜降水痕收
●●○○
冰雪透香肌
●●○○
回首亂山橫
●●○○
辛棄疾:隔戶語春鶯
●●○○
敧枕艣聲邊
●●○○
無處著春光
●●○○
日日老萊衣
●●○○
何處望神州
●●○○
《西江月》結句
蘇 軾:把酒何人心動
●○○ ●
俯仰人間今古
●○○ ●
鬥取紅窗粉面
●○○ ●
把盞淒然北望
●○○ ●
不與梨花同夢
●○○ ●
辛棄疾:閑管興亡則甚
●○○ ●
細雨斜風時候
●○○ ●
拼卻今宵無夢
●○○ ●
以手推松曰去
●○○ ●
卻怕靈均獨醒
●○○ ●
以上二十個句子,凡應平應仄之處皆無一例外,可見格律之嚴整。因此我們學習作詞絕不要以豪放詞人自居,以爲可以不計較字聲的平仄。
(二)某些詞調的格律較寬,即詞字的可平可仄之處較多。作者選擇這些詞調,有較大的創作自由。例如《沁園春》蘇軾詞的起三句:
孤館燈青,野店雞號,旅枕夢殘。
○○ ○
這三句十二字中只有三字的字聲有規定,其餘皆可平可仄的。此外如《哨遍》、《永遇樂》、《滿江紅》、《賀新郎》等調平仄的規定也是較寬的。
(三)長調中字聲規定較嚴的,如《瑞龍吟》、《六醜》、《蘭陵王》、《瑞鶴仙》、《聲聲慢》、《鳳凰臺上憶吹簫》、《暗香》等調,它們可平可仄之字極少,平仄有嚴格規定,只得照填,初學者最好不要選擇這些詞調。
清代尤樹整理詞律時,關於字聲基本上只辨平仄,偶爾於個別處注明“去聲”。王奕清等訂正詞譜則僅辨平仄。現在一般的作者依《詞譜》即可,不必注意去聲,而某些精通聲律的作者固然可較細地在仄聲中選擇最和諧的字。宋以來的詞學家有的主張詞字嚴辨四聲(平、上、去、入),區分五音(字的發音部位,即喉、齒、舌、牙、唇),考究陰陽(字音之韻母無附加鼻聲韻尾者爲陰聲字,有附加鼻聲韻尾者爲陽聲字)。這些都是詞學家們故弄玄虛,自欺欺人,因爲五音、陰陽屬於等韻學概念,若無專門的知識是不可能分辨的,而且若如此講究,則填詞幾乎是不可能的。清代詞學家戈載填詞,嚴格區別四聲、五音,可惜他的詞作是徹底失敗的,雖守聲律而毫無性靈和情感了。事實上這些詞學家們又並非等韻學家,他們自己也難弄清等韻學,即使在唐宋詞實例中也找不出多少實例。因此,讀者不要相信什麽“四聲體”、“五音說”、“陰陽說”。

第四講 詞的用韻

唐宋人作詞大致參照通行的詩韻,現在我們作詞也可依據《廣韻》音系的“平水韻”。讀者應注意:切不可以現代漢語韻母相同的字,按己意隨意作爲詞韻。詞韻不能依據現代音韻,也不能依據曲韻和俗韻十三轍兒。
縱觀唐宋詞的用韻,雖然是參照詩韻,但實際上比詩韻較寬。這表現在:詩的韻部絕不容許與他部或鄰韻相混,“東”、“冬”兩部,“真”、“文”、“痕”等部,“肴”、“豪”兩部,“寒”、“刪”、“先”等部,“青”、“侵”、“庚”等部的韻字不能混合使用,而在詞中則可;詩不使用方言協韻,而在詞中則可;格律詩用平聲韻,而詞以調爲單位,每調關於用韻皆有特殊規定。我們將詞體用韻情況加以概括,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一)一首一韻,或平聲、或仄聲韻。《浣溪沙》使用平聲韻,《玉樓春》使用仄聲韻。
(二)一詞多韻。如《虞美人》蘇軾詞:
波聲拍枕長淮曉(●),隙月窺人小(●)。無情汴水自東流(○),只載一船離恨向西州(○)。 竹溪花浦曾同醉(●),酒味多於淚(●)。誰教風鑒在蘭埃(○),醖造一場煩惱逐人來(○)。
全詞凡四次換韻,兩仄韻,兩平韻。
(三)同部平仄互協,如《西江月》辛棄疾詞:
醉裏且貪歡笑,要愁那得工夫(○)。近來始覺古人書(○),信著全無是處(●)。 昨夜松邊醉倒,問松我醉何如(○)?只覺松動要來扶(○),以手推松曰去(●)。
上下片結構相同,兩個平聲韻,一個仄聲韻。它們的韻母都是u,但聲調不同,在詞中互押。
(四)限用入聲韻,例如《大酺》、《蘭陵王》、《暗香》、《疏影》、《丹鳳吟》、《霓裳中序第一》、《應天長》、《琵琶仙》、《雨霖鈴》、《好事近》、《六么令》、《浪淘沙慢》等。
除以上常見的情形而外,還有疊韻、數部韻交協和長尾韻等,這些較複雜的用韻或很特殊的用韻,初學者可以暫不考慮。
關於入聲韻。詩韻中入聲雖然單獨爲一類,但在具體使用時歸進仄聲。詞韻則分爲平聲韻、仄聲韻(上聲和去聲合併)、入聲韻三類。某些詞調規定只能用入聲韻的,不能任意改變。《滿江紅》、《賀新郎》、《憶秦娥》、《念奴嬌》、《聲聲慢》等調,雖然可用仄聲韻或平聲韻,但以用入聲韻最能恰當地體現該調的聲情。我們作詞應有入聲的概念。自清代以來,某些詞學家認爲,詞中有“入派三聲”,即入聲音轉化爲平聲、上聲或去聲。這只是千分之幾的極個別的例子,不能視爲普遍的規律,尚是學術爭議的問題。讀者宜嚴守入聲,不能在詞律中引進“入派三聲”的近代音韻概念。在詞的字聲中,入聲同上聲和去聲合爲仄聲;在詞韻中,入聲是單獨的一類。這是必須明確的。
詞韻分部。唐宋詞人作詞參照詩韻,較爲變通,但當時尚無通行的詞韻書。明代學者根據唐宋詞用韻情形進行歸納整理,編訂詞韻書。清代初年流行深謙的《詞韻略》。他將詞韻分爲十九部,除入聲單獨列五部而外,其餘十四部每部分平聲和仄聲兩類。詩韻(平水韻)一百零六部,詞韻十九部,由此可見詞韻寬于詩韻,有較大的自由。清代中期詞學家戈載完成了集大成之著《詞林正韻》,基本結構與《詞韻略》相同。自此作者皆以《詞林正韻》爲填詞用韻的標準。南宋初年詞人朱敦儒曾擬制詞韻十六條,後經張輯釋義,馮取洽增補。此韻書在當時不流行,元末以後失傳。近年我重新探索詞韻,根據歷史文獻線索,將朱敦儒詞集《樵歌》用韻情況進行整理研究,爲其所擬詞韻十六條復原,附於本教程後,可供讀者填詞用韻時參考。
我們應明確:詞韻大致參照詩韻,但有區別;入聲韻在詞韻中是單獨的一類;詞韻分爲十六部;詞的用韻規則依各個詞調而定。




   [ 秋靈 2007-02-08 06:03 編輯 ]
    天下文壇  天下文壇 江山如畫  2006-03-31 00:10
http://yuhsia.com/ccb/index.pl

  



回覆:  第五講 詞調的選�.        第 6 樓 

   江山如畫




分區管理員
積 分:4775
貨 幣:4775
發帖數:851
來 自:Unknow

 

   時間:2006-03-31 00:11    編輯主題 引用回覆 檢視作者資料 給作者發悄悄話 檢視作者的所有帖子 版主操作 刪除主題    到頂端

   第五講 詞調的選�.
   摘自 天下文壇   江山如畫  2006-03-31 00:11
http://yuhsia.com/ccb/index.pl

第五講 詞調的選用

當我們在現實生活裡獲得某種特別深刻的感受時,產生了強烈的情緒,情動於中而試圖以長短句的詞體表達,首先考慮的便是選擇詞調。詞調甚為繁多,我們只宜選擇常用的詞調。詞調經過唐宋時期音樂家制曲,樂工演奏,詞人填詞,歌妓傳唱,社會大眾的接受與選擇,不斷修改而形成傳統的樂曲。每個詞調皆有自己特殊的歷史,富於個性的聲情,關於聲韻格律的規定。這些詞調由於許多詞人倚聲填詞而摸索出成功的創作經驗,求得聲韻與音律的和諧,漸漸地建立了規範。
詞調是唐宋燕樂樂曲,它們來源於印度、西域、河西走廊的流行曲子,來源於中原樂工歌妓的改制,來源於朝廷教坊和大晟府文人的創作,來源於詞人的自度曲,所以情況是很複雜的;由此保存了其獨特的文化色彩。茲舉數調簡析於下:
《蝶戀花》,原名《鵲踏枝》,為唐代教坊曲,興起於盛唐時期,屬於新的燕樂曲。五代南唐詞人馮延巳用此調創作十餘首詞,成為此調的典範,其詞意與聲情極吻合。此調偶有作者用入聲韻或平仄協韻者,但仍以仄聲韻為恰當。上下闋共十句,其中八句皆用韻,是韻很密的詞調。句式以七言為主,共六句,另有四言與五言各兩句。這樣形成流暢而又柔婉,激越而又低回的聲情。詞中表現惜春悲秋、離情別緒者多淒愴怨慕;表現艷情相思者多旖旎嫵媚,詠物述志者多健捷激裊。
《臨江仙》是唐代教坊曲,所配的為中國傳統的清商樂。此調最早見於敦煌曲子詞,所錄二首,一寫登臨思鄉之情,一寫閨怨。宋以前此調之詞多詠神仙事,與江水有關;宋以來表現的內容可說是無意不可入,無事不可言,凡男女之情、朋友之誼、憂時之感、羈旅之愁、山林之樂、風俗民情,均有所反映。此調最宜歌貴州省戀情,展示士人心態和抒寫傷世之感。
《念奴嬌》曲名來源於唐代天寶時期宮妓念奴,她嬌媚而善歌。今存最早的詞是北宋前期深唐的作品。此調之詞或綺艷,或清腴,或嬌媚,或幽微;將其穠麗艷逸的本色發揮的淋漓盡致。從此調之聲韻而言,更適於表達豪放悲壯的情感。因其定格為上片十句,句腳字九個仄聲,一個平聲;下片十句,句腳字八仄聲,二平聲。這樣構成拗怒的情調,所表達的情感顯得激越淒壯,即是作者選擇艷情為題,寫出來也別是一番聲情。
《沁園春》詞調取名於東漢沁水公主之園。此後沁園用來泛指公主園林,為進入音樂領域創造了形象條件。現在最早之詞是北宋前期張先的作品。從句式上看全調二十五句,其中四言十五句,構成以四言為主幹的體例。四言句雖然音節較為簡煉,但在寫景、敘事、抒情時具有自身的優勢,比五言和七言顯得更凝煉莊重;在對仗上更容易工整;在音律上更爽朗鏗鏘,具有流暢之美。基於上述因素,此調很少用來寫纏綿的綺情,很少出現婉約的筆調,而一般是呈現出雅馴典重、曠達疏放、豪邁悲壯的風格。
《水調歌頭》來源於隋煬帝所制《水調》,其聲韻甚悲切。此調是截取大曲《水調》的首章另倚新聲而成,今存最早作品是北宋前期蘇舜欽的詞。唐人《水調》曲淒涼怨慕,聲韻悲切。宋人的《水調歌頭》則情調昂揚酣暢,韻味豪放瀟灑,適於表現豪放之情,故豪放詞人多用此調。此調所詠有懷古、登覽、贈別、慶賀、感時傷世等。
《滿江紅》是北宋新興的詞調。唐代詩人白居易《憶江南》詞有「日出江花紅勝火」,描繪太陽出來光照江水,浪花鮮紅似火的奇麗景象。《滿江紅》當是江南這種美麗奇特景象的概括,具有詩情畫意。此調為北宋早期詞人柳永創製。他共做了四首詞,其中一首俗詞是以代言體模擬市井女子語氣,表現離情別緒引起的內心矛盾;它當是創調之作。此調雙疊,屬換頭曲,後段起五句與前段相異,自第六句始與前段相同;這樣是富於變化而歸於和諧的。從句式來看,此調有三個四字句,四個較靈活的八字句,一個五字句,四個可以對偶的七字句,六個三字句。其基本句式是奇句適於表現奔放的情感;又由於十八句中只有三個平聲腳句,而此調習用入聲韻或仄聲韻,因而形成拗怒的聲情,宜於表現憤怒的情感。由於四字句、八字句及對偶的穿插,又使此調自饒和婉。因此,此調的表情是豐富的,但它最適於主觀抒情,宜於表達纏綿怨抑的情感,具有清新綿邈的美感效應。南宋初年岳飛的壯懷激烈、慷慨悲涼的傑作流傳之後,又賦予此調新的特色。
我們只要將同調的名篇細讀,加以分析比較,自會總結出每調的聲情特點,而去選擇最適宜表現自己思想情感的詞調。四川文藝出版社於1998年出版的《中國歷代詞分調評注》叢書第一輯有《蝶戀花》、《西江月》、《臨江仙》、《滿江紅》、《念奴嬌》、《水調歌頭》、《沁園春》和《賀新郎》,共八冊,可供倚聲填詞的參考。
唐宋詞人倚聲填詞,不同的作者,或同一作者,在以詞配樂時,往往出現同一詞調之作品在字數上略有差異,多一字、少一字,或多數字、少數字的情形;某字或數字的平仄差異;原是單調,後來發展為雙調;這些差異被詞學家區分為若干體。《詞律》及補遺共收詞調825調,計1670體,如《南歌子》有7體,《酒泉子》22體,《應天 長》12體,《瑞鶴仙》16體,《沁園春》7體,《賀新郎》11體。制譜的學者這樣細分,提供了每調的各式,這是很有意義的。讀者若翻檢《詞律》和《詞譜》可能感到體式繁多,無可適從;但這兩種譜內,凡一調數體者皆註明何者為「正體」,即常用體。讀者只宜選用正體,其餘的可以不去計較。本教程所附之詞譜二十調,即是僅取常用的正體,讀者可依譜照填。

第六講 按譜填詞

填詞必須按譜。我們現在所依據的是清代學者整理之譜。為什麼必須按譜呢?因為詞是古典格律詩體之一,你若不遵循其規範當然可以,但這樣寫出的長短句僅是韻文,而並非某調之詞。讀者在習作時是艱難的,可以說是戴著鐐銬跳舞,然而掌握了這種藝術形式之後,你會發現每一詞調之聲韻規範都是許多詞人的經驗總結,它確實不可隨意改動。例如《浪淘沙》的起兩句:
李 煜: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
●●○○ ●○○
歐陽修:把酒祝東風,此恨無窮。
●●○○ ●○○
這兩句讀起來音節響亮和諧,若將每句句末兩字改為仄聲,其韻味便大不相同了。
又如《滿江紅》起兩句:
柳 永:暮雨初收,長川靜、征帆夜落。
●○○ ● ○ ●
周邦彥:晝日移陰,攬衣起、春帷睡足。
●○○ ● ○ ●
岳 飛:怒髮衝冠,憑闌處、瀟瀟雨歇。
●○○ ● ○ ●
此調第一句第二字必仄,三四字必平;這樣整首詞的聲韻氣勢便體現了。如果將此句平仄隨意改動,讀起來便不是《滿江紅》的韻味了。所以我們一再強調按譜填詞。當你基本上掌握詞律,偶爾作詞時,因身邊未帶有詞譜,便可默寫出你所選詞調之一篇名作,模仿其聲韻,切實留意起句、結句、過變、句末等處的字聲平仄,再注意用韻。作品初稿完成後,有條件時找到詞譜校對,務求合譜。這樣經過反覆練習,自會學好詞律的。
初學者先選擇易填寫的小令,用一詞調多填幾次,熟悉後再用其它詞調。在有了一定經驗時,可試用聲律較寬的常用長調,進行練習。總之掌握由簡到繁,由易到難的循序漸進的原則,長期堅持,比較琢磨,經過一段時間便可征服詞這一精美的古典藝術形式了。
關於從文學的角度來談作詞方法,這裡我僅將一般的程序作簡略介紹:
(一)立意:主體的感受,適合詞體表達者,將它化為情緒。最好選取生活中的特定場景,僅表現一點最優美的情緒,最深刻的印象,最真實的感覺。
(二)選調:考慮所達之意與某詞調之聲情的吻合,而且要考慮內容的份量,看適合小令、中調或長調;如果內容豐富,自然應選擇容量較大的長調。
(三)擇韻:各韻皆有特殊的表情作用。這須作者參考名篇,細心玩味,總結經驗。首先考慮用平聲韻或仄聲韻,然後再考慮用哪個韻部。初學者最好選用寬韻,即該部所收韻字較多的;避免選擇窄韻,即該韻所收韻字較少的。當然最好選擇你所熟悉的韻部。詞韻雖然寬於詩韻,但最寬即是本教程所附之詞韻,請勿超過此限度。
(四)謀篇佈局:小令單調因篇幅短小,不須考慮佈局。填寫雙調應大致確定上片與下片主要表現什麼,如上片寫景,下片抒情;上片敘事,下片抒情;上片憶舊,下片描述現實。填寫長調如《滿江紅》、《沁園春》、《賀新郎》等,因詞體容量增大,尤須整體的佈局。這樣可使作品結構謹嚴,脈絡清晰。
(五)句法:詞的句法比詩富於變化,表現力亦增強,例如辛棄疾的《水龍吟》:
落日樓頭,斷鴻聲裡,江南遊子,把吳鉤看了,欄干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這從現代漢語語法的觀點來看,它是一個很完整的句子,有定語、主語(遊子)和謂語。其表達的思想是很豐富的。一般來說詞的句意是以韻為單位的,如李清照的《聲聲慢》: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所以作詞時一般當以一韻或兩韻來考慮表達一個意思,而它是相對完整的。在這一韻裡,它由一個或數個意象組成;由數個意象合成一個意群。一首詞就是由若干意群組織的。
(六)虛字:將意象或意群粘連起來的是虛字,如任、看、正、待、乍、怕、總、問、愛、奈、以、但、料、想、更、算、見、悵、早、盡、嗟、憑、歎、將、應、若、莫、念、共、甚。它們或作領字或表示詞意轉折。詞中善用虛字,可使意脈貫連,詞意空靈,搖曳多姿。柳永的《八聲甘州》一詞中使用了「對」、「漸」、「歎」、「想」等虛字,體現了謹嚴的章法,成為典範之作。
(七)對偶:詞中用對偶之處,詞譜未作說明。作者須參究詞譜所錄范作,注意辨識對偶之處。凡宜用對偶之句,遵照一般對聯規則即可。
(八)修改:初稿寫成後,比照詞譜核對,凡不合聲韻之處必須改動;檢查有無重複的字和詞語,盡可能換掉重複的字;表情達意不恰當之處,重新改寫或調整;某些詞語顯得粗糙、俗氣、生硬,須斟酌改動,修飾潤色。
初學者應嚴守規範的方法,待到熟練時便可獲得創作的自由了。


    天下文壇  天下文壇 江山如畫  2006-03-31 00:11
http://yuhsia.com/ccb/index.pl

  


回覆:  詞韻        第 7 樓 

   江山如畫




分區管理員
積 分:4775
貨 幣:4775
發帖數:851
來 自:Unknow

 

   時間:2006-03-31 00:17    編輯主題 引用回覆 檢視作者資料 給作者發悄悄話 檢視作者的所有帖子 版主操作 刪除主題    到頂端

   詞韻
   摘自 天下文壇   江山如畫  2006-03-31 00:17
http://yuhsia.com/ccb/index.pl


一平 一仄 二平 二仄 三平 三仄 四平 四仄 五平 五仄
(作者:謝桃坊 錄入校對:哈哈兒 轉載請註明)


第 一 部
平聲:東冬
東 同 銅 桐 筒 童 僮 瞳 中 衷 忠 蟲 沖 終 戎 崇 嵩
弓 躬 宮 融 雄 熊 穹 窮 風 楓 豐 充 隆 空 公 功 工
攻 蒙 濛 籠 聾 瓏 洪 紅 鴻 虹 叢 翁 蔥 聰 驄 通 蓬
烘 朧 礱 峒 曈 忡 崧 瞢 逢 朦 絨 冬 農 宗 鍾 龍 舂
松 沖 容 蓉 庸 封 胸 雍 濃 重 從 縫 蹤 茸 峰 蜂 鋒
烽 蛩 筇 慵 恭 供 琮 悰 淙 儂 凶 溶 穠 邕 縱 龔 匈
洶 彤 橦

仄聲:董腫 送宋
董 動 孔 總 籠 桶 空 洞 懂 種 踵 寵 隴 壟 擁 壅 冗
重 塚 奉 捧 勇 湧 俑 恐 拱 蛬 悚 送 夢 鳳 眾 弄 貢
凍 痛 棟 仲 中 諷 慟 控 哢 哄 宋 用 頌 誦 統 訟 綜
俸 共 供

第二部
平聲:江陽
江 槓 缸 扛 窗 邦 降 雙 龐 撞 幢 樁 陽 楊 揚 香 鄉
光 昌 堂 章 張 王 房 芳 方 長 塘 妝 常 涼 霜 藏 場
央 泱 鴦 秧 嬙 狼 床 漿 觴 梁 娘 莊 黃 倉 皇 裝 襄
相 湘 緗 箱 廂 創 忘 芒 望 嘗 檣 槍 坊 郎 唐 狂 強
腸 康 岡 蒼 匡 荒 遑 行 妨 棠 翔 良 航 倡 羌 薑 僵
韁 疆 糧 將 牆 桑 剛 祥 詳 洋 徉 粱 量 羊 傷 湯 彰
璋 鋩 商 防 筐 煌 篁 凰 徨 惶 廊 浪 滄 綱 亢 鋼 喪
簧 忙 茫 傍 汪 臧 琅 當 璫 裳 昂 障 鏘 杭 邙 滂 螿
亡 殃 薌 孀 彷

仄聲:講養絳漾
講 港 棒 蚌 項 養 癢 怏 像 象 仰 朗 獎 槳 敞 昶 氅
枉 沆 盪 放 紡 兩 帑 讜 杖 響 掌 黨 想 榜 爽 廣 享
丈 仗 幌 晃 莽 漭 仿 攘 盎 長 上 綱 蕩 嗓 賞 往 罔
滉 搶 廠 慷 響 絳 降 巷 撞 幢 漾 望 相 將 狀 帳 浪
唱 讓 曠 壯 向 暢 量 葬 匠 謗 尚 漲 餉 樣 訪 貺 醬
抗 當 纊 諒 亮 妄 創 刱 喪 悵 伉 忘 恙 行 廣 悢 炕

第三部
平聲:支微齊
支 枝 移 為 垂 吹 陂 碑 奇 宜 儀 皮 兒 離 施 知 馳
池 規 危 夷 師 姿 遲 眉 悲 之 芝 時 詩 旗 辭 詞 期
祠 基 疑 姬 絲 司 帷 思 滋 持 隨 癡 維 墀 慈 遺 肌
籬 茲 騎 歧 誰 斯 私 欺 羈 饑 衰 錐 涯 伊 追 尼 漪
漓 迆 微 薇 暉 徽 揮 輝 韋 圍 違 霏 菲 妃 緋 飛 非
扉 肥 威 祈 機 幾 譏 磯 稀 希 衣 依 歸 齊 黎 犁 妻
萋 淒 悽 題 提 荑 蹄 啼 雞 兮 奚 蹊 霓 西 棲 嘶 撕
梯 鼙 批 迷 泥 溪 圭 閨 畦

仄聲:紙尾薺寘未霽
紙 只 咫 是 氏 靡 彼 毀 委 詭 髓 妓 綺 咀 此 徙 屣
爾 邇 婢 弛 紫 企 旨 指 視 美 否 幾 姊 比 軌 水 止
市 喜 已 紀 跪 技 子 梓 矢 死 履 壘 誄 芷 以 已 似
祀 史 使 駛 耳 裡 理 李 起 士 仕 始 峙 矣 擬 恥 址
你 尾 葦 鬼 卉 亹 偉 斐 豈 匪 薺 禮 米 啟 洗 底 抵
弟 遞 涕 寘 置 事 地 意 志 治 思 淚 吏 賜 字 義 利
器 位 至 次 累 偽 寺 瑞 智 記 異 致 備 翠 試 類 棄
易 墜 醉 議 避 幟 粹 侍 誼 寄 睡 忌 貳 二 臂 遂 四
驥 季 刺 識 誌 寐 邃 食 積 被 芰 冀 愧 秘 漬 稚 稚
雉 示 自 莉 致 譬 值 未 味 氣 貴 費 畏 慰 蔚 魏 緯
諱 毅 既 暨 誹 霽 制 計 勢 世 麗 歲 衛 濟 第 藝 惠
慧 桂 滯 際 厲 契 敝 帝 蔽 銳 戾 袂 系 祭 閉 逝 綴
替 砌 細 婿例 誓 蕙 詣 瘞 繼 憩 逮

第四部
平聲:魚虞
魚 漁 初 書 舒 居 裾 車 渠 餘 予 譽 輿 餘 胥 鋤 疏
蔬 梳 虛 徐 閭 廬 諸 除 如 墟 與 於 沮 祛 淤 妤 紓
躇 歟 屠 鋤 慮 虞 愚 娛 隅 無 蕪 巫 於 盂 儒 襦 濡
須 需 朱 珠 株 誅 硃 銖 蛛 殊 俞 瑜 榆 愉 腴 諛 區
軀 驅 趨 扶 符 雛 夫 膚 紆 輸 樞 廚 俱 駒 模 胡 湖
瑚 乎 壺 狐 孤 辜 姑 徒 途 塗 圖 奴 呼 吾 梧 吳 租
盧 蘆 蘇 酥 烏 汙 枯 粗 都 鋪 誣 竽 籲 瞿 需 逾 萸
臾 渝 迂 姝 躕 糊 沽 瀘 趺 毋 句

仄聲:語麌禦遇
語 圉 呂 侶 旅 杼 佇 與 諸 煮 汝 茹 暑 黍 鼠 杵 處
女 許 拒 距 炬 所 楚 礎 阻 沮 舉 敘 緒 序 嶼 墅 著
巨 詎 去 麌 雨 羽 禹 宇 舞 府 府 鼓 虎 古 股 賈 土
吐 圃 譜 戶 樹 煦 努 肚 嫵 乳 補 魯 睹 腐 數 簿 豎
普 侮 五 斧 聚 午 伍 部 柱 矩 武 苦 取 主 杜 祖 堵
愈 父 俯 估 怒 滸 栩 賭 禦 馭 曙 助 絮 翥 恕 庶 預
除 遇 路 賂 露 鷺 樹 度 渡 賦 布 步 固 素 具 務 霧
故 顧 墓 慕 暮 注 住 裕 誤 悟 庫 護 懼 趣 鑄 傅 怖
鋪 塑 雇 副 醋

第五部
平聲:佳灰
佳 街 鞋 牌 柴 釵 差 階 諧 偕 排 乖 懷 淮 埋 齋 皆
槐 灰 恢 隈 回 徊 枚 梅 媒 煤 瑰 雷 催 摧 堆 陪 杯
推 開 哀 埃 台 苔 該 才 材 財 裁 栽 來 萊 哉 災 猜
孩 胎 莓 崔 裴 培 腮

仄聲:蟹賄泰卦隊
蟹 解 駭 買 楷 騃 矮 賄 悔 改 采 彩 海 在 宰 載 凱
待 怠 殆 倍 猥 隗 塊 蕾 儡 欸 每 乃 泰 會 帶 外 蓋
大 賴 蔡 害 最 貝 艾 奈 繪 膾 會 儈 太 汰 霈 蛻 酹
狽 昧 卦 掛 懈 賣 派 債 怪 壞 戒 界 介 拜 快 邁 敗
稗 曬 湃 憊 祭 喟 隊 內 塞 愛 輩 佩 代 退 碎 態 背
穢 菜 對 廢 誨 晦 昧 戴 貸 配 妹 黛 岱 逮 肺 慨 賽
耐 曖 在 再

六平 六仄 七平 七仄 八平 八仄 九平 九仄 十平 十仄
(作者:謝桃坊 錄入校對:哈哈兒 轉載請注明)


第 六 部
平聲:真文元侵
真 因 茵 辛 新 薪 晨 辰 臣 人 仁 神 親 申 伸 紳 身
賓 濱 鄰 麟 珍 塵 陳 春 津 秦 頻 蘋 顰 銀 垠 筠 巾
民 貧 淳 蓴 純 唇 倫 輪 淪 勻 旬 巡 馴 鈞 均 臻 姻
宸 寅 嬪 彬 皴 遵 循 甄 椿 詢 莘 屯 粼 瀕 氤 文 聞
紋 雲 分 氛 紛 芬 焚 墳 群 裙 君 軍 勤 斤 勳 薰 葷
耘 芸 氳 員 欣 芹 殷 雯 昕 元 原 源 園 垣 煩 繁 蕃
樊 翻 暄 萱 暄 冤 言 軒 藩 魂 渾 溫 孫 門 尊 存 敦
屯 村 盆 奔 論 坤 昏 婚 痕 根 恩 吞 媛 援 愛 蘩 幡
番 騫 鴛 宛 掀 昆 捫 蓀 掄 蘊 噴 侵 尋 林 霖 臨 針
箴 斟 沈 砧 深 淫 心 琴 禽 擒 欽 衾 吟 今 金 音 陰
岑 簪 琳 任 森 參 芩 淋

仄聲:軫吻阮寢震問願沁
軫 敏 允 引 尹 盡 忍 准 隼 筍 盾 憫 菌 診 哂 賑 蜃
窘 殞 蠢 緊 吮 吻 粉 憤 隱 謹 近 槿 阮 遠 本 晚 返
苑 反 損 飯 偃 堰 袞 遁 穩 畹 很 懇 墾 混 沌 棍 寢
飲 錦 品 枕 審 甚 廩 衽 稔 稟 沈 凜 懍 荏 恁 嬸 震
信 印 進 潤 陣 鎮 刃 順 慎 鬢 晉 駿 閏 峻 振 俊 舜
吝 燼 訊 仞 殯 迅 瞬 饉 殉 覲 擯 僅 認 襯 趁 汛 躪
引 問 運 暈 韻 訓 忿 郡 分 紊 汶 慍 願 恨 寸 困 頓
鈍 悶 遜 嫩 沁 禁 任 蔭 浸 鴆 枕 衽 噤

第七部
平聲:寒刪先覃鹽鹹
寒 韓 翰 丹 殫 單 安 難 餐 灘 壇 檀 彈 殘 幹 肝 竿
闌 欄 瀾 蘭 看 刊 丸 桓 紈 端 湍 酸 團 官 觀 冠 鸞
欒 巒 歡 寬 盤 蟠 漫 汗 歎 攤 玕 珊 姍 奸 棺 鑽 瘢
瞞 潘 欄 完 般 曼 禪 刪 潸 關 彎 灣 還 環 鬟 寰 班
斑 頒 般 蠻 顔 奸 攀 頑 山 閑 艱 慳 潺 斕 先 前 千
阡 箋 天 堅 肩 賢 弦 煙 燕 憐 田 填 鈿 巔 年 牽 妍
研 眠 淵 涓 邊 編 玄 懸 泉 遷 仙 鮮 錢 煎 然 延 筵
氈 蟬 纏 連 聯 漣 篇 偏 綿 全 宣 鐫 穿 川 緣 鳶 鉛
捐 旋 船 鞭 專 乾 權 拳 傳 焉 芊 濺 咽 闐 鵑 翩 扁
嬋 嫣 棉 覃 潭 曇 參 南 坍 男 諳 庵 含 涵 函 嵐 蠶
探 貪 眈 湛 龕 堪 談 甘 三 酣 籃 柑 慚 藍 擔 潔 憨
婪 庵 頷 澹 鹽 廉 簾 嫌 嚴 占 髯 謙 奩 纖 瞻 蟾 粘
淹 箝 甜 恬 拈 黔 鈐 厭 沾 鹹 緘 讒 銜 饞 帆 衫 杉
監 凡 喃 嵌 摻 攙

仄聲:旱潛銑感儉稴翰諫霰勘豔陷
旱 暖 管 滿 短 館 緩 碗 款 懶 散 伴 誕 罕 斷 侃 算
但 坦 袒 悍 懣 潛 眼 簡 版 産 限 綰 柬 揀 銑 善 遣
淺 典 轉 衍 犬 選 冕 輦 免 展 繭 辨 辯 篆 勉 剪 卷
顯 踐 餞 喘 蘚 軟 棧 扁 闡 鮮 辮 件 畎 忝 湎 緬 撰
宴 感 覽 膽 澹 坎 慘 敢 萏 撼 毯 槧 菡 儉 焰 斂 險
檢 臉 染 掩 點 簟 貶 冉 苒 陝 諂 奄 漸 玷 忝 瀲 閃
歉 稴 檻 範 減 犯 斬 黯 喊 濫 翰 岸 漢 難 斷 亂 散
畔 旦 算 玩 爛 貫 半 案 按 炭 汗 贊 漫 竄 幔 粲 換
喚 憚 段 判 叛 腕 絆 諫 雁 患 澗 宦 辦 盼 慣 串 綻
幻 瓣 扮 霰 殿 面 縣 變 箭 戰 扇 見 硯 院 練 宴 掾
甸 便 眷 線 倦 羨 堰 奠 遍 戀 囀 釧 倩 拼 片 諺 顫
擅 澱 茜 濺 揀 勘 暗 瞰 暫 豔 念 驗 店 墊 欠 釅 砭
饜 陷 鑑 監 梵 懺 站

第八部
平聲:蕭肴豪
蕭 簫 挑 貂 刁 凋 雕 迢 條 蜩 苕 調 梟 澆 聊 遼 寥
撩 寮 僚 堯 麽 宵 消 霄 綃 銷 超 朝 潮 囂 樵 譙 驕
嬌 蕉 焦 蕉 椒 饒 橈 燒 遙 姚 搖 謠 瑤 韶 昭 招 飈
標 瓢 苗 貓 腰 邀 橋 喬 妖 夭 漂 飄 翹 鷂 陶 瀟 鴞
逍 肴 巢 交 郊 茅 嘲 鈔 包 膠 苞 梢 蛟 敲 姣 胞 抛
鮫 捎 淆 教 姣 豪 毫 操 縧 刀 萄 褒 挑 糟 袍 蒿 濤
號 陶 翺 敖 曹 遭 篙 羔 高 嘈 搔 毛 滔 騷 韜 膏 牢
逃 槽 濠 勞 洮 叨 熬 淘

仄聲:篠巧皓嘯效號
篠 小 表 鳥 了 曉 少 擾 繞 嬈 紹 杪 秒 沼 矯 蓼 皎
瞭 杳 窈 窕 嫋 掉 縹 巧 飽 卯 狡 爪 攪 絞 拗 咬 炒
佼 皓 寶 藻 早 棗 老 好 道 稻 造 腦 惱 倒 禱 搗 抱
討 考 燥 掃 嫂 槁 潦 保 葆 堡 草 浩 顥 皂 襖 澡 杲
縞 嘯 笑 照 廟 妙 詔 召 要 耀 釣 吊 叫 眺 少 料 肖
效 教 貌 校 孝 鬧 淖 豹 爆 罩 覺 號 帽 報 導 盜 噪
竈 奧 告 誥 暴 好 到 蹈 傲 躁 造 冒 悼 倒 糙 靠

第九部
平聲:歌
歌 多 羅 河 戈 阿 和 波 科 柯 娥 蛾 鵝 蘿 荷 何 過
磨 螺 禾 窠 哥 娑 沱 峨 那 苛 訶 珂 軻 莎 蓑 梭 婆
摩 魔 訛 坡 酡 俄 哦 呵 麽 渦 窩 磋 跎 蹉

仄聲:哿個
哿 火 舸 嚲 舵 我 娜 可 左 果 裹 朵 鎖 瑣 墮 垛 惰
妥 坐 裸 跛 頗 叵 禍 夥 顆 個 賀 佐 作 坷 馱 大 餓
過 和 挫 課 唾 播 座 坐 破 臥 貨 涴 左

第十部
平聲:麻
麻 花 霞 家 茶 華 沙 車 牙 蛇 瓜 斜 邪 芽 嘉 瑕 紗
鴉 遮 叉 葩 奢 琶 衙 賒 誇 巴 加 耶 嗟 遐 笳 差 蛙
嘩 蝦 葭 呀 枷 爬 杷 爺 芭 娃 哇 窪 丫 裟 些 椏 杈


仄聲:馬祃
馬 下 者 野 雅 瓦 寡 社 寫 瀉 夏 冶 也 把 賈 假 捨
赭 廈 惹 若 姐 啞 且 祃 駕 夜 下 謝 榭 罷 暇 霸 嫁
借 藉 炙 蔗 假 化 舍 價 射 罵 稼 架 詐 亞 婭 麝 跨
吒 怕 訝 蠟 帕 柘 卸 砑 乍 壩

十一平 十一仄 十二平 十二仄 十三入 十四入 十五入 十六入
(作者:謝桃坊 錄入校對:哈哈兒 轉載請注明)


第 十一 部
平聲:庚青蒸
庚 更 羹 坑 橫 棚 亨 英 烹 平 評 京 驚 荊 明 盟 鳴
榮 瑩 兵 兄 卿 生 甥 笙 檠 鯨 迎 行 衡 耕 萌 氓 宏
莖 鶯 櫻 泓 橙 爭 箏 清 情 晴 精 菁 晶 旌 盈 楹 瀛
嬴 營 嬰 纓 貞 成 盛 城 誠 呈 程 酲 聲 征 正 輕 名
令 並 傾 縈 瓊 蘋 蘅 丁 嶸 嚶 錚 怦 繃 轟 訇 頃 青
經 徑 涇 形 刑 型 陘 亭 庭 廷 霆 停 丁 寧 玎 仃 馨
星 腥 醒 惺 俜 娉 靈 欞 齡 鈴 苓 伶 泠 零 玲 翎 聆
聽 廳 瓶 屏 萍 熒 螢 扃 町 暝 蒸 烝 承 丞 懲 陵 淩
綾 菱 冰 膺 鷹 應 繩 乘 塍 升 勝 興 繒 恁 仍 兢 矜
征 凝 稱 登 燈 僧 增 曾 憎 層 能 棱 朋 鵬

仄聲:梗迥敬徑
梗 影 景 井 嶺 領 境 警 請 屏 餅 永 騁 逞 穎 頃 整
靜 省 幸 頸 猛 炳 杏 哽 綆 秉 耿 憬 靚 冷 靖 迥 炯
茗 挺 艇 等 鼎 頂 肯 拯 敬 命 正 令 政 性 鏡 盛 行
聖 詠 姓 慶 映 病 柄 勁 競 淨 竟 迸 聘 泳 請 倩 硬
更 徑 定 磬 媵 贈 佞 罄 剩

第十二部
平聲:尤
尤 優 憂 流 留 劉 由 油 遊 猷 悠 攸 牛 修 羞 秋 楸
周 州 洲 舟 酬 仇 柔 疇 籌 稠 邱 抽 收 遒 鳩 搜 愁
休 囚 求 裘 逑 浮 謀 牟 眸 侔 矛 侯 猴 謳 鷗 樓 偷
頭 投 鈎 溝 幽 綢 猶 酋 蹂 揉 蒐 裯 毬 篌 歐 惆 繆

仄聲:有宥
有 酒 首 手 口 後 柳 友 鬥 狗 久 厚 走 守 綬 否 右
醜 受 牖 耦 阜 九 咎 吼 帚 垢 舅 紐 藕 朽 肘 韭 剖
誘 酉 扣 瓿 苟 某 玖 瀏 壽 宥 候 就 授 售 秀 繡 奏
獸 鬥 漏 陋 晝 寇 茂 舊 胄 宙 袖 岫 柚 覆 救 臭 幼
佑 祐 右 侑 囿 豆 逗 構 媾 購 透 瘦 漱 咒 鏤 走 詬
究 湊 驟 首 潖

第十三部
入聲:屋沃
屋 木 竹 目 服 福 祿 穀 熟 肉 族 鹿 腹 菊 陸 軸 逐
牧 伏 宿 夙 讀 轂 複 粥 肅 育 六 縮 哭 幅 斛 仆 畜
蓄 叔 淑 菽 獨 蔔 馥 沐 速 祝 麓 蹙 築 穆 睦 覆 曲
禿 撲 輻 瀑 竺 簇 暴 掬 鞠 鬱 矗 塾 樸 蹴 碌 舳 夙
髑 孰 沃 俗 玉 足 曲 粟 燭 屬 錄 辱 獄 綠 毒 局 欲
束 鵠 蜀 促 觸 續 督 贖 篤 浴 酷 縟 褥 旭 襆 淥
 

第十四部
入聲:覺藥
覺 角 玨 榷 岳 樂 捉 朔 數 卓 啄 琢 剝 駁 邈 璞 確
濁 擢 濯 幄 握 渥 藥 犖 學 薄 惡 略 作 落 閣 鶴 爵
弱 約 腳 雀 幕 洛 壑 索 郭 博 錯 若 縛 酌 托 削 鐸
鑿 卻 絡 鵲 諾 萼 度 橐 漠 鑰 著 虐 掠 獲 泊 搏 鍔
杓 勺 謔 廓 綽 爍 莫 籜 鑠 諤 粕 礴 拓 昨 摸 寞 瘼
酢 箬 魄 噩 各

第十五部
入聲:質陌錫職緝
質 日 筆 出 室 實 疾 術 一 乙 吉 密 率 律 逸 佚 失
漆 栗 畢 恤 蜜 桔 溢 瑟 匹 慓 黜 弼 七 叱 卒 悉 術
戌 軼 帙 必 泌 蟀 嫉 唧 茁 汩 尼 陌 石 客 白 澤 伯
迹 宅 席 策 碧 籍 格 役 帛 璧 驛 麥 額 柏 魄 積 脈
夕 液 冊 尺 隙 逆 百 辟 赤 易 革 脊 屐 適 幘 劇 磧
隔 益 窄 核 舄 擲 責 惜 癖 僻 掖 釋 拍 擇 摘 繹 斥
奕 迫 疫 譯 昔 瘠 藉 謫 亦 只 珀 錯 擘 汐 錫 曆 擊
績 笛 敵 滴 檄 激 寂 析 皙 溺 覓 狄 荻 戚 滌 的 吃
瀝 惕 汨 嫡 闐 職 國 德 食 色 力 翼 墨 極 息 直 得
北 黑 賊 刻 則 塞 式 域 植 棘 惑 默 織 匿 億 臆 特
慝 仄 識 逼 克 即 測 抑 惻 賊 實 穡 或 緝 輯 戢 立
集 邑 急 入 泣 濕 習 給 十 拾 什 襲 及 級 澀 楫 粒
汁 笠 執 吸 汲 葺 裛 浥 揖 挹

第十六部
入聲:物月曷黠屑合葉洽
物 佛 拂 屈 鬱 乞 掘 弗 勿 熨 厥 迄 屹 蔚 紼 月 骨
發 闕 越 謁 沒 伐 罰 卒 竭 窟 笏 歇 突 忽 襪 曰 厥
蹶 勃 歿 粵 兀 碣 羯 惚 杌 曷 達 末 闊 活 脫 奪 褐
割 沫 拔 葛 闥 渴 撥 括 抹 秣 遏 薩 掇 剌 喝 辣 潑
越 黠 劄 拔 八 察 殺 刹 軋 戛 稭 茁 刮 刷 滑 屑 節
雪 絕 列 烈 結 穴 說 血 舌 潔 別 缺 裂 熱 決 鐵 滅
折 拙 切 悅 轍 訣 泄 咽 傑 徹 別 哲 設 劣 碣 竊 綴
閱 鴃 契 涅 擷 撒 跌 蔑 浙 沏 揭 闋 叠 冽 合 塔 答
納 榻 雜 臘 蠟 匝 闔 衲 鴿 踏 颯 搭 盍 葉 帖 貼 牒
接 獵 妾 蝶 疊 篋 涉 捷 頰 楫 攝 諜 協 俠 莢 厭 愜
睫 蹀 挾 接 摺 靨 褶 撚 婕 霎 洽 狹 峽 法 甲 業 匣
壓 鴨 乏 怯 劫 脅 押 狎 袷 掐 夾 恰 眨 呷


    天下文壇  天下文壇 江山如畫  2006-03-31 00:17
http://yuhsia.com/ccb/index.pl

  


回覆:  感激不盡~         第 8 樓 

   秋靈




天下閒人
積 分:67622
貨 幣:67622
發帖數:14886
來 自:天下

 

   時間:2006-03-31 10:17    編輯主題 引用回覆 檢視作者資料 給作者發悄悄話 檢視作者的所有帖子 版主操作 刪除主題    到頂端

   感激不盡~
   摘自 天下文壇   秋靈  2006-03-31 10:17
http://yuhsia.com/ccb/index.pl

感謝 江山如畫君的默默耕耘,提供許多寶貴資料供大家研讀及參考![img]http://img145.echo.cx/img145/6970/bo0mm.gif[/img]
    天下文壇  天下文壇 秋靈  2006-03-31 10:17
http://yuhsia.com/ccb/index.pl

  


若問今生情何似,潔出塵泥一朵蓮。
回覆:  衷心感谢江山君!.        第 9 樓 

   莫名




天下貴賓
積 分:2344
貨 幣:2524
發帖數:1140
來 自:Unknow

 

   時間:2006-04-03 12:39    編輯主題 引用回覆 檢視作者資料 給作者發悄悄話 檢視作者的所有帖子 版主操作 刪除主題    到頂端

   衷心感谢江山君!.
   摘自 天下文壇   莫名  2006-04-03 12:39
http://yuhsia.com/ccb/index.pl


    天下文壇  天下文壇 莫名  2006-04-03 12:39
http://yuhsia.com/ccb/index.pl

  


http://img376.imageshack.us/img376/6117/spiw8bp.jpg  http://img376.imageshack.us/img376/808/suod8cs.jpg
 
社區在線 1642   發表主題 發起投票 | 關 閉 窗 口
回覆標題:
UBB 標籤:
縮放輸入框: 5 6

回覆內容:
   UBB 標籤說明  [表情分頁] [表情全顯]
表情圖片:

讀取表情圖片中......
會員代號:  會員密碼: 
貼圖 URL: (可自動分析圖片連接)
連接 URL: (可自動分析多媒體連接)
 附件 :  附件說明:  
附件上載限制在 200 K 以內
 回覆選項:  限註冊會員 HTML代碼  限積分 以上




Powered by CCB Version 201105 © 2007-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ed in cpu:10 ms, page:20 ms,Read:21, Write:6